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讓中醫藥養生 融入大眾日常生活

2022-12-08海潮

澳门月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橫琴創業產品

海潮

倪靜雲 博士

珠海橫琴澳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我是澳门人,我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多和中醫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大學本科我就讀於成都中醫藥大學,2004年,繼續攻讀醫藥管理碩士;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從事中醫藥技術轉移工作;2015年,我在取得了澳門大學中醫藥博士學位後來到橫琴,2018年擔任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技術研發部總監。2021年,我放棄在產業園工作的職位開始自己出來創業,在自己曾經工作過的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註冊成立了珠海橫琴澳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中醫藥產品的研發工作。

做一些自己想做的

有意義的事情

我記得很清楚,2015年9月1日,當時天氣非常熱,我走下澳門蓮花口岸到橫琴口岸之間的擺渡車,看到面积不大的口岸附近是一派繁忙的作業工地。沿著工地邊緣的圍蔽護欄望去,塵土飛揚的景象延伸至遠方,一眼望不到頭。我當時就有一個感覺,自己來對地方了。

我在與橫琴一牆之隔的澳門大學讀書時,就一直關注著橫琴的一些消息,能感受出這裏是國家正在謀劃佈局的一個重要區域。而當真的來到這裡,看到這裡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當時自己挎著一個電腦包搭上計程車去考察和面試,從此就走上了和橫琴結緣的新旅程,開始追逐自己心中的夢想。

從書本到實踐需要磨煉的過程

我在橫琴的第一份工作是當時橫琴區屬國企的高級經理和政策研究組長。應該是我踏足橫琴的那一天,這家企業也剛剛搬進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穀內的一棟大樓。當時,辦公室的用電還沒接通,大堂旁的電梯還在調試,給人的感覺這里從頭到腳一切都是新的。

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置身於一個嶄新的平台,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橫琴的工作常態是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循規蹈矩,一切為這裡的將來發展考慮。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這些新來的參與者需要重新開始學習,花費更多時間和努力摸索前行之路。在公司裡,一些先前在橫琴工作過的同事個個帶著一份特殊的情感躍躍欲試,投身工作。大家理解政策、對接企業、推廣橫琴……身邊的這些人感染著我,讓我感受到了何為激情澎湃、何為動力十足。

那段時期,不少內地及澳門的企業聞風而動,紛紛把橫琴視為下一個可以跟進的風口,對橫琴及其規劃、政策、環境等都抱有極大興趣。作為當時公司對接企業的負責人之一,我似乎每時每刻都在接電話、想辦法、給建議,大腦每天都在高強度運轉,週末都沒有時間停下來休息。

在前往澳門大學深造之前,我曾在中科院負責過中醫藥領域的技術轉移工作多年。由於忙於科研,時常“兩耳不聞窗外事”。來到橫琴後,幾乎每天都有新政策出台,這些都需要及時學習、領會和運用,對接的企業也會不斷提出新的合作設想或商業模式,催促我們必須緊跟著形勢發展的需要。

很多時候,會和企業討論戰略佈局以及未來在橫琴的發展策略,每一次討論的背後,都是企業沉甸甸的信任。面對這份信任,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我發現,自己需要迅速從“鑽進書本、深入研究”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換位思考,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要說到當時對自己工作狀態的體會,我深刻的感受到,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和培育中醫藥產業,聽起來既寬廣又振奮,但具體到支持企業發展的時候,我們需要落實跟進到政策、流程甚至到單個技術的細節。視野既要發散至全局,又要聚焦到要點,必須實實在在從實處著手去落實,來不得半點虛無飄渺的東西,這真的需要實打實的積累和經驗。

回歸本行再續中醫藥之約

2017年,我有機會加入到了一起創建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工作中,工作內容再次回到了自己相對熟悉的醫藥“老本行”。因為工作的需要,在中醫藥產業領域中,從制定政策的監管部門,到科研領域的專家學者,再到產業鏈上的大、中、小型企業,我都有過頻繁的接觸和交流,慢慢的一套全新的知識體系和思維也在自己的腦海中逐漸成型,在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的工作讓我找到了夢想和工作重合的地方。

我對中醫藥的情感由來已久。如果要追溯埋下這顆種子的時間,得從1997年我報考成都中醫藥大學為起點。當時自己從報紙和電視的信息中逐漸得出一個認識:大家普遍對與天然、自然相關的事物有一定親切感。同時,大家的健康意識也正在提升。我隱約感覺到,中醫藥可能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方向。只不過,當時自己還比較年輕,這種認識多少還有些懵懵懂懂的,當然也帶著一些新鮮和好奇的成份。

當時在學校裡聽著老師在講陰陽五行、穴位方劑等內容的時候,我就覺得像是在聽天書一樣,聽不進去。說真的,自己在本科求學期間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並未真正領悟到中醫藥治療方法背後的哲學與邏輯關係。本科畢業後,自己的疑惑還有不少,我便有了選擇繼續向深處挖掘的想法。2004年,我選擇攻讀醫藥管理碩士,2006年,又前往中國科學院從事中醫藥技術轉移工作,之後又選擇到澳門大學攻讀中醫藥博士,畢業後到橫琴做了兩年多政策研究和招商引資工作,於2018年開始擔任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技術研發部總監工作。

回顧走過的這一路,我發現自己已與中醫藥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不知不覺中對中醫藥的感情也漸漸從認可轉變為一種熱愛。

有一次去法國考察的經歷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法國巴黎,我驚喜地發現,當地有中醫診所提供針灸診療服務,一些當地居民亲自体验过这项中医技法后,对针灸赞不绝口。我還留意到,海外群體對於中醫藥存在著“兩級分化”的評價:體驗過相關診療服務的居民都對中醫療法讚歎有加;不了解中醫藥作用機理的居民卻比較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排斥中醫藥。這些有趣的現象引發了我的思考,參照針灸在海外的推廣落地,我認為中醫藥文化的推廣發展需要更加自然地走進人們的生活,讓每個人對中醫藥產生可以看到、可以感受到的親身體驗。當中醫藥滿足了群眾的某個具體需求,影響力的形成就會像喝水一樣平常而自然了。

下海創業進軍中醫藥產業

隨著對中醫藥認識的積累和思考的深入,我意識到中醫藥的發展進步不僅需要前沿的科技創新,也需要貼地氣和生活化的巧妙結合。經過一段深思熟慮的過程之後,我決定自己下海創業,幹自己想幹的事。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該方案明確,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正是其中一個方向,此時的我已深切感受到自己身處在橫琴合作區建設和中醫藥發展的浪潮當中,身後明顯有浪推著你不斷前進,這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想去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2021年9月,我在自己熟悉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內註冊成立了“珠海橫琴澳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我記得很清楚,這是園區內第51家澳資企業。

當時自己已40歲了,有不少朋友對我放棄相對穩定的管理和科研工作,自己跑出來創業不理解,但我覺得自己已做好了準備,用一切歸零的心態去迎接自己選擇。我認為自己來到橫琴的每一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沒有因為過往的經歷而給自己設定什麼限制,這回也一樣。

我和自己的合作夥伴創建的澳葉健康,應該算是一家定位於融合中醫藥研發技術的養生保健產品類企業,從產業園科研總部大樓搬到了供初創企業租用的孵化器辦公場地,首先考慮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是我和公司要面對的頭等大事。市場定位、產品研發、渠道合作……處處都有門道和學問,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來重新“補課”。

創業的近一年來,我和自己的合作夥伴常常忙到很晚,非常辛苦,但我覺得這一段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享受工作,時常會有一種忘卻疲倦樂在其中的感覺。

有了多年學習、工作和科研的積累,我發現自己像漏斗一樣把精力和經驗聚攏向一個明確的目標,用創業這一形式實踐著自己對中醫藥產業、文化和發展的理解。公司成立半年多時間,我們就研發出了8個產品,其中已經申報了7項產品專利,這其中加入中醫藥有效成分的軟糖及眼罩產品已經推向市場銷售。

只要努力了就不會留有遺憾

歷經這麼多年對中醫藥產品發展的研究、觀察和思考,我希望通過更加具有生活氣息的產品縮小傳統中醫藥和現代年輕人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更充分地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和“調養身心”的效果,多專注一些“貼地氣”的中醫藥相關產品的開發,這應該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目前,我們澳葉公司的9人創業團隊中包含了4名研發人員,其中還招募了2位博士。同時,我們還與澳門大學、暨南大學、福建省中醫藥科學院等專家團隊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為後續產品的研發儲備科研積累。

轉眼來橫琴已經七年,七年時間裡我切身感受著橫琴的發展和變化。眼下,產業園為企業科研工作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我們進入孵化器,有著很好的辦公條件。同時,園區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專業服務,我們初創企業可以利用產業園公共平臺的一些共用儀器設備,暫時不需要花很多的資金去投入硬件設施,這樣可以更好地讓我們去聚焦自己的科研項目。

我認為合作區成立後的很多優惠政策對我們企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說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允許使用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的標誌,這對我們產品出口葡語國家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優惠政策讓我們對在橫琴創業發展充滿信心,接下來我們會加大企業研發力度,招聘更多優秀的研發人才,希望用實際行動為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我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不會留有遺憾。

猜你喜欢

橫琴創業產品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多元選擇 支持台生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