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的创新探索

2022-12-13军,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主持人口语案例

易 军, 刘 畅, 满 静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随着信息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网络视频所覆盖,人人都可能成为短视频、直播中的主播,更不用说职业的主持人和记者。面对镜头当众说话已经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口语表达能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最新人类四大能力之一。提升播音员、主持人和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案例教学方法在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走过了初探阶段,培养学生能够快速达到行业基础要求。但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媒体人,在互联网背景下其口语表达能力必须不断提升。现阶段存在语言缺乏个性、发展很难持续、思维模式和语言形式高度同质化,即“同样的人说着同样的话”等问题。归根结底,口语表达缺失自主思辨表达能力。

一、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运用误区

案例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为基础,举出并通过案例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又称之为案例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1]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提出并推广。1990年代,我国国内教育界也加入探究案例教学方法的行列。在这期间,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也积极尝试案例教学模式。根据毕业学生在行业一线的工作反馈和同类院校在教学现状的实效思考,不难发现,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存在以下案例教学的误区。

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举例子,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一般来自行业一线,常常会列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而当师生沉浸在身临其境的案例氛围中,却并没意识到,这种“故事汇”式的教学提供了参照的模板,使学生“很难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意识,总是被动地‘说’别人的内容”[2],局限了学生的创新,使其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

此外,在案例分析上,教师通过复述、梳理线索、理论讲授、分析点评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事后诸葛式的教师以教师权威、专业权威的形象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标准答案”的禁锢下只会也只能纸上谈兵,缺乏课堂参与互动,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提高。

二、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构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主持人这一概念。俞虹在《节目主持人通论》将其定义为:“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为观众或听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3]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和社会需要播音主持人才具备更加全面、综合的技能[4]。主持人早已跳出广播电视,融进互联网平台。主持人身份也打破原有界限,出现“教师+培训师”“导游+播报”“主播+记者”“主持+报道”等复合身份。今天的口语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口头交流,而是在视听科技推动下突破转瞬即逝、近距离传递等局限,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发挥着更大的传播力量。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5]。所以,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在新的境遇中必须不断融合更多口语内容,追求更高规格。

从构建主义的角度来看,“通过让学习者直观直接地解决真正的问题,来掌握隐藏在该类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6]。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多项互动的教学方法。整体思路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选对应案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前先进入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协作。案例教学使师生一同活动,教学相长,相互间得到良好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学生,能够增进协作精神,发挥主动性,从教学互动中自主获取相关知识,提高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习惯,获取口语自主思辨表达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在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案例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特征,把学生关注的当今时代的国家大事和日常小事结合起来”[7]。积极推动学生进入案例场景,产生“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的自主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从角色上由他人变成本人,从情感上由无关变成关注,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首先是自行消化,这就已经主动产生对知识的最初理解。进入课堂再经过讨论互动、思考解决,又影响并生成能力上的提升效应。继续在教师的引导下,注意力持续集中,探究兴趣持续保持;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沟通。总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使其更加自信、快乐且独立。

(二)实现教师教学相长

从中华文化“君子和而不同”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属,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组织者,从高高在上的权威位置转变到平等尊重的组织引导位置;其二,老师和学生由于年龄、经历、身份、信息容量、途径获取、情感需求以及理解等等的不同,师生相互之间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学生的想法需要教师引导。反过来,教师对学生的想法需要加深思考和补充完善。由此可见,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在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要求。

(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案例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框架,改变教师“一家之言”的教,改变学生“背书抄写”的学,改变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改变考核不局限分数唯一。案例教学调动师生共同的智慧力量,把理性的理论知识感性呈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为知识的获取、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的路径,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组织课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每一环节的组织都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下面从人员分配、环境布局、具体流程展开案例教学创新实施。

(一)人员合理分配

口语表达课程是操作性非常强的实践课程,开展案例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人员分配时注意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根据案例具体情况对全体成员进行分组。按照实践操作情况分为引导组主讲教师1人、助教1人,主导组学生多人。主导组可以分配为阐述组3-5人、讨论组9人、实践组3-5人。为了便于决定取舍,人员分配尽量单数。

图1 人员分配图

除此以外,学生轮流被指定担任不同组别的主持人,培养其创新人格,并且有利教学管理。

(二)环境仪式布局

学习环境是需要布局的,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创新舞台。1.聚焦场景布局:学生处于教室的讲台或剧场、演播室的舞台,仪式感强烈。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当众表达的焦点。2.讨论场景布局:常规教室可移动桌椅,形成组别分布场景,学生尽量不要并坐而是围坐。舞台可以根据大小,学生分组围圈而站,避免相互干扰,形成讨论形式。学生之间相互刺激思维、调动想象,配合协同。3.情境场景布局:常规教室桌椅布局成半圆形,形成观影布局,或在展示区的舞台空间呈现虚拟场景。在剧场和演播室的舞台上有电子屏幕、音响话筒等电子设备助力,学生选择背景画面进行站位,走位,与现场音画合二为一,代入感更强。“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创造或是还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和场景,从而实现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8]情境场景更有利促进学生口语表达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流程完善优化

正所谓,法无定法,万法归一。“案例教学其教学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节完整的案例教学课堂,均存在一定的基础实施过程。”[9]在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教学实践中,通常分为基础、建设和呈现三个阶段。

1.基础阶段:开课准备

表1 师生开课准备内容表

师生在这一阶段共同参与,准备内容见表1。教师提前下达学习任务,明确通过该案例内容能够理解对应的知识点,提升具体能力。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入准备,思考正面案例的优点或反面案例的改进,并积极寻找多样思维路径及阐述。以CCTV13某新闻节目报道沙尘突袭事件为例。该案例场景为“演播室+现场”,传播身份为“主播+记者”。学生首先观看视频,接着梳理视频事件的信息:时间:2021年3月15日下午5点多;地点:北京西站前大约1300米左右的大街;人物:记者;现状:从视觉和嗅觉报道沙尘现状情况。学生进一步扩大相关信息搜集:沙尘是什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来、未来会怎样等信息。学生在该阶段准备充分,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建设阶段:上课实施

这一阶段是建设“理论+案例=懂了+会了”的核心阶段。教师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案例问题的解决上。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言讲授,案例教学是多言讨论,所以教师更加需要对学生开放和引导。包容不同声音,也包容相同声音,即使在不同小组发表相同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整体来说“教师应耐心倾听不同意见,给予学生积极回应,并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融汇共进”[10],鼓励解放思想。

图2 案例教学课堂学生互动建设流程图

结合图2,以近期课堂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阐述组:根据前不久CCTV13某新闻节目记者直播连线报道北京冬奥赛事,回答主播“降雪天气对赛事有什么样的影响”的问题,用时1:30分,510个字,内容量大、信息线索多。学生进行原新闻案例的复述,并发现问题,即记者在即将结束时说出“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使得该报道自我否认。

小组讨论:记者想说清楚什么、没说清楚什么、降雪对赛事到底有无影响、这句话是口误还是有所指向等。学生从受众接受角度和记者表达角度展开激烈讨论,分析原因、梳理思路、提出解决方案。继续进入自主选择同一思路的大组进行重新设计语言建设。其中,有的组别同学运用以弊为利的技法,产生逆向表达效果,调整语序,清除无关话语的干扰,给出降雪对赛事必然影响的明确回答:新增积雪会使赛道表面松、软、湿,不利于选手发挥,以已经有运动员受伤佐证。

实践组:学生为该案例命名“说清楚‘说不清楚’”。在实践运用中理解思维清晰到语言清楚的理论知识,口语表达设计:“降雪天气对赛事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脚下的积雪,它是很蓬松的,而且比较潮湿。我们再看下面这层,它比较硬,而且比较干燥,这是人工降雪符合比赛要求的……(举例说明已有运动员受伤事件)”。

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顺利进入有准备、有兴趣、有观点、有任务、有办法的角色中,在合作中听取意见,在分工中完成创新。通过学生对案例的互动讨论,理解就越加深刻,这时的理论知识不再是生硬教条而是鲜活生动的。并且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平台报道,有利培养独立、创新人格。

3.呈现阶段:课后延续

呈现阶段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深度和广度的阶段,是对建设阶段的学习成果呈现及效果检验。教师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去除标准化原则。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建立所学知识与案例之间的关联,拓展查阅作业资料,设计完成创新口语表达。作业完成可以是学生在课堂现场表现的再次提升,也可以是通过拍摄作品播放展示,还可以继续延续到课堂以外的生活实践中去。以纸媒消息某高校食堂开设助农窗口的作业为例,学生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分组完成多场景的实景再现视频作业,有的是现场报道,有的是外景主持,还有的是连线直播,总之,作业呈现形式多类,口语表达设计多样。

四、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的评价考核

本项目研究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制定课程复合式考核评价与实施,明确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见表2),具体到不同形式的考核要求、评分标准与评分权重。特别是过程考核注重学习过程,看重学习能力,杜绝学生平时松懈,考前冲刺,考完就忘,避免出现虚假分数。

口语表达课程是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闻学专业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和记者具有自主思辨表达能力的课程,案例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进行实践创新教学探究以来,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过实践创新探索,案例教学方法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教学提升提供新的途径,为人才培养与全面健全人才机制引路搭台,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快速成长“导航”,并将会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表2 多层次、复合式考核一览表

猜你喜欢

主持人口语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酒中的口语诗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