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2022-12-12赵永锋刘丽文董子龙张冰清赵军凤赵晓宇
赵永锋,刘丽文,董子龙,刘 珍,张冰清,赵军凤,赵晓宇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炎症性病变。在我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患者,每年发病率为0.5%~3.0%[1]。研究[2]显示,28.6%无水肿或其他临床症状的可见静脉曲张患者在平均6.6年后进展为更严重的静脉疾病,即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因此,在早期对疾病进行预防在降低疾病罹患率及疾病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患者1073例,其中男555例,女518例,平均年龄(53.16±12.36)岁。根据2022年欧洲血管外科学会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将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级中C3至C6级定义为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VI),将C0至C2级定义为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早期(CVI早期)[3]。病例纳入标准:临床表现符合CEAP分级中C分类表现[4-5];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下肢深静脉疾病,如血栓、受压、梗阻、发育异常等;髂静脉受压、梗阻、发育异常等;引起下肢水肿的疾病,如心力衰竭、肾炎、淋巴回流障碍等;下肢浅静脉炎;由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病等引起的皮肤病变;下肢动脉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脉管炎及动脉性溃疡等;影响患者主观感觉及表达的疾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下肢静脉曲张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下肢静脉疾病相关因素(如家族史、久坐时间、久站时间、冷刺激史等),以及静脉疾病严重程度量表如患者静脉疾病临床症状评分(HASTI)、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等[6]。
2 结 果
2.1 CVI早期与CV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CVI早期与CV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根据CEAP分级,1073例患者中CVI 468例,CVI早期605例。CVI早期与CVI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程、久站时间、久坐时间、吸烟史、腿部外伤史、下肢静脉血栓史、糖尿病史、风湿病史、HASTI评分及V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久站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史及糖尿病史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各独立危险因素对CVI的诊断价值 见表3。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体重>68 kg、病程>12年及久站时间>6 h对CV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表3 各独立危险因素对CVI的诊断价值
3 讨 论
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静脉曲张。当曲张静脉张力降低时,静脉渗出增加、含铁血黄素沉积及局部炎症级联反应使得组织受损,表现为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湿疹、皮脂硬化甚至溃疡。既往研究[7-11]表明,年龄、性别、肥胖、家族史及种族等是下肢静脉疾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程、久站时间、久坐时间、吸烟史、腿部外伤史、下肢静脉血栓史、糖尿病史及风湿病史是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久站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史及糖尿病史是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12]表明,女性因妊娠、激素及生活方式等特性致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高于男性且具有更高的CEAP分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在CVI早期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更易进展为CVI,分析原因主要为男性患者重体力劳动高于女性,既往调查研究[13]也显示重体力劳动者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明显高于轻中度体力劳动者。慢性静脉疾病是一种具有遗传特性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本研究结果显示50岁以上及病程超过12年的患者更易进展为CVI。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常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引起的浅静脉血液反流所致,在疾病早期阶段浅静脉静水压增加,但浅静脉壁张力及静脉壁周围基质可代偿性抵制跨壁压增加,当静脉壁损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及因子外渗,使周围组织损伤蔓延,累及皮肤而发生色素沉着、湿疹甚至久治不愈的溃疡[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每日久站时间超过6 h及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患者更易进展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更严重的临床表征,分析原因为每日站立时间过久一方面极大地减慢了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另一方面久站使得小腿肌肉呈持续收缩状态,浅静脉基质微循环代谢速率减慢,加重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环;而既往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患者因血栓对静脉瓣膜损伤,使瓣膜功能障碍,进一步促进了下肢浅静脉静水压的增加。研究[16-17]表明,肥胖是下肢静脉曲张的第二大危险因素且体重指数大于25 kg/m2的患者具有更高等级的CEAP-C分级。本研究显示,超重及肥胖是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慢性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重大于68 kg时患者更易发展为CVI。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更易进展为CVI,分析原因主要为糖尿病患者自身葡萄糖经多元醇和己糖胺代谢途径进一步导致活性氧及炎症增加,且晚期糖化终产物使蛋白功能改变或丧失,促使炎症因子和自由基的释放,从而加重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18]。
综上所述,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50岁、体重>68 kg、病程>12年、每日站立时间>6 h、下肢静脉血栓病史及糖尿病史,为延缓疾病进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为CVI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基础证据[19-20]。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仅比较了CVI及CVI早期患者的危险因素,未比较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与正常健康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其次,本研究按照CEAP分级中C分类项分为两组,并未对CEAP分级中所有C分类项进行分析比较,需要后期增加样本量后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