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天祝县生态建设发展概况及建议

2022-12-13魏延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天祝林草祁连山

魏延宏

(天祝县林业工作站,甘肃天祝 733299)

天祝县地处甘肃中部、祁连山东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的重要位置,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天祝县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生态大县。“十三五”期间,天祝县紧紧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屏障建设为切入点,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坚持行业引领、全民参与,保护与退、造、封、育并举,山、水、林、田、湖、大气、生物多样性综合治理的思路;扎实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强生态小康村镇、园区绿化建设,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壮大林草产业,大力改善林草基础设施,全县林草各项工作呈现快速、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

1 发展概况

1.1 林草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和草原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全社会参与、全县动员、全民搞绿化,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新农村绿化、义务植树和通道绿化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5年来共计完成人工造林0.9万hm2、封山育林3.1万hm2、通道绿化439.5 km、义务植树506万株、禁牧10.7万hm2、草畜平衡28.474万hm2,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4.54%,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3.96%增加到34.38%,提高了0.4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851.45万m3增加到920万m3。相继建成G30通道绿化、天互公路、天景公路绿化、松山移民点绿化、金鸡产业园绿化、南阳山片护林网建设等一批绿化造林精品工程。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还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封山禁牧,为全县生态建设探索了有效的治理途径。

1.2 资源保护成绩突出

全县上下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落实了政府和部门“双线四级”负责制,使全县森林、草原、灌木、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行政一线做到了县长包全县、乡(镇)长包全乡(镇)、村主任包全村、组长包全组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业务一线做到了林草局长包全局、林场场长包全场、护林站长包全站、护林员包责任片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护林草防火宣传教育,建成了甘肃省河西走廊中东部重点草原火险区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天祝县草原防火监控室、县城东西两山森林防火监控塔等现代高科技防火监控设施,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草原管护措施,全方位加强资源保护宣传、网格化严防死守管控火源、多角度提升林区生态保护意识,继续保持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体系逐步完善,森林植物检疫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有序,监测预警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步伐加快,“十三五”累计防治森林病虫害2.824万hm2。

1.3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

天祝县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31.72万hm2,其中核心保护区10.3万hm2、一般控制区21.42万hm2,涉及祁连、哈溪、华隆、古城、乌鞘岭5个自然保护站,涵盖12个乡镇89个村组,占甘肃片区总面积的9.2%,占武威市片区总面积的94.9%,是全省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县之一。自2017年9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当地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天祝县片区实施方案》,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划定,开展了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马牙雪山地质公园、马牙雪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等4个保护地优化整合和勘界立标工作。县上承担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重点工作清单任务全面完成。

1.4 突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的重要价值,而且在防洪减灾、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水源涵养林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1]。天祝县地处祁连山东段水源涵养林区,境内水源涵养林丰富,约占整个祁连山涵养林总面积的40%[2],是黄河之流大通河和金强河的水源涵养地和水量补给区,也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的源头。流域面积7 149 km2,年径流量10.24亿m3,灌溉着下游20万hm2耕地,养育着250多万人民,保证了下游城市和工业用水,是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数百万人民的生命线,是区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根基,保护水源涵养林在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1.5 机构和制度改革稳步开展

为响应国家对祁连山的统一管理,按照甘肃省政府要求,天祝县完成了所属古城、华隆、哈溪、乌鞘林、夏玛、祁连6个国有林场整体上划移交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了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天祝县国有林场自收自支职工编制问题。天祝县林业局和天祝县草原站完成了机构整合,成立了天祝县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9个二级科级单位;持续完善了林草审批、许可、服务事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20项行政审批、152项权责清单、2项中介服务及时进行了梳理、动态调整;认真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完成了各类林业资源确权颁证工作,建立和完善了集体林地、林木流转机制,突出抓好了林权流转、林权抵押和特色林果确权颁证;建立了生态补偿脱贫机制,分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陆续选聘了1 513名生态护林员充实林草管护队伍;调整了执法职能,整合了执法资源,不断强化林业执法体系,成立林草执法大队,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2 建议

振兴天祝林业,着力发展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时代的需求、人民的渴望,对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从以下措施着手,进一步促进天祝县生态建设发展。

2.1 加强绿化建设

有关部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乡镇驻地、农村社区、旅游景点、工业园区、通道两侧为重点的农村社区绿化美化,提高农村社区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乡镇造林和群众义务植树力度,落实责任,严格检查验收,保证质量,提高树木存活率;落实任务和措施,加大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继续不断抓好国营更新造林,促进森林资源健康发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探索与天祝县独特气候相适宜的林种、树种,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抗逆性和生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3];稳步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林木种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草原观光等林草产业,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天祝,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绿化新格局,构筑甘肃西部生态安全屏障[4]。

2.2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相关部门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正确认识由于人畜增加、气候变化、病虫鼠危害等造成的森林资源退化、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涵蓄能力下降、河溪趋于干涸等问题,把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制定更好的发展措施,狠抓落实;尽快规划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立项融资大面积围栏封育河溪源头和林缘惨败林地,大量恢复植被;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动员农民退耕补植和承包“三荒”地造林;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开展森林退化修复和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全面增加森林草原面积,提高水源涵养效能。

2.3 保护灌木林

灌木林是积雪蓄水的主体林地,灌木林在水源涵养中的作用巨大。相关部门要特别重视灌木林的恢复、发展与保护,将灌木林与乔木林同等对待,进一步强化管护措施;严禁取柴、开荒和随意放牧等行为,警示人们不得以任何借口蚕食和毁坏灌木林地,确保逐年扩大灌木林地面积,提高森林郁闭度,不断增强灌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天祝县境内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稳步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进一步协调其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之间的关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监管力度。

猜你喜欢

天祝林草祁连山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建成林草统计数据统一搜索平台
天祝藏族服饰特征和保护
祁连山下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我国启动首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