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上将二三事
2022-12-08张聿温
■ 张聿温
空军原司令员王海,是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击落、击伤敌机9架(其中击落4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海大队”,更是战功卓著,威震蓝天,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令敌闻风丧胆。
王海是山东烟台人,快人快语,正直豪爽,犹如一团烈火。在人民空军,他一直是军事干部,带兵的人,担任过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在每一个军事首长的岗位上,他都尽职尽责,卓有建树。
一
笔者还在上中学时,就知道王海的名字。笔者1970年入伍。当1974年笔者调空军报社当编辑时,王海是空军司令部军训部第二部长。虽然上下班和开大会时也能偶尔见到他,却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只是从老同志口中,听到过他的一些传说。其中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件事:
一是,王海原任空5军副军长,“文革”中受到残酷打击迫害,有人说他“骄傲自满”“反江青”,甚至还有人诬告他是“特务”,等等。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懋功对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说:王海在空5军的处境很困难,已不便在那里工作,是不是给他调动一下为好?要不在空5军七斗八斗,能把他斗死!吴法宪接受了刘懋功的建议,这才把他调到军训部,等于保护了起来。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王海
二是,王海性格倔强,人品正派,坚决不上林家贼船。部里有个处长,和林彪、叶群的儿子林立果关系密切,几次想拉王海去毛家湾林彪家里“看电影”。那个年代,去毛家湾“看电影”可不是件小事,而是多少人羡慕得眼红的“政治待遇”。去了,攀上林家这根高枝,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不去,属于“不知好歹”“政治站队错误”,很可能得罪林家,招来横祸。但王海想,如果“看电影”是组织上的安排,领导上会通知我;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作为个人,到林副主席家去看什么电影!一个处长,鬼鬼祟祟地用这种方式拉拢我,太不正常了。于是,他冷淡地告诉这位处长:对不起,我还有事,不去了。这位处长还不死心,三番五次到王海家中当说客,又拿鲁珉说事:“到毛家湾看场电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鲁珉都去看了,你为什么不去?”鲁珉也是朝鲜战场上的一级战斗英雄,战功赫赫,当时任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林立果是副部长),是王海的老战友,两人很熟。王海也知道鲁珉和老婆经常去毛家湾“看电影”,但他仍不为所动,斩钉截铁地对这位处长说:“鲁珉去是他的事,他愿意去就去,但是我不去。”这位处长看王海态度坚决,就不再找他了。王海晚年回忆这件事时,感慨地说:“如果我怀有私心杂念,想找个靠山,跟他们同流合污,那就不会是我现在这个样子了。”
再就是,王海嫉恶如仇,性烈如火。1971年林彪出逃后不久的一天,空军司令部召开二级部长会议传达“九一三”事件。传达完后,大多数同志都很高兴,也有一些同志表示难以相信。其中气象局一位副局长(副师职)说:“我不相信,林副主席对毛主席最忠诚,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王海一听,火冒三丈,上去扇了他两个耳光。因为当时在场的人情绪都比较激动,对王海这种冲动的举动,司令部的领导也没有当面提出批评。但散会后王海冷静下来,觉得自己的举动实在不妥,非常后悔,下班后专门等在楼下,向那位同志表示道歉。那位同志也很大度,不仅痛快地接受了王海的歉意,并且真诚地说:“哎,没关系,你打得好,这个耳光把我打清醒了。”这件事让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批评说:告诉王海同志,不要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有的人可能这个弯转不过来,不要急,可以等待。
二
1975年7月,王海被任命为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由副军职提升为正兵团级,一下子跃升了三级。
笔者调到空军机关10年后,有了一次和王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看到了他性格豪爽、气质独特的一面。
1985年,空军报社和外场部联合开展“机务评奖”活动,为期一年,届时评出“双十佳”(即10名最佳机务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尽管活动是由两家二级部组织的,但文件是以空军政治部、空军工程部(后称装备部)两个大部名义下发的,规格很高。此项工作报社由一处负责,笔者是副处长,直接承担。一天,笔者和本处杨编辑、外场部阮助理组成三人工作组,到部队调研和参加完广州一个会议后,准备向空军首长作一次专题汇报。
当时,王海已经由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分管机务工作,他人又正好在广州。这样,我们的汇报,就在广空招待所内进行。
这是一间不大不小的会议室,放着一排半圆形沙发。花白头发的王海身材魁梧,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声若洪钟。他率先在中间的沙发上坐定,我们三个则在他周围落座,笔者拿着笔记本,开始向他汇报。
2017年7月25日,王海去军事博物馆看望他在抗美援朝空战中驾驶过的079号功勋战机
汇报内容大致是:活动的缘起、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完成时间、表彰安排以及目前部队开展情况等,最后请他作指示。
王海是个和蔼可亲、非常有趣的人。他一开始坐在沙发上认真听取汇报,听着听着,就站起来了,在房间里背着手来回走动。我以为他有什么事,就停下汇报,等候他发话。只见他用手指指我:“说,你说你的。”于是,笔者继续一本正经地按原来思路汇报,他继续来回在房间中踱步。听着听着,他假如来了灵感,或一下子想到了什么,就突然停到我面前,用手比画着说几句,然后示意笔者继续汇报,他则继续踱步。我们的汇报,渐渐变得轻松活泼起来,中间另外两位同志随时随地插话,间或有爽朗的笑声。
最后,王海表示同意我们的汇报,指示我们抓好典型,宣传好机务部队。他说机务很重要,也很辛苦,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战斗力,云云。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汇报,两个多小时,虽然不像给其他首长汇报工作那样气氛严肃正规,但感觉亲切自然,该解决的问题也都得以解决了。这是笔者唯一一次向王海当面汇报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印象不减。那年的“机务评奖”活动,在他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
王海 (前右)和加布里埃尔 (前左)
王海的个性气质,在他与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也有自然流露。1984年7月,他跟随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应邀访美。当张爱萍介绍到他时,美空军参谋长、四星上将加布里埃尔惊奇而又激动地走上前去:“你就是那位朝鲜战场上的王海?当年在朝鲜我就是在一次空战中被你打下来的。”王海跟他热烈握手,同时对他说:“如果你们再进攻我们,我们还要把你们打下来!”张爱萍打圆场说:“真是不打不相识呀!”当年的对手,今日成了朋友。1987年4月,王海以空军司令员的身份,再次应邀率团访美,还专门看望了已经卸任的加布里埃尔。
那几年,王海和加布里埃尔有张一起交谈的合影,广为流传,而王海击落加布里埃尔的说法,也在国内不胫而走。对此,笔者曾有过狐疑,和一位搞摄影的同志交换过意见,认为写照片说明词时还是应当加个“们”字,但是形不成共识。想不到多年之后,王海在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一书中,坦坦荡荡地写到了这件事。他说:“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加布里埃尔说,‘我就是在一次空战中被你打下来的’,这句话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有误,把‘被你们打下来的’译成了‘被你打下来的’。因为,在机群空战中,加布里埃尔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是我把他打下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打掉了他,反正是我方空军把他打下来的,这是肯定的。”
实事求是,说得何等好呀!不居功,不自诩,不夸大,这就是王海的人格魅力。
王海写回忆录,出于时任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的动员。杨尚昆对他说:“将来有时间,把你的经历写一写,留给年轻人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王海说:“没什么好写的,比起前辈来差得远了。”杨尚昆听了,很认真地说:“不能这么说。你从一个青年学生当了人民空军的飞行员,抗美援朝中打了不少仗,当了空军英雄,又在空军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那么多年,最后当了空军司令员,被授予上将军衔,你对空军建设作出了贡献,怎么能说没什么好写的呢?把你的经历写出来,不是为你自己树碑立传,而是为了教育后代。人们可以从你的经历中了解历史,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王海听进去了,于是离休后开始写回忆录,前前后后写了五年,才得以完成。
王海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2000年2月出版后,笔者第一时间从书店买回一本拜读。因笔者当时正在写作《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需要参考王海回忆的有关内容:林彪座机究竟为何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
当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吴法宪组织真正懂飞行的人,详细考察论证,实事求是找出飞机坠毁原因,并指定专家组由王海牵头。王海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谈到了专家组的结论:第一,飞机没有空中爆炸。第二,飞机排除被击落的可能性。第三,飞机上没有搏斗,驾驶员潘景寅也不可能搏斗。
令笔者喜出望外的是,后来,王海司令员亲笔题款签名,将他的回忆录赠送给笔者一本。笔者望着老首长的苍劲笔迹和两方别具一格的鲜红印章,心中顿时升腾起一股对老一辈无比崇敬的心情。
王海是1992年11月由中央军委下令,退出空军领导班子的。
2020年8月2日,王海老司令员在京逝世,享年94岁。噩耗传来,笔者所在的一个空军战友微信群内,一片惋惜哀悼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