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体检女性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其对肝功能与血脂影响
2022-12-12杨沐怿武巧珍王素花陈素珠杨德红
杨沐怿, 武巧珍, 王素花, 陈素珠, 杨德红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 产科,江苏 南京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 2.妇产科;3.资讯发展部;4.消化科,江苏 南京 210019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全球患病率约为25%,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疾病负担及经济影响[1-3]。我国成年人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上海地区患病率1995年为3.9%,2002年上升至14.0%,2015年高达43.7%[4]。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并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5]。此外,育龄期女性NAFLD合并妊娠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早产以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6-8]。本研究旨在探讨育龄期体检女性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其对肝功能与血脂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97 388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肝胆超声检查结果;有肝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排除标准:妊娠、部分肝切除、血吸虫肝、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者;有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恶性肿瘤等病史者。2011—2019年分别纳入6 866例、6 159例、9 284例、10 419例、11 717例、13 297例、12 133例、13 188例、14 325例。根据超声检查发现有无脂肪肝将97 388例育龄期女性分为脂肪肝组(n=7 654)与非脂肪肝组(n=89 734)。脂肪肝组: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2.1±4.9)岁;体质量指数17.5~40.0 kg/m2,平均(26.4±3.6)kg/m2。非脂肪肝组: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9.8±5.2)岁;体质量指数15.7~38.0 kg/m2,平均(21.0±2.4)kg/m2。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肪肝组匹配年龄、体质量指数,按照1∶1比例,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另在非脂肪肝组中选取7 654例育龄期女性设为健康组。健康组: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2.7±4.8)岁;体质量指数16.0~37.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6±2.9)kg/m2。健康组与脂肪肝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所有受试者体检前均空腹12 h。采集静脉血即时送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标本。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肝胆超声采用迈瑞昆仑Reson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2.5 MHz。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2011—2019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健康组与脂肪肝组育龄期女性肝功能水平与血脂水平。
2 结果
2.1 2011—2019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比较 97 388例育龄期女性中,7 654例超声提示脂肪肝,发生率为7.9%(7 654/97 388)。其中,轻度脂肪肝3 181例(41.5%),中度脂肪肝4 469例(58.4%),重度脂肪肝4例(0.1%)。2011、2012、2013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分别为4.9%(339/6 866)、5.5%(336/6 159)、5.5%(507/9 2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7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逐年增加,分别为6.6%(688/10 419)、7.5%(882/11 717)、8.5%(1 135/13 297)、9.5%(1 150/12 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19年维持在这一水平[9.5%(1 254/13 188)、9.5%(1 363/14 325)]。
2.2 健康组与脂肪肝组育龄期女性肝功能水平比较 脂肪肝组ALT、AST、GGT、ALP均高于健康组,TBIL、DBIL、ALB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健康组与脂肪肝组育龄期女性血脂水平比较 脂肪肝组TG、TC、LDL均高于健康组,HDL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健康组与脂肪肝组育龄期女性血脂水平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膳食结构的改变,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NAFLD可以从单纯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还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9年,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与既往研究[9]结果一致。多项研究显示,NAFLD患病率存在地域差异,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同时受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10-12]。有研究发现,育龄期女性脂肪肝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表明育龄期女性已经成为NAFLD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育龄期女性的关注[13]。
本研究结果发现,脂肪肝组ALT、AST、GGT、ALP均高于健康组,TBIL、DB、ALB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脂肪肝可引起育龄期女性肝细胞损伤,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减弱,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 NAFLD已成为健康体检中成人肝酶增高的主要原因[14]。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由于乙醇降低吡哆醇的分泌而促进循环中AST水平升高,GGT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升高。本研究发现,育龄期脂肪肝女性TBIL水平较低。有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中也出现类似现象,具体机制尚不明确[15]。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组TG、TC、LDL均高于健康组,HDL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脂肪肝女性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合并脂肪肝的育龄期女性出现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可导致多系统器官损伤,常伴随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育龄期脂肪肝女性应当筛查血脂,必要时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本研究是对育龄期女性连续9年的大样本横断面研究,虽为单中心研究,但是体检人群来自南京市的各辖区,可以反映出南京市育龄期女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近年的变化趋势。如果联合多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减少因体检人群选择偏倚造成的总体结果偏倚。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行肝胆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没有覆盖全部体检人群,一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未被发现,导致低估脂肪肝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育龄期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可引起肝功能与血脂水平异常,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控制脂肪肝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