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副关”作为立场标记语的立场构建和立场表达功能探究

2022-12-13刘雪婷原苏荣

语文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汉英立场副词

○ 刘雪婷 原苏荣

(上海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4)

一、引 言

立场(stance)作为互动语言学研究中已知的重要互动范畴之一,指的是言者在传递命题内容之外,随之产生的感情、愿望、价值判断、态度评价等[1]966。立场表达的方式众多,从语法角度观察评价表达主要体现在副词、语气词、叹词等虚词的研究方面[2]131。其中立场副词(stance adverbs)是立场构建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们常在文本中建立思想和信息之间的内聚关系,并为事件和行动提供索引框架[3]30。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者有齐沪扬[4]、屈承熹[5]、张谊生[6]、Conrad和Biber[7]、Hyland[8]、Hoye[9]等。而“副词性关联词语”作为一种特殊类词语,认为副词到连词存在一个连续统,是两个词类之间的“过渡地带”,既有修饰功能,也有连接功能,又能反映话语的人际功能[10]2, 258。因此从互动的角度看,该类词可以在会话序列中作为立场标记语和立场实现手段来反映不同类型的立场意义。此外,国内外立场研究多围绕学术写作语篇展开,对于口语语篇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尝试以口语语篇CCTV-4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和美国高端电视辩论Intelligence2U.S.Debate为语料来源,以Biber的立场标记语研究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在立场构建中的分布特点、句法位置及其立场表达功能。

二、英汉副词性关联词语作为立场标记语的分布特点

Biber[1]972-975根据语义概念将立场标记语分为认知立场副词(epistemic stance adverbs)、态度立场副词(attitudinal stance adverbs)和方式立场副词(style stance adverbs)。本研究以此为理论框架,经过对汉英语料库的筛选,确定出既符合副关标准又是立场副词,且出现频次高的立场标记语。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之后可见表1。

表1 口语语篇中立场标记语的分析框架

(一)认知立场副词/副关的分布

认知立场副词表示说话者对命题的确定性、可靠性和局限性的判断[1]854,可分为确定型立场副词和模糊型立场副词,前者表示对命题的确定性,后者表示对命题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例如:

(1)Ezekiel: They are going to expand because theyactuallybring returns relatively quickly.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盖午阳:我想问您了,就是我们很多人他确实没法生孩子……。

(《世界听我说》2017)

例(1)中“actually”和“确实”既是确定型立场副词又是副词性关联词语。

(2)Brian: My thinking is they probably generatemaybe5 percent, as much as…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曾铭胤:就好像我站在这里站得舒服……可能是老板本来特别刻薄,可能是薪水比较少。

(《世界听我说》2017)

例(2)中“maybe”和“可能”既是模糊型立场副词又是副词性关联词语。

Biber[11]113研究发现,总体上口语语篇的立场表达比传统书面语的立场表达更为凸显。通过对英汉口语语料库中认知立场副词/副关的筛选,从表2发现,Intelligence2U.S.Debate中认知立场副词/副关中以总计40.2(标准每万词)的频次出现,高于在《世界听我说》中21.5的频次。其中,确定型立场副词/副关“actually, really, certainly”的标准频次31.8高于“确实、真的、当然”在中文语料中的标准频次10.2。模糊型立场副词/副关“maybe, likely, probably”每万词标准频次为8.4,略低于“可能、也许、或许”在中文语料中的频次11.3。

表2 认知立场副词/副关分布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与话轮特征有关。立场在话轮转换之间产生,是主客体互动交际的产物[12]123。根据语料观察到,英文辩论平均话轮长度长于中文辩论,英文辩手较多使用确定型立场副词/副关“actually, really, certainly”,强调事实或假设被快速识别接受,显示了其对命题的高认同度。同时这些词语作为副关,语义和结构上的紧密性也得到增强。而在模糊型立场副词/副关上,“可能、也许、或许”的出现频次高于“maybe, likely, probably”。这反映了中文辩手受文化思维影响,为不损伤对方的积极面子,从而对话语表达的范围进行限定,降低话语强度,以给予辩论双方更多的互动空间。

(二)态度立场副词/副关的分布

态度立场副词也分为两类,情感型立场副词表示对命题的情感态度,评价型立场副词表示对命题的价值判断[1]854,例如:

(3)Robert: And what you’re going to start to see is peopleparticularlyat the lower ends of the economic scale having less and less access to care.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盖午阳:我们今天特别想跟对方探讨一下,到底该如何跟父母沟通。

(《世界听我说》2017)

例(3)中的“particularly”和“特别”既是情感型立场副词又是副词性关联词语。

(4)John: The idea that while they are still students, the men and women who participate in athletics, shouldonlybe playing for the love of the game.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林珊:刚刚你有提到过,忍受不代表只是利益受损。

(《世界听我说》2017)

例(4)中的“only”和“只是”既是评价型立场副词又是副词性关联词语。

表3展示了态度立场副词/副关在英汉两个语料库中不同的分布情况。Intelligence2U.S.Debate以每万词12.1的标准频次明显低于《世界听我说》30.0的标准频次。其中情感型立场副词/副关“truly, particularly, ultimately”的标准频次为2.8,远远小于“其实、特别、终于”在中文语料库中24.6的标准频次。这显示了中文辩手常常以强调的方式提供对命题的个人评价,显示对特定主题的情感态度,旨在创造情感吸引,邀请对方以相同的合作方式接受己方观点[13]17。而英文辩手则更多地用评价型立场副词/副关展现其对命题的评价态度,其中对“only, especially, at least”的使用标准频次为9.3,高出了“只是、尤其、至少”5.4的标准频次。

表3 态度立场副词/副关分布

总体来看,相较于英文语料,中文辩手更倾向于用高频次的态度立场标记语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Ahmad[3]在对学术语篇摘要的研究中也同样发现,态度标记语的高频次使用反映了作者更多地将读者视为互动者; 而态度标记语的较低频次使用则表明作者有其他复杂的方式去说服读者。

(三)方式立场副词/副关的分布

方式立场标记语表示作者对命题的陈述方式[1]854,例如:

(5)John:Infactthat’s not the way I think.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张泽群:这个辩题它实际上辩论的是你到底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

(《世界听我说》2017)

例(5)中的“in fact”和“实际上”既是方式立场副词又是副词性关联词语。

从表4可以看出,在方式立场副词数量上,英汉两种语言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在Intelligence2U.S.Debate中,方式立场副词/副关“in fact, however, instead”以每万词5.3的标准频次略高于《世界听我说》中“实际上、反而、却”4.5的标准频次。

表4 方式立场副词/副关分布

通常情况下,方式立场副词/副关本身不具有认知或情感立场功能,因此不能增加命题内容。但根据上下文,它们被用来反映认知或情感立场,为之提供释义,使命题更易于听者理解接受。与其说“in fact, however, instead,实际上、反而、却”是立场标记,不如说它们是修改特定立场表达的语言方式。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强”或“弱”反映认知和情感特征程度,成为特征分类的一部分[14]5。结合该观点与数据,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一结论:汉语方式立场副词/副关在反映认知和情感特征程度上较弱,英语方式立场副词/副关在反映认知和情感特征程度上较强。

三、立场副词/副关的句法位置

在语义的基础上,Conrad和Biber[7]61以小句为单位分析了立场副词在复句和语篇中的四种位置,分别为句首(initial)、动词前(pre-verbal)、动词后(post-verbal)和句末(final),对英汉语料进行统计之后结果如下。

表5显示了汉英立场副词/副关在小句中的位置分布差异。在句首和动词前位置处,汉语立场副词/副关的出现总频次均高出英语立场副词/副关,占比为59%和51%。这两处出现的立场副词位于小句起始位置,赋予说话人表达观点的互动手段,有利于建立语用预设,通过对命题产生的原始框架,方便说话人快速处理信息。同时揭示其潜在含义,使听话人融入说话人的立场视角,促使二者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该类词语作为副关又发挥其篇章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组句和构篇的衔接性,例如:

表5 英汉立场副词/副关句法位置

(1)孟佳聪:而今天反而通过上您方的课外班,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机械化、反复的操作,只有可能去磨灭孩子的兴趣,所以说这一点您方依旧有偏颇。

(《世界听我说》2016)

(2)董书序:是谁把孩子逼得压力这么大?压力真的是坏事吗?小时候我特别调皮……少一些自由是坏事吗?

(《世界听我说》2016)

相反,与汉语立场副词/副关相比,英语立场副词/副关多分布在动词后和句末位置处,占比高达77%和89%。通常位于这两处的立场副词修饰的是句中的名词短语,而不是修饰整个小句,起到定位信息焦点的作用[7]71。例如:

(3)Paul Howard: Well, the thing I find kind of amusing ofNeera and Zeke’s point,especially Neera, is, you know, what’s the right profit?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6)

(4)Catherine Semcer: The other point I wanted to make …in the media,particularly the social media, was that Cecil was part of a study that was funded by hunters.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6)

从在线句法(on-line syntax)视角分析可知,口语是实现双方互动的工具,是说话人和听话者之间不断产出和实时构建的结果[15]534。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口语的时间性特征使得话语的产生过程先于话语的处理过程,说话人的投射过程也先于听话人的被投射过程,因此动词后以及句末位置处的立场副词/副关不利于听话人快速处理信息。而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因受限于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因素和短时记忆的影响,在口语产出过程中,说话人通常会偏向选择松散句结构,这就造成了句法产出中不可避免的错位现象和修正现象。而位于动词后以及句末位置处的立场副词/副关无疑帮助了说话人在命题完成后修正、限定或扩展命题。例如:

(5)Jason Stanley: A central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is to allow disputes that too often happen on the battlefield to occurin campus,on campus and in classrooms instead.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6)

(6)Nelson Lichtenstein: Well, I mean … there had been this movementaround the countryfor $15 an hour, andwhere that does take place actually.

(Intelligence2U.S.Debate2017)

总之,立场表达不是说话人一个人的自我意义实现,它牵涉了对话双方的互动协商。因此汉英立场副词/副关的句法位置差异可以说与一系列因素有关,如句法结构、信息焦点、口语的时间性以及互动特征等。

四、结 语

本文以“立场标记语+副词性关联词语”为研究切入点,对比分析了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作为立场标记语的立场构建和立场表达异同。研究发现,汉英口语者围绕特定话题会选用不同的立场标记语/副关表达立场,首先,在各自对立场标记语的选择上:(1)汉语口语者较少地使用认知立场副词/副关表明其对命题确定性及局限性的判断;(2)汉语口语者通常会在态度立场副词/副关上更多地表达自身对命题的态度和价值判断;(3)与汉语口语者相比,英语口语者更倾向选取方式立场副词/副关,这反映了他们较多地为命题立场提供释义以及较强的认知和情感特征表达。其次,在分布位置上:(1)句首和动词前位置处,汉语副关/立场副词多于英语立场副词/副关,这反映了汉语口语者更倾向在话题一开始就快速建立立场预设;(2)动词后和句末位置处,英语立场副词/副关多于汉语立场副词/副关,这一特征有助于英语口语者及时修正命题及定位信息焦点。本文旨在探究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立场构建和立场表达功能,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如在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副关丰富的立场表达功能,能引导学生重视目标受众和读者,从而增强论述说理效果,获得受众认可。

猜你喜欢

汉英立场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副词和副词词组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