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补千万级别照护缺口
2022-12-11民生周刊郑智维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单纯靠个人付费,显然难以持续。”王迪认为,个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市场的驱动还得靠保险。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缺乏职业认证和专门的职业培训,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谈及护工行业现状,嘉堡护理创始人王迪说。
2013年,王迪创办嘉堡护理。经过几年发展,嘉堡护理签约了数十家医院的独家护理合作,储备了3万余名合格护理人才。在多个省市,嘉堡护理已成为护理人员政府定点培训机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人群已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这导致长期护理需求快速增加。
目前,我国有约2.6亿老年人,其中超过4000万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从现有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力量来看,远不能满足需求。
“按照1∶3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算,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训专项基金副主任陈珍说。
过去10年间,王迪见证了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变迁。除了护理人才队伍培训、“服务+互联网”模式的探索外,一些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实践。
一“护”难求
父母年迈多病,靠谁照料?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薛莉心头。
15年前,薛莉离开家乡,到北京打拼。如今,她是一家民营公司的中层,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边是繁重的工作需要破局,一边是体弱多病的父母需要照料,还有孩子需要培养,夹在中间的薛莉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平衡。
和薛莉类似,我国的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父母生病住院,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护理难题。
思索再三,薛莉决定给父母找一位有技术、有经验、服务好的护工。然而,找到符合条件的护工谈何容易。据她观察,当下的护工行业仍存在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收费标准缺乏规范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工的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接单护工的资质、能力,甚至价格都不透明,成了不少住院患者的困扰。一些消费者调侃,找护工好像开盲盒。今年6月,北京市卫健委出台《2022年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求护工陪护、雇佣服务实行患者自愿原则,相关服务要明码标价和进行收费公示。
在王迪看来,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痛点,即护理服务人力供给与需求匹配难、护理人员有效供给不足、人力信息不对称。
为解决护工信息、确认服务内容及价格不透明的问题,一些城市推出“网约护工”模式。从改变行业的角度看,王迪认同互联网的作用。但他认为,和“互联网+”相比,“服务+互联网”的表述更为准确。因为核心是护理服务,而互联网的作用是能够提高运营、管理、沟通效率。
昆明,一名护工精心照料住院老人。图/CFP
破解人才困境
具备基本护理、康复护理和特殊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知识和技能,护工能够对术后病人、植物人、瘫痪卧床的病人等群体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
由于社会地位及待遇低等原因,养老服务行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有人将养老服务队伍的特征总结为“三低三高”,即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劳动强度高、平均年龄高。
考虑到体力、能力、生活经验等,护工最合适的年龄是30~45岁。然而,有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超过50岁的护工占当地护工比例从35%到55%不等。
老年护理行业该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有专家建议,要在国家层面设立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专业岗位体系,并在教育培训、工资待遇、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中长期规划。只有提高护工行业的社会认同度,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完善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依据职业技能等级给予相应的技能补贴,切实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破解人才困境,必须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2019年,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新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增加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及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新标准均作出了重大修改。
以公布实施新标准为契机,人社部、民政部建立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其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
老龄人群新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736亿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此前谈道。
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从护工的供需可见一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老龄人口的增加,对护工的需求势必加大。
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由家属长期照料患者并不现实。而就护工行业发展现状而言,目前也存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管理制度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需要。
在我国,护工行业的出现、发展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医院迎来快速发展,床护比(病床与护士人数比例—记者注)严重不足。作为护理的补充力量,护工应运而生。
为了规范护工行业,原卫生部1997年第23号文件提出护工的聘用原则,其中提及“护工不属于护士编制”“护工属于临时工作人员,可以由医院统一选聘”等。
从护工来源看,除了护工管理公司向医院派遣的护工外,还有患者家属请来的私人陪护。
2019年,由国家卫健委等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医疗机构可直接使用医疗护理员,也可与劳务派遣机构、取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家政服务机构签订协议,由其派遣医疗护理员并进行管理。
宝贵窗口期
在一二线城市,雇一个优秀的护工,每月费用往往需要近万元。此外,和婴幼儿的照看不同,养老护理服务往往需要常年支付、长期支付。对于多数家庭而言,养老护理费用的压力显然较为沉重。
从家庭角度来看,有养老护理需求的人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足够能力支付养老费用。“单纯靠个人付费,显然难以持续。”王迪认为,个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市场的驱动还得靠保险。
早在2016年,我国正式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所谓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当被保险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可以获得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方面的服务或经济补偿。
日前,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发布《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进展顺利。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14460.7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08.7万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收入260.6亿元,支出168.4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6819个,护理服务人员30.2万人。
人口老龄化下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养老服务的准备无疑需要未雨绸缪。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扩大老年医疗护理人力资源,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需求。
此前,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增长曲线将相对平缓,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