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与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12-09吴昊
吴昊
(山东省颐养健康集团新汶中心医院骨二科,山东 泰安 271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是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老年人群多存在骨质疏松,一旦发生IFF多为粉碎性,若行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不仅会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易发生褥疮、髋内翻等并发症,甚至病死[2]。现阶段,临床治疗IFF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属于微创治疗方法,创伤较小,但患者在术后需卧床休息,无法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利[3]。人工髋关节置换(THR)可使IFF患者术后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但也存在手术创伤大的缺点[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IFF患者80例为对象,重点比较THR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IFF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IF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 d,平均(3.62±1.03)d;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31±3.26)岁;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7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平均(3.69±1.10)d;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54±3.18)岁;合并高血压13例,合并糖尿病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有明确外伤史;年龄≥60岁。(2)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合并恶性肿瘤;开放性骨折;既往髋关节手术史;既往精神病史;长期卧床;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基础疾病对症治疗,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照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臀部,于X线下复位,在大粗隆下作5 cm的纵形切口,显露大粗隆顶点后,将导针插入,进行扩髓操作,沿导针在髓腔插入PFNA主钉,去除导针,于X线下调整主钉深度;在瞄准器辅助下,将导针打入股骨颈,使其侧位在股骨颈中央,正位在股骨颈中下部位;沿导针导入螺旋刀片,锁定远端螺钉,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
观察组采用THR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定位在髋关节外侧臀中肌前1/3位置作切口,将关节囊充分显露、切断,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对股骨颈进行修整;扩大髓腔,置入股骨柄及股骨头,根据体位进行调整,保持假体的前倾角在10°左右,将骨水泥注入后,安装股骨头假体,关节活动满意后,冲洗创面,关闭切口。
两组术后均进行抗凝、消肿及抗感染治疗,并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统计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2)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5]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包括畸形、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功能4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髋关节功能越好;于术前、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3)并发症:统计两组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髋内翻、异位骨化及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但出血量比对照组多,手术时长比对照组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手术时长(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d)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62.37±9.69 84.37±10.87 9.555 0.000 173.45±28.67 302.37±29.35 19.873 0.000 15.67±2.88 9.39±2.94 9.651 0.000 10.82±1.93 4.78±1.35 16.219 0.000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VAS、HH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比术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HS评分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HS评分、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HHS评分、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HHS评分术前 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前 术后1周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52.37±6.75 52.93±6.09 0.390 0.698 83.45±6.82a 89.70±3.85a 5.047 0.000 5.68±0.89 5.72±0.76 0.216 0.829 3.95±0.52a 3.25±0.49a 6.196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因老年人群多存在严重骨质疏松,加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导致老年IFF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且骨折后患者的活动量减少,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临床对于IFF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增加压疮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利[8]。因此,对于老年IFF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十分重要的。PFNA固定是由一根近端自锁加压螺旋刀片和一根髓内针组成,具有操作简单、可抗压、稳定性强及抗旋转的优势。PFNA中因近端的螺旋刀片有较大的接触面,可填压周围松质骨的骨质,尽量将骨量丢失减少[9]。但老年IFF患者在PFNA术后需卧床休息,骨折愈合时间长,不利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
老年IFF患者THR术后早期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可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比对照组长,出血量比对照组多,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HHS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与PFNA固定相比,老年IFF患者采用THR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也存在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的缺点。究其原因为,PFNA固定若在术前复位不良就将螺旋刀片打入,可引起骨折部位分离,对于较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会影响其PFNA固定效果,导致老年IFF患者术后骨折存在不稳定性,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影响[10]。THR在术中取出碎裂的骨质,并将人工关节植入,对IFF患者的创伤较大,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但THR利用骨水泥假体,可为患者提供即刻的机械稳定,使股骨与人工假体完全契合,应力可通过假体近端传至股骨远端,加快关节形态恢复,继而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11]。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比对照组的25.00%低,说明与PFNA固定比较,老年IFF患者采用THR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究其原因为,PFNA固定可减少伤口感染及早期内科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因老年IFF患者的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缺乏足够的把持力,会增加髋内翻的风险,同时老年IFF患者PFNA固定术后需长期卧床,难以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增加静脉血栓风险[12]。THR可保证假体安装的同时,老年IFF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下床锻炼时间,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与PFNA固定比较,老年IFF患者采用THR治疗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同时存在创伤大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