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程中融入历史观教育的探究
2022-12-10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南校刘芳楠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南校 刘芳楠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人类实践经验的写照和缩影,“以史为师”是先贤谏言,这句谏言也始终被反复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正确历史观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构成,在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式、归因方式等方面能够对人产生强烈的影响,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德育课程中融入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应当意识到当前学生成长的环境是不可能和网络、自媒体剥离开的。出于追逐流量或引导舆论等目的,自媒体中存在一定数量戏说、曲解、歪曲、恶搞历史的现象,这类现象往往以娱乐化的形式呈现,极易吸引人的眼球。初中生本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对历史发展的认知还停留在模糊、浅薄的阶段,无法清晰分辨信息的是非真伪,极容易踏入误区,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近年来无可回避的大环境,教育也不例外。身处变局之中的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多样的理念及观念,如何剖析、接纳这些观念,成为当前初中学生群体“三观”建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任务。唯有依赖清晰宏观的历史观,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延溯我国独特的历史脉络,结合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联系当前的实际国情,辩证地看待不同的观点理念。
最后,德育课程往往强调规则,如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规则,但规则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与相应的历史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不断演化着的。这一特点使德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育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唯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将规则和环境割离开单独理解,避免学生将规则视为不变的“死物”,避免学生忽略唯有适应时代要求的规则才能存在的道理,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框架网络,实现有效的德育教学,也使知识并不停留于课本内容,而是具有相应发展性,能够服务实际需求。
二、初中德育课程中融入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首先,正如“政史不分家”这一说法中提到的,德育和历史本身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知识框架中存在显而易见的交叉点。历史记录的是人类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而这些经验中有利于维持社会结构和秩序稳定的一部分则往往以规则的形式存在下来。因此结合历史情景、历史逻辑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更能够打动学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规则,明白规则背后的因果,更能够帮助其从根源理解问题,而并非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刻板层面。例如,在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教学时,如能够结合法制起源的背景,结合法律发展的历史沿革,学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权利与义务之间密切联系的原因所在。
其次,德育课程涉及的内容覆盖面较广,虽然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但乍一看似乎被分割成了道德、法律、国情等不同的独立模块,模块之间缺乏强有力的框架结构,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容易零散地学习,无法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机联系起来的框架体系。历史观的融入恰恰能够针对这一点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理解道德、法律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国情上,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不同国家存在差异有其必然性。
最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一套成熟的历史观,这套历史观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丰富和深化,其中有一个核心观念即历史的规律性。借助这样的历史观,初中生在学习德育课程时,才能清晰地找到分析问题的依据和方法,才能够理性地思考规则为何形成,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探索、分析规则后续的发展脉络,实现学习更深层次的目的,即学以致用。
三、探索融入初中德育课程的具体历史观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的能动性和作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涉及的三大块基本原理,其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生产力、生产方式,这显然是学生理解德育课程知识的重要基础。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学中,不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应概念进行,就容易使学生不知所云;相反,一旦将唯物史观的概念结合其中,学生就能明白生产力即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科学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这一能力,从而被视作第一生产力这一逻辑概念。
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也点明看待问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视野,即不能用过去的环境背景思考今天的问题,也不能用今天的整体情况考量过去的种种,对相应问题的分析必须基于当时的情形,才能剖析出准确的结论。这样的历史观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才能读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才能够借助历史认知世界,借助历史分析问题,借助历史更好地学习德育课程。
(二)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在今天受到了许多冲击。当前社会环境中存在片面的、断章取义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其中典型思想体现在将个人自由及权利放在无限制的环境、背景下,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但这一思想极容易满足和贴合人内心的欲望。要避免这一错误思想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的侵袭,就必须将中华民族历史观融入课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的瑰宝,是我们国家的根和魂。我国人民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最适合我们实际的优秀品德,这些品德能够帮助我们凝聚成一条绳,往共同的方向一起使劲,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根植于我国土壤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能够强烈地培育和激发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的情感,能够有效帮助其端正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全球化历史观
正确的历史观不能是一叶障目的,身在山中不可能知山全貌,更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历史观必须能够站在更高、更宏大的全局看待问题,跳出迷宫看迷宫,则一切难题迎刃而解。在剖析问题之际,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全局思维,不能局限于眼前种种进行思考,必须明白当前的世界是联通的,是无法分隔的,当前的一切问题都是处在这样的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的,当前整个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其中核心要义是变。初中生在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和政策、理解当前基本国情的过程中,需要明白政策之变并非拍脑袋想当然的事情,而是根据整个全球化的局势不断变化和调整着的,不能因为现在就全盘否定过去,也不能因为过去就否定现在。
对国情的理解也必须置于全球大环境中进行,要辩证看待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明白国家之间历史的是非曲直以及背后的原因规律,才能更加清醒地看待今天的国际关系,更明确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四、初中德育课程中融入历史观教育的渠道
将历史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显然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应当身体力行。也必须注意到整个历史观的建构、历史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在整个教学的前、中、后环节链条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利用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结合多角度的视角维度,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建构。另外,还应当清醒的地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主体的过程,教学相长,在教学的前、中、后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站对自身角色位置,充分发挥能动性。本章将历史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渠道总结如表1所示,并将在下文按教学阶段划分进行相应的分析。
表1 将历史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渠道
(一)在课前准备中融入历史观教育
德育课程涉及的知识看似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如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的相关理论就仿佛是与实际脱节的,但实际上这些知识是脱胎于生产生活等活动,是对相应经验和规则的总结和升华,是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处感受到一种陌生感,甚至因为预想课程无趣枯燥而产生排斥感。这种情况下,创设合理的任务,设置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在课程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思考,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将后续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为辨伪求真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更多成就感,帮助其明晰知识,加深理解。
在这样的融合逻辑下,教师必须事先弄明白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实际经验之间的联系,厘清思路后,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统筹的全盘考虑,将教学目标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逐步分解,并根据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搜集相应的资料进行思考,将学习的过程前置,充分将课前的准备时间作为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补充。例如,在引导学生预习具有理论深度的问题时,如“拥护党的领导”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应历史时期的史实,让其回应下述几个问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中国处于什么环境中?(2)哪些人为了救国付出了努力?结果如何?(3)谁能发展中国?为什么?当学生完成上述资料的搜集时,已经对相应时期的历史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理解问题时能够更真切地结合当时的实际进行,而在后续课程进行时,应当充分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去伪存真,确保学生不被不实信息所误导。
(二)在课程进行中融入历史观教育
课程进行中,首先必须有机联系课前任务,即对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所做的思考进行分析。这时,需要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辩论、角色扮演等,秉承“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让学生对自己初步学习的成果进行检查,排除不准确的内容,保留真实的部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讨论进行有效引导,对课堂进行充分掌控,及时引导方向,避免讨论进入死胡同。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时,并不建议淡化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而是应当将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分析之后探讨问题:西方的经验是否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我国的发展?
当学生对资料、信息进行充分的筛选和梳理后,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在其思维活跃期内,在其讨论问题得出初步结论之际,有效地将课堂知识用框架性的、逻辑性的组织方式教予学生,帮助其实现知识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停留在零散的层面上,而是成体系的。
(三)在课后总结中融入历史观教育
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课堂知识上,德育的最终目的应当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应知识后,能够逐步建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利用所有的知识体系对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这应当是课后教育的重要任务。
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当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初步的拓展。这需要教师在事前准备好适当的、不同视角的练习、作业,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思考和训练。例如,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相应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在课后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探索文化发展的历史,了解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层次应当是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进行运用,逐步结合历史观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这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找到现实的切入点,有机将课程知识和当前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时,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能够明白我们处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的是开放的环境,闭关锁国并不能将风险抵御在外,反而可能会让自身脱离实际,失掉发展的先机。基于这样的知识框架,学生能够开始初步思考,探索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如: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过程能够体现出什么样的道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挑战?应当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等等。上述问题紧扣时事,能够让学生明白德育所学知识并非只是停留在纸上,是需要考试的知识,而是能够指导生活、帮助个体认识世界的有用的知识。
五、初中德育课程中融入历史观教育的注意要点
首先,必须正视教学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师的教授活动,而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相应的环节和教学任务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求索的基础上,唯有自主进行资料搜集归纳,自主对资料进行思考辨析,才有可能在整个课程中融入历史观的教育。
其次,必须认识到德育与历史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将二者的融合视为额外的任务。德育课程要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身就必须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学生只有在对相应的环境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思考后,才能真正将德育知识的相关内容入脑入心,否则教学只能停留在书本层面,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育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看待问题。
再次,必须关注当前环境中存在的各类资讯是驳杂的,是不可能回避的。基于这一情况,对学生搜集、了解的信息一定要进行辨析,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才能够帮助学生搞清楚容易混淆的地方,帮助学生弄清晰可能被歪曲的部分,帮助学生真正地学懂弄通,借助历史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不走偏不走歪。
最后,必须坚持将历史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全过程。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进行融入性的改革和尝试,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时光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必须清晰分解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统筹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宏观布局整堂课程,甚至是整本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中都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求“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这对德育课程的教学也具有指导作用。必须正视政史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历史观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更加宏观的、更具全局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二者融合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发展阶段以及认知规律,也不能忽视教学必须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在规律的指导下,全盘地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合理有效地分解任务,通过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学习阶段,逐步推动学生历史观的建立,有效实现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