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油气供应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邓运华
2022-12-11曲艺编辑白宇
■本刊记者 曲艺/编辑 白宇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总体蓝图。
行动纲领有了,石油行业该如何具体落实?就此,中能传媒集团《中国电业与能源》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邓运华。交谈中,邓运华围绕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开放合作、人才培养等相关内容予以深度解读,为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电业与能源》:保障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油气生产方面,《规划》要求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力争2022年回升到2亿吨水平并较长时期稳产。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力争202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一个“稳中有升”,一个“快速增长”,对于油、气不同的表述,您认为有何深意?
邓运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安全一直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稳中有升”与“快速增长”,对应的正是稳油增气的主基调。
在石油方面,2007年以来,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连续九年超过10亿吨,确保了石油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然而,从2015年后,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2016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首次跌破10亿吨,石油产量首次跌破2亿吨,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近3年来全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6.37亿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15.22亿吨),石油产量1.99亿吨,较上年增长2.4%,已经逼近2亿吨目标,预计2022年就能实现并突破2亿吨目标。
在天然气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天然气作为碳排放量较低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桥梁”作用日益突出。充分利用天然气的绿色低碳能源属性,大力实施“稳油增气”,推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最现实路径。2018年以来,全国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大幅攀升,2020年常规天然气新增储量首次突破1万亿立方米,2021年页岩气新增储量达到164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28%。“十三五”以来,天然气增产效果显著,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2021年全国天然气产量205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8.2%。
《中国电业与能源》: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形势如何?海洋油气在增储上产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邓运华: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规模增储与持续上产难度加大。
一方面,我国油气资源地下情况复杂。老一辈地质学家们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以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石油勘探经验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打破了西方专家一致认为只有海相地层才能产出石油的论断。随着大庆油田的成功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论”。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实践,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也从背斜油田、断块油田、复式油气聚集带逐步发展到活动断裂带等复杂靶区。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提高,构造圈闭数量越来越少,圈闭规模不断缩小,勘探难度逐渐增大,新发现油气田愈发复杂和隐蔽,新发现储量品质变差趋势愈发明显。
另一方面,我国原油产量绝大部分仍然来自陆上,但由于陆上石油开采时间长,已开发的成熟区大多处于高含水阶段,很多油田已经进入了三次开采甚至是四次开采阶段,不仅开采成本高,开采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尽管形势严峻,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为代表的三大油企始终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责任,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以中国海油为例。近3年来,围绕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建设海洋强国等目标,中国海油不断加大勘探投入。探井工作量从2010年以来的年均100口左右,翻倍跃升至近3年的年均200口左右,其中2019年更是达到218口的历史最高值。高投入也带来了油气产量的节节攀升,在原油增产方面,海洋石油的表现尤为突出。2019年以来,我国海上原油产量增量连续3年占全国增量的一半以上,特别是2020年和2021年,海洋原油的增量更是占到全国原油增量的80%左右。
2021年6月25日,由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其投产后将连续10年稳产天然气30亿立方米,可为粤港琼地区提供低碳能源,并将带动周边及后续气田的高效开发,提升中国海域天然气供给能力。
《中国电业与能源》:《规划》要求,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在增储上产的过程中,非常规油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邓运华:近年中国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中,非常规油气占比越来越大。美国页岩油气大发展之后,大力开拓非常规油气成为增储上产的战略性举措。我国在多个盆地内进行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并取得了实效。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中,非常规油气占比越来越大。2010~2019年,中国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中,致密油藏新增储量占比上升,由2010年的28.0%升至2019年的50.6%。致密气藏新增储量占比由2010年的50.0%升至2019年的82.5%。2019年4个页岩气田合计新增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与当年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相当。2020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8%。
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随着中国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入,勘探对象由常规油气藏向非常规油气藏转变是趋势之一。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最新结果表明,以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是全国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的近2倍。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我国油气产能接替的重要生力军。
《中国电业与能源》:近年来,随着新的矿权管理规定的实施,油企面临既要退出矿权又要保产量稳定的双重压力。对此,您怎么看?
邓运华: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为例,只有坚持合理的用海政策,才能保障海洋油气增储上产。
海洋油气存在于埋藏在海底以下2000~5000米的微米级岩石孔隙里,即使运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全球平均勘探成功率也仅仅为20%,而钻探一口海上探井要花费0.5亿~2亿元,是陆地探井的5~10倍。从全球范围来看,从事海上油气勘探的石油企业都有一批具有10~40年研究经历的科技人员,并且由构造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等6个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研究,才将平均成功率提升到20%。所以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是真正的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行业,进入门槛高,需要企业长期积累。
油气勘探在同一区域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即油气地质探索阶段、大型油气田发现阶段、复式油气藏滚动勘探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和页岩油气勘探阶段,且这五个阶段的顺序不可逆。而对于中国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来说,目前的勘探程度非常高,钻探目标复杂,不少凹陷都已进入第三、第四阶段,发现能够独立有效开发的高品质油气田难度较大。中国近海第一口探井(海1井)于1967年钻探,海上油气勘探起步时间与周边陆地相同,只因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经济门槛更高,进度稍慢一些。但是经过逾半个世纪的勘探,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自营勘探、20世纪80~90年代外国企业进入的合作勘探、21世纪前20年的再次以自营为主的勘探和近3年每年浅海钻探井260口的勘探过程,中国浅海目前共钻探井2769口、三维地震全覆盖,对埋藏深度小于3000米的中浅层、面积大于5平方千米的大中型构造圈闭几乎全部进行了钻探。剩下的目标更深、更小、类型更差,是目前主要勘探对象。近几年我国发现油气藏多数储量小于500万立方米、油气层厚度小于15米、丰度低,个别大的油气藏要么埋藏深(大于4000米),要么是稠油(密度大于0.97),要么丰度低(小于每平方千米150万立方米)。由于海上的开发投资是陆地的5~10倍,这些油气田绝大多数在海上不能独立开发,只能依靠周边已建成的大中型高品质油田的设施,联合开发才能获得效益。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国际大中型石油企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勘探研究之后,逐步撤出中国近海。当前,国内原油的增产压力很大。而2021年油气产量增量的80%以上来自海上,故而要稳住和增加2022~2035年的油气产量,关键就在于利用合理的用海政策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海洋油气储量产量的稳定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今后的用海政策在引入竞争、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使得有勘探开发经验和实力、有能力承担高风险和进行高投入、具有长期技术积累的石油企业,能够有稳定的矿区从事勘探开发研究,进而为海上油气的增储上产提供保障。
《中国电业与能源》:《规划》要求,巩固拓展海外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完善海外主要油气产区合作,优化资产配置。持续巩固推动与重点油气资源国的合作,促进海外油气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油气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与资源国共同发展。请您介绍下我国油气行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邓运华:坚持并鼓励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现代化能源企业建设的有效手段。
全球石油资源在地下分布不均,且各地区与国家人口密度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石油勘探程度不同,剩余石油资源相差较大。比如在非洲,由于经济欠发达,对石油需求少、勘探程度低,还有不少含油气盆地没有开展勘探工作,更有很多盆地处于勘探早期,勘探前景广阔;在南美洲,含油盆地面积大、圈闭面积大、油田大,还有很多大型构造圈闭没有钻探,有很多已发现大油田尚处在开发早期,勘探开发潜力大;中东的波斯湾是海相巨型含油盆地,石油资源约占全球40%,还有不少有利的大构造没有勘探,不少已发现油田没有开发,剩余资源丰富;在中亚—俄罗斯,盆地面积大、含油层系多,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北极地区更是石油资源丰富,还处在勘探早期,是未来世界石油最重要接替区。
而中国含油盆地地质情况则比较复杂。中国东部和近海是湖相含油盆地,而湖泊范围有限,制约了单个盆地石油资源量;西部的海相含油盆地(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后期改造作用强烈,且埋深大,很多石油裂解成了天然气。中国缺少像波斯湾、西西伯利亚、墨西哥湾、北海等大型且保存完整的海相含油盆地。
从中国石油企业勘探开发业务现状来看,走向海外勘探开发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石油企业有教训、有经验,更有成果。
依据原油价格和勘探开发效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油企走向海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2011年,油价相对较低,三大油企进入苏丹、尼日利亚、乌干达、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发现了不少油田,尤其是在西方大企业退出的苏丹3/7区块,发现了世界级的Palogue大油田,地质储量达5亿吨,在上述国家开发油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2011~2014年,国际油价高,海外勘探开发新项目竞争很激烈,成本很高,三大油企在此期间拿到的新项目普遍经济效益不高,好在伊朗、伊拉克等国家项目是油田开发的服务合同,助力我们输出了人员和技术,整体上不亏损。三大油企深刻总结了过去成功经验与失利教训,并在海外勘探开发工作中充分借鉴。在开发过程中,中国企业所获得的权益油(即根据勘探开发合同,中国企业所拥有的石油产量),既可以按国际油价在当地销售,也可以运回中国,分担国内石油安全风险。
此外,培育国际化一流石油企业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企业,正如当今的美国是由苹果、微软、波音、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等各个行业的一批国际化企业支撑,未来我们的现代化强国也应由各个行业的一批国际化企业来支撑。
美国石油行业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企业的发展之路值得参考。埃克森美孚的发展总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890~1930年是在美国国内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美国的石油资源比中国丰富,2015年石油产量达4.6亿吨),当国内石油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赢利能力后,开始向海外拓展;1930年以来是海外发展阶段,此时埃克森美孚在中东、非洲和南美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使得该企业利润约20%来自国内、80%来自海外,其他美国石油企业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企业应以此为借鉴,在国内具备了一定能力、达到一定产量后,应坚定不移走向海外勘探开发石油,一方面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另一方面打造跨国企业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国电业与能源》:对于油气领域人才培养,您有何经验和心得?
邓运华:良好的科研氛围是引导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坚持和热爱是科研工作者成功的必备品质。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在我30余年的工作经历中,其实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为中国海油培养了渤海和海外两支勘探队伍。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要推动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标准,来促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放在技术、成果上,放在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上。
除此以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思考怎样让适合做科研的人能够安心、沉心、静心地做科研、搞创新,甘心“坐冷板凳”,长期坚守初心、深耕科研热土。这就需要创造一个能够使科研人员的付出与收获相匹配的家庭、单位和社会环境,使科研工作者能够真正通过科学研究、通过自己的技术和成果获得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认可,而非想方设法另辟蹊径、走“捷径”。
对于个人来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隐蔽,科研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保持对于专业的热爱,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取得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油气勘探本身是一件探索性的工作。油气在地下几千米的微观孔隙里,地质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地方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勘探工作者开创性地工作。对于科研人员或团队来说,要想获得理论技术的创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透彻地了解,二是对新理论、新技术的掌握,三是将研究对象的特点与自己掌握的新知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观点、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技术,真正做到“地质家脑子里有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