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2-13徐放
徐放
近几年,交通事故频发,导致脊柱创伤患者逐渐增多,会对患者脊柱部分的软组织以及神经造成损伤。此种疾病较为危急,如果没有及时且选择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很可能对其身体机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临床中一般使用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虽然疗效较为理想,但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并不利于患者功能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促使微创技术广泛使用,能够为脊柱创伤患者带来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提升生活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 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 例。参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65.52±6.95)岁。实验组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66.67±6.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参照组 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术前辅助患者呈仰卧位,悬空腹部,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在C 臂机的引导下观察脊柱受损位置,标记椎弓根中心点,做切口后逐层剥离,暴露手术术野。患者关节周围的组织需要钝性分离,使用拉钩撑开肌肉组织,暴露受损的位置,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置入椎弓根钉。复位骨折后使用C 臂机检查治疗效果,逐层缝合后完成手术。
1.2.2 实验组 患者使用微创手术治疗。术前的处理方式和参照组相同,使用C 臂机确定患者创伤的位置,标记体表投影。切口为4 个长度约1.5 cm 的纵向切口,分离患者的多裂肌以及最长肌等直到关节突和横突的位置。逐渐将肌肉软组织扩张,暴露尾部等,建立操作通道。穿刺针置入后导入保护套管和扩大管,并置入椎弓根钉。对骨折进行复位,使用C 臂机确定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等情况,没有异常后可以逐层缝合完成手术。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需进行抗感染和镇痛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患者进行3 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椎体前缘高度(站立位、平卧位)以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2]:显效:患者治疗后脊椎高度和脊柱恢复正常,活动功能没有受到限制;好转:患者的脊柱和脊椎高度得到了改善,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日常活动依旧会受到限制;无效:没有达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②评估疼痛程度使用VAS 评分,满分10 分,分数和疼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显效30 例、好转18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6.00%;参照组患者显效25 例、好转16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82.00%。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站立位椎体前缘高度为(21.25±0.23)mm、平卧位椎体前缘高度为(22.06±0.18)mm,均高于参照组的(19.54±0.15)、(20.11±0.3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为(6.52±1.24)分,治疗后为(3.11±0.23)分;参照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为(6.48±1.32)分,治疗后为(5.41±0.4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脊柱创伤的患者逐渐增多,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脊柱创伤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因素为交通事故以及外力暴击等。脊柱创伤患者不仅会感受到较为剧烈的疼痛,还会因为脊柱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无法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3]。如果此时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加深对脊柱的影响,可能导致功能无法恢复。正因如此,患者在出现脊柱创伤后应该使用合理的方式积极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恢复相关功能[4]。临床中对脊柱创伤治疗时会遵循骨折复位、减压以及稳定的治疗原则,一般使用手术治疗,如最常见的传统开放手术[5]。
使用微创手术为患者治疗能够减少创伤,手术时间也可以缩短,并且在恢复的过程中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让患者可以早日出院。手术的良好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治疗费用,可以得到患者较高的认可;再加上微创手术对空间没有较高要求,可以在小切口下完成手术,伤口愈合速度也会不断加快,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自身条件没有年轻患者高,康复速度较慢,如果使用此种方式治疗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小。在C 臂机下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明确患者手术位置,充分暴露视野,让操作变得简单[6-8]。做小切口并将脊柱肌肉剥离,可以减少对内脏功能的影响,起到了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手术过程符合生物和生物力学的要求,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解剖结构,并且还可以让伤椎逐渐恢复原来的高度。而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微创手术因为对患者形成的创伤比较小,所以机体所反映出来的应激反应也比较轻,从而提升手术安全性。而在置入椎弓根钉时可以保证脊柱稳定性,利于矫正畸形,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对肌纤维的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脊柱功能[9,1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创手术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手术方式,否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临床需要重视实践训练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确保对其有更多的掌握和了解。另外脊柱周围的神经组织十分丰富,所以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对组织的损伤,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在治疗后,需要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健康的速度,从而早日康复出院[11,12]。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站立位椎体前缘高度为(21.25±0.23)mm、平卧位椎体前缘高度为(22.06±0.18)mm,均高于参照组的(19.54±0.15)、(20.11±0.3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微创手术方式能够让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加快其康复的速度。分析原因为:首先,此种手术方式切口比较小,手术中还会使用较为特殊的手术器械和装置,避免了大切口对患者的影响;其次,微创手术操作较为灵活,适用性较强,并不需要剥离椎旁的组织,可以让患者在稳定环境下进行操作,减少对其组织的损伤;最后,微创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较少。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和传统的开放手术进行对比,微创手术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舒适度,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能够提升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