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2-12-09白立科
白立科
(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 潍坊 26260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是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疼痛、活动障碍为其典型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稳定型骨折发生后没有明显移位,骨折端较为稳定,以保守治疗为主,而不稳定型骨折存在明显移位,骨折端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以增加局部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2]。临床针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支架、髋关节置换、髓内外固定系统等。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已较为成熟,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微创术式,使用髓内钉固定骨折部位,以增强骨折稳定性,其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指利用人工假体替代损伤关节以重建患者髋关节正常功能,其操作相对复杂、创伤大[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符合手术指征;凝血功能正常;未合并其他类型骨折。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患或存在基本认知、沟通障碍;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管、肌肉等存在严重损伤;存在髋关节先天性畸形;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51±2.02)岁;骨折至就诊时间1~26 h,平均病程(14.53±4.61)h;骨折原因:跌倒26例,交通事故伤18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98±2.13)岁;骨折至就诊时间2~25 h,平均病程(14.61±4.48)h;骨折原因:跌倒21例,交通事故伤17例,其他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利用牵引床牵引患者患肢,内收内旋患肢进行复位,在C型臂X线机(南京卡普科技有限公司,型号:KP5000,苏械注准20182 300605)透视下确认骨折端复位情况。若复位良好则进行常规消毒,之后在股骨大转子上方4 cm左右做一切口,长度约3~4 cm,充分显露大转子顶点,确认进针点,将导针沿着股骨纵向轴线自进针点插入,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导针位置是否合适,若合适则进行扩髓,选择大小合适的髓内钉插入髓腔,再次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位置,满意后锁紧远端螺钉,缝合伤口。
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给予其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采用改良Gibson切口,对臀大肌进行钝性分离,并切断部分外旋肌群,以十字形切口切开后关节囊,充分暴露股骨颈、骨折部位,确认股骨小粗隆,在距其上方1.5 cm处截骨,将股骨头取出并对其进行测量,复位股骨大小粗隆的骨折块,尽可能恢复股骨粗隆的解剖结构,用1.0 mm钢丝固定骨折块,依次采用不同型号髓腔锉扩髓,之后对骨髓进行冲洗,注入骨水泥,将假体柄、双动头固定,在骨水泥完全凝固前继续加固股骨大小粗隆骨折块。复位髋关节,检查假体对位是否良好、双下肢是否等长、关节活动度是否良好,确定髋关节屈髋内旋无脱位情况后放置引流管,将切口逐层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若疼痛明显,可采用镇痛药物治疗;术后24 h内可使用抗生素,术后24~48 h拔出引流管;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屈伸训练;术后3~5 d可指导观察组患者下床慢走。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并计算术中出血量。
(2)髋关节功能: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进行评估,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疼痛(0~44分)、功能(0~47分)、关节活动度(0~5分)、畸形(0~4分),总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得越好[5]。
(3)并发症:包括骨折畸形愈合、脱位、感染、骨不连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首次下床时间(d)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n=50)观察组(n=46)t值P值74.52±10.24 97.13±15.27 8.582 0.000 18.99±3.66 19.73±3.94 0.954 0.343 11.58±2.40 4.16±0.34 20.769 0.000 153.74±16.38 296.51±20.65 37.315 0.000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HH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HS中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疼痛术前 术后6个月对照组(n=50)观察组(n=46)t值P值17.26±2.13 17.31±2.10 0.116 0.908 30.58±3.17*31.51±3.26*1.417 0.160功能术前 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术前 术后6个月19.42±2.25 19.36±2.18 0.133 0.895 32.58±4.02*33.13±3.69*0.699 0.486 1.86±0.34 1.89±0.31 0.451 0.653 3.36±0.41*3.51±0.42*1.768 0.080畸形术前 术后6个月1.01±0.16 1.03±0.18 0.576 0.566 2.11±0.23*2.15±0.22*0.871 0.386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亟需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6]。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骨折愈合畸形、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故临床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7]。但临床用于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式较多,对于何种手术方式的效果较好尚无统一定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依据生物力学原理,能够防止骨折旋转、内翻,增强骨折稳定性,对于促进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确切[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所采用的人工关节假体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学特性,可提供即刻机械稳定,固定牢固,支持早期负重,术后患者可尽早拄拐下地活动,有利于提高关节稳定性、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9]。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凝固后可紧密结合骨骼及假体,使假体受力从股骨近端均匀传递至股骨远端,有利于减少周围骨折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HH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各组术前(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均可获得确切疗效,改善髋关节功能,而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虽然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但其术后可尽早下床活动,且不会增加并发症。杨朔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优势明显,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步骤复杂,且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对软组织破坏较为严重,易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进而增加手术风险。但随着外科技术及假体材料的不断更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其优势将愈发明显。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可获得确切疗效,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而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其术后可尽早离床活动,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