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弱树原因分析及复壮技术集成

2022-12-08王改华吴家强周安晟周小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荔枝树枝梢荔枝

王改华 吴家强 邱 欢 周安晟 周小伟

(1广东杰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 529000;2海南叶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1100)

我国是荔枝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商业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和云南等6个省(区)。从栽培面积来看,荔枝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第一大水果,在全国水果中排名第5[1]。各荔枝重点省区不同荔枝品种,产业发展水平不一,果农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也有较大差异。荔枝弱树,通常表现为树枝或树皮干枯、不长新梢或难长新梢、叶片少而小、叶片发黄没有光泽、易开花难坐果、果小果色暗淡、成熟果风味不佳等。近年来,作者走访了海南、广东(粤西、粤东和珠三角)、广西和云南各地,发现各区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荔枝弱树,多年难以复壮,从而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存在弱树复壮的迫切需求。

1 荔枝弱树产生的原因剖析

荔枝园树势减弱主要由非机理性的原因所致,人为作用是其中的关键因子。通过多产区实地调查和对果农的问询,综合分析后归纳为如下几个原因:

1.1 果园失管或弃管,自然衰败。有些果园的荔枝品种如“黑叶”“白蜡”和“怀枝”等,果核大、品质不佳,收获时价格低下,进而慢慢疏于管理或放弃管理,导致荔枝树根部周围水土流失,根系外露,根部直接受到外界水分胁迫与高低温等不良气候的伤害,加上杂草丛生与寄生动植物等侵害,加速了荔枝树的自然衰败。

1.2 药物残留及物理伤害。①在荔枝的控梢期,多次过量地使用控梢药物(如多效唑等),或在调节花期时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乙烯利等),形成药物残留,且不能及时予以解除,导致对树体产生抑制性伤害;②常年环割环剥过重,超过了树体耐受范围,造成短期难以恢复的物理性伤害,从而导致树势衰败。

1.3 根系生长环境不良。由于肥料与植保产品使用不科学,种植多年后,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有机质降低、中微量元素失衡、有益微生物菌群缺失等,土地越来越瘦。根周土壤环境不良,根周生物活力下降,会反过来导致荔枝根系无法深扎,新根难以抽发,荔枝树势逐年衰退。

1.4 营养不良。过于注重当年产量,在开花坐果期追求过多花量与果量,进而忽略了荔枝树本身的承受力,且在梢期没有科学养树,使树体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树势减弱,逐年循环导致荔枝树体衰败。

1.5 病虫害危害。如干腐病直接危害树干和大枝,龟背天牛和小蠹虫蛀食枝干或树皮,不加强防控或疏于管理后会导致树体快速衰退。

2 复壮的具体技术措施

根据荔枝的生长特性和荔枝弱树形成的原因,可以采取如下对应的复壮措施。

2.1 果园基础管理。先恢复果园的基础管理,如除草、行间开沟排水、荔枝树盘松土培土、整理残弱病枝等。针对荔枝病虫害及树体的营养需求,及时打药供肥。

2.2 土壤生物活力技术。土壤生物活力技术源于作物健康理疗技术[2],主要指应用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等多种集成技术,平衡根周土壤微生物种群,激发根周有益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释放土壤固化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根系及作物健康生长培养优质的有活力的土壤环境。罗玉兰[3]等研究发现,微生物肥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对土壤中的养分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及微生物总量,对土壤pH值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体操作:①在荔枝果采收后开沟施有机肥时,加入微生物菌肥,如“落地生根”等,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有机肥的就地腐化与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转化,以供荔枝根系吸收,也通过微生物的日常代谢与活动有效疏松土壤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释放土壤固化的肥料养分;②在施花肥前,加入“土壤改良有机吸盐剂”,如“吸盐粉”或“根能养生物钙”等,以调节土壤根周的酸碱度,吸盐改土(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性和团粒结构),高效补钙。以上2个操作,能激发根周有益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释放土壤固化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根系及荔枝枝梢的健康生长提供有活力的土壤环境。

2.3 根系与枝梢复壮。荔枝弱树的出现多是根系先出现问题,树体吸水吸肥的能力与抵抗外界逆境(如干旱、积水等)的能力低下,导致树体枝梢出现弱势。根系与枝梢复壮措施:①在果实采摘后进行适当断根,疏松树冠滴水线下根周土壤,使用生根剂促进新根抽发,使用小分子的有机水溶肥灌根,如“移栽保”“乌金绿”等,能促进新根生长与提高肥效;②在新梢长出10 cm左右时,使用海藻酸肥或氨基酸肥,搭配微量元素肥从叶面补充,能有效快速促进新梢生长与老熟,补充荔枝树体由于多年挂果带走的微量元素。每批梢在打杀虫剂防虫时,均可以叶面补充1次海藻酸或氨基酸、微量元素,有效促进枝梢当季复壮,形成丰产枝。以上根系与枝梢复壮技术及对应产品,自2015年开始在海南“妃子笑”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得到果农的认可,2018年开始陆续在茂名高州“白糖罂”区、湛江徐闻“白糖罂”区、广州增城“仙进奉”区、汕尾“凤山红灯笼”区果园进行试验示范,被果农认为是一项可复制、易操作、性价比较高的应用实践技术。

2.4 回缩修剪。针对衰退荔枝树更新树冠,若要保留原来荔枝品种,可以采取回缩修剪的方式;若需要换种,可以采用高接换种的方式。在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配合措施作用下,回缩修剪或高接换种2种方式经2~3年生长,均基本可形成一个丰产树冠。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果园、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更新改造;荔枝树截枝回缩程度视树体的强弱,分别进行轻度、中重度低截回缩修剪[4]。

2.4.1 轻度修剪。适用于失管不久、10年以内树龄果园,通过轻度回缩树冠,改善光照条件,且不影响次年结果。方法:剪去树冠表层的枝梢,使树冠回缩矮化,在采果后用枝剪短截去当年的结果母枝或1年生基枝。短截后的枝梢基部还留有数节带叶枝梢。短截枝条粗度一般在2 cm以下。回缩短截后的树冠间距要在60 cm以上,以利于通风透光。

2.4.2 重度回缩修剪。适用于失管多年且树大密闭的果园。具体操作方法:用锯在离地面80~120 cm处的主干或骨干枝上进行短截。为有利于重回缩后枝干的萌芽抽梢,健壮生长,也为适当遮阴,防止树干暴晒树皮开裂,可在回缩时留1个枝作“抽水枝”,暂不回缩,待回缩枝抽2梢后再将留下的“抽水枝”锯掉[5]。关于重度回缩修剪的时间,岑文展[6]等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栽培技术调控下,以2~5月份对密闭荔枝树回缩修剪,次年成花坐果良好;6~7月份采果后进行重度回缩修剪,次年无法成花坐果。回缩修剪改造越早,发梢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树冠。关于“白糖罂”与“妃子笑”2个品种的密植园修剪回缩,华敏[7]等通过试验表明,生长势相对较弱的“白糖罂”荔枝采果后及时疏枝修剪比回缩修剪和不修剪的成花结果好;对粗生快长的“妃子笑”荔枝,回缩修剪比疏枝和不修剪的成花结果效果要好。

2.5 肥水管理。①施肥。回缩修剪后,每株施尿素1.5~2.0 kg,可分2~3次进行,并及时淋水,促使锯口基部萌发不定芽。为确保新梢的养分供给,每生长1次梢就应施1次肥,根据新梢数量及生长情况,每株施用尿素0.5~1.0 kg,高氮复合肥0.5~1.0 kg。结合未回缩枝条的促花壮果技术适时施肥,施肥量参考表1,回缩修剪促梢肥施用量酌情减少。②灌水。回缩修剪后,遇连续干旱天气,采取树盘灌水、树干及主枝喷水等措施,促新枝生长。在秋梢萌发期(8~10月)、花芽形态分化(现“白点”)至抽穗期(2~3月)和果实生长发育期(5~6月),果树对水分较为敏感,应保持果园土壤湿润,如遇连续干旱天气,应进行适度灌溉,每7~10 d灌1次。高接换种后7~10 d不能灌水。在以上基础肥料与水分管理保障下,结合土壤生物活力技术与根系枝梢复壮技术,可使弱树在一季内有效复壮。

表1 荔枝结果树施肥量

2.6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针对直接危害荔枝枝干的干腐病、龟背天牛和茶材小蠹进行防控。廖美敬[8]等的研究表明,一旦发现干腐病病株,就应采取防控措施,杀菌剂宜选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或40%苯甲·吡唑酯乳油。为保持药效,建议采用沾药液的棉布敷贴病部后再用薄膜包裹或刮除病灶后再用沾药液的棉布包裹。陈炳旭[9]等研究表明,对于龟背天牛,发现有虫枝条及时剪除并烧毁,消灭成虫与幼虫。在成虫羽化盛期、产卵前(7月),利用其假死性摇动树枝使其落地并捕捉消灭,杀虫剂建议选用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为防治更高效,建议在幼虫蛀入木质部以后,往洞孔内注射以上药剂的10倍煤油或柴油稀释液,用棉花或黏土封住洞口或用小棉团蘸取药剂原液塞进蛀道,再用黄泥土封堵洞口。对于茶材小蠹的防治,除了加强水肥管理外,重点抓紧采果后清园,修剪后及成虫扩散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机油乳剂100倍液进行喷雾,对于蛀孔明显的枝条,可参照龟背天牛的防治方法进行注药或塞药。

猜你喜欢

荔枝树枝梢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两棵树
He knows he has wings
树的哲学
田元作品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乡夏晨曲
迷人的荔枝
荔枝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