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查尔斯·奈特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注释(一)

2022-12-12邹晨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莎士比亚

邹晨雅 译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文学部,贵州 黔南 550004)

译者引言

查尔斯·奈特(Charles Knight,1791——1873)是19世纪著名的英国出版商、编辑和作家,其父是温莎镇的书商和印刷商,奈特自幼跟随父亲熟悉出版行业。1823年,他在贵族学校伊顿公学读书时便成为了一名出版商和发行人,出版刊物《奈特季刊》。给《奈特季刊》投过稿的学者包括: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之一的柯勒律治的三子——德温特·柯勒律治,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马科沃斯·普雷德,《英国史》作者托马斯·麦考莱,等等。

在奈特的出版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1838——1841年间相继出版的《绘图莎士比亚》系列。奈特是英国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者,在早年得到“第一对开本”的残本之后,便踏上了收集与研究莎士比亚史料和原始珍本之路。《绘图莎士比亚》是继“第一对开本”之后的第一次再版对开本,也是有史以来第一种纸质装帧的莎剧版本,被莎学家们视为“基于事实且忠于本质”的善本。

《绘图莎士比亚》不仅保存了莎剧的原貌和原始注释,还增加了奈特收集到的史料。每场戏之后,都有非常丰富的史料文献说明,内容涵盖莎士比亚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的演出史料。这一部分内容在后来“牛津版”“剑桥版”的莎士比亚出版物中都被省略了;而在国内,在傅光明译本出版之前的莎剧译本中也是难见其踪迹的。

笔者有幸得到奈特的《绘图莎士比亚》残本,在此结合傅光明译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进行整理。纵观查尔斯·奈特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注释,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多重历史考证,史料丰富翔实。奈特收集了16——19世纪的莎士比亚研究者、诗人、史学家等的言论和学术见解,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增添了历史、文学、民俗甚至地理、天文等多方面、多维度的研究方向与价值。

第二,横向对比莎士比亚的剧作。从细微的场景、典型的人物,再到戏剧表现手法,奈特将众多莎剧进行对比,如《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亨利四世》《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等,尽其所能地展现莎翁在戏剧表达上的独特性、延续性和完整性。

第三,深度挖掘《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价值。奈特的注释强调了莎士比亚对自然意象选择的匠心独运,石榴树、云雀、晚霞……大自然中的一切皆可为莎翁所用,彰显其意。另外,不同寻常的戏剧表现也是奈特版注释的重点,他并不会偏向某一种观点,而是成功地展现了百年来的研究成果,供读者思考。这对莎剧阐释的可能性、多元性提供了丰富的表达。

总的来说,奈特的注释在莎剧中译本中的缺失,对于莎士比亚研究来说不无遗憾。希望笔者对查尔斯·奈特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注释的翻译可以为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些方向与学术参考,译文如下。①文中所涉莎剧中译取傅光明本(刊本与本刊本),莎氏十四行诗中译取屠岸本。剧本内容以宋体字显示,奈特注释以楷体字显示。文下脚注均为译者所加。

第一幕

1.维罗纳;一广场[1]7

维罗纳,意大利最珍贵的古老城邦,那儿离罗马不远。在那些剧院遗迹、露天剧场和凯旋门的废墟中,还混杂着异邦贵族的宫殿和哥特时代专制王子的坟墓。维罗纳,与真实历史如此丰富地连在一起,对于那些活在过去诗歌里的人来说,它的魅力更大。

“这是维罗纳的角楼吗?/我可以在朱丽叶的化装舞会上吃晚饭吗/看见她爱蒙塔古,现在睡在他身旁?”②原诗:Are these the distant turrets of Verona?/And shall I sup where Juliet at the masque/ Saw her lov’d Montague, and now sleeps by him?

我们温文尔雅的诗人罗杰斯③指塞缪尔·罗杰斯(Samuel Rogers,1763——1855),18世纪英国诗人。便有此感受。他在笔记中补充道:“卡佩莱蒂的老旧宫殿,阳台简陋,窗户不规则,仍然矗立在市场附近的一条小巷里;哪个英国人能漠然置之?当我们进入维罗纳,我们忘记了自己,沉浸在但丁的话语中:‘来看看蒙塔古和卡佩莱蒂。’④原文:Vieni à vederMontecchi, e Cappelletti.”

2.桑普森:格里高利,我发誓,我们绝不能受辱,干给人搬煤的事儿。[1]7

搬煤是屈辱、奴役的工作。吉福德⑤指威廉·吉福德(William Gifford,1756——1826),18世纪英国评论家、编辑和诗人。在本·琼森⑥本·琼森(Ben Jonson,1572——1637),英国抒情诗人,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他的诗纯朴,富有旋律般的美。代表作有《致西丽娅》《伏尔庞》《炼金术士》等。的《人人扫兴》中写下了一段注释。庞塔沃罗想要抓住他的狗,惊呼道:“这里快来一个搬煤的人……”在此,吉福德清楚地说明了搬煤羞辱的由来——

“在所有豪宅,尤其皇室宫殿里,都有一些卑贱肮脏的仆人,在木料场、洗碗间等场所工作。在这些人中间(卑贱之下还有更卑微的⑦原文:for in the lowest deep there was a lower still.),最孤苦伶仃的可怜虫,会被选去给厨房、大厅等送煤。这是肮脏污秽的组合,参与其中的人同锅碗瓢盆一起坐在马车里,连同其他所有家具,从一座宫殿搬到另一座宫殿,人们在嘲笑中为其取了‘黑卫兵’的名字,这是个日渐熟悉、却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术语。”我们在这段本·琼森的引文中,找到了这种表达的基本含义——卑躬屈膝的工作;但在同一出戏的后半部分,我们又发现了第二种含义——温顺地屈服于侮辱行为。庞塔沃罗丢了他的狗,辱骂仆人,他认为狗已经被人拿走;另一个角色惊呼道:“注意了,庞塔沃罗爵士,你做的一切,我可以告诉你,他不会受辱的。”

吉福德引用此例来说明卑贱之意,莎学家们也列举出一连串类似的、值得一看的文章:“现在我注意到贾斯帕的到来,女王对这些信件非常满意,说你太像这个世上的某个人,而她又怕你,因为你和她有一丝血缘,所以不会甘心让你到任何一个法国人手里去搬煤。”

——塞西尔秘书给亨利·纳威爵士 1559.3.2

3.格里高利:……有两个蒙塔古家的人走过来了。[1]9

凯普莱特家的人如何认出蒙塔古家的人?我们自然会想到他们戴着徽章,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党派、士族的外在表现。盖斯科因①指乔治·盖斯科因(George Gascoigne,1535——1577),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在1575年创作的《面具的诡计》中写道:

“为进一步证明这一点,他把帽子戴在头上/这是蒙塔克特人做的记号,也是他们的标志/他们渴望从凯普斯中被认出来。”②原诗:And for a further proof he shewed in hys hat/Thys token which the Mountacutes did beare alwaies, for that/They covet to be knowne from Capels.

4.桑普森:哼,瞧他们敢有什么反应。我要向他们咬大拇指……[1]10

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认知中,这种侮辱方式最初为意大利所特有,也是羞辱他人像“无花果”③无花果:意大利语中骂人无用的意思,常常带有生殖器语义的侮辱意象。一样性无能更为缓和的表现方式。通常把大拇指夹在四根手指中间的特殊手势来呈现。杜斯④指弗兰西斯·杜斯(Francis Douce,1757——1834),18世纪英国文物研究者。对这一困难而又没太多价值的课题,进行了大量艰苦研究。

评论家们并未明确提到我们所看到的“咬拇指”和“无花果”的意义;但在洛奇《智慧的灾难》一书中,有段话清楚地表明了同一种习俗:“看哪,我看到满眼的蔑视,他的拇指在他嘴里,在喂我吃无花果。”

咬拇指的习惯在莎士比亚时代便被我们所接受,而那些经常光顾“保罗街”⑤保罗街:在伊丽莎白时期和早期斯图亚特时期,伦敦的保罗街是老圣保罗大教堂的中间通道,人们在那里走来走去,寻找最新的消息,他们被称为“新闻贩子”,聚集在那里传播最新的新闻和小道消息。的懒惰、放肆的团体,正如德克尔⑥指托马斯·德克尔(Thomas Dekker,1572——1632),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剧作家。在1608年所写:“什么叫粗口,什么叫肩顶,什么叫刚好,什么叫讥笑,什么叫咬大拇指引发的争吵。”

5.桑普森:格里高利,是男人就把剑拔出来;别忘了用你的绝招儿。[1]11

根据描述,桑普森和格里高利都手持利剑和盾牌。伴随着一声巨响,盾牌对盾牌、利剑对利剑猛烈一击,因此,剑客⑦Swasher(又名Swashbuckler)是出现于16世纪的术语,特指海盗和剑客。成为了好吵架、好吹牛之人的同义词。在《亨利五世》中,巴道夫、皮斯托(又译“火枪”)和尼姆三个男孩被称为三“剑客”。

霍林斯赫德⑧指拉斐尔·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1529——1580),英格兰编年史家。他的作品《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又被称为“霍林斯赫德的编年史”,是莎士比亚许多剧本的主要参考来源。说,“一个人可以看到多少一捆干草⑨干草,指人命贱如草的平民和奴隶。中的恃强凌弱者引发的血腥争斗”;富勒⑩指托马斯·富勒(Thomas Fuller,1608——1661),17世纪英国学者、布道师,1635年获剑桥大学神学士学位。在他的《贤人》中写了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努力使自己的另一面也更狂妄自大,所做的事更举足轻重,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流氓如何被视为了不起,并在公务上制造麻烦。

6.众市民:棍棒、矛枪、戟钺![1]11

“棍棒(clubs)”一词的使用源自英语,正如“咬拇指”源自意大利语。司各特①指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18世纪英国历史小说家、诗人,著有小说《尼格尔的家产》(1882)。在《尼格尔的家产》中,描绘了我们熟悉的叫喊声。当维罗纳市民提起这件事时,我们不由得想起舰队街老钟表匠的店门口,金文和汤斯顿冲出去闹事的场景。

斯托②指约翰·斯托(John Storrs,1524——160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历史学家。所说的“大长棍”,是戴在伦敦学徒的脖子上的,就像伊丽莎白和詹姆斯时代喜欢吵架的人,要头戴一顶长棍帽一样。莎士比亚在外国人物的口中使用家乡话,是他艺术的一部分。这和把桑丘的西班牙谚语翻译成相应的英语谚语是一样的,而不是逐字翻译。维罗纳市民在俱乐部里的呼喊,表达了一种群众运动的思想,这种思想用其他语言再怎么强调,都不及“棍棒”的一半。

我们从坎特伯雷市政厅保存的一份古籍中,发现了一组矛枪和戟钺的记录(参见图1),那是一种非常早期的矛枪形式。矛枪出现于亨利六世、七世和八世时期;戟钺则跨越了爱德华四世、亨利七世和詹姆斯一世时期。

图1 矛枪与戟钺

7.班福里奥:……看见您儿子在城西那片枫树林下,他一大早就在那儿走来走去。[1]14

莎士比亚在处理自然风景的描述时,总能极其清楚地确定自己的位置。他从不会错把南方的枫树林③Sycamore,槭木、枫树,可指悬铃木、野生无花果、美国梧桐、挪威槭(挪威枫)。Sycamore来自拉丁语sycomorus、希腊语 sykomoros,指非洲无花果树。本文译作中的“枫叶”,亦指sycamore。当成北方的桦树林。

为了向观众更清晰地表达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他无需使用熟悉的传统图画,不再拘泥于服装④泛指舞台上的服装、妆容和道具等外在呈现。法则(我们以更为礼貌的方式使用这个词)。枫树林“从这座城市向西延伸”,莎士比亚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立刻进入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场景。

这里的枫树,也是一种法国梧桐⑤Oriental Plane,法国梧桐的专属名词。(在英国很少有人知道,虽然有时会发现),展开它的枝干,看出它是悬铃木属⑥Platanus,法国梧桐、悬铃木属,此处译者以为悬铃木属更为恰当。,在叙利亚、意大利的阳光下,提供最令人愉快的树荫。莎士比亚可能在乔叟的《花与叶》中发现了枫树,树篱在哪里?“在小巷尽头消失的绿,有了枫树一切都已完备。”⑦意大利语原诗:Closed in allé the green arbere, With sycamore was set and eglantere.

8.罗密欧:……啊,吵闹的相爱!啊,亲热的仇恨![1]16

这种矛盾对立的结合源于普罗旺斯抒情诗⑧普罗旺斯抒情诗,即中世纪骑士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而后彼特拉克⑨指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为之增添羽翼。莎士比亚这一段,可以明确追溯到乔叟所译的《玫瑰传奇》,我们把爱描述成可恨的和平,“真理充满谬误、绝望中的希望、无效的辩解、疾病的治愈”①原文:-a truth full of falsehood -a despairing hope-a void reason-a sick heal&c.等。

9.罗密欧:……那些幸运地亲吻着美人娥眉的黑色面具,却让我们遐想面具遮掩起了怎样的美丽。[1]19

斯提文斯②指乔治·斯提文斯(George Steevens,1736——1800),英国莎士比亚研究者。说,这里的面具是指剧院中女观众戴的;但没必要限制女士面具的使用。《维罗纳二绅士》中,我们看到了“驱除阳光的面具”。《爱的徒劳》里,国王和公主第一次见面时,女士们都戴着面具,俾隆对罗莎琳说“愿好运降临您的面罩”[2]47。

我们附上了一位戴着黑色面具的意大利女士画像(参见图2),这位意大利女士在提香·韦切利奥③提香·韦切利奥(Titian Vecellio,约1488——1576),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能的画家之一,兼工肖像、风景及神话、宗教主题的绘画。《现代和古老的记录》的画作中没戴面具。

图2 意大利女士画像

10.凯普莱特:……今晚我要照例设宴款待来宾,盛邀我所喜爱的亲朋来做客……[1]22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诗中,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在冬天:“冬夜使圣诞节气氛恢复了原貌,现在城里的太太们彼此相邀参加宴会。卡佩尔家是所有免费宴会的权威,宴会的习惯由此开始。”

也许,在莎士比亚的脑海中曾有这样的想法,舞会上,凯普莱特大叫起来:“把炉火熄了,屋里太热了。”

但在其他情况下,这个宴会无疑只能是夏季。班伏里奥说:“天气很热。”劳伦斯修士在他的花园里,“我要在太阳完全睁开火热的眼睛,欢快地将深夜里的朝露晒干之前”。

朱丽叶听见夜莺在石榴树上歌唱。将诗置于整个戏剧之中的做法,似乎融合在意大利“天堂穹顶”之下。“皎洁的月光把那片树梢染成了银白色”,黎明的曙光,因“泰坦神的车轮”才熠熠生辉。

11.凯普莱特:……享受充满青春活力的快乐时光,小伙子们都会发出舒心的欢笑。[1]22

约翰逊博士④约翰逊博士,即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英国作家和词典编纂者。读到“约曼”⑤约曼(yeoman)一词,在中古英语中意为年青人和侍从,在14——19世纪上半叶指英国农民的一个阶层。旧译为自耕农,后扩大到所有独自经营土地的自耕农,包括自由持有农、公簿持有农和长期佃农等。时,把凯普莱特在巴黎与“蓓蕾一样鲜艳的姑娘们”之间的喜悦,与农民喜迎春天归来时作了比较。但莎士比亚写下这些诗句之时,意大利诗歌的精神早已感染了他,他不再去想那些田里壮实的自耕农,“庄稼汉就在附近/在犁沟的土地吹着口哨”。而在薄伽丘笔下对同性恋群体的描写中,他们“坐在高高的草丛里,在树荫下/许多树都不透日光”。

事实上,在那首优美的十四行诗的开头,莎士比亚已经诠释了自己对“美丽四月”的理解。“在春天,我一直没有跟你在一起,/但见缤纷的四月,全副盛装,/在每样东西的心头点燃起春意。”[3]

杜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中观察得很清楚,莎士比亚可能“已注意到在一些手稿和印刷日历中出现的与上述月份相关的装饰,比如说:年轻人坐在草地上,男人用花冠给女孩做装饰”。我们从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一份精美的《罗马玫瑰》的手稿中,看见了相似的表现形式。

12.罗密欧:车前草的叶子确实有疗效。[1]24

阔叶车前草的叶子被用作止血剂。当然,莎士比亚在这里指的不是热带产水果的植物,而是英国沼泽地和沟渠里常见的车前草。车前草也被认为可以预防中毒,关于美德的寓意是罗密欧首先提到的。

13.乳母:……现在大地震已经过去十一年了……[1]29

在开头的介绍中,我们已经指出这句话的重要性,因为它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日期。据莎剧的观众回忆,地震发生在1580年。遵循显性原则,可以确定地震或其他任何显著现象发生的时间。

我们有一个例子可以追溯到先知阿摩司的时代:时值犹大王乌西雅、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位期间,提哥亚牧人阿摩司论及以色列,在大地震前两年便作出准确预测。

蒂勒维特①指托马斯·蒂勒维特(Thomas Tyrwhitt,1730——1786),英国学者,大英百科全书编辑,在古典文学和英国文学方面研究成果卓著。说:“可是,乳母怎么会在这种场合谈论地震呢?”我相信,所有的小说中都没有这种情况,而莎士比亚的故事已有了雏形。在我们看来,这绝非不可能。莎士比亚可能知道一些关于1348年在维罗纳发生大地震的描述,当时彼特拉克正在此逗留;出于某种历史机缘,他让乳母从这里开始说起,而与此同时,他的听众也会津津有味地提到1580年的英国地震。

14.凯普莱特夫人:……你可以把年轻的帕里斯的脸当一本书来读……[1]31

怀特爵士②指托马斯·怀特(Thomas Wyatt,1503——1542)爵士,16世纪英国诗人,将意大利十四行诗引入英文诗体。撰写和翻译过讽刺诗以及翻译过普卢塔克的作品。作为亨利八世的朝臣,多次担任外交使节。在精辟的小册子中所阐述的原则,正好为这篇文章的正确性提供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基于洛克③指约翰·洛克(John Locker,1632——1704),英国哲学家、医生,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和“自由主义”之父。学说中新的批评原则,可以解释和说明莎士比亚的各种段落。

怀特爵士最具独创性的理论,若非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将会失去很多。我们可以提一下他的主要观点,同样适用于莎士比亚。他的想象力常常给予他极大的热情,通过文字和思想的串联,用一种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的方式相结合,甚至与它们所涉及的主题无关。

我们欣然同意怀特爵士的观点,“人们倾向于把意义相隔甚远、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就其本质而言,有时必然会欺骗作者的热情,使其变成异想天开或荒唐可笑的组合”。然而,虽说这种原则创造了联想,同时也掩盖了它的效果。作为读者并没有被这种“迷人”所蒙蔽,他们立刻就发现画面的古怪和荒诞,并倾向于指责作者的意图是愚蠢的诡辩,或作出无礼的暗示。

蒙克·梅森先生①指亨利·约瑟夫·蒙克·梅森(Henry Joseph Monck Mason,1778——1858),爱尔兰作家、社会活动家,致力于用爱尔兰语传播《圣经》。正是本着这种冷静而又实事求是的批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对我们面前的这段话作出如此精辟的描述:“这篇荒谬的演讲充满了深奥的诡辩。”但恰如怀特爵士所解释的,联想的原则使我们立即同意这些诡辩的说法。用“书卷”比作年轻的帕里斯的脸,暗示着用“美丽的笔”来“书写”。而后,模糊而美丽的“书卷”被写在“他的眼睛边缘”,因为古书的评语总是印在书的空白处。最后,这本“爱情之书”缺少“封面”,“黄金故事”必须用“黄金扣子”锁住。对于意象脉络的巧妙处理,至少与“深奥的诡辩”同样引人注目。

15.班福里奥:……我们不需要用一条围巾蒙住眼睛的丘比特,手里拿着鞑靼人的彩绘木弓,像个稻草人似的去吓唬那些娘儿们;也用不着为了我们的到场,像后台的提词人那样无精打采地背诵一通开场白。[1]33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有戴面具的女人、亚马逊女战士,以及一个艺人扮演丘比特当众表演。在莎士比亚时期,甚至之前,这种“乔装”已是宫廷生活的惯例。但在此他说:“这个日子就没必要啰嗦了。”

“鞑靼彩绘木弓”是亚洲国家特有的双曲流线型弓,莎士比亚用这个词来区分丘比特的弓和古英语中的长弓。

吓唬那些娘儿们的“看守”也鞠了一躬:他隐蔽其中,却只是手里拿着弓箭,用布和稻草做成的稻草人。李尔说:“瞧那家伙拉弓的姿势,活像戳在田里的一个稻草人。”据沃顿②指托马斯·沃顿(Thomas Wanton,1728——1790),18世纪英国桂冠诗人。推测,“像后台的提词人那样无精打采地背诵一通开场白”,正是指我们后来在《哈姆雷特》中得以充分注视的男演员们。

16.班福里奥:……随便他们把我们想成什么人,我们不过是来跳他们一场舞,然后一走了之。[1]33-34

这里的“舞蹈”,指伊丽莎白时代的宫廷舞蹈,不像“帕万的悲歌”那么庄严。正如达文南特③指威廉·达文南特(William Davenant,1606——1668),英国诗人、剧作家和剧院经理。所说,王子们披着斗篷,律师身穿长袍,优雅的贵妇拖着巨大的裙摆,像孔雀尾巴一样扫过如潮的人流。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孔雀之舞”。

用莎士比亚自己的话来描述这“舞蹈”再好不过。活泼的贝特丽斯在《无事生非》中说:“妹妹,如果他求婚求得不是时候,那问题一定出在音乐里。要是亲王太急迫,你就告诉他凡事都得有节奏,用你的舞步给他答复。听我说,希罗:求婚、结婚和后悔,就好比苏格兰快步舞、慢步舞和五步舞。刚开始求婚的时候,像苏格兰快步舞,热烈、急切、充满幻想;举行婚礼时,像慢步舞一样彬彬有礼,充满了庄重古老的神圣;接着是后悔,疲乏受伤的腿脚跳起了五步舞,越跳越快,直到精疲力尽倒在坟墓里。”④指让·弗鲁瓦萨尔(Jean Froissart,约1337——约1405),法国中世纪著名编年史家、神父,著有《编年史》。

17.罗密欧:给我一个火把……[1]34

罗密欧宣布:“我不想跳舞”,随后他说,“我愿手持火烛在一旁观看”。在古代,所有国家的房间都由侍从手持蜡炬来照明。弗鲁瓦萨尔⑤此段莎剧引文为译者所译。这样描述菲比斯伯爵⑥指加斯顿·菲比斯伯爵(Gaston phoebus,1331——1391),法国贵族。他于1387年所著的《狩猎之书》详细描述了法国贵族在野外狩猎就餐的场景。的宴会:“午夜时分,当他走出卧室去前厅吃晚饭时,他的面前有十二位男仆举着十二支燃烧的火把,桌上摆满了晚餐。”然而,在英国手持火把并不是一种可耻的职务。当戏剧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堂上演时,伊丽莎白的退休绅士们手里都拿着火把。

18.罗密欧:……用脚后跟去给毫无知觉的灯芯草挠痒痒吧。[1]35

地毯虽然在意大利很有名,但在伊丽莎白时代却不符合英国人的习惯。按照亨茨纳①指保罗·亨茨纳(Poul Hentzner,1558——1623),德国法学家、律师,于1590年访问英国。他的《英国游记》于1797年被翻译成英文并在英国出版,成为研究伊丽莎白时代英国风俗的重要资料。的说法,甚至连女王的内厅也撒满了芦苇做的干草。地板上聚集的杂质很容易用灯芯草除掉。撒灯芯草的习俗在英国很普遍,但并非英国所特有。

布朗先生在关于“莎士比亚的自传体诗歌”的著作中评论道:“有人反对《驯悍记》中格鲁米奥提出的一个谬论:‘灯芯草可以播撒吗?’其实,在英国撒灯芯草的习俗也源于意大利。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过去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他们所用的意大利词汇‘到达(giuncare)’现已不再使用,这就是明证。”

19.茂丘西奥:嘘!别动,“像耗子一样安静”……[1]35

这里的一些名言,使评论家们感到困惑不解。当罗密欧说“我完了(I am done)”,茂丘西奥则玩起文字游戏:“像耗子一样安静(dun’s the mouse)。”这是经常出现在传统喜剧中的一句谚语。与《李尔王》中“猫是灰色的”这一不太常用的短语类似。

下面这句话“即便你是褐色马,我们也要把你从爱情的泥潭里拉出来”,同样令人费解,直到吉福德给出答案。

“‘褐色马陷在泥潭里’,这是我常玩的圣诞节游戏。有人把一根木头拿到房子中间:这就是褐色马(或赶马车的人)。有人大喊,他陷在了淤泥里。人群中走出两个人,套上绳索抛过去,想把他拉出来。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做到,需要寻求更多帮助。游戏继续,直到所有人都参与其中,褐色马才被解救。这种游戏的欢乐,源自乡下人为了举起木头而作的笨拙努力。他们尝试各式各样的拱形设计,直到木头的两端落在彼此的脚趾上。这样的游戏不会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娱乐,然而,我却见过许多真诚的欢笑。纸牌,古代体育运动的普遍替代品。这种上流社会的游戏,展现出了贪婪嫉妒、阴沉的怒容和真正的痛苦,相比之下,这些乡下人更喜欢假装挣扎时,身体滑稽的扭曲动作。”(《本·琼森作品集》第七卷,第282页)

20.茂丘西奥:……——别怪我瞎说②“别怪我瞎说”一句,梁实秋译本为“请原谅我这样说”;朱生豪译本为“恕我说这样的话”;方平译本无释义,似乎均与英文版本的原意有出入。“牛津版”“剑桥版”“奈特版”原文均为:“sir reverence,love,wherein thou stick’st.”在“皇莎初刻本”和“亨利·莫里版”中则为“save your reverence,love,wherein thou stick’st.”结合本条注释,笔者以为此处译为“尊敬的先生”更为妥帖,因为茂丘西奥意在以调侃的口吻打趣罗密欧。,你陷得太深了,都没到耳根了。[1]36

这是言论开放之前旧俗的道歉方式。茂丘西奥说,他将把罗密欧从“爱情的泥潭”中拯救出来,顺便一提,用普通的道歉方式来表达,是对爱的亵渎。

吉福德向我们提供了一本关于烟草起源的旧书,有较为确切的说法。“有一段时间,如果我们谈起烟草这种讨厌的东西,过去我们常说‘尊敬的先生’,但现在却忘了这种礼貌。”在这个词的另一个注释中,吉福德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注释中,这个简单的感叹词中有很多肮脏的意味,史蒂文斯和马隆似乎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本·琼森作品集》第六卷,第149页;第七卷,第337页)

21.茂丘西奥:……就是这位匪夷所思的仙后,会在夜里把马的鬃毛编成发辫……[1]38

我们从杜斯的插图中,摘录如下有趣的注释:

“这句话暗指一种非常奇异的迷信,在这个国家的少数地方尚未被遗忘。人们相信,某些恶灵喜欢在树林和舒适的地方游荡,偶尔也会扮成穿白衣的女人;有时,它们在夜间出没于马厩,手里拿着蜡烛,把蜡油滴落在马的鬃毛上,随后编成一个个解不开的结。这让可怜的动物们大为恼火,也让他们的主人苦不堪言。这些女巫在十三世纪巴黎主教奥弗涅的威廉①奥弗涅的威廉(William of Auvergne,约1180——1249),法国哲学家、神学家。1228年任巴黎主教,中世纪研究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中世纪思想家。的著作中曾有所提及。这里有一幅非常罕见的汉斯·布格梅尔②汉斯·布格梅尔(Hans Burgmair the Elder,1473——1531),德国画家。受业于施恩告尔,创作了近700幅木刻,作品多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的老版画,正好与这个主题有关。一个女巫拿着点燃的火把走进马厩,把鬃毛缠绕之前,在马夫身上施了魔法,他仰面躺下睡了过去,做了一场噩梦。

箭石或精灵石,被认为是抵御疾病和邪恶灵魂的符咒;而陨石、矿石和所有穿孔的燧石,把它们悬挂在马厩,或拴在动物的脖子上,不仅有相同的驱魔作用,而且还对牛、马等牲畜起到特殊的保护。”

下面一部分:

“把小精灵的头发烤得又脏又乱”,似乎和前文无关。但作为一种迷信,正如沃伯顿博士所观察到的,这可能起源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威克精灵所为。因此,那些凌乱打结的头发又被称为“精灵发”或“精灵结”。埃德加也说过:“把他所有的头发打成结。”

22.仆人甲:……把餐具柜搬开,小心那些金器、银器的餐具。[1]40

庭院里放着装饰性的碗柜、餐柜,在喜庆的日子会摆放托盘和烧杯。1599年的一出戏中,“完成了宫廷橱柜”;1606年查普曼③指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约1559——1634),英国戏剧家、诗人,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曾把《荷马史诗》译成英文。代表作品有《布西·德·昂布阿》《布西·德·昂布阿的复仇》。的另一出戏中,“这里立着我的宫廷碗柜和碗碟家具”。在意大利,本韦努托·切利尼④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画家、雕塑家、战士和音乐家,著有《切利尼自传》。的艺术被滥用在宫廷橱柜的精致装饰上。下面的版画展示的是,伊丽莎白时期宫廷里的一个富丽碗橱,里面陈列着许多意大利工艺的古董器皿,这些器皿都从英国运来。

第二幕

1.茂丘西奥:……当科菲多亚国王爱上乞丐姑娘……[1]58

国王科菲多亚和乞丐姑娘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古英语歌谣之一,也是莎剧观众十分熟悉的典故。在《爱的徒劳》中,装腔作势的绅士阿玛多和仆人毛斯也谈及于此。

亚马多:“不是有一首歌谣,孩子,国王与乞丐。”

毛子:“大约三代以前,世上有过这么一首罪恶的谣歌,我想,要么现在找不见了,要么,即便找见,甭管歌词、还是曲词,您都接受不了。”

亚马多:“我要把那歌谣重新写一遍,也好凭某个有力的先例为我的过错开脱。”[2]29-30

据考证,这首歌谣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古老歌谣集》版,出版于1765年;另一个在珀西①指托马斯·珀西(Thomas Percy,1729——1811),即下文中的珀西博士,英国古文物学家和主教。他收集民谣、古代英国诗歌,以唤起人们对英格兰和苏格兰传统歌曲的广泛兴趣。著有《古诗拾零》。的《古诗拾零》中。这两部作品看起来都像是不久前的“新作”,也许是在莎士比亚时代或者之后,在此我们把每一节都附加上一小节。

《古诗拾零》的版本②原诗:I read that once in Africa/A princely wight did reign,/Who had to name Cophetua,/As poets they did feign:/From nature’s laws he did decline,/For sure he was not of my mind,/He cared not for woman-kind,/But did them all disdain./But mark, what happened on a day,/As he out of his window lay,/He saw a beggar all in grey,/The which did cause him pain./The blinded boy, that shoots so trim,/From heaven down did hie,/He drew a dart and shot at him,/In place where he did lie.——

“在非洲,我曾读过

怀特王子统治时,

他被称为科菲多亚,

作为诗人,他们假装:

自然的规律,他衰落了,

这无疑,与我无关;

他不太喜欢女人的感觉,

但他们都不屑一顾。

但是马克,那天发生的事

他躺在窗前,

看到一个穿灰色衣服的乞丐,

确实使得他痛苦。

那个眼瞎了的男孩,他的腰肢纤细,

仿佛从天堂降临,

他抽出箭朝他射去,

飞向他躺着的地方。”

《古老歌谣集》的版本③原诗: A king once reigned beyond the seas,/ As we in ancient stories find,/Whom no fair face could ever please,/He cared not for womankind,/He despis’d the sweetest beauty,/And the greatest fortune too;/At length he married to a beggar;/See what Cupid’s dart can do./The blind boy that shoots so trim,/Did to his closet window steal,/And made him soon his power feel./He that never cared for women,/But did females ever hate,/At length was smitten, wounded, swooned,/For a beggar at his gate.——

“正如我们在古代故事中所熟悉的,

有一位国王曾统治海外,

美丽的脸庞永远无法取悦他,

他并不喜欢女人,

他藐视最沁人心脾的美丽,

和最伟大的财富;

最后他娶了一个乞丐,

看看丘比特的箭都做了什么。

这个眼瞎的男孩腰肢纤细,

偷了他衣橱的窗户,

很快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势。

一个从不喜欢女人的人,

女人也会心生厌恶,

最终被爱重击、受伤、神志不清,

就为一个站在他门口的乞丐。”

2.茂丘西奥:……罗密欧,晚安!这地上露天的草床太冷,不能睡,我要回家去睡我自己的床。[1]59

“第一对开本”中的原文是:“我要去睡我的矮床。”这看起来有点奇怪,茂丘西奥说睡在马车床,或者矮床①“马车床”和“矮床”的原文为truckle-bed和trundle-bed,两个词都强调床是装有小滚轮、可以收进主人床底下的。,这两个词都是用来解释床是可移动的。在莎士比亚时代,一间卧室会安放着一张立式床和一张矮床。在《温莎的快乐夫人》中,酒店老板说:“他的房间,他的住宅,他的城堡,他的大睡床和小矮床。”[4]这里,立式床是主人的卧榻,小矮床是给仆人用的。茂丘西奥为何要在这里强调自己睡仆人用的矮床呢?接下来的这句话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地上露天的草床太冷,不能睡。”

这一语境下,草床就是大地,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不过草床真正的叫法是旅行床。这“田野里的微光”,在古英语中被称之为桁架床(组合床)。桁架床除了豪华之外还配有一张矮床,因此,莎士比亚自然把它看得比单独的立式床更重要。

3.朱丽叶:好了,不要发誓。[1]65

柯勒律治②指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英国浪漫派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为朱丽叶的这段独白和整个场景,写了一段精妙的评论,我们从中摘录片段:

“爱,纯洁之爱,总会把对方的安全放在心上。这种无私,将真爱与谎称为爱的虚情假意区分开来。这里可与《暴风雨》第一场第三幕进行比较。莎士比亚擅长在相似的场景中,演奏出明显不同的情感曲调。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罗密欧与朱丽叶、费迪南德与米兰达的爱情告白更奇妙的例子。似乎一个更有激情,另一个更重尊严;然而,你会感受到朱丽叶甜美少女的身姿、不知所措的举止,可以和米兰达更平静、更贞洁的姿态相互转化,而且那么自然、流畅。”

4.朱丽叶:……啊,要是我会发出驯鹰人的声音,就能把这只雄鹰召回来![1]67

鹰由于长期的习惯,不得不服从驯鹰人的声音。格瓦斯·马克汉姆③格瓦斯·马克汉姆(Gervase Markham,1568——1637),英国诗人和作家,以其作品《英国妻子》而闻名。在他的《乡村的满足》中,生动描述了训鹰的过程:“看着它们,别让它们睡着;不断让它们飞回到你的拳头上,并用最熟悉的方式抚摸它们;用死鸟的翅膀、或者类似的羽毛和它们玩耍;经常用慈爱和温柔的表情注视着它们的脸。”一只如此被人训练的鹰,慢慢地熟悉了召唤的指令,进而学会如何分辨声音,如何听从指令。无论是听到一个声音,还是看到一个指令,它都会乖顺地飞回来。

朱丽叶称罗密欧是她的雄鹰,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鹰最美丽、优雅,常用来比喻王子。我们的诗人④特指莎士比亚。总在用自己的经验来使用意象,而且讲究得体。在《温莎的快乐夫人》中,福斯塔夫的侍从是雏鹰——羽翼未丰的小鹰;奥赛罗担心苔丝狄蒙娜很憔悴,也说她就像一只“每一根羽毛都要检查”的野鹰。

马辛格①指菲利普·马辛格(Philip Massinger,约1584——约1640),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国王剧团”的剧作家。对这种雄鹰的飞翔进行了充满激情的描述:

“不久之后,夜晚的飞行

慈祥的雄鹰,我称之为我的主人,

他是被派往月球的信使,

在这样一个地方,他似乎在说,

要么直视我,要么不见我!鹧鸪跳了出来,

已卑躬屈膝;努力想要呼吸,却不敢喘息

影子一晃而过,速度如此之快

他的翅膀中带着闪电,发动攻击。

那颤抖的鸟,在死亡中出现

为能成为他的猎物而感到自豪。”

5.劳伦斯修士:……大地是众生之母,也是万灵之墓……[1]70

弥尔顿在《失乐园》第二卷中,也有同样的观点:“自然孕育万物,也许,还是她的坟墓。”弥尔顿在编辑卢克莱修②指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前99——前55),罗马共和国末期诗人、哲学家,以哲理长诗《物性论》著称于世。的作品时,也有类似的段落:“奥姆尼帕伦斯,全能的守护神。”我们会问,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是否有同一灵感来源。不过,法尔梅在他《关于学习莎士比亚的论述》中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6.罗密欧:……忽然间,有一个人使我受了伤,那人也被我所伤;我俩的治疗,全要仰赖你的灵丹妙药来帮助。[1]73

关于“This”的使用,蒙克·梅森先生③指约翰·蒙克·梅森(John Monck Mason,1726——1809),爱尔兰政治家、文学学者,发表了很多关于莎士比亚、博蒙特和弗莱彻的戏剧评论和研究。说:“这是作者为了押韵,而牺牲语法的一种行为。”基于同样的理论,在他的研究中称罗密欧的语言是充满激情的“古怪行话”。在莎士比亚被指责牺牲语法之前,应该指出他的习语与他的前辈、同代人本质上是不同的。

珀西博士用古董的知识和诗人的感情来解释莎士比亚,他观察到,“在非常古老的英语中,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复数以eth和单数结尾,使用es也很常见”。托利特进一步解释说,“盎格鲁-撒克逊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复数结尾为eth,而达诺-撒克逊现在时结尾为es”。我们认为,马龙④指埃德蒙·马龙(Edmond Malone,1741——1812),爱尔兰莎士比亚学者、编辑。最早研究早期英国戏剧的历史学家,莎士比亚、德莱顿和雷诺兹的传记作者,也是文学欺诈和伪造的忠实揭露者。正确提出了纠正这些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语法原则,即“除了韵律和押韵,在所有地方替代了现代习语”。但是,对于那些能体会到古老用语价值的人来说,我们不妨谈谈那些不可能改正的事例。

尽管莎士比亚的语法校正者们曾经写过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也不愿在下面四行诗的最后一句话里,抛弃那一点矫揉造作的和谐。“听,听!云雀在天门歌唱,/旭日在空中高挂,/他的战马在泉边饮水/躺在雪白的花朵上。”⑤原诗:Hark, hark! the lark at heaven’s gate sings, /And Phoebus’ gins arise, /His steeds to water at those springs /On chalic’d flowers that lies.

7.茂丘西奥:……他可以随心所愿地刺中对手衣服上的纽扣,真是决斗高手,绝对是高手……[1]77

乔治·威瑟①乔治·威瑟(George Wither,1588——1667),英国诗人、讽刺作家。他与迈克尔·德雷顿、吉尔斯·弗莱彻、菲尼亚斯·弗莱彻和亨利·莫尔一起被归为斯宾塞派。在亨利王子的葬礼上说,这就是不列颠的悲哀:“唉!现在他将为我的比武增光,或者用骑士的行为向我致敬?”然而,当时的比武和骑士活动,不过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盛会”。人们已经学会了不用法官和狱吏,来为自己的冤屈报仇。

在旧骑士时代,他们可能会抑制任何仇恨或情绪的爆发,隐藏彼此之间的恶意,直到能够合法地解决。因此,根据理查德·库尔-德雷昂在他的比赛许可条例中所示,“我们土地上的和平不会被破坏,正义不会被破坏,森林也不会被破坏”。

两位骑士私下的比赛违反了骑士制度。乔叟②指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英国小说家、诗人。享有英国诗歌之父的美誉,代表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骑士的故事》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公爵来到平原,看到帕拉蒙和阿赛特像两头公牛一样打斗:

“猛地就冲到这两个人的中间,

一面大声叫‘住手’一面拔出剑:

‘别再打,我以伟大的玛斯③玛斯,指玛尔斯(Mars),罗马神话中的国土、战争、农业和春天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朱庇特与朱诺之子,贝娄娜的丈夫,维纳斯的情人,他是罗马军团崇拜的神明中最重要的一位,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瑞斯(Ares)。起誓,

看见谁再动手,我叫他马上死!

谁要再打,我立刻就要他脑袋!

你们是什么人,从实给我讲来。

为什么不在皇家的角斗场上,

却在这里如此轻率地斗一场,

连一个裁判一个证人都不找?’”[5]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英格兰经常发生决斗,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我们可以从莎士比亚这里单独收集。这件事已简化为一门科学。提伯尔特“十分神勇,还特别讲究决斗的礼仪”,是一丝不苟的完美主宰,善于按规则杀死对手,“第一剑、第二剑佯装进攻,然后稍一停顿,就像乐谱中出现的最短的休止符,致命的第三剑已经刺进你的胸膛”。懂得“决斗规则的一两条”的绅士,是一个对于最轻微的过错也会争吵的人。争吵的程度可以被视为起因,这些都被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嘲笑过:

杰奎斯:“别跑题,说你的第七个理由。——你凭什么断定这场争吵是根据第七个理由?”试金石:“先生,是这样,因为我七次都没直说对方撒谎。——奥黛丽,你得站出点儿端庄的样子来。——我讨厌某位朝臣的胡子式样,他派人带话给我,我若说他胡子式样不好,他自己觉得好,这叫‘谦恭反驳’;我若再对他说那式样不好,他会再回话说,他喜欢那式样,这叫‘适度挖苦’;我若还是说那式样不好,他就会蔑视我的眼力,这叫‘粗暴答复’;我若再次说那式样不好,他便回话说我说得不对,这叫‘大胆指责’;我若再次说那式样不好,他会说我撒谎,这叫‘寻衅反击’。一来二去,就到了‘间接说谎’和‘公然说谎’这一层。”[6]

试金石还补充道:“噢,先生!我们的争吵有据可依,全是根据书里的规则来的。”他提到了萨维奥罗①指文森修·萨维奥罗(Vincentio Saviolo,生卒年不详),16世纪的意大利击剑大师。1595年,萨维奥罗出版了击剑手册《他的练习》。和卡朗扎的作品,他们为决斗制定了法律。《莎士比亚的智慧》是蒙田哲学最好的评论:“问问为什么那个人拿他的剑和匕首来冒险,冒着生命和荣誉的危险;让他把这场争吵的真相告诉你吧,他一提起来就会脸红的,因为这既无聊又无聊。”但是,亨利四世的哲学和智慧,同样无法平息当时的争吵;在法国,虽然宣告所有决斗者都有罪,却徒劳无功。还有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面对亵渎君主可以处以死刑时,他只能在星法院里对他们进行愤怒而无效的谴责。

决斗的做法一直持续到内战,演变成公开的私人争吵。伯顿②指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1577——1639),英国教士、学者,著有《忧郁症剖析》。在他的《忧郁症剖析》中,对贵族进行了辛辣讽刺:“他们像我们现代的法国人一样,宁可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一磅血,也不愿在任何诚实的劳动中流下一滴汗。”

8.茂丘西奥:你溜走了,先生,溜走还不是骗吗?[1]80

在许多古老的戏剧中,有和这里一样的文字游戏,偷偷溜走和假币是同义。在罗伯特·格林③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1558——1592),大学才子派戏剧作家,16世纪后期最受欢迎的英国散文作家之一,是莎士比亚之前无韵诗浪漫喜剧创作中最成功的一位剧作家。的《小偷跌落》中,“slip”一词在字典里的定义是:“他去买了几张假币,都是老百姓口中内里黄铜、外表镀银的假币。”

9.茂丘西奥:不行,把脑子用在跟你比“追野鹅”那样的跑马比赛,我可跟不上……[1]81

在伊丽莎白时代,赛马和追雁(鹅)都是“贵族的娱乐活动”,一种至今仍在我们中间延续的体育运动。如果它能被称为体育运动的话,便几乎没必要再来描述它。当“追野鹅”时,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愚蠢;正如罗密欧所说,“快马加鞭,赶紧给你脑子抽一鞭子”是对其野蛮的描述。

10.茂丘西奥:我说,这不比你为了爱情唉声叹气的好吗?[1]82

柯勒律治邀请我们来比较一下,在这个场景中,“罗密欧半兴奋、半真实的轻松,和他爱上罗瑟琳时的第一种态度!无疑,他的意志已经到了紧要关头”。罗密欧不仅恢复了他的心境,而且还回到了传统的欢乐中——妙语连珠的五人游戏。这是莎士比亚时代上流社会的语调。“现在的你才是真正的罗密欧”,茂丘西奥说,“无论是娘胎里带来,还是后天打造”。

11.乳母:彼得,我的扇子。[1]83

彼得不得不忍受那把扇子,在这一幕的结尾以木刻的形式展出。当我们考虑其大小时,认为乳母应该有一个仆人来搬运扇子,它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可笑。在《爱的徒劳》中,莎士比亚给了阿玛多同样的职位:“阿,一个顶讲究的男人!看他走到小姐面前,替她拿扇子!”[2]82

12.乳母:已经过中午了吗?[1]84

根据茂丘西奥的回答,问候“晚安”开始的时间是中午。这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流露出了英国人的风度。因为按照意大利的习惯,是在日落后半小时为一天的开始,然后计算24小时,与文中的时间划分并不一致。

13.乳母:……请问先生,刚才那个粗鲁的满口下流话的家伙是什么人?[1]86

斯提文斯指出,“商人”一词在古代用于区别于绅士,因为我们仍然用“chap”这个词作为“chap man”的缩写。杜斯引用惠特斯通①指乔治·惠特斯通(George Whetstone,约1544——约1587),16世纪英国剧作家、诗人。在《城市治安官的镜子》(1584)中的一段话,关于伦敦市民高利贷行为的结论性观点:“英国绅士们对这些伦敦市民怀有一种天生的恶意,他们的行为是极端的,就像他们会厌恶说出这些人的名字,于是用‘投机者’来代替。在类似的情况下,市民也被视作流氓。”

14.乳母:啊!您真会说笑,那是狗的名字。[1]89

R是狗的名字。本·琼森说:“在英语语法中,字母R的发声和狗吠声相似。”翻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由狗的声音构成的动词。比如,1600年出版的《纳什》(Nash)中,“他们在夜间对着月亮飞舞和吠叫”。在赫兰德翻译普鲁塔克②普鲁塔克(Plutarchus,46——120),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希腊罗马名人传》《道德论集》闻名后世。的《道德论集》中,“狗天生就很凶猛,爱狂吠,在很小的场地就能发动战争”。伊拉斯谟③指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中世纪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他是一个用“纯正”拉丁语写作的古典学者。则认为,R是代表狗的字母,并不是源自声音,而是咆哮之下狗的神态。

15.朱丽叶:……是飞翔的白鸽驾着爱神的天车,像风一样疾驰而过的丘比特也长着一双飞翔的翅膀……[1]90

风驰而飞的翅膀,描绘出爱神维纳斯。这里和莎士比亚在《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结尾所作的描述一样:

“此时她已厌倦人世,就匆匆离去,

驾起白鸽;借它们敏捷的帮助,

乘上了轻盈的战场;穿过空旷的天宇,

迎着疾风,那战车一路飞向帕福斯——

碧海环绕的仙岛,在那儿,那仙后

不再把本相显露:将从此归隐。”

猜你喜欢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音乐剧的新浪潮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长盛不衰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登羊城劲刮浪漫“台风”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新款阿尔法·罗密欧Gi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