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探讨

2022-12-10董丹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7期
关键词:集中化国有企业资金

董丹

(北京京能房产租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西城分公司,北京 100036)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资金管控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通过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有助于集团层面及时掌握各下设单位资金的运营情况,确保集团资金管理的合理、规范,从而有效降低集团整体的财务风险。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集团整体战略与各下设单位经营目标存在差异,通常会导致二者资金使用目的发生不一致。即便集团已采取各业务环节的流程控制、制度制约、事后的审计等方式对各下设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控,但由于各下设单位拥有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自主权,最终仍然不能实现对下设单位资金使用的有效管控。实行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这时就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通过把各下设单位分散的资金统一归集到集团,进而达到对下设各单位间的结算业务、对外收付款等事项全方位的把控,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资金的流向、流量、存量。实行对整个集团资金的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监管,不仅有利于集团层面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且也有利于集团层面制定整体战略规划,达成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的。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集团通过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有助于集团从更高层面对集团内整体资金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筹划、统一调剂,确保各下设单位资金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从而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集团组织机构分支多、规模大、分布广,使得各下设单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遇形成较大差异,由此影响业务增长速度及资金需要量也不尽相同。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统一将资金的管理权集中到集团层面,通过把资金结存量大的企业的资金向资金短缺的企业调剂,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单位资金闲置沉淀,而有的单位资金短缺的情形。资金结余的单位从中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让资金短缺的企业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而让其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资金的集中化管理,盘活了集团所有下设单位的闲置资金,使集团整体减少了从外部筹措资金带来的时间及成本损耗。利用资金在各下设单位间地再调配,优化了企业集团的资源配置,加快了集团内部资金的流转速度,有效地提升了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深化资金集中聚合力,提升集团整体融资水平

企业集团通过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有助于集团归拢资金形成资金的规模优势,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提升集团整体信用等级,从而有效提升融资能力。企业集团众多的分支机构中,由于各下设单位各自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金储备量、资金需求量以及融资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发展成熟的企业,资金积累也相对充沛,融资容易且融资成本较低。而对初创企业而言,虽然此类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但是由于资金储备少、资金需求量大,融资较为困难,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成本压力,由此更进一步加剧了各企业间不平衡的发展。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集团层面可将各下设单位分散的资金统一归集,通过这种对集团内资源合理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提升集团整体影响力,此时企业集团整体的融资信用则会大幅改善,最终使集团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为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提供充盈的运营血液。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沉淀资金收益仍处于较低水平

企业集团通过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对集团整体分散的资金实现归拢整合,在闲置资金保值增值方面发挥明显优势。国有企业集团由于性质较为特殊,往往在投资事项上,国家都会对其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所以国有企业集团通常在考虑将资金进行投资增值时,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如何取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较而言,其他企业对资金的投资则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可以自主选择将资金投放到风险与收益都更高的项目中。而国有企业集团只能采取保守的方式,将所有资金存于银行账户中,依靠较低的银行利率,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导致集团整体资金活力严重降低,不利于盘活沉淀资金以及集团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资金集中程度仍未达到理想效果

国有企业集团分支机构庞大复杂,地域分布范围广,行业领域跨度较大,给集团实施资金集中过程中增添了难度。尽管集团通过制定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制度及详细规定,实施对资金的集中归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集团实际运营过程中,仍很难达到理想的资金归集程度。由于各下设单位经营目标与集团整体目标存在差异,集团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不一致,往往都存在各下设单位因各种事由外开银行账户的情况,或者因各种事由将部分资金保留在各自外开银行账户中,这样便导致集团很难对这些分散在外的资金形成管控,造成大量分散资金长期脱离集团的集中管理,形成长期的资金沉淀,这部分资金由于没有参与集中管理,从而不能得到高效利用。

(三)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内部信贷风险控制仍待加强

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为集团带来的资金聚合效应,在提升信用等级、提高融资能力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这种利用集团整体信用对外融资,也给集团内部信贷方面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由于集团层面已将众多下设单位的资金,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归集到了集团,用集团整体信用对银行进行融资,各下设单位则不再单独对外发生融资业务,若下设单位需要资金,则向集团申请借贷即可。这样实际上意味着,资金的信贷风险已由原来的集团外部风险转移到集团内部,风险同时也从原来分散的变换成为集中化的,此时风险高度集中于集团层面,全部由集团承担。如果这时某个下设单位突发特殊情况导致经营恶化,出现延期或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形,将造成对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波及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导致整个集团资金链断裂的严重情形,更甚者导致集团破产。

(四)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仍待开发

如今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无处不在,也使资金集中化管理更加精细与专业。随着国有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经营规模逐渐扩张,经营领域也更加多元化,对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要求也应与时俱进,配合企业集团发展的步伐。当前对于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运用虽然常态化,但从现阶段正在使用的模块来看,关于系统模块功能的开发还仍旧处在的较为简单的阶段,对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使用还较局限,许多功能模块还未被真正开发和使用,这样就使集团层面不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下设单位资金的使用状况,从而影响集团对下设单位在资金运行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导致集团高层对整体资金决策的误判,最终给集团及下设单位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优化的建议

(一)优化集团资金投放组合,实现资金收益的提升

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将集团整体沉淀闲置的资金对外进行投放获取收益时,需在保障企业集团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资金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国有企业集团由于在资金投资事项中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通常集团出于对资金安全性考虑,只会将资金以存款的方式存放于银行,收益仅靠通过较低银行存款利息方式获取,固定的存款利率使收益非常有限。如果经过上级报备,集团公司资金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集团可以选择采用组合的投资方式,实现资金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就是说,可以根据集团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出适合的投放范围。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保证集团资金投资安全性这个首要目标,随后可以选择将一部分资金投放于一些利率起伏平缓、收益相对理想的理财产品。另外,由于集团进行归集后的资金量比之前大幅提升,这时集团若与银行进行存款利率上浮协商的话,就更具有优势,协商后的存款利率通常都会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尽可能为集团争取更大利益。此时集团可选择投放一部分资金,虽然这类投资利率低于理财产品,但也略高于银行同期存款收益率,既保证本金安全,同时也确保收益的稳定与安全。通过这种理财产品与存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达到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实现集团资产最大化增值的目标。

(二)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实现资金全范围监管

资金不能达到全范围归集,则无法更好地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要想解决好集团资金归集程度低的问题,集团层面应在资金集中管控的制度上进行优化。首先,集团层面应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做好对集团内各下设单位银行账户开立或销户的严格把控,未经集团审批的银行账户不得私自开立或销户,同时减少已经开立的那些不必要的银行账户,保证集团全范围的银行账户都在管控之下。其次,集团层面应对资金计划的管控制度进行优化。做好对集团各项经营活动资金需要量的分析,把集团整体资金计划的目标横向贯穿各职能业务部门,纵向延伸至各下设单位,将资金计划紧贴经济业务实际进行严格把控,并对集团内各个层面资金计划的执行完成效率进行监督。通过对资金集中归集程度的进一步加强,确保集团更高层对集团内全范围资金的严格管控。

(三)优化资金风险管理机制,防范集团内部信贷风险

国有企业集团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后,集团的信贷风险从外部转移到了内部,此时内部信贷带来的潜在风险便凸显出来。为此,集团应积极防范此类风险,及时优化资金风险管理机制,对集团内部信贷全过程、全流程、全方位进行动态监管,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发生概率,确保集团资金安全。对于此类风险,集团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全过程对其进行控制。事前阶段应对下设单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其信贷的风险性进行合理客观地分析、评估与预测。事中阶段应对下设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及时掌握其经营情况并督促改善,强化资金的管理。事后阶段应对下设单位信贷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时跟踪,并随时根据其现状进行风险方面的及时调整,对能否按期偿还贷款情况做出评价。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严格的监管,形成完整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在集团内部信贷事项上实现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使资金风险得到有效降低,最大程度上保证集团的资金安全。

(四)优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紧跟国有企业集团发展步伐

在国有企业集团经济业务快速发展进程中,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解决经营中的管理难题,使企业集团能够准确、及时、灵活地把控突发状况,让国有企业集团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模块新功能的开发,在当今企业经营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模块的运用,往往还仅限于银行账户管理、资金归集以及资金收付款管理等较为基础的服务功能,关于其他功能模块,应随时结合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并运用到实际之中。另外,各模块间也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连通,有效地将资金的计划、使用、监控以及分析等各环节全过程连接起来,实现各模块功能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统一性及有效性,为集团管理层做好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及参考。

四、结束语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张,国有企业集团为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尝试建立实行一套适合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展现企业集团优势、防范集团资金风险、高效提升资金运行效果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着困难与问题。但通过对国有企业集团实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其存在的原因,我们积极探索出优化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化管理中的解决对策,包括优化集团资金投放组合、优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优化集团资金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优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等方面。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为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提供重要支持,为国有企业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集中化国有企业资金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管理抉择要问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