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册制改革绘出资本市场发展新蓝图

2022-12-15王坛坛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创板资本融资

|文·王坛坛

从科创板“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

存量与增量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

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渐次推出,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现场(2021 年11 月15 日摄)

2022 年11 月10 日,有研硅登陆科创板,这是科创板的第485 家上市公司,也是A 股注册制下的第1000 家上市公司。这是注册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节点。

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科创板“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存量与增量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渐次推出,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牛鼻子”工程成绩斐然

2022 年8 月1 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于《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文章,就当前资本市场的变化、功能、方向等话题作出阐释。

“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

“牛鼻子”工程、关键举措、重大改革……字里行间,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彰显。

回顾注册制改革的历程,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注册制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2018 年11 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号令发出,率先从增量市场“破题”,开启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新阶段。2020 年4 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拉开帷幕,试点由增量市场扩展至存量市场。2021 年11月,北交所开市运行,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2022 年7 月22 日迎来开市3 周年。3 年来,注册制改革不仅在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还为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可喜变化。

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带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系列制度创新,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包容性、覆盖面和吸引力增强,直接融资规模尤其是股权融资规模显著提升。

据京沪深三大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统计,2019 年、2020 年和2021 年,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分别为1.28 万亿元、1.48 万亿元、1.62 万亿元,逐年增长。据Wind 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2 年11 月8 日,A 股IPO 和 再融资规模合计1.36 万亿元。

从上市规模来看,注册制试点已取得不斐成绩。截至2022 年11 月10日,科创板注册制上市公司达485 家,企业数量为主板的1/5,其中8 家市值破千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共计1213 家,其中在改为注册制后上市的企业为393 家,11 家市值超千亿元,宁德时代市值近万亿元;北交所自开市以来一直采用注册制,共有122 家企业,3 家企业市值超100 亿元,1 家超300 亿元。

从上市板块和企业所属行业来看,资金活水进一步流向科技创新类企业。数据显示,按IPO 数量计算,2022 年上半年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以68 只新股和53 只新股排前两位,共占A 股IPO 总数量的72%。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以1156 亿元居首,其次是上海主板的949 亿元和创业板的871 亿元,科创板和创业板占A 股融资总额的65%。

从研发投入来看,科创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2 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研发支出增速分别为54%、32%、43%,研发强度分别为8.68%、4.59%、4.30%。

纵览改革成绩单,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系列制度创新跟进,共同赋予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A 股市场正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挂牌上市,帮助更多“硬科技”企业脱颖而出。

注册制“改”出良好生态

一子落,满盘活。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一系列全面深改举措创新推出,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包容性和吸引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融合升至新高度,吸引长线资金能力与日俱增,重塑资本市场生态。

注册制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获得跨越式发展,也助力A 股整体结构实现了质的变迁,科技与创新含量不断提升。

广发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注册制下,A 股产业结构实现升级跃迁。一是A 股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市值占比提升,周期和金融地产板块明显缩小。截至2022 年9 月,我国成长类产业市值占比24.27%,较2005 年的10%左右大幅提高。二是A 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值占比快速提升,从2019年的不到2%提升至2022 年上半年的10%左右。

A股市场估值和流动性分化加剧,市场的马太效应更趋明显,资金更愿意进入绩优股,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大幅下降。同时,A 股的投资者结构正在转变,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逐步下降,机构持股比例逐年上升,市场结构的深层变化,对投资者的专业经验、投资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由投机市场向成熟的价值投资市场转变。

稳扎稳打,砥砺前行。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上市便利度大幅提升,推动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了新业态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说,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及北交所开市,资本市场入口进一步拓宽,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IPO 节奏明显加快,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效果愈发明显。

“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直接融资通常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而迅速提升,即科技创新和直接融资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均需要得到资本的支持,注册制改革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资金,风险收益共担的优势得以发挥,资金大幅流入资本市场,抬升直接融资比例。科技创新企业获得资本后,技术创新叠加市场拓展,收入往往能够快速增长,市值不断扩大,从而更加吸引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因此科技创新和直接融资实现了正向循环。

注册制改革翻开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扎实推进,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也步入快车道、迈上了新台阶。当前政策执法落实有力,资本市场违规违法成本大幅提高,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坚实的法治体系护航注册制行稳致远。

业界人士预期,随着注册制在全市场推行,将进一步带动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结构、改善生态,不断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市场创新创造活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猜你喜欢

创板资本融资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融资
融资
科创板的圈外人
抢抓科创板
资本策局变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