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养殖存在问题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2022-12-12张凤霞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产奶量传染性科学技术

张凤霞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孟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德州 251500)

0 引言

近年山东省临邑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深挖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取得明显的综合效应。但是临邑县在养殖奶牛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环境污染加重,科学养殖技术应用效率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并介绍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1 临邑县奶牛养殖面临的问题

1.1 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生态环境污染加重

养殖环境的良好与否,对增加奶牛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养殖环境相对较差,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将会给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增加奶牛疫病的发生流行几率,进而造成奶牛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产性能。很多养殖场在规划建造中不注重做好内部环境的综合性调控,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单位面积内的奶牛养殖数量较高,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所产生的粪便污染物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不经处理直接对外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污染环境下,奶牛的乳房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给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隐性乳房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降低乳汁品质,使高产奶牛的利用年限降低,产奶量逐渐下降。

1.2 奶牛养殖科学技术应用效率较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助推奶牛养殖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然而当前很多养殖户在发展奶牛养殖产业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经验式养殖为主,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应用比例相对较低。为切实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可积极推广全混日粮生产技术。然而这项技术在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当中的应用比例相对较小。参加奶牛群体改良计划测定的养殖场更是极少数,说明现代化奶牛养殖新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1.3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从县域奶牛养殖情况来看,尽管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但是中小规模养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当前中小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占比还比较大。对于大型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内部构建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养殖,很多中小规模养殖户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过于传统,造成牛管理不到位,经常受到疾病的影响,引发一系列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很多年久失修的老旧养殖场,由于缺乏新型设备,不注重做好奶牛生产检测及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检疫,养殖场中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肢体病和乳房疾病发病率普遍较高,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及乳制品的安全。同时在奶牛疾病防控中缺少针对性的工作制度和标准,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范,使很多显性疾病转变成隐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和产奶量,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

2.1 加强对养殖环境的保护

养殖环境对确保奶牛健康生长发育,发挥奶牛生产技能,提高乳制品品质有很大帮助。所以在今后奶牛养殖产业发展中,畜牧兽医部门、动物防疫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对辖区范围内奶牛养殖现状的针对性调查,充分掌握奶牛养殖场的分布情况、奶牛养殖数量、奶牛品种特性及生产机能、疫病发生流行现状、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几率。加强与广大养殖户的有效交流,指导广大养殖户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修建、改建或者扩建养殖场时,都需要从环境的承载能力角度入手,确定最佳的养殖规模,避免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在养殖场内部也需要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避免产生的各种废物资源不经处理,随意排放[1]。养殖场污染物处置设施配置过程中,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有效扶持和支持,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或者贴息贷款,保证养殖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污染物处置设施,运行污染物处置设施。

2.2 重视奶牛养殖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

科学技术是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能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将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环节,发挥其应有的生产作用,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进而实现畜牧养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转变传统养殖模式。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基层科技推广队伍工作作风的有效监管,加强科学技术队伍专业培训和教育,重视引进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为本地区奶牛养殖业科学队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如此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有效研发、技术的快速推广。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应从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推广宣传等诸多方面入手,应用视频、文字,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向农牧民讲述提高奶牛产量的具体工作措施,拓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进而转变农民群众的传统认知[2]。

2.3 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的针对性管理

奶牛养殖产业发展中,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与养殖户的有效联系,按照县、乡、村3级设置将养殖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落实到人,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本地区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调查,配置完善的检疫检验设施,引导养殖户参与到奶牛检疫检验工作中,及时掌握奶牛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现状。同时还应严格落实重大传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种制度,要求广大养殖户全面参与起来,保证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密度高达100%[3],重点加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有效调查,及时发现隐性患病牛,及时处理净化牛,保证牛乳质量。

3 结束语

随着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奶牛养殖业在当地畜牧养殖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已经成为很多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但在长期发展中,大多数养殖户并没有认识到养殖技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畜牧科技推广业务难度较大,养殖场卫生环境普遍较差,奶牛在生长发育阶段经常会存在各种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繁殖障碍性疾病,会严重降低奶牛的产量和品质。需要从品种改良、生产基地建设、科技研发等几方面入手充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实现奶牛养殖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更好的助推奶牛养殖业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产奶量传染性科学技术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