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蒜秋雨延迟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13崔玉红李宏华朱立霞唐秀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蒜薹蒜头储藏

崔玉红 李宏华 朱立霞 唐秀丽

(临清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临清 252600)

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东经115°42′,北纬37°01′),属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均降雨量550 mm左右。临清市种植大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闻名遐迩的大蒜之乡。临清市因独特的土壤、积温、降水、温度等自然资源特点,生产的大蒜具有蒜头大、蒜汁浓鲜、蒜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变、耐储藏等独特的品质,临清大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蒜是当地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确保大蒜稳产高产,在总结蒜农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蒜秋雨延迟播种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蒜农提供参考。

1 大蒜播种

大蒜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8~25℃,能耐受-5℃的低温,9月底至10月初气温在18℃左右时是大蒜适宜播种期。2021年秋季,临清市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雨,导致大部分农田积水严重,对秋收秋种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对大蒜早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延误了大蒜的播种适期,增加了冬前培育壮苗的难度。因此,针对晚秋多雨、农田渍水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播种对策。

1.1 及时排水,抢收玉米

连续降雨,农田雨水饱和,要在地头及时挖排水沟。不能机械作业的,可以人工排水,人工收割玉米,尽早收割完毕,及时中耕降墒,耕深25~30 cm,以降低土壤湿度。整地后晾晒2 d(正常年份晾晒4~5 d),秸秆还田,增加土壤透气度。

1.2 施足底肥

施足底肥有利于培育壮苗,促进蒜苗早期生长,可增施氮肥150 kg/hm2,在地力中等地块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 500 kg/hm2、微量元素 75 kg/hm2,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30 t/hm2。基肥要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并充分翻耕。此外,可增施生物菌肥22.5 kg/hm2,以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利于提高地温。

1.3 避免重茬

大蒜种植不宜重茬连作,会加重根传病虫害,降低产量和质量。

1.4 选择适宜的大蒜品种,增加播种密度

选用地方红皮大蒜品种[1](主要是自留种),以饱满、无病害的大瓣蒜作种。多日的阴雨连绵天气,土壤湿度过大,为预防苗期病害,可用广谱高效的阿维菌素、乙蒜·高碘的混合溶液浸泡蒜种10~30 min待播。

田间渍水导致播期较晚,大蒜生育期缩短,为了保证产量,应适当增加密度,由原来的42万株/hm2增加到48万株/hm2,行距22 cm,株距8 cm。

1.5 苗前期管理

大蒜播种完毕,不要当天扣膜(寒流天气除外),压实蒜瓣,选择第2天扣膜。10月20日以后播种的地块,为确保蒜苗安全越冬,应加盖二膜。多年实践证明,二膜地块能提高地温,提高小苗、弱苗抗寒能力。播后应及时观察苗情,视蒜苗出芽情况,勾开薄膜。

2 苗期管理

2.1 出苗

大蒜播种8 d左右,幼苗开始出膜。2021年播期较晚的地块,在大蒜出苗期,要时常注意膜内出苗情况。膜内有3~4片叶片时,人工辅助出膜,有二膜的要把两层膜都扎破。膜孔不要过大,但也不应太小,以免烧苗。

2.2 浇水

冬季气温变化较大,11月中旬左右,气温在2~3℃,如果地块较干,可浇小水,严禁浇大水,以免降低地温。经常关注天气预报,不要在结冰时浇灌。

2.3 施肥

2021年墒情较大,播期较晚,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可追施生物菌肥,以提高抗寒抗冻能力,利于蒜苗顺利越冬。结合浇小水,可冲施纯N 112.5 kg/hm2,效果更明显。此外,也可以叶面喷肥,可用磷酸二氢钾100倍液加适量氨基酸喷施;为预防病害,可以与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同时喷洒。

2.4 虫害防治

针对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等杀虫剂防治。

2.5 越冬管理

越冬期间及时清扫地膜上的尘土,特别是覆盖二膜的蒜田容易藏土,应尽量保护地膜完整无损,防止被大风刮起或刮破地膜,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压好地膜。

3 返青期管理

一般惊蛰过后,大蒜开始返青。3—4月是大蒜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蒜薹、蒜头丰产的关键时期,此时应做好浇水、施肥工作。

3.1 浇水

浇返青水时要关注3月上旬的气温,有条件的可以划锄提高地温,若天气过于寒冷或有寒流,必须等到寒流过后再浇水。3—4月一般浇水2次。

3.2 施肥

3—4月一般施肥2次,同时喷洒叶面肥和微量元素的混合溶液2次,冲施硫酸铵肥料225 kg/hm2。也可冲施速效氮肥(不要冲施尿素),短期见效。

4 蒜薹生长期管理

大蒜5月上旬开始抽薹,立夏以后蒜薹生长迅速,其间要加强肥水管理。

4.1 大蒜甩尾期

大蒜甩尾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是浇水施肥。浇水时,随水冲施硝硫基复合肥270kg/hm2或冲施肥300 kg/hm2。另外,可随水冲施膨大剂。二是病虫害防治。有蒜蛆危害的地块,应冲施噻虫胺、苦参碱等防治。大蒜甩尾期易发生叶枯病、灰霉病等病害,应注意预防,尤其是蒜薹露帽后恰逢阴雨天气,要间隔5~7 d打1次药。此外,还要注意预防大蒜锈病(俗称黄锈病),可用43%戊唑醇150 mL/hm2喷雾防治。

4.2 蒜薹迅速生长期

在蒜薹迅速生长期,蒜头开始膨大,其间要有充足的水肥供应。实践证明,喷施叶面肥+冲施膨大剂,可使蒜薹增产1 500 kg/hm2左右,蒜头增产6 000~7 500 kg/hm2。

4.3 蒜薹采收期

4.3.1 防病治虫。临近蒜薹采收期,大蒜的抗病能力开始下降,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叶枯病、疫病、锈病等病害,可用代森锌、戊唑醇等杀菌剂喷雾预防,蒜薹采收后立即再喷施1次。部分地块发生蒜蛆危害,可用苦参碱、噻虫胺等冲施防治。针对蒜蓟马,可用甲维盐+噻虫胺防治。

4.3.2 浇水施肥。采收蒜薹前,地面应避免干燥,要连续浇水,以促进蒜薹生长。浇水时,可冲施硝硫基复合肥150~195 kg/hm2+膨大剂2 250 g/hm2,或施用冲施肥300 kg/hm2。

蒜薹采收后,蒜头快速膨大,在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应喷施促进蒜头膨大的叶面肥。

4.3.3 蒜薹采收。把握蒜薹最佳采收期,以蒜薹长出后薹尖弯曲一圈时采收为宜。过早采收,蒜薹未充分长出而降低蒜薹产量,采后往往又长出一段后续薹;过迟采收,蒜薹老化而影响蒜薹新鲜度,且会因叶片老化,减少向蒜头输送营养,降低大蒜产量。

采收蒜薹时要减少对蒜苗的伤害,做到能捏不扎,能扎不大开膛,向下打2片叶即可。开膛过深会影响蒜头膨大,尤其是重茬地块更要注意。采收时间宜选择晴天午后,这样蒜薹不易断开。

5 蒜头膨大期管理

蒜薹采收后营养集中供应蒜头,这时要保证大蒜绿色叶片不受伤害,及时浇水并喷施叶面肥,加强病虫害防治,以确保大蒜高产稳产[2]。一是浇水。蒜薹采收后,每隔7~8 d浇水1次,连续浇2~3次。二是施肥。增施速效肥1次,可叶面喷施硫酸钾225kg/hm2,也可喷洒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三是防治病虫害。叶面喷肥时加入多菌灵,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6 病虫害防治

6.1 大蒜灰霉病

大蒜灰霉病在田间主要靠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蒜薹收获时,病菌散落于土表,致使新生叶片染病;蒜薹收获后,该病依靠潜伏在植株上的菌丝体、菌核传播,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洁蒜田。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蔓延。③适时通风降湿,这是防治大蒜灰霉病的关键。④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⑤露地大蒜发病初期喷洒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⑥防治灰霉病,蒜薹贮藏温度宜控制在0~12℃,湿度控制在80%以下。定时通风排湿,必要时喷洒45%特克多悬浮剂3 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保鲜灵烟剂熏蒸[3]。

6.2 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蒜叶,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开始发病。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危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薹。发病特点:①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成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②大蒜多年重茬种植、长势弱的地块发生较重;③氮肥施用过多、底肥不足的地块发病较重;④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苯甲溴菌腈、戊唑醇等治疗性杀菌剂,同时配合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等保护性药剂一起使用。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6.3 大蒜蓟马

大蒜蓟马严重影响大蒜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造成极大的损失。防治措施:①减少初孵若虫隐匿场所。②用腐熟厩肥作基肥;苗期追施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增强植株抗病性,加速伤口愈合。③清洁蒜田。及早清理越冬蒜地上的枯叶、残株,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④适时灌溉。早春干旱时,要及时浇水。⑤药剂防治。一是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防;二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防;三是用20%氰戊菊酯150~375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防。

6.4 蒜蛆

蒜蛆在冬前即可造成危害,入冬后化蛹越冬,翌年3月开始由蛹羽化为成虫。成虫将卵产于蒜根周围的土缝或土块下甚至叶鞘内,卵经5~7 d即可孵化为幼虫,幼虫可爬向大蒜蛀食。大蒜烂母期是蒜蛆产卵孵化高峰期。蒜蛆幼虫蛀食大蒜鳞茎,使鳞茎腐烂,地上部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死亡。拔出受害株可发现蛆蛹,受害蒜皮呈黄褐色腐烂,蒜头被幼虫钻蛀成孔洞,残缺不全,蒜瓣裸露、炸裂,并伴有恶臭气味。受害株易被拔出或易被拔断。

蒜蛆的防治措施:①播前处理。经过选种,剔除烂瓣后,可用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蒜种,也可用3%噻虫嗪颗粒剂30~45 kg/hm2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均匀撒施播种。②成虫发生期,可用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7 800~10 500 mL/hm2灌根,也可用糖醋液+辛硫磷诱杀。③选用无病、无伤、大小均匀的新鲜蒜种;农家肥要腐熟,并深施;蒜蛆喜湿怕干,可在大蒜根部周围,顺沟施草木灰2250kg/hm2,防治效果较好。

7 采收及储藏

7.1 采收

蒜头的采收时间以蒜薹收后18 d左右为宜,此时叶片干枯,叶尖干枯下垂,芽茎处于坍塌状态。过早采收,蒜头含水量高,不仅降低产量,还不耐储藏,用作蒜种,出芽效果不好;过迟采收,蒜头易散。

采收蒜头1周前要停止浇水,以防蒜皮腐烂,尽量不要在雨天采收。在光照充足的中午进行采收,可保证蒜头干燥完整,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大蒜采收前1周内喷洒抑芽剂,可用0.2%青鲜素喷洒基叶。收获后晾晒2~4 d,及时编辫,码垛或悬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保存,防止受潮受冻。经青鲜素处理过的大蒜,贮藏到翌年新蒜采收时,蒜瓣仍然饱满。

7.2 储藏

一是常温储藏。常温储藏是利用蒜头自身的生理休眠特性,在自然温度状态下储藏的方式。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是我国蒜农经常采用的储藏方式。但其储藏期较短,储藏过程中南方易发生蒜头霉变,北方易发生冻害。储藏时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干燥的地方搭建防雨棚,在棚内横加木棍,将经过修整和充分晾晒的蒜捆从中央分开,蒜头向下架在木棍上,注意留有空隙,以便管理和通风。

二是低温储藏。低温储藏是利用机械制冷的冷库储藏大蒜。冷库的温度易于控制,对于延长休眠期、抑制发芽、防止腐烂都有很好的效果。储藏前应先将大蒜晒干,否则湿度过高易导致大蒜腐烂。大蒜必须先预储,当外界日平均气温尚高时,可在室内或防雨棚下储藏一段时间。待蒜头生理休眠期结束、外界气温开始下降时进行预冷,使温度接近冷藏温度,其目的是减轻冷库系统负荷。若不预冷,则须使冷库的温度由常温逐渐过渡到储藏适温(冷库储藏的适宜温度为-2~0℃)。冷库内温度要保持恒定,库内不同位置要分别放置温度计,保持温度均匀。此外,库内空气湿度也要经常测定,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最好在70%左右,若湿度过高,可在墙壁放置吸湿剂(如CaO、CaCl2等)。出库时,产品应自然升温,防止结露[4]。

猜你喜欢

蒜薹蒜头储藏
蒜头果的逆袭
拔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西药药品的储藏探讨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便于储藏的美味
“蕴藏”和“储藏”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