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及现实意义

2022-12-14狄翠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0期
关键词:莫言文学作品爱情

狄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性格独特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各具特色,有的真挚、执着,勇于追求爱情;有的意志坚强,在苦难中艰难前行;有的大胆泼辣,充满欲望,不受时代束缚。本文通过解读莫言文学作品中的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品味莫言对女性的认知,并结合当下女性意识的觉醒,进一步探讨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纵观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其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逼真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勇于追逐爱情,或叛逆率真,或勇于直面生活的苦难坎坷,或充满着人性的欲望。她们个性迥异、千差万别,这些文学形象成了璀璨的文学艺术长河中一颗颗闪耀的星。莫言文学作品中就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她们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真切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女性意识、女性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许多作家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藩篱中开辟出了一片新的领域。作家对女性形象进行塑造和深刻剖析,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了祖国大地上的女性群体,通过研究她们的女性特质,进而了解女性群体的生存特点、需求。

莫言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勇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真挚、执着、勇敢,更加契合了现代社会独立女性的特征,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憧憬美好的家庭生活。传统思想观念中的女性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对于自身的情感往往压抑于内心,特别是封建包办婚姻,让女性失去了恋爱的自由。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大解放,女性意识渐渐觉醒,女性有了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景。这在莫言早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了一定的体现。《春夜雨霏霏》是莫言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发表的书信体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刚刚结婚不久的少妇在一个霏霏春雨的夜晚想念自己远在海岛上当兵的丈夫。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人们不会直接吐露自己的爱情,但在《春夜雨霏霏》中,作者将这种爱情化身成思念,绵延不绝地向读者袒露心扉。莫言的文字让我们读完倍感温暖,仿佛自己的情人在耳边呢喃细语。这种渴望长相厮守、渴望白头偕老的坚定意愿令人印象深刻,没有一点点的抱怨,有的只是对爱人无尽的思念。结合那霏霏细雨、烟霞缥缈的背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莫言仿佛化身成少女舒展自己的纯情,抛开了尘世的纷纷扰扰,独辟蹊径,在心灵的深处构建了一座爱情的城堡。这样的敏锐视觉给人以启迪,莫言对女性的描写达到了极致,读来回味无穷。《民间音乐》里的故事从四月一个温暖和煦的黄昏说起,酒店女老板花茉莉作为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进入大众视野。作者通过描写花茉莉和民间盲人艺人互生好感,打破世俗的观念约束共赴美好的爱情,这种柏拉图式的恋爱将两个年轻的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表现出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恋爱观。同时,故事的另一主线则围绕出神入化的民间音乐展开叙述,两位主人公也是因此相识、相知,纯洁的爱情贯穿小说始末。花茉莉的女性形象是美好的,这也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充分张扬个性相吻合。

莫言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苦难中艰难前行的女性,昭示着新时代女性的坚强意志。比如,《白狗秋千架》这篇小说开头设置了悬念,描述了井河和暖十年后的重逢,用倒叙的手法,引人入胜。井河做了大学教师,荣归故里,两小无猜的爱人暖则变成了一个贫穷邋遢的农村妇女。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孩儿暖,由于一次意外从秋千上跌下,眼睛瞎掉,无奈嫁给了邻村的一个哑巴,结果没有摆脱命运,生了三个哑巴。井河后来上大学,而暖则彻底沦为了一个邋遢的村妇。结尾写暖骗过自己的哑巴丈夫布,白狗把井河招引到了高粱地,暖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要求:“我想要个会说话的孩子。”至此,小说戛然而止。这篇小说看似荒诞不经,却以残酷冷峻的笔调展现了暖人生经历的起伏转折。妩媚可人的青春少女暖似乎转瞬之间就变成了言语粗鄙的村妇。小说最令人深思的地方来自结尾,前面的屈抑是铺垫,为的是此刻的迸发和升腾。小说通过一对不同阶层的情侣对事物的心理变化铺叙开来,反映了女主人公暖不屈服的执拗个性。贯穿主线的秋千是暖厄运的开始,伴随着小说的始终。莫言笔下的暖并未打算向困难的生活低头,她是当时时代背景下千千万万个农村女性的真实写照,她的令人错愕的一生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社会。

然而,今天的我们回头去看这些作品,可以对人性有更深刻的了解,甚至很多人会感同身受。女性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勇敢品质在那样的年代能有所显现是难能可贵的,也使当下的我们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会带给我们坚定的勇气的,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同时对新时代女性的影响更为深远。

莫言文学作品中也塑造了一批大胆泼辣、充满欲望的女性形象。这也是现代都市女性的典型象征。相较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的阴柔特征,莫言塑造了一批大胆泼辣、野性奔放的女性形象,如莫言的杰出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这部作品将莫言在文学上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主要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我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讲述发生在山东的传奇故事。“我奶奶”戴凤莲这一女性形象彻底颠覆了以往小说中对传统女性的描述。她同当时的社会背景显然格格不入,她那种敢爱敢恨、豁达豪放、个性张扬,同时又带有些许野性,让余占鳌欲罢不能,同时也让读者拍案叫绝。作为封建旧时代的女性,戴凤莲拥有一双难得的小脚和姣好的面容,这样阴柔妩媚的农村女子让人心生怜惜,然而在她的内心里,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丝毫不输于男子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决心和意志,这样鲜明的性格特点,让她具有了现代女性特有的独立和刚强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影响了许多女性。在爱情上,她敢于同封建世俗观念作斗争,这对传统农村女子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却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看着恋人那坚定、笃定的眼神可以说明“她渴望着躺在一个伟岸的男子怀抱里缓解焦虑消除孤寂”,“盼着有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夫婿”。事实证明,她不是封建时代所推崇的贤妻良母。戴凤莲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真实,她像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后消逝了,她璀璨的一生充满着对命运的抗争,她的身上有着男性特有的理性与果敢,同时又带有一定的叛逆,她把这坎坷的一生活得轰轰烈烈。在封建时代的桎梏下,像戴凤莲这样的女性是鲜有的,而莫言把她刻画得深入人心,不仅如此,莫言在该小说中特别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二奶奶”的对比,她的胆识与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莫言对戴凤莲这一女性形象的敢爱敢恨、敢于同世俗观念说“不”的特质是极为赞扬的,对其人物的刻画上甚至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这是创作思维上的突破,同时也架起了一座与现代女性独立意识密切相连的桥梁。在《檀香刑》中,莫言描绘了一个充满欲望的小女人孫眉娘的情爱故事。《檀香刑》中塑造了孙眉娘这个乡村女性形象,她在与钱丁的爱情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孙眉娘不顾世俗观念的束缚,任性自由,大胆主动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为了爱她甚至舍弃了尊严,忍受着嘲讽,为了爱她表现得无怨无悔,为了爱她义无反顾,这是一种原始而野性的爱,这种对爱与被爱的追求始终伴随着她。她活得自由且自我,潇潇洒洒,即使爱情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也仍旧没有摧毁这个坚强女性的爱情堡垒。为了爱情,她不惜放弃自己的尊严,不惜翻墙越院,这种炙热如火焰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深深地感动着作者,也感动着广大读者。《民间音乐》里塑造的花茉莉女性形象泼辣能干、伶牙俐齿、漂亮妩媚,与丈夫离婚之后独自经营了一家餐馆。后来,她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小瞎子”,上天对她的仗义和仁慈给予了丰厚的回报。“小瞎子”很会吹箫,那动人心弦的民间曲调吸引了不断而来的客人,使花茉莉的生意空前红火。花茉莉看似妩媚又带有几分佻薄,但外貌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她的真情实感和大胆地追求爱情的行为仍然值得人们赞扬。

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莫言用一篇《讲故事的人》来谈自己创作的灵感来源,他的创作源泉离不开山东高密这个创作领地,更离不开他的母亲。他之所以文思泉涌,笔下描绘出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生活的地方,他周遭的人物。而他的母亲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对母亲的感激溢于言表,是彼时的母亲成就了今天的莫言。《粮食》《儿子的敌人》《丰乳肥臀》《欢乐》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有他母亲的影子。一个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还体现在对待子女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女性不但有自己的事业,经济、人格独立而且不受世俗、不受男权约束,有自我支配的强烈意识,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对生活和家庭更加热爱。现代女性兼具传统美德与现代气息,既时尚又典雅,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情感内涵,既大胆开拓又柔情似水,活得洒脱,活得现代,蕴藏着向上的冲劲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现代女性虽然很辛苦,但往往致力于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大众的骄傲。她们对生活真谛的把握无人能及,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她们致力于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而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他的创作领地山东高密这个地方,是他出生并长大的地方,这成了他的创作领地,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原型大多取自山东高密东北乡和他的亲朋好友们。莫言所塑造的这些鲜活各异的女性形象折射了山东女性的特质,同时也是呈现出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的个性特征,她们勇敢、自信、洒脱、豪放、能屈能伸,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在精神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下的女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莫言的文学创作更是开辟了一种新境界,原来女性在需求面前可以如此的酣畅淋漓,在家国道义面前甚至比男性要更加大义凛然。在莫言笔下,女性的意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觉醒,这为莫言所津津乐道。

这些女性形象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她们内心深处具有强烈的“活着”的力量。莫言曾说他从小家里就很穷,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他拿起了笔,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所以,在这些作品之中,他对塑造的人物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正是看到了男权社会下底层女性的悲惨遭遇,他才能够对崭露头角的、为数不多的及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女性有着高度的敏感。她们被生活一次次地压垮,被男性一次次地践踏尊严,却仍然能够坚守着本心,这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人文主义关怀。莫言在作品中充分地关注女性,着重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从女性丰富的个性体验、生存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抓住了女性所独有的那根敏感神经,以女性所特有的敏锐眼光和个性姿态,去审视她们的存在价值,度量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命运,关注她们的历史存在感。王苹说:“莫言赋予她们敢爱敢恨、追求自由、热烈浓郁的强大內心世界,同时,用这种强大蔑视着男性的统治,并深深影响着男性。”

莫言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的,显示出一个男性作家的开阔视野和理智的思考,使他的作品显得冷静、客观、深刻、理智。莫言以其独特的笔触为读者勾画出他独特思想中的女性世界,建造了理想中的女性王国,反映了女性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以及不断地、努力地挣扎的过程。莫言深切关注女性命运,并结合民间文化与叙事,为女性主义建构提供了深刻、独特的文本价值,创造了有力的、有内涵的历史深度。莫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女性文学作品无疑对当代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使当代女性在意识上觉醒程度越来越高。她们不再安于现状,更多地去追求和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正如男性一样为国争光,大有一番作为。是啊,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平等的、公正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

莫言对女性形象的研究包含了人文、道德、历史以及艺术领域中的复杂命题,其复杂程度和思想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莫言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78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莫言文学作品爱情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过去的年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不谈爱情很幸福
爱如莫言
莫言:虚伪的文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