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12-09张保涛赵彦起
张保涛,赵彦起
(1.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山东 临沂 276199;2.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 临沂 276199)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引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跟骨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跟骨骨折重要方式,能够实现骨折解剖复位,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研究显示[2],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开展负重锻炼,能加快足部功能康复。但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易出现红肿、感染等并发症,加重术后疼痛,不仅影响骨折愈合,还会影响功能锻炼的开展及进行;而长时间卧床制动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踝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跟腱无力等并发症,进而造成足部功能复旧不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3]。红外线治疗仪可通过红外线照射患处,升高局部温度,加快血液循环,利于骨折愈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于我院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92例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6.68±5.77)岁;骨折至就诊时间2~9 h,平均就诊时间(5.30±1.17)h;20例左跟骨骨折,26例右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分型:10例I型,16例Ⅱ型,20例Ⅲ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7.02±5.64)岁;骨折至就诊时间2~10 h,平均就诊时间(5.42±1.15)h;21例左跟骨骨折,25例右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分型:11例I型,17例Ⅱ型,18例Ⅲ型。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4]中跟骨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均接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陈旧性、病理性骨折;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有皮肤疾病,对光、热不耐受。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石膏托固定,取平卧位,抬高患肢,局部冰敷,遵医嘱换药;术后均接受止血、消肿等常规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锻炼:术后初期将患肢抬高,24 h后于最大范围内行足趾被动活动,15 min/次,3次/d;拆线后增加踝关节与距下关节主、被动运动,15 min/次,3次/d,持续至术后第4周。
对照组进行早期部分负重锻炼。在上述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自术后第4周开始,指导患者双手扶住平行杆,开始负重锻炼。初始负重量为25%身体重量,约10~20 kg,后逐渐递增重量,直至患者可拄拐三点式行走;术后第12周起开始进行完全负重站立及行走锻炼,持续12周。此外,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负重锻炼期间辅助增加抗阻、直腿抬高等锻炼,30 min/次,3次/d。持续锻炼至术后2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外线治疗。自术后拆线的第2天起,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徐州信达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XD-3000B+型,苏械注准201522 60213)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仪灯头距离照射部位30~50 cm,15 min/次,1次/d。持续使用至术后第4周,并随访至术后24周。
1.4 观察指标
(1)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2)足部功能: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MFS)[5]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疼痛、运动功能、外观状态、足部功能四个部分,分别计45分、15分、10分、55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效果越好。分别于术后第4周即部分负重锻炼开始时,术后第24周即治疗结束后进行。(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切口裂开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骨折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的比较[(±s),d]
表1 两组机体恢复情况的比较[(±s),d]
组别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肿胀消失时间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94.02±6.52 101.51±7.39 5.086 0.000 19.40±3.27 25.77±4.26 8.045 0.000 20.21±4.03 26.55±5.35 6.420 0.000
2.2 两组足部功能比较
术后4周,两组的MFS各项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MFS中的疼痛、运动功能、外观状态、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4周,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F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MF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后4周相比,aP<0.05
组别疼痛术后4周 术后24周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13.27±2.43 14.03±2.52 1.472 0.144 35.51±3.17a 28.80±4.44a 8.342 0.000运动功能术后4周 术后24周外观状态术后4周 术后24周5.22±0.48 5.18±0.54 0.376 0.708 11.64±1.12a 9.73±1.49a 6.950 0.000 3.02±0.24 3.05±0.20 0.651 0.517 7.79±1.12a 6.04±1.36a 6.737 0.000足部功能术后4周 术后24周27.99±3.72 28.13±2.98 0.199 0.843 45.81±3.23a 40.24±3.22a 8.283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跟骨在人体行走与负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跟骨骨折发生后若不及时处理,易发生跟骨畸形愈合,导致负重能力下降,影响足部功能[6]。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确切,可进行强有力的骨折端固定,促进骨折愈合,为关节功能的康复奠定良好基础。但骨折术后恢复期较长,若不能规范进行康复锻炼,亦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7]。
跟骨骨折术后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进而降低关节僵硬等的发生风险,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负重锻炼则是功能锻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当的负重锻炼可促进骨质再生,加快骨折愈合[8]。但负重锻炼的开始时机尚存在争议,过早开始可能会加重局部疼痛,影响骨折愈合,甚至会造成骨折对位关系改变,引起骨折再次位移。而骨折术后负重锻炼过晚,肌肉泵锻炼减少,则会影响患处血液循环,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早期部分负重锻炼是将负重时间提前至骨折愈合前,采取循序渐进负重的锻炼方案,使患者骨折处逐渐适应负重程度,既能避免早期负重过度影响愈合及引起骨折移位,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又能逐渐增加骨折断端的应力刺激与骨细胞形成,进而改善骨折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9]。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还能缩短患者的卧床制动时间,降低关节僵硬等的发生风险。但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红肿、疼痛明显,会影响功能锻炼的开展。故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早期部分负重锻炼开始前,先给予患者红外线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MFS中的疼痛、运动功能、外观状态、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疼痛及肿胀消失,促进骨折愈合及足部功能康复。红外线治疗属于光疗法,使用治疗仪照射患处时,红光能穿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皮下组织,促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新陈代谢能力,利于肌肉细胞生长与切口愈合。局部组织吸收的红外线还能产生热效应,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局部微循环的灌注量,从而改善切口周围组织供血、供氧,利于渗出物吸收,促进疼痛、肿胀消失,缩短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10]。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可互相补充,尽早减轻患者术后的局部红肿、疼痛,加快切口及骨折愈合,有利于锻炼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纳入研究病例有限、观察指标少等,后续需增加样本量与观察指标,进一步分析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早期部分负重锻炼联合红外线治疗能减轻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疼痛、肿胀,加快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足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