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思想特征
2022-12-14奚玲
奚 玲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劳动价值论述的二维统一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者通过自身生产实践活动对人与社会产生双重影响,实现主体与客体双重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1]的“一切价值”,就可以理解为个人与社会双重价值及其统一性。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并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劳动价值问题从人与社会关系统一性角度做了创新性阐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正确劳动观。
(一)从个人幸福、自身发展角度确证劳动的内在价值
2012年,习近平在当选为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提到“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4。他站在劳动者视角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3],阐释了劳动实践对于劳动者积累财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根本指导,重视劳动为人类带来精神愉悦及劳动对于人类精神的塑造作用。习近平在肯定劳动在物质生活中的意义的同时,也强调劳动为劳动者带来精神上的锤炼与富足,他指出:“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4]。通过劳动创造出价值的劳动者会身心愉悦。习近平十分重视劳动者的情感体验,在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4]。在论述劳动之于自我发展的意义时,习近平特别强调了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劳动将自我价值寓于社会价值之中,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劳动者“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5]。劳动是劳动者创造自身生命价值、展示生命意义的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与劳动者的统一, 使得人的生命价值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释放和展现。劳动作为劳动者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手段, 更深刻地体现为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同时创造他者生命的价值, 即劳动者的生命价值体现为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从推动社会进步视角确证劳动的外在价值
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劳动无疑位列其中。习近平认为,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他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5]一方面,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6];“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3];“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3]。另一方面,勤劳实干才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5]2018 年他回信勉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7]。他还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6]“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2]46因此,要“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5]。
二、劳动理论体系论述的全面性
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对“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新时代应该怎样进行劳动”“新时代的劳动是为了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初步形成了一个内容科学、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劳动理论体系。
(一)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
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8]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的问题。首先,新时代需要辛勤劳动。中华民族历来有辛勤劳动的传统。习近平继承和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文化,指出“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广大劳动群众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6]。其次,新时代需要诚实劳动。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最后,新时代需要科学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不再是人们单纯依靠体力的实践活动,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断的延伸和发展。知识、技术、创新等都纳入了劳动范畴,人们可以通过脑力劳动创造更大的财富。对此,习近平指出:“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3]。
(二)新时代应该怎样进行劳动
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主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从整体与个体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述。一方面,从整体维度看,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不断提高社会整体劳动水平。他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9],“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另一方面,从个体维度看,要倡导主动学习,促使广大劳动者以更高素质开展劳动。习近平认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6]。劳动者一方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的岗位需要,学习各种劳动技能,使自己成为岗位的“行家里手”。
(三)新时代的劳动是为了谁
习近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立场,提出新时代的劳动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广大劳动者过上幸福生活的思想,并由此阐发出劳动平等、劳动光荣、劳动共享等观点,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首先,要确保劳动平等。习近平指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6]只要社会上真正实现了劳动平等,才能够激发出各个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其次,要崇尚劳动光荣。习近平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5]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都是通过无数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才得以实现。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导向,会引导人们极大释放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去,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最后,要实现劳动共享。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劳动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广大劳动者享受到劳动的成果。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整个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根本利益。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5]。只有在实现劳动共享之中,劳动者才能从内心认可劳动的价值,从行为上崇尚劳动。
三、劳动教育对象论述的层次性
习近平依据当前国内外形势,强调要关注劳动者队伍建设,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5]。目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力完成。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0]。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培养青少年的劳动素养
习近平认为要培养和提升劳动者素质,应该从孩子抓起,“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5]。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对青少年从小开始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015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向全国的少年儿童提出了从小学会劳动创造的要求。他多次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8]。习近平千般叮嘱少年儿童:“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11]告诫孩子们:“只有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时代新人,才可肩负起复兴大业的重担”[12],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认清劳动的本质,懂得劳动价值所在。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0]习近平激励广大青年要不断奋斗,“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3]。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8]。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4]。对于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就要“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为劳动者成长创造良好条件”[15]。针对当前学校劳动教育缺位问题,国家应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学校从整体上加强劳动教育规划,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把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管理过程,全面推进学校劳动教育。
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不会自发产生,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也不会凭空产生,这些都要依赖于外在的教育。习近平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认为应将劳动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程中,强调“五育并举”,引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6]。“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6]
(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术能力
“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5]2016 年,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6]。所以,要不断增强劳动者学习劳动知识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创新理念和劳动创造力。
“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6]劳动者只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只要勤学苦练技术,就能胜任岗位,就能展现劳动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为了掌握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劳动者应“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2]403。至于劳动知识的学习途径,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6]。习近平强调要把开展劳动竞赛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培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劳动者进行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鼓励职工踊跃参加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以此来提升劳动者素养。习近平鼓励新时代的劳动者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15],要投身强国伟业,为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
提升劳动素养离不开劳模和工匠示范作用的发挥。劳模精神集中体现了劳动价值观,是劳动精神的重心所在,它反映出劳动者的最高境界,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认为劳动模范“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17]。同时指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不仅自己要做好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劳动者要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6]的劳模精神。“要为劳动模范更好施展才华、展现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使他们的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能广泛传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6]让劳模精神成为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方向标,为成为具备何种素质的劳动者起到示范作用。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8]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劳动精神的内核,劳模和工匠用辛勤劳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介的宣传作用,以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劳动模范评选、表彰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劳模和工匠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脚踏实地的劳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7]习近平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6]习近平将劳动精神细化为各个行业的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积极主动性,为劳动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习近平强调:“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6]习近平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弘扬,提出要为培养工匠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指出:“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15]。
(三)重视发挥党员干部在劳动中的先锋作用
习近平还强调了劳动对广大党员的重要作用,指出:“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8]。劳动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劳动,才能防止共产党员脱离劳动群众,防止腐化堕落。习近平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劳动人民的感情,带头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踏实劳动”[8]。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劳动文化的生态状况,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3]。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带头发扬劳动精神。要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就必须磨炼劳动意志,在辛勤劳动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起到身先士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