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鹏:书画印唱“冠绝江湖”

2022-12-14

乡音 2022年7期
关键词:梅派唱戏杂技

■ 孙 亮

“吴桥江湖八大怪:仨球俩碗跟鬼赛,白肚皮上切青菜。眼里扎出骨针来,鼻奏唢呐震中外。千斤大缸蹬得快,老鼠提水碾荞麦。刀山爬到云霄外,双手书法唱梅派。”在吴桥县艺术界流传甚广的口头禅中,末了这位就是吴桥县政协委员廖鹏,书法、绘画、篆刻、唱功等4 项技艺俱佳。

登台唱戏六岁红

1989 年3 月,廖鹏出生于梨园世家。因祖父廖玉海曾是评剧团团长,耳濡目染,水滴石穿,廖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开始接触吹拉弹唱。

5 岁时,祖父言传身教,指导廖鹏执笔练习书法。祖父要求严格,廖鹏每天早起要踢腿、倒立、吊嗓子,下午要坚持练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而且是“一边唱戏,一边双手练字”。

1995 年6 月,廖鹏随祖父来到落成不久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江湖文化城为他专门设置“童星剧场”。童年廖鹏明眸皓齿,粉装玉琢,生得十分秀气,长得像个小姑娘。他唱戏有板有眼,将戏曲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而且能双手同时挥毫泼墨写得梅花篆字。于是,人们送他一个响亮的绰号“六岁红”。

廖鹏会唱5 个剧种的戏曲,他演唱的评剧《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钟馗》和梅派京剧令人叫绝。

笔墨纵横露锋芒

受发育变声影响,少年时期的廖鹏撂下唱戏,转攻书法。尤其师从书法家贾徽以后,他更加刻苦地练字,废寝忘食,焚膏继晷,行草和篆隶渐渐达到笔走龙蛇翰逸神飞的境界。

都说书画同源,廖鹏由书法的用笔而涉猎国画。他觉得国画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画法,通过点线面的千变万化,不仅能描绘出大好山河的磅礴之势,也能将花鸟鱼虫勾勒得栩栩如生。于是,他拜田瑞先生为师,学习传统小写意花鸟画;拜谢永增先生为师,学习山水;拜王庆利先生为师,学习工笔花鸟。

有志者事竟成,廖鹏潜心研习书画不辍,终于崭露头角。2001 年,廖鹏受组委会邀请,参加“法国蒙彼利埃艺术家之春”艺术节,受到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的亲切接见。

2005 年7 月20 日,年仅16 岁的廖鹏应邀去大连参加“纪念徐悲鸿大师诞辰110 周年书画家笔会”,和100 多位著名书画家同场书画。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在廖鹏的作品前驻足,由衷地感慨道:“笔墨伴青春,艺海有来人。”

主攻篆刻传经典

除了书画,廖鹏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篆刻。2015 年,篆刻泰斗西泠印社熊伯齐先生纳其为关门弟子,他成为老先生最年轻的弟子。2016年,廖鹏出版以《论语》为主题的篆刻集。

廖鹏经常在各级书画篆刻大赛中获奖。2016 年,他创作书画集《吴桥杂技》,用书、画、印的形式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古老杂技。2017年,他的篆刻作品入展“全国首届佛像印大展”,国画作品入选中国美协“西部大地情·壮丽内蒙古”美术作品展。2018 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荣获优秀奖(最高奖)。2019 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河北省书协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书法大展”荣获三等奖。

篆刻不仅带给廖鹏美的艺术享受,更让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廖鹏说,今后他将主攻篆刻,继续潜心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履职尽责展风采

经历岁月的洗礼,沉淀美好的芳华,廖鹏已经从“双手书画唱梅派”的“六岁红”,成长为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技能于一身,小有名气并广受社会好评的青年艺术家。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的同时,廖鹏经常参加写春联、文艺下基层等公益活动。2021 年,义务参加市美协组织的“文化润疆”活动,为新疆书画爱好者举办书法学习讲座。他还免费培养大批书法、绘画、篆刻人才,为培育浓厚吴桥文化氛围作贡献。

2021 年7 月,廖鹏被推选为第十四届县政协委员。根据吴桥杂技文旅产业现状,他提出了“举办吴桥民间杂技艺术节”的提案。他说,此举不仅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献上精美绝伦的文化盛宴,还能促进杂技团体之间的交流,提升吴桥杂技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梅派唱戏杂技
作品欣赏
函数搭台 导数唱戏——构造函数破解导数问题的三种策略
电学“搭台” 力学“唱戏”——两道异曲同工的力、电问题进阶式分析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姥爷的唱戏机
老鼠演杂技
著名京剧艺术家李维康
——一生都在为传承梅派而努力
梅葆玖先生病逝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