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附3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2022-12-12何楠唐小斌梁紫轲张腾飞刘博文陈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参考值肺动脉溶栓

何楠,唐小斌,梁紫轲,张腾飞,刘博文,陈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北京 10001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临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或)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综合征,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1]。PE 的年发病率为0.39‰~1.15‰,可能导致美国每年≤30 万例死亡[2]。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学会2019年PE指南[1]基于高、中高、中低和低风险组的定义,推荐对高危患者采取全身静脉溶栓(手术或介入)再灌注治疗,此外,对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也推荐进行补救性溶栓治疗(thrombolytic treatment,TT);导管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ed treatments,CDT)作为补救性TT 的替代方案应予以考虑[1]。虽然TT 可以改善右心室功能紊乱和血流动力学,但是增加了包括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的风险[3]。

近年出现的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Angio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ART)是一种依据伯努利原理,在高压脉冲注射溶栓药溶解、粉碎血栓的同时,导管头端负压区机械性抽吸血栓的技术,AngioJet 的特殊设计允许在段级肺动脉分支上进行抽吸,对于急性PE 似乎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但其安全性需进一步探索[4-7]。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 例接受ART 治疗的中高危急性PE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患者1 女性,62 岁,因“活动后喘憋2 周,加重1 h”入院。入院血压(blood pressure,BP):82/67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23 次/min,心率(heart rate,HR):110 次/min,血氧饱和度:91%。化验结果:D-二聚体(D-Dimer):205 920 ng/mL(参考值:0~243 ng/mL),pH:7.483(参考值:7.35~7.45),二氧化碳分压(pCO2):31.8 mmHg(参考值:35~48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2):124 mmHg(参考值:83~108 mmHg),乳酸(lactic acid,Lac):3.4 mmol/L(参考值:0.5~1.6 mmol/L),肌酸激酶-MB 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16.6 ng/mL(参考值:0.6~6.3 ng/mL),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hsTnI):1 933.1 pg/mL(参考值:0~19.8 pg/m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19 404 U/L(参考值:120~250 U/L),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649 pg/mL(参考值:0~100 pg/mL)。检查结果: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双侧股浅、腘、胫后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收缩期肺动脉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SPAP):83 mmHg,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11 mm;肺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双侧肺动脉及叶、段分支内多发充盈缺损。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评分2 分,PE 危险程度分层为高危,入院后予肝素泵入,急诊行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影可见血栓大部分清除,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中出现一过性心率过缓,停止操作后恢复。术后患者自觉喘憋症状消失,BP:143/82 mmHg,RR:23 次/min,HR:102 次/min,血氧饱和度100%。化验结果:D-Dimer:12 031 ng/mL,pH:7.432,pCO2:35.8 mmHg,pO2:145 mmHg,Lac:2.5 mmol/L,CK-MB:2.9 ng/mL,hsTnI:122.6 pg/mL,LDH:1 148 U/L,BNP:84 pg/mL。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SPAP:38 mmHg,TAPSE:18 mm,后顺利出院。术后3 个月复查,无喘憋症状,活动耐量可,超声心动图:SPAP:40 mmHg,TAPSE:20 mm。

患者2 男性,48 岁,因“活动后胸闷、喘憋4 d”入院。入院BP:116/90 mmHg,RR:24 次/分,HR:129 次/min,氧饱和度:93%。化验结果:D-Dimer:2 397 ng/mL,pH:7.495,pCO2:25.5 mmHg,pO2:80.3 mmHg,Lac:2.0 mmol/L,CK-MB:5.7 ng/mL,hsTnI:70 pg/mL,LDH:264 U/L,BNP:568 pg/mL。检查结果: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左侧股浅中远段、腘、胫后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SPAP:88 mmHg,TAPSE:14 mm;肺动脉CTA:多发肺栓塞,累及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sPESI 评分1 分,肺栓塞危险程度分层为中高危,入院后予肝素泵入,效果不佳,复查D-Dimer危急值:24 139 ng/mL(0~243 ng/mL),遂行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手术过程中血栓抽吸效果不佳,造影可见血栓未明显清除,考虑亚急性血栓,遂予局部低剂量rt-PA 18 mg 溶栓,等待溶栓药局部作用30 min,再次抽吸血栓后造影可见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中出现一过性心率过缓,停止操作后恢复。术后患者自觉喘憋症状好转,BP:122/78 mmHg,RR:25 次/min,HR:105 次/min,血氧饱和度96%。化验结果:D-Dimer:1 043 ng/mL,pH:7.369,pCO2:35.5 mmHg,pO2:83 mmHg,Lac:1.5 mmol/L,CK-MB:0.9 ng/mL,hsTnI:2.9 pg/mL,BNP:59 pg/mL。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SPAP:44 mmHg,TAPSE:19 mm,后顺利出院。术后3 个月复查,无喘憋症状,活动耐量可,超声心动图:无肺动脉高压,TAPSE:19 mm。

患者3 女性,47 岁,冠脉搭桥术后第9 天突发心率、血压下降,意识丧失,BP:53/19 mmHg,HR:39 次/min,RR:15~30 次/min,氧饱和度86%,化验结果:D-Dimer:7 996 ng/mL,pH:7.093,pCO2:57.6 mmHg,pO2:523 mmHg,Lac:24.0 mmol/L,CK-MB :39.4 ng/mL,hsTnI :14 043.0 pg/mL,LDH:2 474 U/L,BNP:1 113.0 pg/mL。予胸外按压复苏同时急查超声心动图:右心扩大,肺动脉主干疑似血栓形成,SPAP:89 mmHg,TAPSE:9 mm,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双下肢静脉未见明显阻塞;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置入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但无自主呼吸,予肝素泵入,急诊行AngioJet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术中明确左侧肺动脉主干栓塞,右侧肺动脉一级分支栓塞,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影可见血栓大部分清除,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中恢复自主呼吸,出现一过性心率过缓,停止操作后恢复。术后患者昏迷状态,BP:118/89 mmHg,RR:15 次/min,HR:75 次/min,血氧饱和度95%。化验结果:D-Dimer:1 837 ng/mL,pH:7.566,pCO2:38.1 mmHg,pO2:63 mmHg,Lac :4.8 mmol/L,CK-MB :12 ng/mL,hsTnI :2 587.7 pg/mL,BNP:509 pg/mL。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SPAP:33 mmHg,TAPSE:16 mm。术后第36 天,患者因“冠心病、感染中毒性休克、缺血缺氧性脑病”死亡。

1.2 治疗经过与随访

2 例患者行非插管全麻,1 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满意后,穿刺右侧颈内静脉,置入6-F鞘管,经鞘引入MPA 导管配合超滑导丝至下腔静脉下段,于肾静脉开口下方下腔静脉内放置Cordis滤器,造影可见滤器位置良好(患者1 及患者2);改为8-F 长鞘管送入右心室,MPA 导管配合超滑导丝选择入主肺动脉内,根据造影及术前肺动脉CTA 结果定位于栓塞部位,送入Boston AngioJet 6-F血栓抽吸导管,调节抽栓模式同一位置抽吸3 次后造影,若血栓清除不佳,可调节为喷药模式,于同侧肺动脉主干局部喷洒rtPA 后等待30 min(患者2),再次调节为抽吸模式在血栓处反复抽吸,每次抽吸时间<10 s,抽吸完成后再次行造影观察肺动脉情况,压迫穿刺点止血。所有患者围术期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法控制心动过缓、停搏、急性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等);随访3 个月结果提示2 例患者肺动脉压力、右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

2 讨论与文献复习

PE 具有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新近国际注册登记研究[8]显示,PE 的7 d 全因病死率为1.9%~2.9%,30 d 全因病死率为4.9%~6.6%。治疗PE 的目标是降低短期病死率和预防长期肺动脉高压。对于高危PE 患者,通常应用全身静脉溶栓治疗,但是根据一项纳入2 392 例PE 患者的ICOPER注册研究[9]发现,2/3 的PE 患者存在溶栓禁忌证,此外,系统溶栓造成大出血的概率高达20%,颅内出血发生率达3%[10]。单纯的抗凝治疗对于早期改善右室功能效果甚微,同时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 脉 高 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PE 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不充分的抗凝、较大的血栓负荷、残余血栓以及反复VTE 是CTEPH 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恢复肺动脉的再灌注对于早期改善右心功能以及预防CTEPH 来说是必要的。

外科肺动脉血栓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有研究显示其病死率高达19%[11],同时由于其难度高,对医疗中心的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很难普遍开展。近年随着腔内治疗的发展,经皮导管相关技术治疗PE 已成为研究热点,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腔内技术迅速开通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增加肺动脉灌流量,尤其适应于APE 危重患者[12],包括CDT,经皮导管碎栓术以及ART。相比于系统性溶栓治疗,CDT 理论上有溶栓药物剂量较小、出血风险更小等优点,但最新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DT 的30 d 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14.2%[13],因此目前尚不提倡肺动脉内溶栓[14]。经皮导管碎栓术概念简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其对亚急性血栓效果较差,且可能会造成破碎的血栓栓塞远端肺动脉分支,从而导致远端闭塞,影响血流动力学,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AngioJet 是一种流变抽栓装置,其利用伯努利原理和文丘里效应,在局部利用高速流动的液体产生低压吸入血栓,并利用高速喷射水流击碎血栓并经导管送出体外。在抽栓之前,还可通过导管喷药模式局部喷洒溶栓药物,促进血栓溶解,血栓有效清除率高达67.3%~95%[15]。ART 最初适应证为DVT 和急性冠脉栓塞事件,由于其在治疗DVT 方面获得较满意的疗效[16],故有中心尝试将其应用在PE 患者中。

在一项对接受ART 治疗的PE 患者进行的早期荟萃分析[17]中,主要、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相关的病死率分别为28%、40% 和7.35%,并且76%的主要并发症可归因于ART,因而不建议ART作为急性大面积PE 患者的初始机械治疗。同时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ART 设备标签上发布了对于急性PE 患者的黑框警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4,18]证实了ART 在治疗急性高危和中高危PE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早期,Margheri 等[18]对25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显示,高危患者可能在此手术中获得明显收益。Chechi 等[19]研究显示,ART 手术技术成功率达92.2%,同时提出应在症状出现后的0.5~72 h 内进行。Latacz 等[20]进行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ART 治疗中危或高危PE患者,尤其是合并溶栓禁忌证患者,手术对患者相对安全、有效,但该研究没有对细小肺动脉分支进行吸栓,研究表示对较粗血栓堵塞管腔行2~5 次吸栓,平均吸栓时间不超过7~10 s;并且吸栓后管腔内存在30%以下残余血栓是可以接受的。一项包括32 例高危(71.9%)和中高危(28.1%)PE 患者的研究[21]中,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96.9%的患者存活到出院。在ART 治疗48 h 内,所有患者的右室功能和肺动脉压力都得到了改善,但该研究仅对>6 mm 的血管进行抽吸,对较小的血管未进行系统抽吸;该研究还特别指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改善也可以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其改善可以减少抽吸次数,防止反复抽吸对血管造成损伤。最新的两项研究[6,22]同样提示,PE 患者经ART治疗后,临床、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管造影参数得到显著改善,包括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力、右室/左室内径比值以及肺动脉通畅等,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国内同样有少数中心尝试应用,且均取得满意效果[22-25]。侯欣等[23]研究表明ART 联合CDT 治疗急性PE 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20/20),术中所有患者均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2 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3 例患者出现心脏骤停,AngioJet 抽栓系统主要作用于肺动脉主干或次级动脉,要求血管直径>3 mm,否则操作中可能导致肺动脉血管破裂,CDT 导管的管径更小,可以使次级肺动脉内的血栓迅速消溶,及时改善肺血流和右心功能,减少或避免休克或低血压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后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26]。毛由军等[24]对比了ART+CDT 和单独CDT 治疗急性PE 的安全性,ART+CDT 组患者尿激酶使用量[(72.5±44.4)万IU]和导管留置时间[(1.0±0.89)d]均优于单独CDT[(169.0±59.3)万IU;(2.65±0.86)d]。

本研究3 例患者术前BNP、hsTnI、肺动脉压力均显著升高,提示右心功能受损严重,影像学提示肺动脉栓塞,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后负荷增加,导致功能受损,2 例患者同时出现左心功能受限,心排血量降低,体循环低血压的情况,因此,迅速减少血栓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恢复肺循环及体循环灌注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3 例患者中,患者1 及患者3 属于急性高危PE,患者2 属于急性中高危PE 抗凝效果不佳,3 例患者ART 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肺动脉压力、右左心室内径比值、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有效改善,肺循环及体循环灌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2 例患者术前下肢静脉彩超提示血栓形成,术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所有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状态方面取得了明显改善,心率、血压和氧合恢复正常,且手术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虽然出现手术相关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但这些心律失常是自限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同时3 个月随访结果提示无CTEPH 发生。

ART 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动过缓、血管损伤、高钾血症、血红蛋白尿等[5]。其中,短暂性慢性心律失常和停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溶血时继发腺苷释放可能是其原因,此现象同样在治疗冠脉、门静脉时出现,并未有报道称在髂股静脉血栓治疗中出现,因此有学者[27]认为AngioJet 装置离心脏距离越近,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本研究3 例患者均出现术中一过性心动过缓,且发生在血栓抽吸过程中,停止操作后心率恢复,常规认为ART抽吸时间应<10 s,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心动过缓通常发生在抽吸时间>7 s。Das 等[4]认为,治疗目标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而不是完全清除血块,反复抽吸和延长运行时间与非出血性并发症有关,如缓慢心律失常、血红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症等。因此,抽吸频率和单次抽吸时间应保持在最小值。因此,为降低心律失常发生,ART 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7 s 为宜[28],可根据术中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酌情调整,对于出现心动过缓/停搏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操作,静脉注射阿托品等对症治疗。此外,3 例患者均为颈内静脉入路,可能由于导管导丝走行迂曲,刺激窦房结从而产生心律失常,股静脉入路可能会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证实。高钾血症与血红蛋白尿同样与ART 导致的溶血相关,高钾血症可能会加剧电生理的不稳定性,血红蛋白尿会导致PE 患者肾功能恶化,本研究3 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这与严格控制吸栓时间以及围术期充分水化、碱化尿液有关。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此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少,可能会造成偏倚,且随访时间较短,无法证实其远期疗效,也未与其他治疗方式效果进行比较。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行前瞻性研究,扩大样本量且延长随访周期,与CDT 等其他急性PE 介入治疗手段进行对比,以期证实ART 治疗急性PE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ART 对于急性高危和中高危PE 来说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为了减少ART 相关并发症,应在术中动作轻柔,严格把控抽吸时间,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必要时吸栓后追加使用低剂量溶栓药物,同时围术期充分水化,减少造影剂应用,以减少肾脏负担,避免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参考值肺动脉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萍乡市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