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基于《科技口译》课程的改革创新
2022-12-14□周晶谢婷
□周 晶 谢 婷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引言
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基本目标,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既是“课程承载思政”,也是将“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强调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运用三者的有机结合[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强调,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好课程思政,宏观上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微观上确保高校能够顺利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各高校将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类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三类课程分别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其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旨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识教育课重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课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国家所需人才类型进行了明确界定。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背景,外语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中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能够领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3]。《纲要》中对外语专业人才在思想和价值观上的要求,充分反映了课程思政在外语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外语专业教育的工具性特征,长期以来外语专业课程都偏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有所欠缺。本研究以《科技口译》课程思政改革为抓手,浅谈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从社会服务的角度,外语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有力促进了国家外交、外贸、经济、文化等的发展[4]。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专业教育主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双基”虽无可厚非,却容易忽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整体发展[5]。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外语专业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外语专业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顶层设计上对外语专业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文旭等提出新时代外语专业教育应该“基于通识、立于专业、归于个性”[5]。梅德明也曾强调,外语教育的关键,是“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6]。蒋洪新提出要强化外语教学作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学科意识,重视外语文化和知识的传授[2]。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外语专业人才“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外语课程思政需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师言行等方面,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7]。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需要参考传统课程建设的三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其中,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教材是育人的重要依托[2]。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也需要以上述三要素为抓手。
(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状
近年来,外语专业教育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跨文化价值和思政教育内涵,实现在教材编写、课程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话语体系的创新,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外语专业教育及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理论构建:以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出发,搭建外语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挖掘立德树人的内涵,寻找该理念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契合点和着力点,不断丰富这一理念的实现途径[8~9]。二是以教材建设、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活动设计为抓手,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课堂活动予以实现。外语课程中本身就具有相当丰富的显性思政元素,可以在教材编写中着重体现[10]。例如,利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向学生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11],也可以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12]。三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研究,主要从评价的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的方式进行。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的效果应该采取多维的评价体系,包括课程的思想性、价值观传递等[7],其评价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倡导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13~14]。尽管目前针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已有充分的理论构建,但是如何构建符合外语专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体系仍需进一步探讨[15],大部分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都针对的是微观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上未能充分有机地结合思政元素[10],在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仍然需要思考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7]。
二、口译课程思政的难点
(一)技能主导的传统口译教学模式
外语专业的课程,可大致分为语言理论类、文化文学类以及语言技能类。口译课程属于最后一类。而在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外语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中,口译是最为复杂的技能,涉及源语听辨、解码、双语转换以及译语编码等多个步骤。无论何种类型的口译课程,都对学生的双语能力、百科知识、认知能力和应变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只有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上述能力之后才能顺利进行口译活动。因此,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都是以技能作为主导,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提升口译能力需要的各种技能训练,这也是大部分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类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知识体系导致过分推崇知识的工具效用,从而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和照本宣科[16]。同时,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的要求,学生需要熟记大量相关主题的专有词汇,从而使得大量的口译教学活动在“识记”和“理解”的低阶思维层面展开[17]。
以培养学生口译技能为主导的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具有“工具化”的倾向,探究性学习不足,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难以获得充分的价值熏陶,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情趣[18]。
(二)传统口译教材的不足
教材在三个教学的基本要素(教材、教师、学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9],口译课程也同其他技能类课程一样,依赖教材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素材,为学生提供训练资源。根据陶友兰的统计,在1990年至2017年之间,正式出版的通用口译教材和教辅资料的数量达240多本,主要供各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翻译专业本科和硕士课程使用[20]。口译教材通常有两种编写框架,一是口译技能,二是口译主题。无论何种编写方式,传统口译教材主要有两个不足,制约了口译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大部分教材重技巧,轻内容。通过安排一些独立的口译练习,教材注重将不同的口译技巧传授给学生,花费大量笔墨来解释口译技巧和口译过程,而相应的口译练习材料因为要满足某一口译技巧练习的需求,难以顾及材料内容是否实现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教育等思政功能。二是口译教材内容缺乏时效性。根据口译教材的研究,大部分口译教材的材料选自国内外报刊、网站,主要形式为领导人致辞、记者招待会等[20]。由于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时间,即便教师使用最新出版的口译教材,也难以确保材料的时效性,无法结合国际和社会热点问题向学生传播主流核心价值观。
(三)口译教学评价体系缺乏思政维度
基于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口译的教学效果通常根据学生课堂的口译练习的质量来衡量。尽管不同的口译模式(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对口译标准有具体的要求,但通常而言,衡量口译质量主要有三个维度:是否准确传递源语信息;译语内容质量;译语口语质量[21~22]。口译教学的评价标准基本都是以真实口译活动的评价作为参考。传统口译教学的三要素主要有语言、知识以及技法,因而在口译的教案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价都主要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口译的技能以及百科知识[23],没有将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观传递纳入到口译课程的评价机制中。
鉴于传统口译课程在教学模式、教材和评价体系上都偏重口译的工具效用,忽视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无法确保口译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观传递,本研究将以实际授课五年的《科技口译》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自编教材和评价机制入手,探讨如何发掘口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且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入口译教学的全过程。
三、《科技口译》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
本研究所依托的《科技口译》是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本科专业的特色课程,主要以科技类素材作为主题开展交替传译教学。自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四年以来,教学团队致力于从教学模式、教材以及评价机制入手,一方面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口译教学当中,另一方面深入发掘口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利用虚拟仿真(VR)、语音识别等智能技术,设计的“沉浸式虚拟仿真情境口译实训与智能评测项目”获批了2019年省级虚拟仿真金课。课程组自此继续探索口译课程的思政改革,力求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一)重视价值塑造的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高质量地培养“一精多会” “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双语人才,打造国际组织后备人才“蓄水池”,具有紧迫性和开拓性的战略意义。口译课程作为高阶的技能类课程,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工作的人才。但是,国内口译教学质量缺乏保障,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部分教师口译实战经验欠缺,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达不到专业口译的训练要求[24],用固定的教材也容易陷入比较僵化的“讲授+练习+对答案”教学模式,将动态的交际过程变为机械的文字对应过程,令“教学流程和方法等缺乏实践性、真实性、场景性,整个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25]。可见目前大部分口译课程还遵循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技巧,轻思想,未能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科技口译》课程经过四年的探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练习、教师点评的口译教学方法,全程实施项目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原本在线下完成的口译技能训练部分全面在“沉浸式口译智慧实训平台”上完成。线下主要进行模拟现场交替传译和主题思辨,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口译》课程安排
线上练习口译技能主要包括短期记忆、源语听辨、口译笔记、脑记、数字口译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可登录查看学生的练习时长和AI评分,并可以选择收听学生的口译录音完成二次测评。学生在每周上课之前都需要完成固定的口译技能线上实训,而线下的综合口译实训由模拟交传和主题思辨构成。前者注重检验线上口译技能实训的效果,后者通过同一主题下不同立场的主题思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价值引领。
以2022年3月第四周的课程为例,对应的线上口译实训为源语听辨(听完英语源语后用英语完成概要复述)。课前一天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课程团队及时更新线下教学资料,使用波音公司CEO的公开发言作为模拟交传的材料,其中涉及航空领域的科技专业词汇以及航空组织的专有名词。学生需要充分运用在线上实训中积累的技能来完成这一紧贴时事的模拟交传。主题思辨环节紧紧围绕东航失事主题,学生结合已知的双语信息(国内外传媒的报道),用双语讨论飞机失事的原因、政府的角色、立场以及如何对待生命等话题,充分切合了“科技伦理” “科技人文关怀”等思政主题。主题思辨环节也是常规的口译教学模式不曾安排的内容,但有学者指出,在口译课程中安排辩论法、角色法等课堂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和思辨能力[17]。
(二)整合思政元素的口译教学资源
根据前文对传统口译教材的分析,本研究试图利用VR等教育技术,突破传统口译教材的瓶颈。
首先,充分挖掘口译课程的思政内涵,改变传统口译教材重技巧、轻内容的现状。依托《科技口译》课程,教学团队开发了《科技口译VR实训》新形态教材,已由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发行。该教材以课程思政为着眼点,所有口译练习材料主要关注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中国方案和软实力构建,同时将人文关怀、工程科技伦理、爱国情怀等重要的思政元素融入教材中,做到了将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表1是思政元素与口译技能和知识点的结合情况。
表1 思政元素与口译技能的结合
表1介绍了本课程使用的口译素材与口译技能相结合的情况,尤其是其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的元素。本课程思政内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主要有两个思路:(1)以“科技”作为切入点,充分展现“科技伦理”“工程伦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令同学们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思考。例如,涉及人工智能、人机协同等方面主题的口译材料,以VR技术设置了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代替人类工作的场景,所选取的口译练习材料分别以汉语和英文为源语,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和技术可能会替代部分人类的工作,人类应该如何学习与机器共处等问题。类似人机共存的讨论还会延伸到对翻译专业的认同感中。在主题思辨环节,学生可就“机器翻译是否将取代人类翻译”为题进行双语思辨,由此学生既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思考“科技伦理”相关问题,也能再次熟悉翻译专业的相关表述,如CAT(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电脑辅助翻译)、MT(Machine Translation,机器翻译)等。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机协同观点,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CAT等科技手段来帮助自己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效率,而不应该惧怕自己会被机器所取代。(2)体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大国担当,进而令学生充分意识到在科技领域中传播中国声音、进行文化软实力构建,是语言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例如,某单元的练习设置了宇宙空间的VR场景,以“爱国情怀”作为主要的思政要素,所选取的口译练习材料分别涉及了我国500米口径的球面望远镜“天眼”(FAST)方面的内容。该工程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射电望远镜的反射面是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能够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该工程目前已经开放给全世界的科学家使用。另一单元的口译材料选取了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旨在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此类探测器的国家。学生通过类似材料的口译练习,不仅能够夯实双语能力,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我国在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大国担当以及对世界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依托新型教育技术,实现口译教学资源的推陈出新。利用语料库技术,课程团队能够及时地将最新的时事材料(视频、音频、录音誊本等)制作成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的课件包上传至口译实训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中的资源用作学生自学或课堂教学使用。平台目前已积累了近百个沉浸式语料课件,类型涵盖源语为中文以及英文的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模拟会议。学院其他课程(翻译本科专业口译实训)及大型测试(翻译专业硕士月度口译考试)都开始使用平台中的口译材料。相较于传统口译教材,思政教育 能够更好地融入依托口译平台的新形态教材之中,口译课堂教学可以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此举不仅满 足了口译教学资源的即时性,也能够结合时事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他们的爱国立场。
(三)构建“技巧+立场”的口译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口译教学评价缺乏思政维度的问题,《科技口译》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课程安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如表2所示:
表2 “技巧+立场”的口译教学评价体系
线上评测注重口译技巧,借助口译智慧实训平台中的AI评测,从学生口译练习中信息的完整度、译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进行评测。评测系统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学生的练习内容转换成文字,教师不仅可以听取学生的录音,也可以参考文字加以二次评测。线下评测注重立场维度,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完成。模拟交传部分的评测仍然参照口译质量标准,主要衡量口译信息是否准确、完整,译语是否流畅通顺。主题思辨部分的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在思辨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持有一定的科技伦理,并且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四、《科技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自从该课程开展思政改革以来,借助VR等新型教育技术,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持续完善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学生的口译技能进步明显。由于将口译技能的分项练习转移到线上进行,令学生在学习中能得到智能评测的反馈,回听自己的录音,老师也能及时监测学生的口译练习情况,显著提升了口译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线下的练习则注重培养学生口译的临场感和应变能力,两者形成合力,高质高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口译能力。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科技类百科知识。本课程涉及大量天文、地理、医学、通信等科技领域的中英文材料。学生在完成口译练习之后,将会习得大量的相关百科知识和科技词汇的双语表达,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技相关的课程,也符合本校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学生能够成为专门的科技类语言服务人才,就职于华为等高新科技公司,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提供语言智慧。
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所提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深入了解国家在科技关键领域进步的同时,也更加深刻体会翻译作为国家和文化沟通桥梁的重要性。国家的科技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我国的科学家在各种关键技术领域攻坚克难的同时,也需要具备高水平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人才在各种国际场合为中国发生,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方案,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学生在研读课程之后,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到翻译专业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性,也能够坚定学生继续在翻译领域深造的信心。
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辨能力进一步增强。课程中精心选取的双语材料,彰显了我国在科技关键技术方面的大国担当。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反复多次口译练习,了解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和地位,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同时以双语思辨的方式,充分了解不同立场视角下,针对同一主题事件的思辨和碰撞,学生能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后在面对国外媒体不同的声音时,能够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五、结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外语专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及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中国软实力服务。目前,我国高水平的口笔译人才仍然相对匮乏,亟需在本科阶段奠定扎实的口笔译技能。此类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由于口笔译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和工具性,长期以来,翻译专业课程尤其是口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忽视了专业教育的思政功能,主要体现在技能主导的教学模式、口译教材重技巧轻内容、教材更新周期长、无法紧跟国际时事变化,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缺乏思政维度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科技口译》课程作为实践形式,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了思政改革的尝试。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基础口译技能练习转移到线上,线下主要进行模拟交传和双语主题思辨。线上实训夯实学生口译技能,线下模拟交传和主题思辨重视价值引领,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教学资源的创新在于结合口译VR新形态教材,改变了传统口译教材更新不及时,缺乏思政元素的缺陷,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随时调整教学资源,并实现了口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在教学评价上构建了“技巧+立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口译技能评测和思政教育效果融入口译课程的教学评价。
综上,本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和口译能力为抓手,有机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切实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充分履行了专业课程“守好一段渠”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