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在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2-09郑忠芝
郑忠芝
(微山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济宁 277600)
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后遗症,以单侧肢体功能障碍、平衡能力降低为典型表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治疗方式较多,但药物治疗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效果欠佳,还应进行康复训练,针对性训练偏瘫侧肢体,以改善运动功能。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生与气血瘀滞相关,气不能行,则难以营养筋脉,致活动障碍[2]。针灸为临床常用中医疗法,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起到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等作用。穴位按摩是通过不同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以推行气血、舒畅经络,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诊断标准,经MRI、CT检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诊断标准,辨证为气虚阻络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不语或言语謇涩,感觉减退,气短无力,自汗出,面色白光白,舌苔白腻,舌质暗淡,脉沉细;处于脑卒中稳定期;偏瘫侧肌力1~4级。(2)排除标准:颅脑手术、脑外伤等所致偏瘫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者;存在皮损、皮疹或为易过敏体质者;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存在精神、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43~72岁,平均(59.75±6.13)岁;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2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1~79岁,平均(60.13±6.62)岁;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2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1)上肢:患者保持仰卧位,前屈肩关节伸肘,练习0~90°范围内多个角度。指导患者取坐位,上举上肢超过头顶,屈肘时尝试从小范围开始触摸头顶,逐渐扩大范围;指导患者取四肢支撑位,逐渐移动上半身的重心,使患侧负重;指导患者进行腕部伸展训练,手背朝脚,手掌向上,先向上伸展上肢超过头顶,再向下伸展至脚部。(2)下肢:医者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患足和膝部,使足背外翻,协助患者患肢进行伸展和屈曲,鼓励患者自主运动并逐渐增加范围,从而锻炼下肢的控制能力;患者取仰卧位,医师托住患者的足部,缓慢放至床下,指导和协助患者屈膝将患肢抬起。30 min/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6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1)针灸:取气海穴、内关穴、中脘穴、风府穴、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常规消毒穴位,使用1~1.5寸毫针,对气海穴、内关穴采用针灸热补法操作,对其余穴位采用捻转手法操作,留针30 min,1次/d,每周连续针灸6 d,休息1 d。(2)穴位按摩:上肢取外关穴、合谷穴、曲池穴、肩髎穴、尺泽穴、手三里穴,下肢取血海穴、环跳穴、委中穴、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穴,以揉、按、拿捏的手法,由轻到重、由深入浅按摩患肢,每个穴位停留3 min,1次/d,每周连续按摩6 d,休息1 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中医症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阻络型脑卒中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进行评分,对主要症状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2、4、6分,对次要症状分别计为0、1、2、3分,计算总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肢体运动:于治疗前、治疗16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5]评价上肢、下肢功能,包括支撑下站立、无支撑坐位等,总计50个项目,每项分别计0~2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肢体功能越好。
(3)平衡功能:于治疗前、治疗16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6]评价,包括坐下、站起等14个项目,满分56分,分数越高即平衡功能越佳。
(4)生活能力:于治疗前、治疗1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7]评估,包括进食、修饰、控制大小便、行走等10个项目,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即生活能力越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运动功能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FMA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FMA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16周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 治疗16周后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48.42±4.98 48.75±5.05 0.316 0.753 72.12±7.43a 67.79±6.16a 3.043 0.003 26.43±2.87 27.24±2.66 1.404 0.164 15.37±1.80a 17.29±1.65a 5.333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平衡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BBS、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两组BBS、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BBS、B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BBS、B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BBS评分治疗前 治疗16周后BI评分治疗前 治疗16周后观察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43.34±4.51 43.78±4.40 0.474 0.627 49.13±5.16a 46.87±4.68a 2.200 0.030 31.56±9.56 31.43±9.67 0.065 0.948 61.25±9.85a 53.59±9.72a 3.754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生与中枢神经功能损害相关,发病后尽早进行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脑卒中后偏瘫病情复杂,康复难度较大,单纯康复训练见效较慢,且易受训练时间、动作规范性等影响,还需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偏瘫属于“痿痹”范畴,以元气亏虚为本,气虚则难以推动血行,致血瘀阻络,难以濡养筋脉,引起肢体麻木、痉挛等,临床治疗需注重培补元气、通经活络、活血化瘀[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6周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BB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运动、平衡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为,气海穴、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针灸配伍可调理气机、补益精气;风府穴位于头部,属督脉、阳维之会,针灸该穴可通关开窍;人中穴属督脉,针灸该穴可醒脑开窍、调和阴阳;百会穴居于颠顶,与脑联系密切,针灸该穴可醒脑开窍、调和阴阳;针灸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肾、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诸穴联合刺激,可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脑血循环,纠正脑部缺血、缺氧情况,减轻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刺激传至脑皮层,可诱发运动神经冲动,促使运动神经修复,增强肢体控制能力[9]。针对患者上肢、下肢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其中按摩三阴交、委中穴等穴位可疏调经脉、益气活血、通调阴阳;按摩环跳穴可调节关节的经脉气血、活血消肿;按摩阳陵泉穴可缓解肌肉痉挛,疏通肢体经络。穴位按摩以揉、按、拿捏的手法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骨骼、肌肉失用后萎缩,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10]。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标本兼治,有效改善元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等情况,减轻临床症状,还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肢体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平衡功能,减轻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在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促进平衡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