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等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金课”建设的视角
2022-12-13陈娜,吴星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依托,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课程建设一直以品牌典范、点线结合的形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政策层面基于课程质量高低开展的课程建设行动计划,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金课”(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5类)的过程,这些品牌典范课程类名称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切合了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性。
2018年开始“金课”建设是新时代高质量课程建设行动的时代隐喻,是高质量优质课程的笼统、概括性称呼,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各方对高质量的期待。对高质量课程的期待实质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适切性问题,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等如何切合社会、个人、高等教育目标的需求?目前,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提高课程的适切性?这些是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需要探讨的问题。
1 关于课程和课程适切性的解释
1.1 课程的内涵和层次
关于课程的涵义比较广泛,学者们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课程即目标或计划;一类是课程即学科;一类是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者体验[1]。结合课程的各方面解释和定义,我们可以将课程的涵义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课程,指的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2];中观层面的课程是指课程的结构和体系,可理解为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体系;微观层面的课程指的是具体课程,我们所说的“金课”指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本研究主要探讨具体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适切性。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是教育系统的最核心要素,优质课程是落实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依托。
1.2 课程适切性的分析
在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对课程的适切性有如下描述:“不管采用什么教学形式,都有必要对学术课程的选择、组织、结构及其内容的逻辑和动机考虑做些深入的分析”,“对谁、对什么或多长时间是适切的?适切性的对象是学生个人,还是整个社会?是些实际的社会问题,还是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善?此外,适切性的对象是短暂的现时,还是长期的未来?”[3]综合来说高等教育课程的适切性与以上对课程的三个层次的归纳是对应的,即宏观的教育教学活动系统、中观的课程结构和组织安排、微观的具体课程内容、方法、评价等切合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期望和高等教育的目标。
1.2.1 高等教育课程的选择——宏观层面的适切性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课程选择的适切性是根据时代需要和个人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来选择学科并确定学科等级,这种学科等级是不断变化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存在着持久的、永恒不变的学科等级,存在着永恒的适切性科目。
从历史上看,大学的课程一直在切合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古希腊、罗马时代兴起的自由教育是少数有闲阶层的特权,切合传统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和少数统治阶级需求的特点,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智和理性能力,课程设置主要为古典学科。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催生了中产阶级的兴起,高等教育从满足贵族需要转变为适合天才精英,科目设置从古典学科转为实用学科。20世纪,在民主化和社会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由教育经过实用主义的改造,转变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从面向小众转变为面向大众,从排斥技能训练到重视职业技能和设置实用性科目,从重视理智、理性的培养到公民和道德的培育。“大学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与下列两方面有关:完善高深学术和解决社会问题”[3]。由此可见,大学的课程内容既包括体现学科知识完善发展的高深学问,同时又包括如何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大学的课程选择要适应大学最原始的本质目标——高深学术,同时还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设置传递人类共同经验的课程,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我、理解社会,更好地生活。
1.2.2 高等教育课程的结构和组织——中观层面的适切性
课程的结构问题就是理论科目和实用科目的设置问题。布鲁贝克特意强调了“不存在学科必须与之保持一致的单一模式”[3],可见,以理论科目还是实用科目来组织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从智力训练、官能发展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呈现从理论学科向实用学科发展的趋向。体现高等教育课程的适切性要把理论学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结合起来,还需要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双重学说指导。
“课程的组织能否清除学科之间的这种分裂”[3]是布鲁贝克对提高课程组织适切性的期望和要求,跨学科而不是按照等级结构组织课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特点;二是跨学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掌握知识和探索知识是同时进行的,学校的课程开设要结合课程特点将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结合起来。
1.2.3 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微观层面的适切性
布鲁贝克对讲授法在课程教学方法中的统治地位非常认可。讲授法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阅读材料的匮乏,讲授内容体系的逻辑性、激发动机的引导性、对教材的补充性等是讲授法的优势所在。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变迁,当我们面对丰富的印刷材料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时候,如何发挥讲授法的功能呢?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的线上资源对讲授法提出挑战,讲授法被广为诟病。新时代课程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更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条件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和补充,线上线下讲授交流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倍受青睐。“教学不只是讲授,还包括启发和友爱的方面”[3],课程教学方法的适切性还表现为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构建“友爱”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业评价的难度。学业评价能否证明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有效性?也就是学业评价的标准是适切于社会发展的高标准需要,还是学校个人的阶段性需求?在不降低学业标准的前提下,科学确定评价等级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素质、品德情感等给予全面综合评价,突出过程评价、增值评价,更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避免智力竞争和等级划分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当前课程适切性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本位论的适切观日趋主导
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自由教育,“需求决定论”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高等教育紧跟行业、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处于大变局之中,适应外部环境求变是每个学校必然的生存之道。逐渐加强课程选择的社会本位取向弱化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概念,职业至上、实用主义、功能主义的价值观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理解社会、理解他人、理解自己”“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真实意义需要被重新关注。“金课”建设是时代发展所需适切性课程的代表,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前后对比提高和信息技术方法的融合应用,还要体现学生中心理念,落实发展学生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需求,课程设计体现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
2.2 课程结构和组织的适切性有待加强
课程的结构和组织是有等级并且不断变化的。我们鼓励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鼓励开设跨学科课程,同时又设置了统一的专业课程标准来评价专业和课程,课程结构和组织调整的自由度有多大空间?大学都在努力适应社会,对接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实用科目,起支撑作用的基础理论学科因为被忽略而发展缓慢,学科本身的进步和发展急需重视和加强。考虑普遍共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学校课程设置的形式化仍然很严重,选修实际上为变相形式的必修。教学与科研的脱节导致教学中理论和行动的分离。专业是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是有机的课程体系,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体现,目前的“金课”建设多为分散的点,多为示范性课程,对于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性考虑较少。
2.3 信息技术的冲击与教学评价的单一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受到冲击。技术带来了无限的学习资源,线上教学、线上与线下混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师生交流使得课程教学更加方便和快捷,基于信息技术建设的优质课程形式相应体现为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等。技术介入教育被很多人认为所带来的是师生关系的重塑,甚至是颠覆性的学校消亡。然而,教与学的过程是复杂的,“再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再便利的学习条件,并不会自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收获,更不会必然地带来学生心智结构的变化与能力的提升”[4]。
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是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往往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证据,缺少有效开展增值评价的技术和方法,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也没有完全落实。而且存在适应学生需要设置评价指标和内容的取向,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本身的发展需求。目前的“金课”建设,加强了过程评价,但过于强调了信息技术方法的运用,对于态度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如何测量也在探索中。
3 如何提高课程的适切性
3.1 促进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
课程选择要体现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既考虑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政治需要,也要从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完善角度着眼。通识教育是一种回归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它追求的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想,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课程设置的形式和内容上提高科学化发展的空间,纠正“公共基础课程+自由选修”就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化思想,确实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过程以及课程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建立系统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全面发展素养的形成,比如我们在人文、自然、社会课程体系设置基础上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就是从完善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的措施。
课程选择和设置对个人发展适切性不只是体现在通识教育一个方面,更大自由度的选修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中对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关注等都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金课”建设的价值引领除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还要体现学生中心理念,落实发展学生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需求,课程设计体现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
3.2 坚持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基础学科是应用学科的有力支撑,更是创新的源头。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加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们正在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基础理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另外,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可以设置多元化课程结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设置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将社会问题解决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有效融入教学,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再次,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建课,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产业、行业需求相结合,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最后,着力建设“金课”体系、建设“金课”群,才能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
3.3 实现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审视课程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史,信息技术始终是作为背景和驱动力。课程的适切对象是社会和个人,而不是媒介和技术,信息技术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和装备,教师不能成为技术或者方法的依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科学、有序推进混合式教学。从教与学的规律和学习的内涵入手,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我们的教育界需要认真反思的。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有效进行的“指挥棒”。落实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学生作为被评价对象,同时也作为评价主体,吸纳更多利益主体参与教学评价。将评价的筛选功能逐渐向发展功能转变,突出评价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反馈、改进功能,探索开展增值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开展学习成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