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本科生导师制
2022-12-11王淑珍许志威朱毅琼丁晓艺曹素贞吕志跃
王淑珍 许志威 朱毅琼 丁晓艺 曹素贞 吕志跃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广州 510080)
本科生导师制发端于英美,国内通过借鉴学习和实践摸索,形成了全程式、半程式、精英式、阶梯式、专项式5种基本运行模式,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认识定位、师资队伍、学生主动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应逐步建立起本科生导师遴选机制的规范优化、考评激励机制的健全量化、互选机制的创新与精准化等长效机制,以提升本科生导师制功效[1]。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重点学科入选全国首轮一流学科建设,并顺利进入第二轮建设周期,基础医学在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第4。其雄厚的学科实力为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和团队。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在获批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强基计划之后,如何通过加强本科导师制等手段,夯实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能,是学院一直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医科多年来早期接触科研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我们广泛吸纳其他高校的经验[2],构建起具有中山医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双导师制,以下就重点分享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举措与成效。
1 本科生导师制的设计、实施与效果
1.1 本科生导师制的设计
围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能在未来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及生物医学前沿方向作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构建了“生医并重、疾病导向、创新引领”的特色化模块课程,并构建了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还增设了与研究生层次相衔接匹配的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打通建立本研序贯培养模式[3]。
高质量的导师是实现上述举措的重要保障。按照“旨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指导,对本科生的生活、道德、行为及学业给与帮助”的原则,要求教研室遴选年富力强、能真正热爱教学和投入教学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全程参与本科生的培养。我们择优建立了首批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160余人的导师库。每位导师被分配2~3名学生,每周与学生会面,并以学生论文为基础,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探讨,以此实现导师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1.2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在本科生全程培养过程中,导师按照《中山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学院的思政工作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全程落实立德树人,将教书育人理念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4]。针对学生的学业、就业、考研学习生涯规划、专业志趣及品德思想等方面进行引导,一切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改进学风,促进师生交流,达到提升师生满意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5]。
按照《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制实施方案》,导师定期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参加组会并指导其学习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方法,一般的学业导师是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独立实验室的本学院教授,对于拔尖基地导师,还需至少主持一项国家级在研科研项目。学生需要在其科研轮转手册中记录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评价。学院通过抽查学生轮转手册或《导师带教培养手册》,对教师的带教情况予以了解,结合学生评教情况,对教师是否有下一届的指导资格予以评判。实施“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双导师制,早期进入实验室,全程贯穿导师制下的科研训练,真正浸润式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学生科研思维培养及实验能力的训练。
1.3 实施导师制的效果
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训练体系,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报考志愿,基础医学专业的办学影响力逐步提升。2021年,基础医学专业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超过临床医学五年制最低分数线。
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科研项目和学生科研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17-2021年,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共成功申报国家级等各类学生科研项目157项。中山医学院学生参加第一届至第七届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及首届中俄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获奖”共获得49项国家级奖项。2020届毕业生几乎全部进入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其中有4人赴麻省大学医学院等国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2021届有1人赴哈佛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4年期间,我最感激的是导师不仅对我进行学业、科研指导,还在思想引领、职业规划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曾参加第七届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的李同学,在获奖后由衷感叹,他认为导师制在复合型本科生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院导师队伍规模与指导的质量明显上升。导师库人数是学生的2倍多,近60%导师连续每年担任学生导师。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基础医学本科生在校阶段参与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增强。导师们也就如何加强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在学院召开的多次专题研讨会上,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若干建设性建议。
2 建立导师库,打造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所985高校,均选择了合适的学院进行探索[6]。2014年中山医学院通过制定公布《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制实施方案》,作为启动实施导师制工作的依据。每年学院定期启动导师遴选,以教研室为单位向学院申报。根据上一年学生的评教情况,每年更新导师库名单,让真正爱教学、乐教学的老师成为导师库成员,学院在大一下学期就公布给学生,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和联系导师及早进入导师团队。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发放《导师带教培养手册》加强对导师的流程指引与管理考核;还通过工作量及绩效调动保障导师的权利职责,如要求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必须至少参与发表SCI论文(在论文中的排名不限),未按要求完成者,其导师停止接收学生2年;强调拔尖基地学生毕业发表论文需至少达到学院对博士生毕业的论文要求。
参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高校10年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建议[7],中山医学院学院借鉴其他高校并坚持了实验室轮转制度[8],本科生在不同PI实验室及科研平台轮转,由浅入深、由泛到专的科研受训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科研思维、科学的创新精神、突出的实践能力及和谐的团队品质,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并为本硕博序贯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业上,在基础还是在临床教学科研领域,各类导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政治立场坚定,能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工作,达到了强基础、促拔尖双阶段科研训练的延伸性和贯通性。
遴选后的导师也有系统的培训制度。我们依托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开展校级新教师入职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结合各项教学竞赛,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梯队;积极倡导“人心向学”教学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境内、外和校内学术与教学交流,参与欧洲教育联盟AMEE教学培训,营造重视教学的学术氛围;建立教师教学考评体系,完善教学绩效考核制度,以制度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校-院-教研室三级培训体系,多维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多名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还有其他多项载体。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暑期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课题、全国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等。
3 进一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3.1 加强两级统筹、制度融合,确保导师全程投入全过程培养
不同于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管理”性质,也区别于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指导,本科生导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其进行全周期、系统化的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包括一二年级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适应性教育,三四年级则更加侧重创新创业、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教育等。因此,在本科生碎片化的本科学涯中,教师需花较长的时间周期,全程投入指导时间。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计算导师工作量、将贡献度纳入教师晋升考核的措施,但在校院两级共同统筹,制度融合、管理办法、资金支持、绩效牵引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确保导师全程投入全过程培养。
在制度融合方面,已有同行高校在积极探索改进。如东南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中明确学校设立导师制[9]。该校2019级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需完成6~8学分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和讨论,接受真实的科研训练。平均每位导师指导每年级2位本科生,真正实行完全导师制。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这一部署与实践探索,与本科教育学分制相辅相成,体现出本科教育以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明确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育教学为根本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10]。
3.2 吸引优秀教师进入导师库,确保每个本科生均有导师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不均衡以及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加上大部分导师原有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已经比较繁重,随着本科生年级和数量的逐步增加,导师的指导积极性和精力投入都可能大打折扣。一项针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学生反映导师制流于形式,近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因此,在现有的基础医学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针对每个年级增加的学生人数,如何吸引学校附属临床医院的优秀师资资源,扩充导师队伍规模,同时将更多基于临床的科学问题融入基础研究,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3.3 优化考核,促进师生交流,保障学生培养质量
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麦可思公司曾对成都大学2009届毕业生开展了调查,调查显示:不愿意推荐母校的学生中有46%的人员认为校园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11]。如何加强师生沟通,进行导师制度改革,实施导师小组制无疑是很好的一个着力点。2013年,麦可思发布的调查数据中显示:本科生中超三成的学生与任课教师一年内都不联系,仅36%的学生与教师每月都保持联系[12]。麦可思发布的2018届大学毕业生数据调研再次显示,仅有54%的学生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或“每月至少一次”课下交流,有25%本科毕业生中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课下交流[13]。一旦缺乏师生双向交流,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信息,教师一味灌输,这一制度将注定流于形式,最终导致这一制度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的初心相悖。下一步需要考虑要以更优化的导师考核办法,促进师生的更多沟通交流,实现导师与学生之间“双向奔赴”,推动导师制“落地扎根”。
4 结 语
引进本科生导师制,除了通过导师向学生传授学习和科研技能,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养成外,也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高校教师回归教学,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与科研精神教育的影响,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不但改变了本科生“放养式管理”的局面,导师也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指导,借导师之力,助学生成才。虽然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溯来路,汲取经验,探索前行之路,必定会为“后来者”提供更好的示范。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下,如何利用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2.0计划的契机,强化制度融合、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加入本科生导师库,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相信在越来越多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定将实现大的飞跃。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王淑珍:提出研究命题,撰写论文,总体把关;许志威:进行教学教育活动实践,数据分析,撰写部分内容; 朱毅琼、丁晓艺、曹素贞:现场调查,提供意见与反馈;吕志跃:修订及审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