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疆“网红”盘龙古道
2022-12-10摄影蒋聚荣
文&摄影/ 蒋聚荣
早就听说过新疆塔县有一个著名的网红地点——盘龙古道,还有一个同样著名的字牌,上面写着“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自己的良好祝愿。今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我和几位好友终于来到这里,不但用手中的镜头见证了这个帕米尔高原上的传奇之地,也用“上帝之眼”记录了它的大气磅礴。
瓦恰乡的网红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自南向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千米,是我国境内唯一一个与三国接壤的县城。
盘龙古道也叫瓦恰公路,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县瓦恰乡境内,公路全长75千米。因其宛如盘旋的神龙一样,盘卧在帕米尔高原上,所以被称为“盘龙古道”。
真正的盘龙道只有约30千米,却有608个S弯道。其中很多弯道角度都很大,有的达到了180度,甚至270度。海拔跨度更是从4100米落到3000米,整个落差有1100米左右。据说这里完全可以“叫板”云南怒江的72道拐,“完爆”滇缅公路上的晴隆24道拐。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道路建设的一大奇迹。
原先这里地处边境附近,偏远而无人问津,因此也保持了很好的原始风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自驾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这
里。在被景色倾倒的同时,他们也将所见所闻发布到网络上。于是,这里便成了如今新疆最红的打卡地之一。
前期准备要充足
为了这次旅行,我们6位影友做足了心理、生理及物资、摄影器材的准备,还有4人都带上了无人机。我自己仍带上了尼康D850、D800E两台相机,还在进疆前专门购置了一部大疆新款无人机,并加配了3块电池,总续航时间近3小时,想来足以应对现场的拍摄需求。
我们几人租用了2台城市越野车,还特意在喀什配备了氧气瓶,用来上塔县帕米尔高原出现“高反”应急时使用。当时没有想太多,后来在下山时的庆贺中,个别人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这些氧气瓶还真起到了缓解保命的效用。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去往盘龙古道,有2个入口,一个是塔县方向,一个是瓦恰乡方向,我们选择的是前者。
当日早餐后,我们一行从塔县出发,沿314国道,也就是中巴友谊公路,往红旗拉普口岸方向行驶。经过大约20多千米的地方,在国道上会见到路牌。这时按照路牌指示左转、直走,几十公里后大家就可以开始享受盘龙古道带来的刺激了。
当天行程安排不超过250千米,时间相对宽松,所以我们走走停停。一路上见到好看的景观,都会暂停,抓紧时间拍摄。先地面相机拍,后升空无人机拍,忙个不停……乐在其中。
《夜窗鬼谈》与《东齐谐》其实是同一部书的上下册,被誉为日本之《聊斋志异》与《子不语》,它是集抒情述志、称道鬼神于一身的汉文志怪小说集,堪称日本汉文文学史上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杰作。全书借花妖鬼狐、奇人豪侠之事审视种种世态人情,怪异诡谲、奇趣盎然,极富感染力与表现力,书中还加入原版鬼怪插图,通过翻译、点校图绘注文、考据资料、搜集古籍内容,使全书的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
在上山前,有一处大型的旅游车辆停车场,主要是供游人转换七座以下小型车登山使用,大型车是禁止上山的。这里立有超大而醒目的“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路牌,还有“盘龙古道”大型石碑,都是游人争先恐后拍照打卡的起始点。
这样的好机会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而且我觉得用无人机航拍视觉效果会更好,于是升空300米,前行2000米,将周边美景一网打尽才返航。
随后,我们真正开始了紧张而又刺激的穿越盘龙古道之旅。
穿越盘龙古道
随着小车由平缓坡地逐渐爬升到大坡度、急转弯、连续拐地段,我们几个人在车内时而东倒西歪,时而前仰后合,相机和手机实在难以施展,抓拍车窗外美景只成了愿景。虽然我没有亲自驾驶车辆,但也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到达4100米的最高观景点后,我们专门停留了1小时。看见附近山顶上有不少游人在活动,甚至还有胆大的大排量越野车司机将车开上了山顶,真是令人艳羡。
我们就只能带上一长一短两台相机和无人机负重前行。虽然到山顶的距离不足千米,高差约200米,但绿草碎石的山坡坡度在30度以上,考虑到高海拔不宜剧烈运动,我决定放缓步伐登山,一边之字形爬行,一边仔细观察四周景色,于是征途立马变得轻松了。
行走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不少金黄色、土灰色的土拨鼠在坡上活动,大喜之中快速端起手中的镜头,瞄准猎物,耐心等候活泼可爱的土拨鼠露头、跑路的场景出现,并一一收入镜中。
终于到达山顶,我们几人迅速用相机长短镜头和无人机变焦镜头,将四周雪山、谷地、草场、羊群、盘山公路尽收眼底,选择性记录到存储卡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不管是大盘龙还是小盘龙,一路都建有很多景观台,可以停车欣赏盘龙古道令人惊叹的蜿蜒走势。
站在山顶往下看,黑色的柏油路与灰黄色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周边壮丽
的昆仑山脉,一场视觉盛宴让人流连忘返。这时,无人机灵活机动的走位与特殊的俯瞰视角,就派上了大用场。
一条活灵活现的黑色大型“盘龙”,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呈现在广角镜头之中,成为吸引世人眼球的绝佳景观,为这条“网红”打卡公路增光添彩,是极好的大美新疆外宣品。
在这段精品之地,我将无人机拍摄发挥到了最大功效,从低空到500米高空,沿自然下降的盘龙道飞行了数千米,拍下了数百张图片和视频片段,比较好地实现了既定拍摄计划。
经过近4小时的慢行快拍,我们终于下山来到了瓦恰乡,进入一个绿水青山、鲜花盛开的世外桃源之地。于是相机、手机继续“咔嚓”不停。深陷美景之中,无法自拔,塔吉克村庄、千年城堡、油菜花地、红色的岩石岩壁等都摄入镜头,并成为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的“打卡”之行,尽管身体遭受很大的考验,但是能够看到并且拍摄众多内陆少见的美丽风景,所有疲劳自然不值一提。以至于我们回到家后,每每想到这次的拍摄之行,依旧留有一份兴奋和快乐。
最后,要提醒大家,由于盘龙古道地处高原,每年10月以后会大雪封山,无法通行,想去的朋友们一定要选好时间,提前做好出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