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新重彩画三十年探索之路

2022-12-14庞淳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西合璧画法丙烯

◆庞淳(北京)

我与丙烯颜料的结缘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那是三十年前我在日本遇到这样一个机遇:应邀给一家高级餐厅画一组大型玻璃屏风画,并要求两面看上去都是正面的画儿。这就提出一个难题:是什么样的颜料可以做到在玻璃上画而且长久保持不掉?经过寻找,我发现了精彩的丙烯颜料并比较满意地完成了那组玻璃画儿,效果达到了油画的感觉。从此,开始了我对丙烯颜料三十年的绘画探索。

从绘画的历史上看,颜料的诞生与不同画种的出现关系密切。比如,我国的水墨画历史有上千年了,油画有六百年左右,水彩画大约二百多年,而丙烯颜料则是大约七十年前问世的,传入我国是三十多年前。当时我是在央美教油画的袁运生教授那儿看到他用刚传入中国的丙烯颜料在瓷盘上画画儿。他告诉我这是种很好用的新颜料。

后来,我在日本开始尝试丙烯颜料在各种材质表面的效果和在技法上的摸索时体会到了袁老师说过的话。我做过舞台布景、影视大道具、水族馆的模拟背景、动画片的环景制作、大型壁画、广告的现场绘制……丙烯颜料的表现真是精彩极了。

尤其我注意到,用丙烯颜料画画的基本都是画油画的,丙烯颜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颜料来打底色用,因为这种水溶性颜料干得快,可以缩短创作周期。而丙烯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尚未得到公认,因为只用丙烯颜料作画的人寥寥无几,而且这寥寥无几的人也是以画油画的方式对待丙烯颜料。包括后来我在国内看到的《怎样画丙烯画》的教学小册子,也完全是按照油画基础的再现,丝毫看不到我体会到的精彩。

而我的发现则不同,在技法上,我是融合了油画、日本画(岩彩画)、中国水墨画三种画法的创新探索,在这多种混合技法下,一种全新的中西合璧的画风出现了,它是此前从未见过的审美视觉效果,完全不同于油画、日本画(岩彩画)、中国水墨画的感觉。用一句专业术语:这是种全新的绘画语言。

我感到,自己好像走入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绘画之路,哪怕要用一生去探索都是值得的。因为每一种颜料发展出来的绘画种类,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由很多画家在创作摸索中渐渐积累技法从而形成了可以作为教学体系的技法。这就是鲁迅所说过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非常庆幸我就是这种新丙烯颜料最早的技法探索者之一。

我的美术爱好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早年我一直喜欢中国的山水画。在接触了丙烯颜料之后,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否为中国的山水画拓展出一种新的路子来。因为我注意到只有这种丙烯颜料,可以将中国山水画的某些传统技巧表现出来,其他的颜料则都不行。那么,我为什么不顺着这个发现走下去呢?说不定,这就是历史给我的最大机遇。人生的大目标就这样确定了下来:走出一条融合东西方绘画技法的全新山水画之路!

从世界绘画的历史上看,不同文明所产生的绘画艺术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东西方的绘画史,一直是循着各自的审美标准而发展。但随着地球文明的相互交流,绘画也是相互影响的。几百年来,一直有不少致力于探索东西合璧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中期的郎世宁。他留下的作品堪称融合了欧洲绘画和中国绘画之精彩的典范。后来在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一批学画的年轻人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都曾在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上探索过,他们大都成了“百年巨匠”。而我,在日本多年的绘画观察、研究与实践,使我意外地成了中西合璧绘画探索的后来人,这给了我重大的人生使命感。

大约二十年前开始,我尝试着用我探索出的技法表现我国的名山大川,并对丙烯颜料的表现力方面有很多重要的发现。

比如表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我用自己的技法描绘山与雾的变化关系,所产生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这是在中国山水画中从未出现的审美效果!而其他的(油画、水彩画)画法是没有这个感觉的。

再比如我在呈现大自然中的光与影、水的动感、雪景的静美、雪山的韵感……都表现出了丙烯颜料特有的审美绘画语言。

记得在十多年前,一位中国美术馆的研究人员看到我的画吃惊地说,我研究了几十年的画,还没见过你这种画。文化部艺术局的一位朋友说,我是他看到过的极少数独特风格画家之一。某位美院的教授说,我的画法在国内九大美院应该没有,并建议我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体系,把这种画法传承下去。于是,我有了另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

我意识到我可能在创造绘画的历史,我为此感到庆幸并将为此倾尽我的人生。

白瀑清风 国画 庞淳

新溪山行旅图 国画 庞淳

神鹿·光与蝶的舞蹈 国画 庞淳

原生森林·静谧的长调 国画 庞淳

深谷渔歌 国画 庞淳

新洞天山堂图 国画 庞淳

猜你喜欢

中西合璧画法丙烯
钱爱康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鳄鱼的画法
苯丙烯菌酮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液化气中的丙烯含有的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