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邂逅”现代科技

2022-12-08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代科技篆刻戏曲

本刊综合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从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瑞雪祥云”“唐花飞雪”的服饰,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造型的“雪如意”“冰玉环”的场馆到从古代同心圆玉璧中找到的奖牌设计灵感,……这一系列中国元素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画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文艺精品则带领观众从山川河流到人文风骨,从四时风光到生活美学,领略经典的人文之胜,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后得以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上现代科技,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我们一起来探寻。

焕发新生——书画

书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和人文情怀,记录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书画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手握长卷,徐徐展开,这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如今,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书画“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

此外,在借助现代科技打造的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中,你不仅可以跟随音乐进入北宋繁华的河道,感受《清明上河图》中的人声鼎沸和车水马龙,还可跟随屏幕上光影的缓缓移动,亲见《千里江山图》绘制的细节与过程,欣赏青山绿水在昼夜不同时段下的变幻。

数字图像技术美术馆将静态图片提取到专业软件中,通过对其进行处理,使画中的元素“动起来”。在一些文艺节目中,XR(扩展现实)、CG(计算机动画)、3D裸眼、全息影像等先进科技手段让多种艺术形态实现了融合,再进行与电影同级别的拍摄与制作,就能让经典诗画“活起来”。

无论是特色鲜明的国风插画,还是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其中都对古画素材“数据库”进行了大胆取用。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此外,科学技术还被运用在书画修复和鉴定中。比如,科学仪器可分析作品使用的纸张、颜料、墨迹、印章等的年代与出处,是鉴定书画的有利手段之一。通过试验、科技检测和相应的仪器归纳出书画作品中的某些数据和指标,这为书画文物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更科学、客观的依据。

方寸之间显真章——篆刻

篆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和制章人在印章上譜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篆刻材料从石材、木材和金属等,过度到现在的合成橡胶、玻璃、陶瓷等。篆刻不仅在材料上更易获得,其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体现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计算机学科和自动化的发展促使篆刻机器的问世。人们只需将做好的设计稿上传至计算机,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让机器全程“代工”完成一枚印章的篆刻。篆刻机器的出现为篆刻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让中国篆刻艺术能以数字化方式展现。例如,在数字化展厅,借助移动的触摸式电子展示屏、LED荧屏、天幕等设备,观众能更好地接触、了解篆刻艺术。

远古的“科幻”——神话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仓颉造字……这些神话故事你一定都很熟悉。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作为中国文明史上的闪烁星辰,神话如何通过饱含科技感的形式展现,让人们领略它的璀璨?

人们可借助XR扩展现实科技走进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探寻先民的创世精神。以“剧情式故事秀”与“舞台戏剧演绎”结合的形式,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担当和责任。

创新呈现神话讲述方式、将神话放在历史的肩架上、系统地对我国纷繁多彩的神话故事进行梳理……这些都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窥探神话原貌的大门。

在展现形式设置上,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身临神话故事的现场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还能运用XR技术使神话场景栩栩如生,让“最保守”的学问更时尚。

实力“出圈”——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自我锤炼创造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从最初的防身自卫、保家卫国,到如今的竞技、健身、表演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鼎力相助。

借助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将踪拳、查拳、华拳、船拳、杨式太极拳等比赛的擂台搬到线上,开展武术“云挑战”。参赛者上传录制好的参赛视频,后台AI系统将其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自动为参赛选手打分,选手间还可实现隔空切磋、隔空挑战。

此外,得益于电影摄制技术、影片放映技术、电影器材制造技术等电影技术的进步,以中国武术为主题的影片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武术形式,传播了中国武术精神和武术文化。

未来,人工智能、VR技术、传感技术、肌电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在武术上得到更多的应用,并逐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武术科学体系。

大放异彩——戏曲元宇宙

戏曲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曾几何时,中老年人成为传统戏曲的观赏大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赋予戏曲更立体、更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比如,由3D全息投影技术展现的昆剧《浣纱记》、VR版的京剧《龙凤呈祥》等戏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

戏曲元宇宙是对舞台演出的现实世界进行虚拟化、数字化,打造一个能与观众交互的空间,是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比如,在演排《草船借箭》时,将一人饰演的多个角色后期制作成全方位、多角度都能观赏的数智人,观众可进入虚拟空间,在与数智人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戏曲元宇宙能将所有的戏曲演出内容规范化、数字化。京剧是写意艺术,在与元宇宙结合后,可借助声光电效应来展现。比如,通过灯光的切换、地毯的冒泡、演员的水袖来展现舞台上的大雨滂沱。元宇宙技术还能“复活”戏曲艺术大师,满足观众与他们交流、互动的愿望。

此外,全新的5G全息投影技术可将主舞台的戏曲表演同步“穿越”到异地的全息舞台上,观众可裸眼同步观看戏曲表演的立体成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将使两者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

延伸阅读

VR、AR、AI、5G直播、三维建模……你真的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吗?

全景式观赏——VR

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借助智能手机、传感设备和全景摄像头,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让实体影像瞬间展现在眼前。

创新式转化——AR

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的人机交互,以三维、扩展、互动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信息增量,带给参与者沉浸式体验。

新颖式表达——AI

借助实时算法、深度学习、智能交互等新兴技术,AI人工智能使大众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接触传统文化之美,真正使传统文化“活起来”。

微距离体验——5G直播

凭借5G强大的通信网络基础,在多种媒体、平台“零延时”展示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创作过程。这种技术能实现非遗“5G+多视角”的创新性呈现,再现非遗中的大千世界,使观众跨越时空,零距离体验非遗的魅力。

精细化保护——三维建模

通过算法识别、拍摄相片、摄影测量获取被拍摄物品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将二维照片合成三维模型。三维建模以非接触、全方位、高精度的方式获取古迹的真实信息,为其修复、数字存档、数字化推广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

猜你喜欢

现代科技篆刻戏曲
给传统诗词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篆刻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瑩波篆刻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