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草都”阿鲁科尔沁旗绿梦成真

2022-12-14李富张祥熙

内蒙古林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旗草畜草业

李富 张祥熙

赤峰日报社

阿鲁科尔沁旗草业基地园区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是全国范围内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2013年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每年的6月到8月,是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收获的季节,草业基地园区一片繁忙。

阿鲁科尔沁旗从2008年开展节水高效优质紫花苜蓿种植至今,全旗已配备指针式自走喷灌设备900台(套),草业基地草圈建设已达到1280个,总面积100万亩,能够满足草业观光需要。在基地核心区修建柏油公路106.78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专线119公里,草业机械功率配备达18.5万千瓦,草业机械数量4600台(套),逐步实现了沙地苜蓿生产节水高效、集中连片、体系健全、链条完善、质量稳定。

目前,已有20多家大型企业入驻阿鲁科尔沁旗,采用国际先进牧草作业设备,生产流程技术成熟,具备了现代草产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五大特点,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成效显著。

生态优先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带,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灾害频发。全旗草原面积1560万亩,到20世纪90年代,全旗有90%天然草牧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特别是南部阿拉迪芒哈沙带所在的绍根镇和巴拉奇如德苏木,草原植被盖度不足10%,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为改善这一状况,全旗各族干部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努力探索治理草原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之路,先后开展了以种植柠条锦鸡儿为主的飞播造林,以种植青贮饲料为主的小草库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种植灌木林,实施围封禁牧虽然生态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较低,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建设小草库伦虽然能有效解决饲草料问题,但由于牧民分散经营,难于管理,容易出现开荒种地破坏草原现象。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直到2008年第一个500亩高效节水灌溉优质紫花苜蓿试验田的试种成功,才真正让阿鲁科尔沁旗找到了一条“生态生计兼顾、生产生活并重、治沙致富共赢”的现代草业发展之路,使牧区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两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阿鲁科尔沁旗于201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高效节水灌溉优质紫花苜蓿,目前,优质牧草示范园区规划面积达110万亩,其中种植面积70万亩(紫花苜蓿37万亩,燕麦33万亩),是全国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面积最大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绍根镇和巴拉奇如德苏木,其中绍根镇约60万亩,巴拉奇如德苏木约10万亩。年产商品草65万吨,占全国商品草的1/6以上,2017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认为全国紫花苜蓿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绿色发展

随着阿鲁科尔沁旗第一个节水灌溉紫花苜蓿项目试种成功,小面积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开发带动了牧草产业发展,草场因此得以休养生息,牧草产业从此实现了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协同发展。

从2011年起,阿鲁科尔沁旗以每年不低于20万亩的发展速度,鼓励支持企业和牧民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优质紫花苜蓿种植。由于采用机械化科学种植方法,亩产超过1000公斤,用水仅为传统灌溉量的1/3,固土固沙和改善土壤等生态效益明显,且经济效益显著。

绍根镇乌丹陶海嘎查牧民海龙是全旗第一批人工种植牧草的牧民之一。2013年,海龙种植了500亩紫花苜蓿,亩产达800公斤,当年牧草销售收入近60万元。通过几年的不断整合,2021年,海龙人工种植牧草4400亩,纯利润160万元。他还动员嘎查牧民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民收入。

牧民鲁日布扎木苏学习了牧草田间管理技术后,在当地大型草业公司的带动下,种植紫花苜蓿2700亩,每年销售牧草100多万公斤,销售牛羊100多头,纯收入达2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目前,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产业逐渐形成了企业独资建设、企业(合作社)与牧户联合建设、牧户与牧户联合建设3种发展模式,实现了全旗高标准建设、大资金投入和大企业入驻,有力地推动了优质牧草种植等草产业的发展。

阿鲁科尔沁旗生产的优质紫花苜蓿各项指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远销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成为蒙牛、伊利、三元、光明等国内乳业龙头企业重要的饲草供应基地。

阿鲁科尔沁旗高效节水生态草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有效破解了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成为“两山”理论在草原沙化区的新实践,也为同类地区生态保护建设、产业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生态效益方面,成功治理了沙化退化草场,改善了生态环境。2008年,阿鲁科尔沁旗在阿拉迪芒哈沙带建设70万亩优质牧草示范园区。以前,该地带沙化退化严重,植被盖度不足10%,现在,核心种植区植被盖度已达95%以上。草原沙化退化得到有效遏制,全旗浮尘日数由2008年以前的平均每年6.3天下降至现在的4.3天,2015年以来未发生过沙尘暴灾害。同时,大大减轻了天然草原载畜压力。2008年以前,项目区退化草原野生牧草平均亩产干草量仅35公斤左右,单位蛋白质含量6%~7%,种植优质牧草后,平均亩产干草量达800~1000公斤,紫花苜蓿单位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产草量是原来的20多倍,营养价值是原来的3倍,单位草场载畜量较以前提升了60倍。70万亩优质牧草示范园区年产干草65万吨,解决了130万只羊单位的牧草缺口问题,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使全旗1560万亩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真正实现了“小面积建设、大面积保护”的目标。

在经济效益方面,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推动了生产方式转变。发展草产业之前,沙化草原载畜能力几乎丧失,草牧场流转费每亩仅15元,而现在草牧场每亩流转费达85~150元,3500户农牧民已向企业流转草牧场64.5万亩,其中贫困户280户784人,年人均增收4600元。同时,农牧民将土地、草牧场承包给企业、合作社后,变身产业工人到企业、合作社务工,目前有2000余名农牧民成为产业工人,其中贫困人口324人,年人均增收4万元。优质牧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增收,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真正的“生态型、民生型、振兴型”好产业。

在社会效益方面,为中国奶产业、草产业以及草食畜产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阿鲁科尔沁旗7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美国、澳大利亚部分进口苜蓿、燕麦草,使我国苜蓿草生产逐步向自己掌控的方向转变。

延伸产业

随着草产业的日趋壮大,一些本地附属链条企业悄然而生,为服务苜蓿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2012年,内蒙古绿田园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田园”)将总部迁至阿鲁科尔沁旗,其是一家以实现“中国草业国际化领导者”为使命的跨国集团公司,是国内从事牧草行业最早、持续经营时间最长、产业链建设最完整的草业公司,也是较早实现牧草种植与畜牧养殖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20余年来,绿田园致力于牧草种植研发,探索出了一条草畜一体化现代农牧业发展新路。1998年绿田园成立之初,主要在京郊大范围种植、加工紫花苜蓿,开始了中国苜蓿草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探索。2008年,绿田园开始从事美国牧草贸易,并于2011年在美国成功收购第一家农场——艾斯克兰迪农场,2013年收购美国佩利肯湖农场。

2012年,绿田园在阿鲁科尔沁旗首次引进先进牧草种植技术,并将先进种植技术及管理模式全部进行了本土化适应性改造,携首农集团、辛普劳集团建立赤峰普瑞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建立第一个种植公司——赤峰地森农牧有限公司。2014年,结合当地资源,建立草颗粒加工厂——赤峰绿田园农场有限公司,实现了牧草种植与加工有效结合。2017年,绿田园建立草畜一体化产业示范园,拓展养殖业,探索循环农业,建立草畜一体化发展新模式。2019年,成立专业种养殖研发团队,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同国内外权威机构组建科研联合体,获得多项专利技术。绿田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龙头企业,牧草种植研发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研究开发中心。2019年7月,在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两国签署了“一带一路草畜一体化产业示范园粮食安全谅解备忘录”,在阿鲁科尔沁旗联合建设“一带一路”草畜一体化产业示范园,绿田园是这一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全面参与两国“一带一路”草畜一体化项目。企业共配套豪狮播种机3台、爱科2104/315拖拉机8台、迪尔2104/1204拖拉机12台、爱科割草压扁机2台、纽荷兰割草压扁机6台、爱科2270打捆机8台,以及搂草机、摊晒机等牧草种植、收获、加工机械设备。

绿田园还积极探索以优质牧草为原料的肉羊养殖业,经过多年实践,推出了绿色生态有机湖羊品牌——草原苜蓿羊。同时,企业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致力于优质牧草种植、土壤改良和优化、肉羊育肥等科研项目,为企业开发与经营草原苜蓿羊肉羊品牌提供科技支撑。

经过20余年的开拓进取,绿田园拥有了一支经过多年磨炼的技术专家、农业经理人团队,逐步形成了以牧草种植为龙头、以饲料加工和养殖业为两翼的草畜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出了种植、加工、养殖、贸易、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此外,借助阿鲁科尔沁旗发展优质牧草产业的优势,天山口镇鼎盛农牧业机械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开展播种、割草、搂草、捆草及运输一条龙服务,投入近1000万元购买了纽荷兰牧草收割打捆设备,年收割能力达15万亩,合作社正不断发展壮大。

阿鲁科尔沁旗在发展优质牧草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外卖和就地转化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养殖、育肥、草产品深加工及奶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积极打造具有阿鲁科尔沁旗特色的品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惠民富民。2022年,全旗优质牧草产量达65万吨,商品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近1/5,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带动下游产值近10亿元。

随着相关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阿鲁科尔沁旗推动了舍饲畜牧业的发展,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依托草业基地,先后引进澳亚现代奶牛养殖、太极肉驴养殖及深加工、沃金肉牛育肥、犇月肉牛育肥、绿田园草畜一体化等大型养殖项目,带动了全旗青贮饲料种植和饲草转化,其中,青贮饲料种植面积已增至40万亩。同时,带动了奶产业、食品加工业等下游产业和仓储、物流、旅游、机械制造、农机服务等产业发展。

此外,阿鲁科尔沁旗还注重发展草业旅游业。旗通用机场通航之后,全旗正谋划打造空中旅游,游人可一览百万亩人工牧草场的壮美风光。

几年来,阿鲁科尔沁旗相继引进了首农、辛普劳、亚盛田园牧歌、蒙草、澳亚、沃金、太极等28家国内外知名种养殖企业,建设了集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信息服务、草业博览于一体的综合型草产业服务园区,搭建了草业研究院、沙地草原生态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全面打造前端科研、种子研发、加工交易、仓储物流、旅游观光等要素齐全的优质牧草全产业链产业示范园区。

猜你喜欢

全旗草畜草业
青海草业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