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与康复措施
——以牡丹江七所院校排球选项学生为例

2022-12-13侯棋霞黄春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0期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排球

侯棋霞 黄春艳

(1.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排球是一种利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进行攻击和防御的球类运动,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1]。同时,排球是一种综合体育项目,其技术动作也多种多样,以跑和跳跃为主。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而且会阻碍学生的技术进步,严重时会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该文通过对牡丹江七所院校排球选项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其踝关节损伤发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及康复治疗。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牡丹江七大院校大一和大二参加排球选项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3 人,女生52 人。重点探讨排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类型及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提出合理依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

该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期刊论文以及查阅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损伤康复治疗学等书籍,对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而为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牡丹江七大院校大一和大二参加排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踝关节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损伤后的康复方式。同时,还请有关专家对调查问卷的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1.2.3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类型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排球运动中,51%的学生有踝关节损伤史,其中57%的学生是偶尔损伤,6%的学生是经常损伤。踝关节损伤中,以踝关节扭伤最为常见,占43.16%;其次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分别占23.16%和3.16%;胫腓间韧带损伤和足部应力性骨折分别只有1人,详见表1。

表1 排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类型统计表

2.2 对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类型的分析

2.2.1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一种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如果出现韧带断裂、滑膜或其他组织扭伤,则会导致整个关节肿胀,轻则暂时不能自由行动,重则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排球运动中的奔跑和跳跃比较频繁,所以踝关节扭伤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起跑接球后,由于落地时重心不稳,脚部内侧或外侧会出现先着地的现象,从而导致踝关节扭伤[2]。踝关节扭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走路时出现疼痛及步态异常的情况,此时需要暂停运动,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防止形成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影响正常生活。

2.2.2 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比较常见,在反复奔跑、跳跃、拦截、扣球等动作中往往因为身体重心不稳定,导致足的前部先着地,足在跖屈内翻时会扭伤外侧韧带。当学生在起跳或扣球时,脚踩到另一方或同组球员的脚背,导致其足过度跖屈内翻,也可能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率比外侧副韧带的低,但由于受强烈暴力作用,经常合并胫腓间韧带损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胫腓韧带的损伤一般是由于在排球运动中遭受暴力而产生的外旋和过度背屈所致,其比普通的踝关节扭伤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2.2.3 足部应力性骨折

排球运动中足部应力性骨折一般发生率较小,主要是由于学生突然加大运动量并持续训练,导致肌肉疲劳,从而使足部失去对足弓的支持保护,足弓下陷,在反复应力作用下造成的足部局部骨折。胫腓骨、距骨、第二跖骨等处容易发生骨折,其中以第二跖骨最常见。

2.3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分析

2.3.1 引起踝关节损伤的客观原因

在排球运动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导致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占45.26%;其次是运动时技术动作不规范,占35.79%;而运动强度大,踩在脚上,场地环境差,场地设施不完善,装备问题则占比较小,详见表2。

表2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客观原因统计表

2.3.2 对于踝关节损伤的客观原因的分析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指通过一定的肌肉运动,增加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度,增加肌肉的弹性,改善关节囊和韧带的功能,从而在关节中形成一定的滑液,保持关节表面的润滑[3]。在进行排球运动之前,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能发挥身体的功能,这样不但会导致关节拉伸不开,造成肌肉受伤,也会导致关节、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热身,缺乏必要的兴奋,生理功能活动度和运动强度不匹配,导致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不足,从而形成运动损伤。

(2)运动时技术动作不规范

排球运动在网上的竞争很大,学生在运动中必须不断地进行进攻和防御,经常会有一些跑动和跳跃。在面对近网和补拦时,学生经常会产生冲网的情况,即着地脚跳过了中线,进入了对手的防守范围,踩在对手的足上造成对手踝关节损伤,此时如果突然收回自己的脚,那么对手的踝关节会受到更大的损伤。

(3)运动强度大

现如今排球运动在高校学生中非常流行,学生对其充满了热情。但学生如果没有合理规划运动量,身体超负荷,产生过度疲劳,踝关节承受过大压力,则容易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发生。

(4)场地与装备问题

排球场地设施陈旧,光线不足,地面不平以及场地上有散球,都会使学生在跑跳拦网和扣球落地后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在运动中,学生如果没有穿排球专用鞋或运动鞋,以及没有合理佩戴护具,可能会减弱落地时对踝关节的防护,从而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2.3.3 引起踝关节损伤的主观原因

在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还存在一些主观原因。其中,落地姿势不正确和踝关节力量差是主要原因,分别占53%和46%;而心理素质较差和带伤病练习则占比较小,详见表3。

表3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主观原因统计表

2.3.4 对于踝关节损伤的主观原因的分析

(1)踝关节力量差

一些学生自身的踝关节承受能力比较弱,无法承受更大的负荷。在进行高强度负荷运动时,踝关节灵活度降低,灵敏性下降,导致缓冲能力以及动作效率下降,关节承受的压力超过学生自身的生理承受能力,从而出现踝关节损伤。

(2)心理素质差

在日常的排球教学与运动中,教师与学生只注重技术与体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由于比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强,在重大赛事前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从而导致技术动作不协调,出现运动损伤。

(3)落地姿势不正确

学生在进行排球运动时往往对落地动作不重视,忽略了双脚落地的重要性,学生在扣球后为了争取时间,几乎选择单脚落地,此次身体重心完全落于一侧下肢,严重时会导致踝关节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和运动。

(4)带伤练习

某些学生在踝关节损伤后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带伤练习,在踝关节的扭伤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支持带,很可能会再次受伤。

2.4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2.4.1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为了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在进行排球运动前,应该知道如何防止踝关节损伤。根据调查发现,有66.32%的学生会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有53.68%的学生会加强踝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与伸展性,有41.05%的学生认真检查场地和装备情况,有38.95%的学生会在运动时合理安排排球运动强度,有34.74%的学生会规范排球运动的技术,详见表4。

表4 排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预防手段统计表

(1)做好准备活动

在排球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将训练内容与技巧相结合,以了解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准备措施,以克服人体各个器官、神经系统的惰性,让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力[4]。适当的专项准备活动能有效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使运动员在运动中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2)规范排球技术

运动技术是有其自身特点的,而学生对技术的认识不够透彻,在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多余的动作,或者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这种情况就容易发生损伤,所以学生在进行排球运动时,要严格规范排球的技术动作,强化排球基础运动训练,尤其是在学生疲劳时,要特别注意技术动作的标准化。由于学生在疲劳时,肌肉力量不够,在剧烈的运动中,爆发式的输出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降低运动强度,防止关节受伤[5];学生在排球训练中,应努力做到全面、熟练、准确运用各类排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运动中减少失误,避免损伤。

(3)合理安排排球运动强度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不要长期过度锻炼,以免引起肌肉的运动性疲劳,导致运动损伤。因此,在进行排球运动和训练时,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在安排排球运动强度时,注意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

(4)认真检查场地和装备情况

在开始运动前,首先要认真检查排球场地的环境情况,确保场地周围光线充足,球场上没有散乱的排球。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设施建设,定期派专人对运动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管理,并向群众提供举报维修渠道[6]。在运动时,学生应穿运动鞋或排球专用鞋并合理佩戴护具,这是可以有效防止踝关节损伤的方法之一。

(5)加强踝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与伸展性

排球运动以跑跳为主,要完成连贯的跑跳动作,需要具有良好的弹跳性,需要踝关节有足够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加强踝关节的肌肉和韧带的训练,避免踝关节因承受能力差而导致高难度动作中的关节承受的压力超过自身负荷,从而造成踝关节损伤。

2.4.2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排球运动踝关节损伤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治疗。根据调查发现,有46.32%的学生选择损伤后自己对踝关节进行冰敷和加压包扎,有8.42%的学生会对踝关节进行功能锻炼,有18.95%的学生选择去医院就诊,而有26.31%的学生则在损伤后不特意治疗待其自然好转,详见表5。

表5 踝关节损伤后康复治疗统计表

2.4.3 对于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的分析

在踝关节损伤后,一般都是做一些应急处理,包括制动、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从而减缓血液渗出,消除肿胀。同时,排球专项学生和运动员因为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并没有重视踝关节损伤,绝大多数都是带伤继续练习,而忽略了损伤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以至于踝关节损伤越拖越严重,甚至发生二次以及多次损伤,对正常的训练和竞技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缩短体育运动寿命。踝关节运动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功能性不稳定,也就是感觉不稳并反复出现,导致身体的感觉和平衡功能产生紊乱[7]。如果踝关节损伤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人体本体感觉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踝关节的不稳定性会加剧,从而增加踝关节再次损伤的概率。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肌肉力量训练。康复力量的训练,以静力性为主,除了对损伤部位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力量训练外,还要更加注重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因为它是连接上下肢的中心环节,需要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才能保证上下肢力量的传递[8]。例如,踝关节周围肌肉的抗阻训练(抗阻足背屈、抗阻足跖曲、抗阻足内外翻)以及利用悬吊绳、平衡球等辅具进行核心力量训练。(2)关节活动度训练。在踝关节损伤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帮助受伤后的踝关节尽早恢复关节和肌肉的功能,但力度不应太大,否则容易造成二次损伤;中期进行助力运动,即在被动运动中进行积极的主动运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后期进行主动运动,可以使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化,使关节的运动恢复正常。(3)平衡协调训练。踝关节损伤后,可利用平衡球、瑞士球、平衡训练仪,或者做跳跃摆腿、垫步高抬腿、侧并步转体等锻炼平衡协调能力。(4)推拿按摩。踝关节损伤早期使用力度较轻的滚法达到吸收淤血的作用;中期对具体穴位进行按摩,如足三里、太溪穴等;后期应增加按摩的时间,除对受伤处进行按摩外,还可用揉法和捏法对踝关节周围进行按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排球运动中,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强度大等都会造成踝关节损伤,损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影响日常训练和学习,甚至会缩短运动寿命。所以在开始运动前,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踝关节损伤进行预防,发生损伤后不能置之不理,为了避免延误病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3.2 建议

在平时运动中,学生对踝关节运动损伤关注度较低,损伤后很少有人会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学生应加强对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损伤防范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仅体现在排球运动中,还可以体现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中。与此同时,各大院校也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损伤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踝关节韧带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