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生殖关系的理论探讨
2022-12-12于傲华付秋月戴霞
于傲华,付秋月,戴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神与生殖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神作为性生殖轴的上级调控者[1],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伤神会影响生殖机能。本篇从神与生殖的关系入手,探讨伤神与孕育失常的相关性,从神伤角度阐发生殖机能下降的病变特点,强调伤神是孕育失常的病机之一,以期为认识临床不孕不育症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奠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
1 神与生殖的生理、病理联系
1.1 两神相合是生殖孕育的前提
《尔雅·释诂上》曰:“神,重也。”郑玄笺谓:“重,谓怀孕也。”中医学神的概念,滥觞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现象的观察,与孕育生子有着密切联系[2]。《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李今庸教授认为:“搏、薄二字义通也……所谓两神相薄者,乃是两神相聚、相得、相合者也。”指示男女之神气由互相隔离、排斥,到交流、融合的过程,说明男女交媾之时,是人神交流的主要时刻,指明男女在交感化生新的生命体过程中需要双方精气充盈,神情愉悦,达到神与精气两相交合。《广嗣纪要·协期》亦曰:“男女情动,彼此神交,然后行之,则阴阳和畅,精血合凝,有子之道也。”若阴阳两神失和乖离,成天地不交之否,则不利于受孕与优生。
1.2 神是生殖机能的上级调控者
广义之“神”主要表现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与外在总体现[3],反映生命过程具有受精、胚胎、生长发育、生殖机能、衰老等阶段[4],生殖机能是生命活动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生理环节之一,因此神与机体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夏桂成教授首创心(脑)-肾-子宫生殖轴学说,提出心(脑)是元神之府及脏腑经络的主宰者,子宫为女子生殖的主要脏器,心(脑)神明起着主宰天癸、精卵、子宫的排经、受孕及分娩的功能[5]。中医学的“神”从物质上讲是指脑神经系统[6],现代医学亦认为生殖和生育能力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的激素来调节的,大脑内产生的神经孕激素发挥控制生殖轴的作用[7]。纪淑玲等[1]也首次提出神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突出神机为上级调控的特点,并形成女性生殖生理的“形神一体、五脏相关”的整体观模式。
1.3 伤神会影响生殖机能
两神的交合是生殖孕育的前提以及神是生殖机能的主宰者,基于此笔者提出伤神会影响人的生殖机能,即所伤之神对生殖活动的调控能力减退或丧失。《产孕集·辨孕》云:“动静互根,形神交倚,而孕以成。……故孕者始于神而终于形。”说明了男精之神和女精之神的阴阳交感,形神合一是孕育的基本原理,男女二者的形质与神志康健是达到正常生育年龄时能够怀孕生子的基本要求,形神当中任何一方受到损害都会影响生殖机能,神乃形体之主宰,故受孕与否的关键在于神的交合与康健,由此伤神会影响人体的孕育机能。《景岳全书·妇人规·子嗣类》曰:“不知产育由于血气,血气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情志本为心神所统,情怀不畅则黯然伤神,心血暗自耗损,冲任不充而胎孕难成。三谷子《金丹百问·三十八问》曰:“男女神和,气顺,精全,则生端正福寿之人;若神伤、气惫、精亏者,则生怪状夭薄之人。”神能驭气统精,男女神伤将脏腑失和,气虚精亏而致不孕不育或诞下残疾婴孩,故伤神会导致孕育失常。
2 伤神影响生殖机能的病变特点
“怵惕思虑者则伤神”,临床常见脑力劳动者思虑过度而伤神,精血随气升聚于脑体,导致机体上部(头脑)发达,下部功能(生殖功能)就衰弱,其表现一是性功能障碍;二是输精失畅,排卵障碍;三是生殖之精不佳,是精子质量和数目或卵子的成熟度都不佳。
2.1 性功能障碍
《灵枢·刺节真邪》曰:“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杨上善注曰:“阴茎在腰,故中身。阴茎垂动有造化,故曰机也。精从茎中出,故为阴精、为津液道也。”神乃人体生命造化之机,前阴是精神的汇集之处,是性和生殖功能的承担者[8]。《荀子·不苟》曰:“形则神,神则能化矣”,神为形体的变化机能,控制阴茎的运动,阴茎伸缩自如与正常射精离不开心神的调控。中医学的“情志致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理论相通,长期的心理应激状态会干扰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是性功能及生育的一大障碍[9]。清代叶天士对男性不育的认识有:“疾病之关于胎孕者……凡男子之不足,则有精滑、精清、精冷,或临事不坚,或流而不射,或梦遗频数,或便浊淋沥。”临床亦发现男子长期工作紧张,劳神过度,多伴见阳痿、不射精、早泄等性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使得男子无法将精液正常地输入到女性生殖道内,引发生殖难题。
《孕育玄机·无子之因》曰:“既交而即泄,则阴精之后至也,犹或可以成女,有等宫墙外望,不睹室家之好,垂首而返,两无缱绻之情,是神与精两不交也。”早泄为“不得隐曲”之事,性科学大量资料显示早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提示早泄不能单独视为躯体疾病,其发生、发展、转归均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0],属于中医学神病伤形的疾病范畴。《素问·痿论》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宗筋,《素问·厥论》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男子则为阳具,在女子则为外阴部。宗筋弛纵,在男子固然有阳痿,在女子也有阴痿而缺乏性欲者。总的来说,精神因素的悲哀太甚所致的神伤,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男女均然,加以不节房事,耗散太过,更易引起阳痿阴痿等在内的性功能障碍。
2.2 输精失畅,排卵障碍
《广嗣要语·调理精血论》曰:“夫精者……有形而能射者,则又为气、为火、为阳所使然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拾零》又曰:“神明属阳,阳者主热。”生殖之精性属阴喜沉静,心神性属阳喜浮动,阴精的躁动与射出,则有赖于阳神的鼓动与调控。《景岳全书·遗精》曰:“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神能驾气驭精,精卵的正常藏泄由心神所掌控,若神伤以致全身气机失于条达,则精子、卵子无法正常且规律地排出。
男子精液正常溢泄,女子月经按时排泄,是正常排出精卵的标志,为男女孕育生子之必然条件。《疡医大全》曰:“男女欲念萌动,阳物兴举,淫火猖狂而未经发泄,以致败精浊血,流滞中途。”认为心神妄动致精室溢泄紊乱,精液施泄不畅,日久化腐生浊,是精液瘀阻形成败精的原因。《秘本种子金丹·男女情兴》曰:“若女情已至,而男志或异,则桃浪徒翻,玉露未滴,阴血虽开,而阳无入矣……如之何能生万物哉?”男子紧张、焦虑则神摇不安于内,气机升降开阖枢机不利可致精室受扰,导致射精障碍以致无法自然受精。现代心理学发现长期过度紧张或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男性,可抑制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不能射精,同时也会影响精液的质量[11]。
《素问·评热病论》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位上焦主神明,实属脑之功能,相当于下丘脑、垂体的作用,其主宰子宫之开泻[12],卵子的藏泄亦隶属于胞中,故排出卵子及经血也为心神所主宰。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压力是女性生殖衰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心理应激会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驱动功能降低,进而造成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不足以维持完整的卵泡形成和排卵期卵巢功能,导致女性不能排卵甚至形成功能性下丘脑闭经[13]。《济阴纲目·经闭门》亦云:“或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情不宣畅则神郁,导致心气停滞,只有心神畅达,心阳之气下降,心血下交于胞中,则月经才能按期来潮[14]。
2.3 生殖之精质量不佳
生殖之精主要源于父母给予的先天之精,为孕育的物质基础。《济阴纲目》中引用胡氏的论述:“男女交媾,其所以凝结而成胎者,虽不离乎精血,犹为后天滓质之物,而一点先天真一之灵气,萌于情欲之感者,妙合于其间。”其中“先天真一之灵气”即精子与卵子,是凝结成胎的关键,否则即便女有经血,男有精液,以致不能孕育者,洵非鲜见。正如《孕育玄机·无子之因》所云:“男子之交,交其神也,交其精也。神交而精不交,何以成形?”临床常可见成年男女两性结合却不能孕育成功,原因多在于男有精液而无精子或女有月经而无排卵所形成的生殖之精质量不佳。现代医学发现过度抑郁及焦虑会降低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水平,进而阻碍患者精子的生成、发育以及成熟,降低男性生育能力的潜力[15],这与中医学伤神影响生殖之精质量存在共通性。
《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黄元御注曰:“男女交感,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神根于精,故精暖而不驰走,精根于神,故神清而不飞扬。精神具先身生,实阳倡而阴随,非阴先而阳后也。”由此可以这样理解,神为阳,精为阴,精亦根于神,神亦根于精,父母双亲的本神寓于精卵中在体内结合在一起发育成为新生命,若精无神驭,则精驰流散,惟神根于精,则精卵得以温煦固摄而保有无限生机。《灵枢·本神》曰:“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这是说恐惧思虑过度伤神,神伤无守又会再产生恐惧感而伤肾,肾不藏志则阴气流散而不能固摄,如遗滑带浊之类,阴精的长期流散损耗,最终将导致生殖之精不佳,包括精液过少,精子质量或卵子的成熟度都不佳。《竹林女科证治·求嗣》云:“心有所动,神即外驰,外虽未泄,精已离宫,即肾气亦随之而内乱。轻则梦遗淋浊,重则杨梅结毒……所泄之物,尽是腐浊而已,安能化育成胎哉。”精之主宰在心,心神妄动则不能正常掌控阴精的藏泄,引起梦遗、淋浊等症,日久则致精液清稀,精子过少甚至无精子,成为渣滓腐浊之类,全无孕育之功。
3 “伤神影响生殖机能”在不孕不育防治中的指导作用
3.1 以治神为不孕不育症治疗原则首位
形神合一是生命体阴阳合和的体现,不孕不育患者往往出现形损或神机失调的病理变化,用针灸及中药调形可改善“神伤”状态,通过“神复使”以阴阳自和途径来修复形之脏腑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从治形入手而治神,治神还治其形[16]。《理虚元鉴·心肾论》曰:“故于滑精、梦泄种种精病者,必本于神治。”《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将治神置于治疗原则首位,从中医心神治疗入手达到形神协调、调神种子的效果。故在各类不孕不育疾病中如若患者有明显“神伤”问题可以在治疗中增加针灸与药物对神志的调摄,待“神复使”来加强机体自我调控,以达到趋和自愈的目的。
焦虑、抑郁、失眠等神志疾病是不孕不育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应激负性情感反应,西医学应用的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等精神药物可导致性欲降低、射精延迟、阳痿等性功能障碍[17]以及造成胎儿畸形、胚胎停育、早产等副作用[18],以致不孕患者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面临两难处境。中医学则不尽然,中医治神类药物及针灸可在调节精神情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殖机能,达到安神助孕之效。中医根据治神之法将安神药物分为养心安神药、解郁安神药、化痰安神药、重镇安神药及清心安神药[19],医者组方用药时应在不孕不育症原有病机的基础上辨证地选用安神药物。例如朱小南教授[20]曾治因早年生子而夭,抑郁于怀,导致十年不孕的30 岁女性,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香附、郁金、合欢皮等药物来解郁调神,鼓舞其痊愈的信心,使之“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以求达到调神助孕的效果。陈瑶等[21]首次提出心脑之神在针灸辅助IVF-ET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关键性,强调以治神来疏肝、补肾,调控生殖轴,在实验中通过对比发现安神补肾疏肝针法较未实施安神针法能更有效提高IVF 超促排卵改良方案患者优质胚胎,最终得到良好的IVF-ET结果。可见安神调经针法治疗能有效改善女性生殖轴的调控功能,提高患者胚胎质量进而达到助孕及优生疗效。
3.2 以调神为不孕不育症预防措施要领
中医学主张“治未病”思想,强调胎孕过程中应形神兼养、未病先防,但以神为主宰,以调神为首务,故为了避免不孕及先兆流产、滑胎、难产等不育情况,以及防止诞生出形损或神伤的残疾胎儿,应该加强求子、胎孕、分娩、产后各阶段的调神养神措施,具体如下:静心养神以平急躁、适乐用神以遂所好、动体怡神以畅气血、诉衷爽神以吐郁结、节欲守神以护阴精[22]。现代医学亦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心理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疗法,能有效减轻夫妇在备孕、孕期、产前各阶段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身心健康,从而降低不孕不育症的发生。
《女科精要·嗣育门绪论》曰:“房劳过度,施泄过多,精清如水,或冷如水,及思虑无穷皆难有子,盖心主神,有所思则神驰于外,致君火伤而不能降。”说明求子阶段,男女若淫欲过度,频频交合,以致斫丧太过,精气大损,或思虑无穷,求子心切,所愿不得,情绪郁结伤神,自身形神均已先亏,则难以孕育生子。正如现代医学所提倡夫妇备孕时应节制房事以守神养精,选择排卵期乘时交合以增加受孕几率。《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子在母腹中,母大惊则胎儿元神亦受惊吓可致其子音躄通精狂癫之疾,故孕妇养胎时应静心养神,避免使心神受到惊扰。《备急千金要方·养胎第三》中亦论述了逐月调神养胎的具体方法,由一月需寝安、二月勿受惊、三月少思虑、四月和心志的静心养神,到六月身欲微劳、七月劳身摇肢的动体怡神,形动神静,动静结合以畅气血、平急躁,帮助孕妇能够守神保形,胎儿得以健康地存活下来。可见孙思邈强调养胎需形体和精神共同调养,以助孕妇有效地规避因情志失调而引起孕育失常的不良局面。《妇科冰鉴·生育门》曰:“难产之由,非只一端……或临产惊恐,则气怯。”惊恐则“神无所归”,说明分娩要静以待之,通过静息调神以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做到安神定志,气血和平,防范神伤则“恐惧自失”,造成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神与生殖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伤神会影响生殖机能,即所伤之神对生殖活动的调控能力减退或丧失。伤神对生殖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性功能障碍;二是输精失畅,排卵障碍;三是生殖之精不佳,是精子质量和数目或卵子的成熟度都不佳。伤神会影响生殖机能,临床从治神入手改善不孕不育症,具有已病防变、趋和自愈的治疗意义;日常从调神摄神入手备孕养胎,具有调神助孕、未病先防的保健效果。神作为性生殖轴的上级调控者,越来越受到重视,故伤神会影响生殖机能这个命题,具有鲜明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学术界对神与生殖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存在性的论证及病机探讨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