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实践困局与优化路径

2022-12-15邢方元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专业课程育人

吕 钶,邢方元

(1.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8;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显然,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体育院校不容缺位。

体育院校作为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丰富的育人资源,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中蕴含着大量的爱国元素,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无疑具有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特色。正如《纲要》要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2]。这也意味着体育院校应该主动当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排头兵”,充分发挥体育专业课程固有的育人优势,凝练体育学科的思政特色。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既有代表性研究多集中于学理要义和基本作用的价值探讨,常采用综合性视角考察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3-5],而对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优势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体育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问题鲜少涉足,在一定程度上悬置了《纲要》对“所有高校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的主体要求,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本文结合体育院校的专业特性,引入“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揭示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与实践困局,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推进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1 视域建构:“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无法脱离学科、学生、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理论的内涵、外延及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无论课程理论学说如何更迭,学科、学生、社会是课程理论建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三大要素。尤其是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来说,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而存在,必须依托课程建设为载体而实现。以下将从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探寻此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1.1 学理层面: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首先,从课程理论的哲学假设与价值取向来看,我国著名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施良方指出“课程理论需要考虑到学科、学生和社会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6]1。如果将不同学者在不同情境中对课程定义的哲学假设与价值取向进行归纳提炼,那么其结果势必指向学生、学科和社会三要素。例如:以赫·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为代表的学派认为“课程是一种教学科”[7],从学科角度强调知识的价值;以约翰·杜威(John Dewey)为代表的学派认为“课程是一种学习经验”[8],从学生角度把课程的重点从知识转向体验;以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为代表的学派认为“课程是一种社会改造”[9],强调将课程重点放置于社会问题之中。

其次,从课程理论的目标来源出发,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认为,课程目标的选择来源必须围绕3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10]。可见,在课程研究领域影响极为广泛的泰勒原理不仅将“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作为其课程目标模式的来源依据,而且将其视为一种有效的课程理论基础。

最后,从现代课程理论流派的分化演变来看,既有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也有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还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6]1,而这些理论流派同样以“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为理论依据。具体来看,以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和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J.Schwab)为代表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侧重于课程内容的知识价值,其更多关注的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以保罗·弗莱雷和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W.Apple)为代表的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将课程视为一种“工具”,强调课程为当前社会问题服务,其更多关注的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以约翰·杜威和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倾向于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能力等因素进行设计,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的问题。

纵观不同视角不难发现,无论是课程理论的哲学假设,还是课程目标的来源选择,或是课程流派的分化演变,都是以“学科-学生-社会”为分析框架展开的。此分析框架的三要素不仅贯穿于课程理论发展的不同时代场域,同样也是支撑课程改革实践发展的核心要素。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学科、学生、社会三要素趋于融合发展,单独地将某一要素视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部范畴,显然难以支撑其有效发展,因为各执一端的观点几乎难以为复杂而系统的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因此,无论课程建设处于何种形态、采取何种方式、设置何种目标,此分析框架都可成为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于厘清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有同样意义。

1.2 实践层面: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适切性

从实践逻辑来看,“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能为阐释和观察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分析路径。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建设,除了教师必须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之外,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往往是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社会实践则是彰显课程建设及其价值意义的重要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学生身心特点、学科知识体系等三大要素作为外在动力,深刻地推动着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和发展”[11],而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及发展的重要一隅。

纵观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轨迹,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参照苏联的劳卫制,强调以发展体质为中心,到改革开放初期参照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强调以“三基”教学为中心[12],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历经了3次重大变革,从单方面的“社会本位”“三基”模式的“知识本位”,逐渐向“社会、知识、个人”三位一体的多元价值取向转换[13]。不难看出,无论是西方课程理论流派所强调的构成要素,还是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的多次变革,都表明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学科、学生、社会三要素。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学科、学生、社会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且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如果单一强调其一而忽视其他,将会使本应是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建设被机械地割裂开来。因此,探讨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辩证统一地将三要素引入其中,并在逻辑关系上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首先,要以学科为先导,旨在以体育院校的体育行业特色引领学科发展;其次,要以学生为主导,意在突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作用;最后,要以社会为推导,以社会实践成效推动体育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2 经验聚焦:“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寓思想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特征,通过彰显“以体育人”的办学特色、“为国争光”的文化特色、“以体报国”的责任特色,方可将课程思政的“魂”熔铸于体育院校课程建设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和总结国家体育总局原直属的6所体育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举措、成效和特色(表1),以进一步阐明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

表1 国家体育总局原直属6所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Table 1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ix institu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eviously affiliated to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2.1 学科层面:体育院校专业聚类分布广泛,有利于凸显“以体育人”的办学特色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14]。不言而喻,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门类课程齐全,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及运动人体科学等主要专业,而各专业在学科建设、培养目标、育人功能等方面均发挥不同的功效,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体育人才。其中,体育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内容,正是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聚宝盆”,这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天然优势。为此,体育院校在落实课程思政总要求的基础上,既要充分挖掘体育专业课程所蕴藏的思政元素,重视德育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地位及价值作用,也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分别与体育专业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进行有机统一。

事实上,体育院校广泛的专业分布不仅激活了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还势必在体育教师队伍、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组织等方面起到促推作用。如武汉体育学院在我国体育类院校中率先成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通过学科建设的渠道设立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课题,打造了一批专业的体育课程思政科研和教学队伍,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总结出“教+研+训+推+用”的一体化建设模式。沈阳体育学院主要通过组织课程思政教案比赛、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等措施,以此带动课程思政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如《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实践——健美操》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显然,正是由于体育院校具有丰富的专业分类,其课程思政建设才得到了良性发展,进而凸显了“以体育人”的办学特色。

2.2 学生层面:体育院校竞技运动氛围浓厚,有利于凝聚“为国争光”的文化特色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体育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观念培育”的现象[15],同样,体育院校课程建设也表现出“重体育技能短期习得、轻思想政治长期培养”的价值偏离。因而,体育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养成,借助体育院校竞技运动氛围浓厚的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料”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深处。从学生视角来看,德育让体育更加规范和完整,而缺少德育的体育仅是空洞的身体练习。由于浓厚的竞技运动氛围既是体育院校文化特色之所在,也是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需求之所在,所以体育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竞技运动的抓手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学校凝聚“为国争光”的校园文化特色。

从实践情况来看,北京体育大学开设“冰雪场上思政课”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讲解冰雪运动的竞速特征、规则标准、裁判原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展现体育之于德育的价值意义和功能作用,并将其寄托于家国情怀之中[16]。学校创新开展“4+1”(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冰雪)课程思政模式,建立思政课课程群。以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专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据场景有效融入女排精神等元素,将“女排精神”“冠军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融入排球教学的大纲制定、教材选用、教案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而彰显了“为国”“爱国”“报国”的精神情感。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冠军班”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冠军+大思政”的新型课堂模式,让奥运冠军走进思政课堂,用冠军的榜样力量鼓励大学生“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如奥运冠军邓琳琳、巩立姣、武大靖、徐梦桃等先后围绕“我们都是追梦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等主题开讲。体育院校的竞技氛围让学生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充分感受“为国争光”的文化气息。

2.3 社会层面: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有利于彰显“以体报国”的责任特色

近年来,随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教融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已逐渐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全民健身大格局[17]。体育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全民健身服务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不仅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基本要求,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要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学生“以体报国”的初心与使命付诸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本质上,课程思政建设强调思政育人,而学校课程建设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教育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校课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为此,就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其建设意义之根本既来源于社会问题,又必须回馈于社会实践,这就要求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重点关注校外第二课堂的开设,通过学生“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形式,让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情化为实际行动。

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以课程思政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典型,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较多有益经验。其通过开展校外课程思政建设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服务能力,彰显“以体报国”的责任特色,如打造全国百佳公益社团“武益社”“体育三下乡”“爱心夏令营”等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这种强调以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来践行德育价值的思政课程建设,充分展现了学生应当具备的服务奉献、责任担当、不畏艰难等品质,并正在成为一种检验课程思政建设实际成效的重要体现。成都体育学院创新建立“三全育人”机制、“专业+思政融合”机制、“校内外协同”机制,使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如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学生运用独具特色的“郑氏推拿”手法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按摩服务。可见,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走好社会服务的关键一步,“以体报国”的责任特色将有利于发挥思政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

3 问题检视: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困局

当前,各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已形成鲜明的经验特色,其中体育院校虽然在专业分布、竞技氛围、社会服务等方面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尤其是在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因而,只有充分审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破解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与难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院校的育人功能。

3.1 专业课程的“标签化”倾向

自《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体育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成绩斐然,且特色鲜明。然而,少部分专业课程却呈现出“标签化”的倾向。正如有学者指出,随着体育学科及专业不断细化与融合,教师与生俱来的教书育人使命正在逐渐地被割裂开来,尽管“教书”依然是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但“育人”往往被视为思政教师的专属任务,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18]。事实上,正是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体育专业课程上习惯性地偏重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与理想信念的塑造,继而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足。一项对体育院校42名篮球课教师的调查显示,有37名教师未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其中22人认为这是由教师个人在课程教学中思政意识不足造成的[19]。然而,为了弥合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把体育专业课程上成“思政课”,将思政内容以“贴标签”的方式在教学中呈现。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教师思政教学的能力薄弱、方法缺失,生硬地将思政元素编入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未能准确地抓住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结合点。此外,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执行动力不强、责任意识不足,导致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也掣肘当前体育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3.2 学生学习的“浅表化”倾向

《纲要》明确提出,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某种程度而言,《纲要》已对如何加强学生深入思考、深刻学习做出纲领性要求,这是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如果学生脱离了学习要义,无视或淡化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源,肤浅地吸收学校课程思政内容,即便是拥有再完美的课程思政氛围与环境,最终也是空中楼阁。从教学实践来看,长期以来体育专业课程存在“重专业素质发展、轻人格修养培育”的现象,学生在练就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仅对品行与德行的修炼甚少,而且愈加不受重视。研究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20]。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行为依赖,即习惯性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上,对课程思政内容往往采取一种“沉默式”或“被动式”学习。

此种“浅表化”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可能使学生对课程思政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体育精神等内容认知不深;另一方面,一旦学生陷入“浅表化”的课程思政学习状态,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将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在面对学生学习需求不强、动力不足、热情不高时,教师会产生教学倦怠,进而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流于形式。

3.3 社会实践的“痕迹化”倾向

实践是教育的追求与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把汲取的“思政观”践行到社会之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校外延展功能。体育院校因其学科与专业的特殊性,课程的开设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导向,社会实践便成为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为此,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行动,成为检验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尺。不可否认,近年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开拓校外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探索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成绩斐然、作用突出,然而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等问题。虽宣传响亮、声势浩大,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实践活动的影响力与持续性仍显不足。数据表明,40%的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过于呆板;还有近43.8%的“00后”表明自己未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21]。显然,相较于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改善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环境等方面而言,开展课程思政社会服务活动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关注度,更易于彰显学校治理和课程建设的成绩。然而,如果课程思政建设过多强调“痕迹”而忽视“实绩”,那么不仅会误导社会对体育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正向舆论,而且会损害学生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发展需求。为此,在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如何避免出现“重痕迹、轻实效”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 修正策略:我国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4.1 从认识上强化体育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功能价值,打造“一校一(多)品”式的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模式

体育院校因其学科专业特性,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天优势。因而,要先从认识上厘清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价值,并通过打造“一校一(多)品”式的课程思政模式,彰显各具特色的体育专业课程。从宏观层面来看,体育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精神,根据自身的优势特色量体裁衣地创设“校本课程”。我国体育院校因其地理位置、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开辟出众多特色运动项目,形成各自不同的课程优势。例如,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可充分挖掘冰雪运动项目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开设独具特色的“冰雪课程思政模式”;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可借助皮划艇、帆船、游泳等水上运动项目,打造特色的“水上课程思政模式”等。从具体层面来看,学校应制定可操作化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创设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内容,既要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元素熔铸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又要分析不同优势运动项目的特点,找到运动项目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点与切入点,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模式。

4.2 从方法上提高教师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探索“师生协同”式的体育课程思政机制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思政意识与教学能力。因而,体育院校需从方法上提高教师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通过探索“师生协同”式的体育课程思政机制,实现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目标。具体而言,一是要制定师生协同发展的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情怀,定期参加思政教研活动、思政师资培训等,还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通过体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二是要创设师生和谐互动的育人环境。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以自身的师德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师生互评机制”。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规定考核评价的原则、内容、手段等,保障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据可循,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

4.3 从实践上激发体育专业课程思政主体的聚合行动,开展“校外课堂”式的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校内课堂”的“主渠道”,而且要让学生深入社会这一“校外课堂”。为此,要激发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聚合行动,以此打通“校外课堂”的“最后一公里”。首先,搭建“校地企”合作桥梁。体育院校应与中小学校、公司企业、地方社区街道等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共同推进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建立“校地企”合作部门,创建校外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制度,将校外专业课程思政实习选聘与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优评选、推免保送等内容挂钩;企业单位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把学生思政表现纳入实习考核标准;社区可为学生提供面向社区群众的服务活动项目,将学生志愿服务的表现纳入实习实训思政考评体系。其次,打造第二课堂活动阵地。学校应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借助各地特色思政教育基地、户外或景区等校外课堂渠道,建立实训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红色研习、参观体验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基层、深入农村。

5 结语

相较于综合类高校课程思政而言,体育类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既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又具备鲜明的优势和特色。为此,跳出工具理性的单一视角来审视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就需要引入一个基于价值理性的分析框架。在“学科-学生-社会”分析框架下探寻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应该如何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应该如何解决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的现实诘问。然而,体育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分析框架便可一劳永逸的事情,任何主题的课程建设都是一个十分漫长且极为复杂的建构过程。因此,不仅要在体育院校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还需要进一步深挖其发展规律与实践策略。显然,当前总结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优势与现实挑战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初步探索。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