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平市: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发展

2022-12-11武竹青

科学导报 2022年76期
关键词:高平市示范县科普

武竹青

“从2016年以来,我们实施了‘i科普’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我们这支有爱的队伍和广大志愿者,像蒲公英播撒种子一样,让科普到达每一个角落,服务于各行各业和每一个人。”11月6日,高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冯俊丽介绍说,近年来,晋城市高平市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为契机,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科普网络、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科普活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高平市委、市政府立足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构建“研发+生产”一体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成全省首家县级智创城,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次孵化体系,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7月以来,已签约产业项目37个、签约载体入驻项目7个,即将入驻项目18个,引入10家研究院及研究中心入駐。

“为提高科学普及效果,高平市建立健全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普工作机构。截至目前,共创建晋城市级科普示范乡镇3个、科普示范社区11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53户、科技带头人188人。”高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长菊介绍说,三级科普工作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群众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业推广服务站(所)、科普示范基地、乡村e站、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等作用,因地制宜面向农民开展不同形式的科学教育培训,仅2021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377人。

结合“科技之春”“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专家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多形式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针对北诗野沟、建宁冯庄等村的扶贫产业进行了技术帮扶,有效提高了农民、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农技水平和致富能力。面向全市广大职工开展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内容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最美劳动者”“高平工匠”评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抓实抓好“科普进校园”活动,不断加大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力度,激发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村(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普及医疗保健、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科普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围绕市委关于“培育五彩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部署,从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视角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是立足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大力实施“数字乡村”项目。依托“数字大脑”,建立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帮助农业主体进行科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与自动化监控,构建“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化全链条。二是组建“高平市智慧农机信息系统”,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5%,高平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构建起以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为主,乡镇、村集体、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1+N”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是坚持“产教融合、科技兴农”,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建成山西本色农业富硒农产品生产、山西农业大学协同创新等多个基地,积极解决种植、养殖技术难题,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我们积极主动作为,科普防疫工作与‘i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相结合,持续开展‘科普六进’活动,全民科学素养特别是‘疫情可防可控、科学防控’意识明显增强。”高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育梅介绍了科普在防疫工作所起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高平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作方式和工作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创建文明城市、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平市示范县科普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高平市:科普日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科普达人养成记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高平市:搭建纪检干部学习交流微信平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