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克难 做好煤电“三改联动”

2022-12-12张正编辑刘光林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灵活性机组负荷

■本刊记者 张正/ 编辑 刘光林

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随后,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规模超2.2亿千瓦”。随着具体改造目标的出炉,煤电“三改联动”与未来煤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画上了等号,而对众多煤电企业来说,也在迷茫中看到了微光。

重要地位不动摇

众所周知,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煤电的重要地位也多次在有关政策和高层讲话中被强调。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持续压减火电装机比例,传统能源投资下降,煤电转入低速增长阶段。与此同时,新型能源投资加速,新增装机中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比重逐年加大,但对应的能源供给切换却还没有完成。去年9月,全国20多个省份出现了有序用电等情况,如今看来,此前的一些有待商榷的做法甚至诸如“让煤电机组尽快退役,为清洁能源腾出空间”的声音也自然站不住脚了。业内也统一了认识:煤电大规模退役并不现实,更合理的做法是逐步由提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最终实现煤电有序退出。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兵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煤电“三改联动”典型案例和技术推介会上表示,2021年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发挥了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 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近9亿千瓦、灵活性改造规模超过1亿千瓦。“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机组排放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不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10%,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不难看出,近年来煤电企业在环保上没少下功夫。而煤电“三改联动”无疑将给行业带来更大更长期的综合效益,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

“要深刻认识煤电‘三改联动’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这‘关键一招’,进一步夯实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提升清洁高效发展水平,充分挖掘灵活调节能力,更好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余兵表示,“三改联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在当前技术条件和装机结构下,煤电是最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灵活调节资源,在提升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煤电行业可借此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可带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整个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按此测算,可带动有效投资约1000 亿元,节约煤炭消费5000 万吨以上,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5000万千瓦以上。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姜士宏表示,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提高后,其低负荷运行的效率会降低是客观规律,因为低负荷工况严重偏离了主辅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点。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有全面、正确的认知。”姜士宏解释说,煤耗率和耗煤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简单等同,煤电机组提升灵活性、降低运行负荷率后,虽然每度电的煤耗率上升了,但由于发电量少了,其总耗煤量还是减少的,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减少的。“也就是说,站在系统的角度,煤电降低负荷为新能源发电让出空间,全社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降低的。”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姜士宏认为要在技术上继续提升,降低灵活运行对机组能效的影响。他透露,目前,主机、主要辅机、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均有相应的研究正在开展,有的已经实施了工程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对这一重大市场需求,行业各方将在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继续深入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改善煤电低负荷运行的能效水平。

姜士宏建议,各地区要合理确定现役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要求。“灵活性改造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的,各地灵活性改造目标应结合新能源发展规划、区域内调节性电源资源条件等合理确定,并适度超前谋划。由于灵活性改造对煤电企业来说既增加了初期投资,又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且存在潜在的安全运行风险,相关改造规划不宜过度超前,应结合实际需求确定,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合理疏导相关成本。”

此次会上,余兵也表示,“三改联动”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账”,全行业要高度重视、分类施策,抓住供电煤耗300 克以上的机组特别是亚临界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北”地区和工业园区供热改造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因厂施策、一机一策,统筹安排好改造方案、改造时间、资金分配等。

破解资金难题

近期,煤电上市企业相继披露2021 年经营业绩。其中,多家煤电企业“不出意外”地出现亏损,亏损原因与去年全国煤炭供需总体偏紧、煤价上涨密切相关。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去年在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电力央企保供,煤电业务亏损了1017亿元。

当然,对于煤电转型,业内普遍达成共识,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寻找出口。要完善参与电力市场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同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疏导电价。而在当前煤价高企、经营压力大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资金进行“三改”,将是我国煤电行业面临的难题。“只要有钱,技术不是问题!”看似一句玩笑,但也反映出行业的现状与无奈。

针对煤电企业“三改联动”筹资难的问题,有关支持政策已多有出台。

去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明确将清洁高效煤电建设、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等列入政策支持范围。

今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 条政策举措,要求金融机构抓好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加大对煤电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

4月19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召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有大型银行、主要股份制银行参加,会议明确将“煤电企业购煤、煤炭储备”纳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范围。

种种这些,都为煤电企业提供了资金上的解决方案,如何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工具,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是“智慧”所在。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对煤电企业原有存量改造设备资产进行盘活融资,例如采用融资租赁中的直接租赁、售后回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面临困难,但部分发电企业依然勇于创新,与技术服务方联合,积极开展改造工作,为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进“三改联动”的落地实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大唐信阳发电公司为例,该公司3号机组降负荷至9%额定负荷(6万千瓦),并稳定运行6.5小时,创下同类型机组调峰运行的最低记录。

能源安全保供事关行业使命和责任,作为“压舱石”的煤电行业,要“守土有责”,确保能源转型时期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更要锐意进取,以高质量的“三改联动”赋予传统能源与时俱进的旺盛生命力。■

猜你喜欢

灵活性机组负荷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