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24h电针预防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2022-12-12曹齐增王利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电针开腹

郑 茜 曹齐增 王利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 210029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妇科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对于巨大子宫肌瘤或疑有盆腔粘连患者来说,开腹手术常作为首选手术方式。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外科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形成切口疝、吸入性肺炎甚至气胸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增加其医疗开支[1],不符合现代加速外科康复的理念。现在单一药物预防PONV 的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联合运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成为目前防治PONV 的探讨热点。中医疗法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代表,其疗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术前电针的运用可以加强术后镇痛,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对PONV 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妇科手术患者是发生PONV 的高危群体[3],且开腹手术患者由于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发生PONV 的概率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24 h 电针预防妇科开腹术后PONV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90 例,手术类型包括经腹子宫全切术、卵巢病损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切除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纳入标准:①全身麻醉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3 h;②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③年龄18~65 岁;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慢性疼痛、麻醉/镇痛药物成瘾、酗酒、吸毒者;②术前凝血异常、严重肝肾功能病变者;③全身症状不能进行针灸治疗者;④有重大心理问题、语言障碍或精神病史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NL-198-02),患者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药物为丙泊酚乳状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20 ml)、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50 μg/ml)、注射用维库溴铵(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11,规格:4 mg),诱导顺利完成后进行气管插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呼吸指标。麻醉维持方式为静吸复合,采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07,规格:250 ml)持续吸入,丙泊酚和注射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 mg)持续泵注,术中可追加适量肌松药,麻醉诱导后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陕西同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261,规格:5 mg/ml)5 mg,手术完成前给予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70,规格:2 mg/ml)2 mg、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4,规格:40 mg)40 mg 止吐镇痛。术后给予所有患者镇痛泵缓解疼痛,其成分为舒芬太尼2 μg/kg 及托烷司琼0.1 mg/kg,稀释至100 ml 生理盐水,输注速度设置为2 ml/h。

1.3 干预方法

观察组:术前24 h 在病房实施电针治疗,以双侧内关和足三里为穴位刺激点。内关直刺0.5~1.0 寸,足三里直刺1.0~1.2 寸,采用XS-998B04 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对穴位进行电刺激,采用疏密波形,电流脉冲频率设置为2、10、50、100 Hz 周期性变化,强度以患者无不适感为准,持续30 min。对照组术前不予电针刺激。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ASA 分级、手术时间、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用量及Apfel 评分。①ASA 分级[4]具体包括Ⅰ~Ⅴ级,Ⅰ级:患者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无风险;Ⅱ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极小;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一定的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Ⅴ级:病情危重,濒临死亡。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②Apfel 评分用来评估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其具体内容包括女性、晕动症或者PONV 史、非吸烟者及应用阿片类药物四个危险因素,每个因素为1 分,评分为0、1、2、3 和4 分,发生PONV 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 和80%[5]。③记录患者术后6、24、48 h 恶心(postoperative nausea,PON)和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情况及术后首次通气时间。④记录患者术后6、24、48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VAS 评分是常用的疼痛评分标准之一,将疼痛分为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横线上画上记号,用来表示疼痛的程度,1~3 分代表轻度疼痛,4~6 分代表中度疼痛,7~10 分代表重度疼痛。⑤记录患者有无不良电针反应,如红肿、出血、感染等。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组内采用Friedman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PON、POV及通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6、24 h 的PON、POV 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48 h 的PON、POV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PON、POV 发生率均为24 h 最高,48 h 最低。且对照组各时间点PON、POV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各时间点PON、POV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间点PON、POV及通气时间比较

2.2 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6 h 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24、48 h 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M(P25,P75)]

2.3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接受电针过程中未出现出血、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PONV 在全身麻醉妇科术后发生率可高达80%,其危险因素包括镇痛泵的使用、术毕应用肌松拮抗剂、麻醉时间较长及患者本身存在晕动病史[7-8]。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进行Apfel 评分,多数患者评分在2 分以上,发生PONV 的概率较高,极大降低了患者舒适度与康复质量[9]。针刺是一项传统的中医疗法,针刺治疗能对人体气血运行进行调节,平衡阴阳,扶正祛邪[10],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PONV 的预防与治疗,且疗效确切[11]。

本研究选取了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这两个穴位均为人体十分重要的穴位。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主要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中常通过针刺该穴位治疗心悸、胃痛、失眠等疾病[12]。内关穴在预防术后PONV 中作用显著,对机体多个系统都有调节作用,包括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13]。刺激内关穴可加快胃肠蠕动,直接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促进体内β-内咖肽的释放,活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从而影响5-HT3的传递,依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来减少PONV 的发生[14]。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临床中常通过针刺该穴位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外科疾病、神志病。刺激足三里穴可调节足阳明胃经脏腑功能,发挥健脾和胃、理气降气功效,同时治疗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缩短其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15]。电针是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结合了现代物理疗法,是传统针灸的进一步提升。此外,电针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持久性及无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 PON、POV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实术前24 h电针有助于预防PON、POV 的发生,并帮助调节胃肠道功能,此干预方法疗效性和安全性均较理想。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术后6 h 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电针疗法具有通经活血止痛的效果,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16]。持续针刺可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激活镇痛机制的主要神经递质是β-内咖肽。电针发挥镇痛作用的方式为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β-内咖肽的释放增加,继而与u 受体相结合发挥镇痛作用[17]。同时,在外周神经系统,引起游离神经末梢疼痛的主要是大量致痛因子如组织胺,电针可以有效抑制此类物质的释放[18]。

综上所述,对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来说,术前24 h 电针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后PONV 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此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不足在于样本量偏少、手术类型未涉及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电针时机仅限于术前24 h等,此类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加以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电针开腹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