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共创的智能财务生态管理
2022-12-12田高良博士生导师张晓涛高级会计师
田高良(博士生导师),张晓涛(高级会计师)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链、要素链、制度链、价值链达到有机融合。可见,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黄金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国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智能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并提出要构建会计信息化框架体系[1]。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和分享经济引发共创共享的新产业,强调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催生了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的出现。当前,国家持续深化经济改革,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创新主体。国资委多次提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工作,建设智能财务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理顺新机制,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数字化,锁定效益核心目标,为共创共享提供新动能,让智能智慧化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企业在创新发展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在梳理数字化转型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共享与价值共创的内涵,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的转型思路。②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明确了智能财务体系架构的特点,提高业财融合和会计数据生产要素的融合度。③探索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智能财务建设的具体目标,以及智能财务管理应用实践,形成了智能财务建设的生态管理圈。
二、共享与价值共创
(一)共创共享
共创共享涵盖智能管理的许多概念,数字经济下价值的共同开发,涉及所有经济资源和管理主体的资源协同和创新协同。共同管理理念产生价值共创的共享逻辑,形成价值创造的共同体。从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考虑社会价值系统进入价值共创体系的影响特征,在“共创”和“共享”两个层面表现数字化价值的共创原理[2]。200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与拉玛斯瓦米(Ramaswamy)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率先提出了价值共创这一观点[1]。从共创共享的内涵来看,数字化技术应用开创了共同协作的模式,具有价值共创特征,有利于创造共享效应的价值盈余,拓展智能财务的发展路径[3]。立足共创共享的协同层面,系统研究创造价值的关系和共赢创新的成果,集中化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催生新兴价值赋予产业融合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价值共创管理模式的运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2021年)》指出,数字经济平台的繁荣,推动了会计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财务组织模式和价值体系运行模式得到创新应用,形成了科学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叠加,财务会计数据共享高度协同,财务管理的效率提升,从而提高了价值创造的共创能力[4]。伴随共生共创理念的不断成熟,智能财务系统知识逐步迭代更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价值创造模式融合发展,形成了智能财务发展与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良性循环。立足创新动力和创新资源自动调用财务运行规则,合理优化业务稽核运行方式,依赖新型的价值共创形式,标准化财务与业务运行流程,促进财务转型模式向价值共创方向转型。
(三)共创共享与价值创造管理的协同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高达39.86%,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共创共享赋能生产效率和商业资源的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正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遵照企业的发展战略搭建智能财务战略平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从而形成智能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多元化的生态合作链条,完善共创共享的协同局面[5]。联手生态伙伴,提高数据信息在财务共享中的价值创造与服务水平,坚持生态共享共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借鉴学习行业先进的智能财务管理模式,形成先进的智能财务管理平台,构建开放性新体制[6]。
(四)多维度共创共享组织的实施
共创共享经济是数字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合产物。随着“数字化+”新兴数字产业链的拓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共生,要求企业适度调整发展战略,提升运行效率[7]。以效益转型为导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完善精益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区域间的数字经济合作,共同向价值共创模式迈进。以智能创新为目标,构建多维的智能财务联合体,实现数据管理的智能化,以及财务管理的智能共创。借助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激发数据要素的创新动力,驱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采用优势互补,赋能企业管理创新与体系升级,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
三、智能财务建设的基本目标
智能财务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以智能信息化为工具的财务管理模式。智能财务建设以数据驱动管理为契机,利用智能技术对智能新领域进行管理,加快世界一流财务体系建设。智能财务建设的基本目标可分解为财务、业务、管理三个层面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层面的目标
1.对象多样化。立足于财务共享体系建设,以智能财务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以战略管理平台、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经营成果评价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智能财务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智能财务核算对象扮演智能生产、经营管理、管理控制、决策分析的角色,支持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动态协同,实现整个财务管理对象的多样化,能满足新时期智能财务工作的要求[9]。
2.核算自动化。借助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业务驱动财务实现业财一体化,财务核算流程因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应用得到优化,真正实现业财融合管理。应用智能信息技术推动财务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实现会计核算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体现数据共享的价值,并实现与业务管理的有效整合[9]。在自动化处理业务数据的过程中,发挥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的作用,提升企业基础交易业务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指标可控化。以数据挖掘技术为重点,全面整合和识别智能财务共享信息,建立指标管理创新模型和指标算法模型,实现对财务指标的智能管控。依靠智能财务分析平台,采用管理会计的趋势分析方法、市场营销分析策略、经营成本与收入分析、预算执行力分析等,及时向高层管理者传达有效的决策信息[10]。充分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及时动态地反馈和共享日常经营成果,全面实现指标可控。
4.效益目标化。加快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结合企业的具体财务指标数据,实现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目标。将效益转型贯穿智能财务建设的全过程,提高智能技术的融合度,为智能决策分析提供支撑。柔性渗透经营业绩目标,增强价值链管控力度,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经营及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实现企业价值。
(二)业务层面的目标
1.业务流程化。数字信息技术与业务关系交互存在,通过智能财务的有效协同,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销售研发活动、经营评价行为的全面管理与控制。企业各项业务处理全面进入流程化阶段,开始程序化的结构性工作,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被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系统性地有效采集各种业务数据[11]。在业务信息系统中融入智能技术,进行全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实现业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融合。
2.流程标准化。以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为基础,细化业务活动的主数据,将经济业务事项流程管理标准化。建立智能化标准财务控制体系,实现流程标准、管理标准、数据标准、治理标准的总体要求。强化过程控制,规范业务管理,将业务类型、场景、业务流程标准化,搭建高质量的流程标准化体系,为智能化和可视化的管理提供支持[12]。依靠结构化的业务数据,使整个财务管理过程达到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数据标准化、财务共享标准化。
3.标准清单化。对智能技术的应用,必须明确单据控制规则,建立多维化的工作清单,形成信息体系建设的清单子目,为信息流程设计提供依据。在智能财务项目建设中发挥清单的指导作用,对客户清单进行分类和特点分析,全面推动技术、产品流程和平台设计的标准应用。通过信息规则形成业务清单,产生项目管理的子系统,完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化和流程标准化。
4.清单信息化。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业务信息化是智能财务体系标准化的前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内嵌规则引擎,将规则程序转换为系统语言,促使所有管理清单转换为业务活动流、财务会计流、管理共享流,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13]。搭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智能深度融合,借助自定义表单结构将流程信息化、数据结构化、财务数字化,为财务智能化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保障。
5.信息智能化。以智能财务管理平台为依托,实现智能采集的数据化,将规则植入系统,结合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多维特征,实现系统智能化的财务规则和规则控制[14]。借助智能财务信息化平台,提升财务全流程智能管控能力,注重数据分析与智能引擎的赋能价值,让财务智能化满足所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需求[15]。发挥财务共享与智能管理的协同效应,实现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为价值管理体系提供方向指引。
(三)管理层面的目标
1.制度精细化。借助大数据应用平台,全面梳理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制定智能财务时代财务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满足现实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立足智能财务与数据驱动管理,参与管理决策,优化企业的制度流程框架,建立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的管理体系[16]。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适应内部运营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满足管理层和业务层的管理需求,实现精细协同管理的目标。
2.系统模型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拓宽了智能财务的知识边界和组织边界。构建智能财务会计共享体系,深度挖掘业务数据、管理数据、财务数据,形成系统化的结构模型和业务模型[17]。创造符合企业发展特征的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和价值链模式,结合企业的自身优势打造多元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和数据挖掘模型,获取高价值的数据信息,为管理评价与基础提供支撑。
3.数据共享化。数字技术带来了智能创新的多面性,融合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管理系统构架,进行数据挖掘与模型分析,建立与智能管理相适应的共享模式。通过业务模型和智能财务结果的可视化,提升数据应用的共享效果,获得高质量会计信息[18]。基于业财融合高效处理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规范数据共享的管理层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4.管理集约化。遵循战略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管理会计集约化程度。考虑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性,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建立企业智能财务预测、营运管理、绩效管理、报表分析等管理体系,提供实时多维决策支持[19]。借助商业智能技术,以持续价值创造为核心,为企业经营分析和管理分析提供数据来源,为企业价值创造与决策管理提供保障。
智能财务建设的基本目标归纳如图1所示。
四、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务的生态构建
新时期,数据经济推动了我国的市场运行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借助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智能财务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从战略转型方面全面深化业财融合
智能战略型财务管理是智能财务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企业的总体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挥塔”,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支撑,要基于企业战略愿景,制定明确的财务智能化的目标。正确认识智能财务发展的必要性,明确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目标,让智能财务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支。在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协调企业各方的利益,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建立基于业务财务、共享财务、战略财务的智能财务框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20]。借助智能技术和财务共享,实现企业的业务、管理、财务的全面一体化,打造业财融合的智能信息平台,利用战略决策和预测、战略控制与计划,加强对智能财务发展战略的认识,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从转型发展方向转变财务组织模式
组织变革是在一个共同牵制作用力下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改革。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探索适应本企业的智能财务发展模式,系统地制定智能财务的发展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分模块地展开推动财务转型的各项工作。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围绕国家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构建智能财务研究生态体系,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将智能财务的管理理念发展到智能决策领域,推动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转型,形成企业财务转型的新竞争优势[21]。优化企业组织模式,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势,让财务组织模式为企业的财务战略发挥指导作用,满足企业内外部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需求,提升企业运行效率。进行精益部署,通过财务模块集成与共享,搭建战略管理科、资金税务科、损益管理科、价值工程科、管理会计科、资产管理科、共享信息科等部门的组织体系,形成以战略管理思维导图为指引的组织模式。
(三)从组织架构设计方面调整智能财务架构
组织框架设计在智能转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国有企业承担国家战略,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经济绩效的目标。搭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智能财务建设框架包括智能财务共享系统、智能决策分析系统、数字财务综合服务系统和智能指标评价系统。智能财务共享系统以业务处理和财务核算系统为核心,依靠信息化共享核心系统,形成更大规模的数据共享中心。智能决策分析系统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基础,搭建覆盖战略规划、预算执行、评价考核的全流程的管理会计系统。数字财务综合服务系统全面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贯穿企业管理体制与组织架构全过程[22]。实现业务框架、应用框架、数据框架、技术会计、安全网络框架的全面技术管理系统。智能指标评价系统以智能财务系统为中枢,整合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系统,借助数据关联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多元指标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利用可视化管理原则展示数据计算和经营成果,形成数据报告一体化的体系。
(四)从管理流程再造方面建设智能管理生态圈
通过商业智能(BI)等技术,将人类主观感知信息与机器客观采集信息整合匹配,让信息系统完成经济业务的流程处理。财务共享服务是智能财务体系建设的起点,通过业财融合实现数据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覆盖,打通会计信息化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智能财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共享[23]。结合移动云端、图像识别、流程再造,实施财务数字的相互关联,推动企业智能财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创新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搭建商务信息技术(BIT)、企业资源规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营销系统(DMS)、金融服务管理系统(FM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报表管理系统(HFM)等与智能财务紧密相关的信息系统。构建以智能财务为核心的生态体系,辐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财务流程的资源共享,推进经济业务与财务管理的双向融合,实现管理流程的平台化、智能化,全面建成智能管理生态圈。具体如图2所示。
(五)从商业经营模式方面引领价值共创管理
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研究智能财务转型的宏观规律,科学规划财务智能化转型的整体阶段,制定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转型方向。从政府层面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依靠对市场变化的掌控能力和敏锐判断力,引导政府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促进智能模式的有效拓展。从企业层面探索人机合作模式的微观效应,全面引领财务转型工作的开展,全面开启企业数字化的升级。在各组织模块中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使各组织模块协同统一,发展数字化下的商业模式,促进更高价值管理会计和治理体系的成熟。加强顶层设计,调整财务组织运行方式,理顺价值共创新机制,让数据赋能企业价值创造,以效益为导向,建立健全全价值链贡献模式。
五、智能财务生态建设的创新思路
近年来,世界各国将智能财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核心,符合数字经济特征,加快了信息化整体布局。智能财务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性管理工作,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一)坚持智能导向,以企业战略转型为依托
党的十九大指出,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企业依据自身的战略需求明确战略定位,依靠战略目标搭建智能财务管理新模式,智能财务管理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的永恒主题。智能财务管理支持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企业围绕战略指引选择智能财务会计平台,依据战略架构实施智能管理会计,根据战略评价实现智能数据指标管理。借助数据信息来源实施业财融合,依靠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完成经营推演,发挥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实现共享管理的可视化,实时、准确、智能地指挥企业的生产组织和智能管理。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引导,准确把握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建立整体性的数字战略地图,构建战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动企业集团的智能财务转型,不断提升智能财务的竞争优势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
(二)坚持效益导向,以业财共享融合为统领
当前,国家全面提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各方利益,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坚持效益导向,合理调整财务智能化转型的过程路径,实现管理层、业务层、财务层的全面业财一体化,以及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的目标。围绕企业效益转型,参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提高财务数据的管理价值,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高度融合。以智能信息网络为载体,以财务共享领域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业财融合的共享体系,科学地利用共享数据,保障企业财务信息转型工作的有效执行。创新商业模式,搭建管理领域系统性框架,提供准确完整的共享信息数据支持,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全流程贯通,全面提升智能财务的工作效率与共享质量。
(三)坚持创新导向,以高质创新创效为理念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基于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以创新驱动财务战略转型,满足财务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和数据标准的需求,达到价值创造共享共赢的目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发挥智慧信息更替人类感知的迭代效应,实现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利用智能手段分析财务领域的数据,实现智能决策。立足集团企业财务转型的创新需求,以价值链智慧管理为理念,延展智能财务会计的管理职能,提高财务信息处理效率。构建涵盖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的智能信息平台,坚持智能财务管理创新,赢得企业管理层对智能财务的支持与重视,充分发挥智能财务管理在企业价值创造、提质增效、创新驱动、高质创效方面的作用。
(四)坚持价值导向,以价值共创管理为转变
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加快数字经济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国家数字化、智能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价值创造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趋势。智能财务赋能企业价值创造,拓宽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思路。从管理角度看,对财务对象的关键要素实施全流程追溯和跟踪,集中管理层价值转型的统一思路,对数据进行采集、评估和分析,以实现智能化平台的闭环管理。从财务角度看,遵循业务场景分析、财务功能结构设计、信息系统迭代的复杂性,以获取价值创造和盈利水平的增长。激发内部活力,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构建智能财务体系,加快企业资源共享,促进财务与业务融合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以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引企业的智能财务转型深度发展。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推动企业从经营管理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共生共建,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坚持科研导向,以智能智慧双创为优势
随着大数据、财务云、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出现,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打造新型智能财务体系,这对数智时代新商科产教融合、智能财务学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国务院提出,在高校和政府智能财务转型机遇下,创新“产教融合”一体化协同模式,智能财务与会计学科转型是新商业模式下智能财务研究的核心问题。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类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的概念和理论成为新的科研课题,新商科协同育人生态建设成为新的理论探索。注重先进科学知识的引领作用,将数据科学体系引入财务领域,将智能组织框架引入管理领域,加强智能财务相关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融合。目前,企业界智能财务实践应用胜过高校的理论创新,高校要探索培养智能财务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创造智能财务的实践机会,培养科技型和管理型应用类高端人才,赋能智能财务科研与创新。时刻关注智能学科的前沿发展,注重学科交叉,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既覆盖基础学科又用以智慧管理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六)坚持生态导向,以价值链管理为引领
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推动了“互联信息”向“价值互联”转变。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此外,还要推动数字化智能财务体系的全面升级,加快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激活全链条的产业改造功能,提高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叠加倍增作用。创新智能财务生态发展模式,促进智能财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智能财务应用主体的内部和外部生态圈。构建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智能管理应用体系,搭建政府主管部门包括财政税务、审计金融、海关银监的智能发展产业链,围绕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商业发展战略,通过法规标准、信息规范、应用高效来推动企业智能财务的全方位发展。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的优化与变革,利用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构建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以及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确保智能财务向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利方向发展,聚焦数据价值释放的智能创新生态应用,专注数据与智能的工具链,将产业链延展至价值链乃至整个生态圈。
(七)坚持文化赋能,以智能财务文化为保障
会计文化建设势必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规划先行同步,挖掘会计精神与文化内涵,开展会计文化与智能财务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形成“开放、融合、智慧”的智能财务建设文化,以战略转型为统领,以智能财务文化为出发点,提升财务智能化运营水平,大力开展智慧财务建设。树立价值效益理念“践行者”的文化定位,以智能信息化为基础,以价值共创为核心,形成以共享财务为基础的智能财务新体系。创建数智化财务体系,以精细管理服务为目标,以价值创造为准绳,优化理念创新,从思想上提高企业智能财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驱动智能变革,赋能文化创新,提高企业领导对智能财务文化的关注程度,促使其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为会计文化提供组织保障和辅助支持,从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财务智能化转型是一个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认知过程,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催生和孕育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本文以共享与价值共创为核心,明确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智能财务建设的具体目标,创新性地提出智能财务建设的生态管理圈理念。以企业战略转型为依托拓宽管理视野,以价值共创管理为转变提高双创实效,推动智能财务新兴学科的应用,引领我国智能化转型实践路径,为企业智能财务管理和智能财务创新发展研究提供新方向,引领高质量财务管理赋能企业价值创造目标。
(二)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适时制定我国智能财务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智能财务建设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实现对企业智能财务发展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智能财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2.深化理论体系研究。加大智能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为智能财务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加大产学研融合程度,促进智能财务会计标准化建设,提升国家智慧管理的辐射力、影响力和辐射引领作用,提高我国会计界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