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瘀热内结型疗效观察

2022-12-13周如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热内小柴胡后遗症

周如兰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40)

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炎症,盆腔炎性粘连、充血等导致慢性盆腔炎后遗症发生。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盆腔痛、炎性疾病等反复发作可引起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甚至不孕的发生[1]。慢性盆腔炎后遗症属中医“腹痛”等范畴,病理机制主要为湿热内侵、气血阻滞等导致瘀热内结胞宫,需予以清热除湿、利湿消炎、化瘀、活血止痛为主[2]。本研究用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4.26±0.36)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38±0.26)年;临床症状积分10~25分,平均(19.20±1.41)分;局部体征积分6~16分,平均(11.42±1.03)分。研究组年龄23~44岁,平均(35.62±0.5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35±0.31)年;临床症状积分8~26分,平均(18.96±2.32)分;局部体征积分6~18分,平均(12.03±1.25)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妇产科学》[3]中慢性盆腔炎后遗症诊断标准:①妇科手术史、流产史等,下腹隐痛、刺痛、坠胀等症状反复出现;②检测子宫颈相关附件,妇科检查显示子宫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增粗/包块,表现为局部压痛感;③通过B超检测显示盆腔存在积液且附件增粗/包块。

中医诊断标准[4]:主症:①下腹痛处固定(胀痛、刺痛感);②带下量多、呈黄色、浓稠、气味刺鼻。次症:①小便呈黄色、大便干燥;②精神萎靡、气虚乏力;③面色暗沉、舌质暗红、舌苔黄/白腻,舌边附有齿印;④脉细弦涩/滑。符合主症、次症1项或以上者,均可诊断为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

纳入标准:①近3个月未服用止痛药、中医药治疗;②无血液系统疾病史;③体内组织无器质性病变。

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②认知功能障碍;③急性出血感染期;④合并肠道疾病;⑤合并其他盆腔疾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小柴胡汤治疗。药用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9g,半夏9g,生姜9g,大枣4个。若腰部腹痛感增加、痛经、盆腔包块加茯苓10g,陈皮6g,牡丹皮10g,桂枝10g;若盆腔疼痛感增加、白带增多加蒲公英30g,芡实10g;腰骶酸痛加桑寄生15g,杜仲15g。日1剂,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研究组加用桂枝茯苓丸(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53030)1.8g,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4]:带下量多、月经不调、肢体困倦积分,根据严重程度计分,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治疗前、后均进行评分。

局部体征积分[5]:子宫压痛、活动度,附件是否增粗、有无压痛感,触及附件包块,宫颈举痛,根据严重程度计分,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

用SA-6000型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检测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分别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mL,3500r/min离心10min(半径8cm),提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反应蛋白(CRP)、血红素氧和酶-1(HO-1)水平,IL-2、GM-CSF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CRP、HO-1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不良反应情况:头晕、口干、皮疹等。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6]

下腹疼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B超检查显示附件正常,不存在盆腔积液为痊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子宫附件疼痛感明显缓解,附件包块减小且盆腔积液减少为好转。主要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子宫附件疼痛感未缓解,附件包块增大且盆腔积液增多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11例,无效17例;研究组痊愈28例,好转7例,无效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5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880,P<0.00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中医症状积分 局部体征积分带下量多 月经不调 肢体困倦治疗前研究组 38 4.82±0.61 4.16±0.38 4.08±0.36 12.88±2.29对照组 37 4.73±0.57 4.11±0.41 4.13±0.55 12.03±3.04 t 0.660 0.548 0.467 1.370 P 0.512 0.585 0.642 0.175治疗后研究组 38 1.65±0.22* 1.34±0.24* 1.44±0.25* 2.45±0.21*对照组 37 2.41±0.30* 1.65±0.35* 1.71±0.37* 4.65±0.55*t 12.535 P<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高切全血黏度(mps·s)低切全血黏度(mps·s) 血浆黏度(mps·s) 红细胞压积(%) 血沉(mm/h)治疗前研究组 38 5.45±0.51 10.15±1.12 1.85±0.31 46.58±5.56 20.16±2.72对照组 37 5.51±0.63 10.38±1.15 1.80±0.24 44.75±7.58 19.43±2.47 t 0.454 0.876 0.780 1.195 1.216 P 0.651 0.383 0.438 0.236 0.228治疗后研究组 38 4.03±0.32* 8.46±0.81* 1.12±0.13* 38.52±2.84* 13.02±1.14*对照组 37 4.52±0.44* 9.16±1.05* 1.45±0.16* 40.11±3.37* 15.17±1.43*t 5.526 3.238 9.815 2.212 7.210 P<0.001 0.002 <0.001 0.03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IL-2(ρ/ng·L) GM-CSF(pg/mL) CRP(mg/L) HO-1(ng/L)治疗前研究组 38 144.48±28.16 29.31±6.77 33.15±8.05 755.68±51.82对照组 37 140.46±26.82 31.17±8.39 31.47±7.49 743.16±47.72 t 0.633 1.058 0.935 1.088 P 0.529 0.294 0.353 0.280治疗后研究组 38 106.20±18.72* 13.22±1.41* 3.12±0.13* 204.16±28.15*对照组 37 117.43±20.14* 19.95±1.65* 6.73±0.51* 313.27±34.42*t 2.502 19.007 42.254 14.968 P 0.015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IgG IgM IgA C3 C4治疗前研究组 38 12.23±2.04 2.06±0.38 2.13±0.31 0.66±0.08 0.40±0.03对照组 37 12.17±3.05 2.01±0.47 2.09±0.46 0.64±0.06 0.38±0.07 t 0.100 0.507 0.443 1.222 1.616 P 0.920 0.614 0.659 0.226 0.111治疗后研究组 38 6.47±1.15* 1.42±0.27* 1.36±0.12* 0.96±0.16* 0.88±0.08*对照组 37 8.02±1.67* 1.71±0.38* 1.66±0.14* 0.71±0.10* 0.57±0.04*t 4.692 3.818 9.973 8.089 19.185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SOD(U/L) MDA(μmol/L)T-Aoc(U/mg)治疗前研究组 38 56.84±8.95 9.41±1.13 0.93±0.11对照组 37 55.43±10.47 9.43±1.20 0.94±0.12 t 0.628 0.074 0.376 P 0.532 0.941 0.708治疗后 研究组 38 96.74±15.25* 4.17±0.39* 1.88±0.26*对照组 37 77.15±12.72* 6.20±0.76* 1.50±0.15*t 6.033 14.610 7.725 P<0.001 <0.001 <0.00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头晕1例、口干1例、呕吐1例,皮疹1例;研究组头晕1例、口干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对照组10.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11,P=0.646)。

6 讨 论

慢性盆腔炎后遗症临床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瘀热内结、正气损伤、血行不畅是其主要病机,湿热瘀邪、胶结难解、气血受阻导致其反复发作。辨证论治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可降低复发率[7]。

柴胡有助于散邪透表、透邪外出,使寒热邪气得以外宣;黄芩不仅具有除热清里功效,还具内彻邪气的作用;人参、炙甘草可益气扶正、有利于祛邪;半夏具抗炎、抗菌等作用;生姜、大枣有祛湿健脾、消痞散结、补血活血之功;蒲公英、茯苓、桂枝等可加强抗炎作用,并有助于温通血脉、清热利湿、缓解腹部疼痛;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散结、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和解少阳之功[8]。桂枝茯苓丸方中桂枝善温经通脉、散寒解表、以行瘀滞、温经补阳,为君药;芍药可养血柔肝、缓解疼痛、止痛化瘀,为臣药;茯苓可健脾燥湿,为使药;桃仁、丹皮具活血化瘀之效,为佐药。药理研究认为桂枝茯苓丸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并可减缓慢性盆腔炎发展进程[9]。研究结果显示,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可明显提高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治疗效果,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改善瘀血状态,提示二者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IL-2可调节机体免疫,GM-CSF是由多种组织、细胞产生,可促进炎症反应发生从而在盆腔炎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CRP、HO-1是常用炎性标志物,可通过调节炎症机制而促进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诱发盆腔炎[10-11]。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L-2、GMCSF、CRP、HO-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可减轻疗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炎症状态。二者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炎性反应而发挥抗炎作用,炎症程度减轻时可能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缓盆腔炎性疾病进展。

慢性盆腔炎存在免疫功能障碍,IgG、IgM、IgA、C3、C4水平异常与盆腔炎恶性进展密切相关[12]。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gG、IgM、IgA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化裁治疗法可恢复免疫功能指标,改善瘀热内结型慢性盆腔炎后遗症免疫功能。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病理机制主要为氧化应激损伤,SOD可清除氧自由基,其水平升高表示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MDA属于脂质过氧化物酶,氧化应激发生时可产生大量MDA进而加重氧化损伤[1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OD活性、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可抑制氧化应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具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可通过增强SOD活性、T-Aoc水平及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堆积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减轻炎症损伤。研究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治疗后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丸合小柴胡汤化裁治疗慢性盆腔炎后遗症瘀热内结型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热内小柴胡后遗症
无解的圈套
春天的“后遗症”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镜像人生
“阶级叛逃者”(transfuge de classe)或“渴求叛逃的人”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论让—皮埃尔·热内前期电影中的父权隐喻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