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09朱恒
朱恒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前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统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应遵循的主要思想和原则,必须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模式,与此同时,对“十四五”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体育产业在我国兴起时间较短,仅为70-80年,是朝阳产业,是绿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是保障国民生活质量、生活健康的一大法宝,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只有身体健康,国民幸福指数提升,全面小康才能发出闪耀的光,全民健身更是促进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的重要基石,对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模式、“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再纵观全民健身历程,从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到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相继出台。从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进而对“双循环”全民健身计划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在2019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9 483.4亿元、增加值达11.248.1亿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1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4%。近年来,体育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和增幅都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鉴于此,探索“双循环”新发展模式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相关问题,可以有效支持 “十四五”期间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转型与现代化,并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质量发展的实践参考。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为在当今国内国际大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高发展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百度学术、图书馆等平台阅读已经发表的文章,总结了自全民健身实施以来,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和进步措施,为预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高发展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措施。
2.2、层次分析法
对基于德尔菲法构建1995-2020年的全民健身政策变化和具体的操作变化,对政策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层次结构分析,能够得出影响上级指标的同一层次的各细化指标比重,再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处理。
3、研究结果
自1995年6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以来,在当今经济日夜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由我国倡导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国民体制健康的到了巨大改变,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日渐丰富,而我国逐步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而全民健身是促进我国国民体质健康,促进精神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供给型政策、需求型政策、环境型政策发展不平衡
根据《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的整体实施和运行因素分为3个,分别是供给型政策、需求性政策和环境型政策(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政策的制定三者都有涉及,但差异较大,其中供给型政策内容运用较为相对合理、适中,占百分比也比较合理,说明我国政府对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且为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较为均等、充足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民体质健康,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重要的体质健康素质保障;然而需求型政策占比较小,仅为总体政策内容的5.27%,而这与我国人口结构、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服务需求、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自相矛盾和不相符合,没有彻底体现出需求型政策对我国全民健身的拉动作用,应引起政府的重点关注;最后,环境型政策内容占比最大,占总体政策内容的56.84%,说明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政策制定过程中,环境型政策内容运用较为频繁,甚至出现占比过半的现象。在环境型政策内容的内部具体运用中,这与我国现阶段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我国人民健身意识薄弱有关,然而健身意识的薄弱又与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时间较短有关。我国健身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体育健身宣传不到位,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政策的制定过多依赖环境型政策来制造良好的健身氛围,成为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政策。
3.2、政府、社会、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是健身资源的配置,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的管理体制是举国体制,如,我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民健身盛行,积极发展,我国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但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体质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自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制定以来,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体育局和和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其中市场参与比例缺乏活力,政府能力有限和市场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对政策实施未能起真正保障作用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我国健身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与快速发展。
3.3、从体育人才总量、结构角度看,复合型人才匮乏及创新力度不足
作为新时代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我国体育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体育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导致我国体育行业,如,全民健身东西部、南方与北方,大城市与小地方差距逐渐拉大。虽说主要是经济发展所致,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大多数体育人才较多流向经济发达的地方,导致我国全民健身发展严重不平衡,人才结构单一,主要为大学毕业体育生,运动职业人员,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力度严重缺失,导致我国全民健身发展落后,阻碍了当前我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
3.4、消费是市场源泉,体育消费动力不足,没有彻底体现需求拉动内需
在世界几十亿人口里,我国人口有十几亿,占世界人口的1/5,在如今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需求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因为我国正处于全民健身发展阶段,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体育产业里,全民健身是当前炙手可热的体育产业,应扩大潜在消费群体,增加老年、妇女和青少年体育消费。但在我国,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却严重不足,阻碍了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消费是市场活力的灵魂,是拉动我国体育需求的内需路径。
4、“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4.1、充分发挥供给型政策的推动作用,加大需求型政策的拉动作用和优化环境型政策的对全民健身氛围的影响力度
从供给型政策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全民健身供给型政策内容是总体政策内容的37.89%,总体情况下,供给政策占比适中,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想通过政府职能为广大民众提供便利、高效、安全、充足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和为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提供重大的健康体质保障。总体情况分析,我国全民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科技占比较多;其次是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人才培养和运动项目设置;最后是体育资金投入和体育咨询服务占比较少。鉴于此,我们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对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扩增,以点带面,城乡一体化对体育场地的有效落实和加大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增加对体育公共服务投入增加,增加体育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落实我国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合理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体现出人才的合理分配,实现就业保障的同时又解决了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和人才利用率。增加我国运动项目设置创新,增加体育资金的投入和体育资讯服务,增加社区和偏远地区健身指导员数量和加大全民健身的文化宣传,促进我国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在我国,全民健身需求型占比仅为需求型政策占比较小,仅为总体政策内容的5.27%,而这与我国人口结构、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服务需求、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自相矛盾和不相符合,我国作为体育大国,体育需求理应不止,从需求型政策内容内部使用情况看,体育国际交流占比重大,这与现阶段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有关,也与党与国家的初心使命相关。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汲取世界上先进国家在全民健身方面的成功经验,说明了我国政府对全民健身建设方面的放权,转向市场和社会,对体育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激活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民健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环境型政策内容占比为56.84%,其中策略性措施占比较大,且使用较为频繁,政策法规保障和金融服务开始受到重视,目标规划内容清晰明了且方向较强,税收政策、金融服务、弘扬体育文化等较少涉及,特别是知识产权政策仅,所以适当降低策略性措施的使用,加大对税收政策、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促进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
4.2、优化体育市场发展格局,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和加大基础场地设施建设
在当前,我国处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应考虑转变和优化传统的健身资源配置。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向社会和市场自行调节,资源的自行分配,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生发自己的活力,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其中政府放权,加强政府对社会和市场健身资源配置的监督作用,社会加大对全民健身的文化宣传,促进人们对全民健身的认识,及体质健康对人们的益处,从而促进人们对全民健身的健身意识。在基础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从由政府主导建设场地设施向社会主导、民众需求建设场地设施转变,加大政策法规的监督和实施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和市场资源自动调节、自行配置,加强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共同协调组织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而促进我国全民健身的高效、高速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3、加大体育人才培养,优化体育人才结构,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
在当前世界人口普查里,我国属于人口大国,随着体育在中国的大力兴起,各种赛事的举办,全民健身的快速推广,我国也从人口大国转向体育大国,体育人才总量也逐渐增加,不仅只是量的增加,而且还伴随着质的跨越,从体育专业到业余,从专业到非专业。但从全国总人口的角度来看,这远远不够,当今环境下,全民健身是为全国人民谋健康、谋幸福,是我国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关键所在,不容马虎。为有效落实体育人才,为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就业所需,优化体育专业和热爱体育的业余体育人才,专门培养国家所需社会指导员,按需求分配到各个社区和城乡,有效解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咨询服务,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民健身高效、高质量和高效率发展,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4.4、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动力源泉,促进体育消费以扩大内需
体育消费是保障全中国人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没有体育消费的支持,体育产业就像海市蜃楼,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更难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鉴于此,我们应在国家体育消费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消费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把握体育消费的发展方向,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量增质。首先是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以“三大球”和户外体育为主的传统体育产业,积极培育冰、雪、山地运动和全民健身等新兴体育产业,不断丰富体育体系,推动体育消费增长;其次是要准确把握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针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的新趋势,鼓励企业围绕新趋势和新需求发展体育服务和产品,创新产品供给形式,增加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刺激体育消费增长;最后要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鼓励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的体育运动技能。尽快制定鼓励体育消费的政策,充分刺激体育消费潜力以促进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
5、结论
首先从2016-2020年全民健身政策文本内容的百分比占比来看,环境型政策内容使用过半,占到总数的56.84%,供给型政策内容使用较为适当,占总数内容的37.89%,而需求型政策内容的运用严重缺少,仅占总政策内容的5.27%。鉴于此,建议降低环境型政策的内容,加大需求型政策内容的运用,进而实现供给型政策、需求型政策、环境型政策内容之间的协调发力,充分发挥供给型政策的推动作用,加大需求型政策的拉动作用和优化环境型政策的对全民健身氛围的影响力度;
其次是优化体育市场发展格局,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和加大基础场地设施建设,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应转变和优化传统的全民健身市场资源配置,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向社会和市场自行调节,资源的自动分配,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加大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让市场生发自己的活力;
最后是加大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优化体育人才结构,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最后是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动力源泉,促进体育消费以扩大内需,全民健身是我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人民健康幸福的基石,体育消费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的内需的灵魂,不断丰富体育体系,引导消费增长;要准确把握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针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的新趋势,鼓励企业围绕新趋势和新需求发展体育服务和产品,创新产品供给形式,增加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刺激体育消费增长,鼓励体育消费政策的制定,充分刺激体育消费潜力以促进当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