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模式及劳模培养机制研究
2022-12-11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黄海荣杜振东徐建斌张佳依金艺卓刘奇奇李龙吟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黄海荣 杜振东 徐建斌 张佳依 金艺卓 刘奇奇 李龙吟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形势下激发公司员工创造力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在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劳模示范引领等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建设中仍有待提升。
近年来,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公司”)所属的华云设计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劳模创新工作室”)始终秉承“劳模引领、匠心传承”建设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人才培养,坚持创新创效,持续开放共享,为华云公司加快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一流能源咨询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现状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由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杜振东同志领衔组建,成员涵盖华云公司各专业领域的主要技术骨干。劳模创新工作室用心营造劳模引领的“精神磁场”,推动公司广大员工成长成才,努力成为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
围绕上级单位重点工作,劳模创新工作室各团队攻关完成多项具有重要“首创”意义的科研研究和工程设计任务,建立了碳电实验室,立项实施各层级科技项目60余项,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费用超过6000万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坚持模范引领,在重点工作中展现设计担当,在重特大工程的磨砺中培育核心专业能力,持续提升重特大电网工程设计能力,着力提升规划咨询能力,全力培育三维数字化设计能力。
近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多数为“兼职”的一线骨干,少部分为其他部门的科研人员,导致工作室的具体建设活动大多都是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由于缺乏动态管理,工作室难以持续建设,未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相关的政策落实不够。
二、缺乏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支撑。工作人员平时工作较为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同时,成员缺乏有效的科学培训,有些员工无法进行正确的创新活动。
三、考核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各工作室的类型、方向、形式区别较大,导致缺乏科学精准可行的机制来进行监督与考核。
四、经费管理制度有待改进。作为公司中一个独立的研发团队,在当前发展进程中,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服务于公司的日常生产,同时也需要将自身的专利成果市场化,以此维系工作室研发经费开支。然而在当前,工作室尚不能做到财务独立,受工会财务制度约束,在将研发成果向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屡屡受到阻力,间接影响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在维护自身专利合法权益方面还有很大空白。
五、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与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无法形成技术信息传递网络。同时由于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劳模创新工作室难以将自身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导致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轨,不利于技能品牌的宣传推广。
探索新形势下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模式
构建机制、品牌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应主动建立与科技、劳动、教育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畅通对各创新成果的评审、立项、奖励、推广等工作,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工作室和品牌产品,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走上新台阶,为工作室的正常运行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维持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挖掘人才、培养梯队。各级工会组织应当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挖掘寻找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并有针对性地将其列入后备人选。同时将有实力的创新研发团队,列入劳模创新工作室考察对象范围,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覆盖面。另外,应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创新活动,并将其中的“技术能手”作为重点培养的储备人才梯队。
组织力量、积极探索。提高工作室的核心科研力量,主动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共同创新研发,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根据各劳模创新工作室实际情况,在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一定数额的补贴。大力组建一批“高技能劳模团队”,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帮扶等形式深入公司一线,集中优势力量为公司进行设备改造、解决技术难题,在弘扬劳模风采的同时推动公司技术转型升级。
动态管理、良性竞争。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对确有成果的工作室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或奖励。定期对各工作室进行考核,并且要求劳模创新工作室对其工作内容进行自查,根据实际成果评定星级等级,实行末位淘汰制度,促进工作室积极运转、良性竞争。
构建新型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培养机制的主要措施
找准定位树立模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定位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工作难题,推动创新发展。要完善劳模管理办法,制定公正严谨的劳模评选机制,明确劳模评选要求和标准。同时,规范劳模选树程序,选拔知识型、奉献型、创新型新生力量,以先进人物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前进。
构筑劳模创新团队。领衔人要明确职权,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领衔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带领广大职工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同时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工作室成员提升认同感和获得感,维护和巩固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的稳定。此外,创新团队要带动全员创新,开启“劳模+”模式,不断放大劳模效应,让更多员工学劳模,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让智慧火花互相碰撞,汇聚成发展的强大能量。
落实人才培养新途径。围绕公司发展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需求,吸收合适的专兼职人员加入工作室,在工作室内部形成明确的分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畅通团队成员的学习渠道与晋升通道,促进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的人才梯队。
探索核心科研力量。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攻关,围绕提质增效和各专业技术难点、重点,鼓励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攻关、申报专利。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其他科研单位针对相关的科研课题进行联合研讨,实现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尽快应用到实际生产领域。
强化劳模工作室宣传示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模精神宣传和学习活动,以劳模精神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挖掘创造潜能。将橱窗、宣传栏、海报、标语等传统宣传渠道和网络、手机、电子栏等电子媒介结合起来,分时段宣传劳模和劳模精神,多维度展示劳模风采。
劳模创新工作室将继续把创新放在首位,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建立健全专项经费使用规定和人员奖励激励办法,以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创新工作室长远发展和强劲的生命力;加强研发手段,从业务和技术上体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人才培养,形成研发梯队,把创新工作室和技术部门工作合理分工、紧密衔接,以优秀的创新人才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未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将继续紧跟上级单位部署,进一步开拓内外部市场,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一流能源咨询公司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