不规则立面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研究
2022-12-15程学明罗国岭孙佳
程学明,罗国岭,孙佳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1 引言
脚手架施工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并采用规范化的施工方式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构建稳定的施工平台。脚手架悬挑长度通常在1.2~1.5 m,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降低大跨度对悬挑的影响,确保脚手架的受力稳定。在不规则立面的影响下,脚手架施工的难度会增加,需要确保施工方案的完善性,促使立面施工有序开展。
2 不规则立面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准备
2.1 材料选择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选择,一方面,应将材料组件准备齐全,确保能够顺利搭接脚手架,提高各部分构件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材料本身的质量,对脚手架的损伤情况进行检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脚手架施工前,需要对组件的质量合格证书进行检查,确保脚手架的出厂质量,同时,还要对脚手架进行现场核验,将存在损伤的脚手架进行剔除,控制好脚手架的整体质量。核验过程中,需要对钢管的直径进行检验,确保钢管之间能够顺利组装,使钢管达到安全性能指标。对于存在锈蚀、裂纹的钢管,应及时进行更换,提高构件应用的安全性,做好材料准备工作[1]。
2.2 人员准备
不规则建筑施工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人员方面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施工人员,采用适宜的施工形式。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明,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脚手架的使用,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增加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不规则立面建筑施工需要进行高层作业,施工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应高空环境,能够在脚手架上迅速完成攀爬,保证施工过程安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讲解高空作业的规范,提高脚手架施工的正确性,采用规范化的施工形式,做好施工安全控制工作。同时,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确认,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施工要点,提高脚手架施工的合理性。
3 不规则立面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3.1 悬挑外架方案
不规则立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悬挑外架进行设计(见图1),提高悬挑结构的控制效果。脚手架的搭建受到立面结构的影响,方案设计前,需要对立面结构展开分析,通过悬挑脚手架应对立面的不规则变化,确保悬挑分布的合理性。而且,建筑立面的不规则性会影响下梁结构,导致架梁无法顺利搭建。为此,应采用预埋的方式,通过锚栓对架梁进行预埋,对脚手架的架梁结构进行补充,保证脚手架结构的完整性。锚栓的预埋深度不能小于20 cm,确保预埋结构搭接的稳定性。对结构层进行设计时,需要对露台的数量进行控制,确保预埋长度的统一性,防止由于预埋问题造成浪费,对预埋结构进行有效设计。同时,需要注重剪力撑的使用,对架体的稳定性进行巩固,确保立杆布置的有效性。剪力撑的搭设宽度不能小于4跨,否则将会影响整体支撑效果。应当合理控制杆件的搭接距离,以提高搭接点的稳固性,降低立杆的拉结作用。另外,需要对脚手架的模型进行分析,利用BIM技术构建模型,对脚手架的结构特征展开分析,确保钢管、节点等构件的数量,使立杆排布能够得到精准布置。另外,BIM模型能够模拟脚手架的搭建过程,使施工人员对构件位置的掌握更加精准,提高架体的稳定性[2]。
图1 悬挑外架
3.2 受力计算
脚手架施工需要注重架体的稳定性控制,做好其受力分析工作,对脚手架的搭接效果进行检验。立杆是脚手架的重要支撑结构,长度一般在7.2~7.8 m,需要对其展开荷载计算,防止立杆出现弯曲、断裂等现象,保障立杆受力的均匀性。
在不考虑风荷载的情况下,立杆受力计算公式为:
在考虑风载荷条件下,立杆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N1为立杆结构轴向力,N;N2为立杆自重轴向力,N;Qk为立杆施工荷载下的轴向力,N。
另外,还需要对立杆的弯矩进行分析。弯矩是导致立杆弯曲的主要因素,需要对弯矩状况展开分析,对弯矩进行控制可以减少弯矩对脚手架结构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Mw为立杆所受弯矩,N·m;Mwk为立杆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N·m。
4 不规则立面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要点
4.1 立杆排布
立杆是脚手架的重要支撑结构,需要确保立杆分布的合理性,使分布情况与不规则立面相匹配。立杆排布需要根据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构建立杆结构的受力分析模型,验证立杆布置的可行性。底部立杆布置时,通常采用交错布置的形式对立杆布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防止出现立杆布置不稳定的情况。立杆的错开距离应控制在500 mm以上,使接头之间呈现一定的跨度,保证脚手架整体性能的稳定性。立杆布置应结合BIM模型,对立杆的工程量展开分析,同时确定立杆的分布情况,保证架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架体不稳定的情况。立柱排布过程中,需要注重边界线的设定,对立面的结构轮廓展开分析,使立杆布置基于实际情况进行。
4.2 连墙件
由于在脚手架的搭建过程中,需要对连墙件进行预埋处理(见图2),因此,建筑的不规则立面会影响脚手架的搭建。连墙件应根据结构边界进行设置,对受力模型展开分析,使连墙件能够布置在主节点上,提高对架体的巩固效果。同时,需要对预埋的偏移距离进行控制,不能大于300 mm,否则会影响连墙件的连接效果。预埋件应穿插到框架梁中,做好预埋件的变形控制,提高对预埋效果的控制作用。在预埋过程中,还要注重拉结点的布置,综合考虑其平面位置与长度,使拉结点受力良好,保障架体的稳固性。
图2 连墙件
4.3 搭设顺序
脚手架搭接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顺序,确保搭接质量和效率。首先,需要按照大横杆、小横杆的顺序进行搭接。其次,需要搭接临时支撑杠,对架体结构进行临时支撑,使架体能够跨越建筑不规则立面部分,提高立杆的临时稳固性。在连墙杆搭建完成后,可进行拆卸。然后,需要对连墙杆、剪刀撑等进行搭接,对脚手架的细部结构进行补充,确保架体搭接的有序性。最后,需要注重搭接部分的规格控制,对吊架、挑网、挂网等进行搭接时,应进行技术方面的审核,控制好搭接质量,对脚手架搭接过程进行充分指导[3]。
4.4 剪力撑
剪力撑是脚手架的重要结构(见图3),对立杆有固定作用,搭接距离应在1 m以上,以提高搭接部位的稳定性。剪力撑是实现纵向稳定的关键,能够对杆件的受剪情况进行控制,提高杆件布置的有效性,将剪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对剪力撑进行布置时,水平夹角一般在45°~60°,以降低外部荷载对剪力撑的影响,防止杆件发生集中受力。剪力撑具有搭接长度的要求,搭接长度在1.0~1.5 m,通过旋钮对其进行固定,使剪力撑在架体中呈现三角结构,进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剪力撑需要随着建筑结构的增高而加设,搭接过程中不能留有空隙,对于关键部位,应采用正反剪力撑进行加固。
图3 剪力撑
4.5 安全隔断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安全隔断的设计,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在悬挑脚手架结构中,需要在立面设置安全网进行封锁,安全网由绿色尼龙绳编织而成,能够提高施工人员攀爬过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悬挑脚手架的首层,应采用厚木板进行铺装,板厚不能小于60 mm,否则会影响板材的支撑效果。每层立杆附近需要设置安全网,同时做好固定工作,采用螺栓加固的形式提高固定方法的有效性。另外,在安全网上还要捆绑密布网,提高网状结构的安全性。
4.6 安全检测
脚手架搭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测,检验脚手架的搭接质量。验收过程中,需要参考GB 51210—201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对脚手架进行严格地检测,提高脚手架使用的规范性。验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对杆件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测,确保连接过程的牢固性,防止杆件出现松动现象,使杆件能够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2)对底座、立杆等进行检查,确定无悬空情况出现,避免立杆发生滑落,影响搭接的稳定效果。(3)对扣件螺栓进行检查,确定关键点固定的牢固程度,对关键部分应进行加固处理。(4)检测立杆的垂直度,降低弯矩对立杆的影响,提高立杆的稳定支撑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脚手架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平台,其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不规则建筑条件下,因此,应对脚手架的搭接引起重视,确保搭接过程的稳定性,实现脚手架的稳定支撑,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