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防控措施
2022-12-13孙之伟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文│孙之伟(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养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我国养猪业的产业化水平呈现不断提升的状态。然而,由于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猪疾病的类型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类免疫抑制性疾病,其所产生的危害也在不断扩大。这样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以及免疫力,对于其他类型疾病的易感性也会逐步提升,引发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等多种问题,加大了疾病的诊治难度,为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猪免疫抑制中的各类常见因素,以此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从而大幅度降低猪免疫抑制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猪免疫抑制产生的危害
1.免疫功能逐步降低。如果猪体内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就会逐步降低,从而逐步丧失防御能力以及保护能力。免疫抑制在本质上属于动物体内免疫功能出现问题的一种具体表现。简单来说,如果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在猪的成长过程中会增加对于一些疾病的易感程度,在猪出现了免疫抑制病后通常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疾病,即便在免疫接种后也会出现产生抗体不足甚至不产生抗体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免疫抑制对于养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免疫抑制在本质上主要就是通过猪体内免疫细胞或器官受到损害,免疫功能受到限制,大幅度降低猪机体的抗病能力,加大了各类疾病的发生概率。
2.威胁生猪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养殖业正在逐渐向着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再加上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产生的影响,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不断增多,并且出现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因此,如果不提高对于免疫抑制的重视程度,猪群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就会逐步降低,很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害,或是出现继发性感染等问题,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威胁。
二、猪免疫抑制中的常见因素
在生猪养殖行业的生产阶段中,能够引发免疫抑制的因素相对较多,尤其是一些能够导致免疫抑制出现的病原微生物,不仅会导致动物机体的器官组织产生病变,也会诱导机体出现较为明显的免疫抑制,目前其已经成为免疫失败以及引发其他各种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
1.病原因素与理化因素。病原因素所指的主要就是那些原本能够与猪和平共处的微生物,由于部分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出现了致病甚至大流行等现象,比如副猪嗜血杆菌以及附红细胞体等。一些地方流行性疾病,比如猪支原体肺炎等,直接成为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的元凶,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而在部分猪场当中,其内部的免疫程序以及疫苗接种都十分严格,但却仍旧会出现非典型猪瘟等问题,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与免疫抑制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能够引发免疫抑制出现的病原微生物越来越多,比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等,这些病毒都会引发机体免疫抑制的出现。而理化因素指的则是因霉菌毒素等物质产生的影响,毒害猪体内的巨噬细胞,导致其无法正常吞噬各类病原微生物,从而引发免疫控制问题出现。大多数重金属元素,比如汞、砷以及铅等元素,能够对免疫应答进行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同时,一些化学物质比如农药或是过量的氟也都会引发免疫系统疾病,对原本的活性细胞产生破坏,引发免疫抑制出现。
2.药理因素与营养因素。在对猪疾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而所用的各类抗生素通常会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直接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如果在生猪养殖阶段中长时间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就会对动物淋巴细胞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猪出现免疫抑制。而营养因素也是引发免疫抑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如果饲料的搭配不够合理,就会对猪自身的免疫力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猪的生长阶段中缺乏各类微量元素与微生物素,机体的免疫应答就必然会出现问题。
3.应激因素与管理因素。在猪的生产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应激反应,比如温度过高或是光线过强等问题。这种应激反应会导致猪自身的免疫功能失调,机体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也会逐步提升,其对于巨噬细胞的作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到猪原本的免疫功能。而在生猪饲养过程当中,饲养环境的通风条件较差以及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也会导致猪出现免疫抑制。除此之外,消毒处理不够严格,也会引发各类病原微生物繁殖,再加上饲料的管理不当,出现霉变等问题,对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猪群四季常见的高发病,其都会产生免疫抑制,特别是一些烈性的传染病,很可能会导致原本健康的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等现象,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直接死亡,比如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以及猪流感等,这也都会对生猪养殖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在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条件当中,其中存在的主要制约条件就在于饲养密度无限增大,这就加大了感染发病的风险因素。对健康猪群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还有以下几点:首先四季变换出现的温差波动,会使得猪群出现冷热不利应激,气候的突然变化也会令猪群产生不适;其次则是猪舍内部环境的污染程度超标,通风排湿系统存在缺陷等,这样就会滋生蚊蝇等中间传播媒介;最后则是随意进行转群,或是与其他动物之间进行混养,引发交叉感染等问题出现。
三、猪免疫抑制的具体防控措施
1.优化所用的保健预防措施。在部分养猪场当中,其经常会出现多种病毒协同存在的现象,这就加大了免疫抑制的发生概率,也会引发感染加重的问题出现。因此,这就需要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程序化免疫原则,及时对猪的免疫效果进行追踪,还要对抗体水平展开全面检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补免措施。而在那些已经产生了免疫抑制的猪场当中,需进一步探寻出科学性更高的免疫接种工作模式,如果对于部分疫苗所起到的免疫效果不够明确,就可以采用阶段性的保健措施以及预防措施,将养猪场内部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内容,建立科学的保健措施,而对于仔猪、母猪以及奶猪,就要结合实际需求采用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并且在生猪养殖阶段中,还要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药物,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就要与其他能够提升免疫力的药物进行配合使用,以此来降低免疫抑制问题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还要定期选择那些低残留以及低毒的广谱类药物对猪群进行驱虫,在降低寄生虫病发生概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的可能性。
2.提升养猪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当根据季节以及气候方面产生的变化,做好针对性的防寒保暖工作以及防暑降温工作,从而为猪群营造出一种更加舒适的生长环境。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养殖场有着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进行清污消毒工作。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转群、接种以及断奶属于引发应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骤变天气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猪群进行流动,还要在天气突变以及接种前后3天左右的时间内,在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以及绿益态等物质,以此来实现更加高效的预防。同时,按照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要为其提供营养更加均衡的饲料,严禁采用那些霉变玉米或是麦麸,而饲料的储存库房也要保证干燥与整洁,避免出现四害,避免对猪饲喂那些霉变饲料,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还要针对霉菌毒素、杀虫剂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控制,防止这部分物质对猪饲料以及饮水产生污染。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防腐剂,以此来对霉菌的生长进行抑制,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强化猪肝的解毒功能,促进其机体免疫力的稳步提升。
3.建立起更加健康的种猪群。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盲目进行引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部分因素产生的影响,规模养猪场在引进种猪以及精液的过程中,必须执行严格的检疫程序,避免在养猪场当中引进那些病原种猪。同时,还要在各个养殖阶段中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定期对猪场内部的猪群进行病原学以及血清学方面的调查,采取淘汰阳性种猪、人工授精、早期隔离断奶等措施,逐步净化猪群,建立自己的健康种猪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免疫抑制属于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中,引发免疫抑制出现的因素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养猪行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深入探究猪免疫抑制的各类常见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此来大幅度降低免疫抑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确保生猪养殖能够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