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2-12-08徐涵蕾
高 娈,吴 雷,徐涵蕾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0)
全国高校持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面向本科生。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未形成成熟的体系[1]。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近二十年,我国研究生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2021 年在学硕士研究生282.29 万人。推进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理想途径。
一、新工科研究生培养需要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发布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明确提出“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创新统领创业的方向,即创新型创业,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2]。工科研究生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正是通过应用工程技术来改善产品和流程或进行技术发明和创新,更有机会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功[3]。数据显示,美国大型集团公司创始人中55%拥有工科专业的背景[3]。开展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推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业胜任力
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5],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升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将创业胜任力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创业胜任力为目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顶层设计,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进的重要途径[6]。
(一)创业胜任力模型
创业胜任力模型及其构成维度是创业胜任力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创业胜任力”为关键词在CNKI的CSSCI 期刊中共搜索到与创业胜任力维度相关的文献共29 篇。这些文献共提出创业胜任力的一级维度64个,二级维度187 个。研究对象包括一般的创业者、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和企业家等。在这些创业胜任力维度的基础上,本研究对相似的维度进行合并编码,并保留编码数大于2 的维度,得到创业胜任力模型,见表1。创业胜任力共分为能力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4 个一级维度和17 个二级维度。根据编码数的大小,机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
表1 创业胜任力模型
(二)新工科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不足
创业胜任力从不同维度为新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然而,我国新工科研究生教育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脱节的现象,导致新工科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不足。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虽然工科毕业生在研究能力、逻辑思维、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企业的肯定,但其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前沿知识和行业法律法规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在一项针对湖南省11 所高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中发现,研究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机会能力与风险倾向得分最低,亟需加强[7]。而另一项针对某高校的230 名研究生的调查发现,该校研究生的机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且缺乏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法律政策知识[8]。
三、以创业胜任力为目标的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业胜任力融入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
将创业胜任力融入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形成从目标制定到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反馈的联动。首先,基于创业胜任力模型对新工科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现状进行评价,找到各自学校学生创业胜任力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创业胜任力不足的维度,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并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塑造学生不同维度的创业胜任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最后,基于创业胜任力模型再次对学生进行测评,衡量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改革的效果。因此,以创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更加直观和科学。
(二)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成
创业胜任力为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6]。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焦点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学习和实践环节,分别对应着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知识链和实践链。知识链关注于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及创业知识等;实践链则关注于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2]。然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链和实践链未能与创业胜任力形成匹配关系。因此,本研究以创业胜任力为目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链和实践链。
1.知识链构成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因此,针对创业胜任力的知识能力和创业意识,本研究提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知识链构成至少包括核心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四个部分(图1)。为此,高校应该以现有的各学科课程为基础进行有效整合,以新工科的专业知识课程为核心,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层次式、模块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进而发挥新工科专业的创新优势。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包括企业运营、创业营销、财务管理、商业法、团队管理、战略决策等;创新创业意识的课程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心理、职业规划等课程;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机会识别、创建新企业、创业咨询等。
图1 双创教育的知识链构成
2.实践链构成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本研究提出的实践链旨在通过实训夯实核心专业知识,掌握多学科间关联性知识的融合应用,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助力成功创业。因此,实践链至少应涵盖科技创新活动、创业社团、综合模拟实训和创业实践四个渐进式的环节(图2)。科技创新活动包括专业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科技竞赛两个部分。科技竞赛是实践理论知识,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胜任力、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和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科研项目是培养研究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创新社团承载了培养创新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使命,负责组织校内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提高学生个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模拟实训以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项目为依托,锻炼学生融合使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训练和创业实战模拟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心理胜任力的培养。创业实践则是依托实践链的前三个环节,选拔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助推创业项目的市场化落地,全面锻炼研究生的创业胜任力。
图2 双创教育的实践链构成
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
虽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到细化分层、多元发展的阶段[9],但当前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不管是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还是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社团,受众绝大多数都是本科生,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科技竞赛为例,目前众多高校已形成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代表的各类科技竞赛体系,实现了全体本科生的全覆盖。然而,研究生参赛的比例极低,而是更多地投入科研项目。同样,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是面向本科生开设,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没有设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其次,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知识链与实践链脱节的状态,即理论未能联系实际[2],知识链与实践链尚未形成有效的融合。第三,在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建设需要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态度、技能和知识。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充分体现在新工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3]。因此,高校必须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为此,高校需要以研究生创业胜任力为目标,厘清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明确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和理念,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融合,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平台,保障知识链与实践链的相互支撑与互动,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如图3 所示。
图3 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和理念
在新工科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更有机会接触到专业领域内的高精尖技术,比本科生更具有创新创业的优势。因此,高校应该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工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定位。新工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新工科专业教育为基础和核心,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发挥研究生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是知识链的具体呈现形式。首先,课程平台的搭建要紧扣知识链的构成,通过新设、整合和开放共享等方式,构建通识平台、大类平台和学院平台三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二,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遵循研究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分类设计。研究生本身具有较大的科研压力,因此在通识类的创业意识课程基础上,对研究生的创业意愿进行区分,提供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对于本科阶段已经具有科技竞赛经验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关注创建新企业、企业运营等内容。第三,发挥新工科研究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天然优势,课程内容应关注识别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最后,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教学内容要以“活知识”为重点,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支持学生以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成果等形式获得学分。
(三)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教师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传授知识的重任。面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平台,高校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教师队伍。首先,高校在教师选拔、录用、评价和培训过程中,除了关注学历职称、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及科研能力等基本条件外,对于特定岗位的教师,尤其要重视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其次,制定措施分批分次选拔教师到企业一线兼职,甚至是开展创业实践,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以现有教师结构为基础,打破专业界限,建立联合导师团队。联合导师团队以专业导师为核心,同时有相关学科的导师和业界专家作为支撑。通过柔性人才、客座教授等不同方式邀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业内人士加入,增强导师队伍的实力。
(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协同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跨专业融合、校内外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尤其是,知识链和实践链无法满足对研究生社会胜任力中最关键的关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引进校外力量,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的合作,汇聚社会多方资源,注重产教融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助力。开放协同平台的搭建需要紧密结合实践链的环节,充分利用新工科专业已有的实习条件和实验室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专业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并推动科研成果与科技竞赛体系的融合,通过竞赛检验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可能性。高校可以依托大学生活动中心已设立的创新工作坊、创新工场和创业联盟等组织针对性地为研究生提供创业模拟平台,并选择具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孵化。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园、政府的创业园和企业的创业平台等组织搭建开放的、协同育人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进行实体孵化。尤其是要利用好企业面向高校发布的大学生创业平台或举办的双创类赛事,鼓励研究生组队参加。此类平台或比赛的优点是对于获奖的团队,企业将直接给予投融资、人员和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助力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