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珠澳“走水”問題需要多管齊下
2022-12-08
11 月20日保安司黃少澤司長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疫情下走水收益很高,吸引通關人士走水。發現澳門居民走水情況嚴重,尤其是在早高峰時段一齊衝關,對通關秩序造成嚴重影響;週末數量更加多,懷疑部分人平日上班,週末走水。黃少澤又稱,已經與珠海邊檢方面溝通有關問題,並達成共同打擊水貨活動的共識。
22日媒體報導拱北海關公佈案情消息指,澳門籍學生家長李某日前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入境時,關員在其隨身攜帶的背包中查獲茅臺酒數瓶。資料顯示,此次為李某當日第五次入境。僅在一天後,閘口海關再次截查陪護家長施某違規攜帶iPad及化妝品一批進境,其曾在當月因違規攜帶六台筆記本電腦進境被海關查獲,進境次數一天甚至多達六次。上述二名涉案人已被相關部門從陪護家長白名單中除名,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受訪時指出,雖然相關家屬或許是個別事件,但建議學校應以此爲例,教育學生和家長,不要以身試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建議當局出入境執法部門與教育部門,包括學校加強溝通,及時通報案件,以便學校及時納入教育範疇,開展針對教育。坊間認為,上述被揭發家長走水事件並非冰山一角,早前網上社交平台瘋傳著校服學童在水貨街裝數支茅台酒入書包及拱北海關關員檢查學童書包的相片,印證了坊間流傳跨境學童協助家長帶貨走私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還有,警方近日公佈了83名陪護家長因走水被踢出白名單,而事實上當局所統計的跨境學生逾4000名,當中有多少學生家長利用通關豁免政策頻繁參與水客活動? 顯然,不查則已,一查必一鳴驚人。
疫情近三年,隨著珠澳出入境限制時鬆時緊,令兩地關口水客走私活動空前猖獗,對此,兩地警方嚴加打擊,澳門海關2021年全年,在各口岸共查獲2,950宗違法個案,治安警察局今年一月至十月期間,分別對88宗涉及持探親簽註人士以及33宗涉及外僱的個案採取禁止入境措施。當中一宗涉及今年2月28日坦洲鎮發現的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個案持探親簽注通行證,曾於2月25至27日三天內26次進出本澳,被採取一年內禁止入境。而因應近期走水嚴重之勢,珠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拱北邊檢和拱北海關24日罕見分別發佈通告,強調規範珠澳口岸通行秩序,有“抱團式”通關、“走水”等違法行為者三個月內禁入拱北和青茂口岸。擾亂口岸秩序者可處十日以下拘留,共同遏制日趨出格的“水客”行為,藉此降低疫情風險。這是繼11月1日宣佈兩大民生口岸限通關每日一次以來,又一有力阻嚇水客走私重要舉措。
坊間反映,珠澳兩地走水情況令人感到憂心,過去只有長者過關走水賺微薄收入的現象,發展到近年以本澳居民、外僱、持商務證件人士、學生的水客大軍日益猖獗現況,即使警方重重打擊後仍越燒越旺之勢,形容背後主要原因在於,疫下出入境受限,而走水收費可觀,利益驅使人人不惜犯法。對於被打擊的對象之一的水貨商而言,時刻都冒著財人兩失的境地,但仍是希望特區政府可以為這種“灰色地帶”提供喘息的空間,一來,走水貨可以彌補居民減少的收入,因為很多人需要以此為生,二來內地有很多人需要這些商品,尤其一些進口藥物貴重電子產品,故雖經營困難仍不惜犯法。而一些水客也認為,本地經濟一日未復甦,失業人數仍有升冇跌,大家需要自謀出路,不能守株待兔,等著天上掉下來陷餅子,而冒險走水貨或送外賣也是靠自己的腳力辛苦賺錢,逼不得已。
綜合各利益方的說法,當局在大力打擊水客行為的同時,也要理性看待水客走水問題的根源,相信真正一了百了杜絶走水現象,要從根源上解決了兩地進口商品的差異,當內地市場對澳門商品的需求減少至為零,走水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這個想法比較理想,不現實。另一種比較快捷的接近一步到位的做法,就是兩地警力繼續加大合作加大打擊力度,以更嚴的措施加大阻嚇力。此外,還可以通過修法,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懲罰力度,比如現行澳門《對外貿易法》,從事水貨活動可被科處高達澳門幣100,000元。另外,與跨境轉運貨物的水貨客建立“非法僱傭關係”的商家或工作人員,最高可被判處“非法僱傭”罪並處八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這些古老法例,早已不合時宜,打擊力度有限,值得給予正視。總而言之,在本澳當前及至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要解決水客走水問題,並非易事,除了事在人為,還要有打長期仗的心理準備,多管齊下,方能始見成效。
(澳門/倪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