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行动—绩效”的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探索
2022-12-08叶青松
孙 颖,许 敏,叶青松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 210000)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潜能,必须切实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化科研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有力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事业发展,但也存在部分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新变化下一些改革需要深化等问题。2021 年8 月国家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科技部、基金委等部门跟进下发系列文件,通过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创造活力。
新政下,随着科技创新体制的不断改革,部分高教依然难以跟上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着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过程中整体综合协调性和推进力度不够,具体执行措施及实现方式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性等问题[1]。本文试图基于战略→行动→绩效主线,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在战略协同、行动部署到绩效评价的循环过程中,不断优化高校科研管理,并提出新政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思考,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探索。
一、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逻辑架构
(一)理论研究
战略协同在企业管理领域已有颇多研究[2]。多元化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是协同,企业必须适时地根据市场和行业外部环境进行战略分析、选择和调整以实现协同,战略协同能力对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通过战略、结构和流程方面的匹配,取得优异的绩效[3-4]。在高校科技创新层面,学者关注的是高校科研团队和公司开发机构的战略协同,将其作为校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作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环节之一[5-6]。高校战略协同首先为战略对接,即根据国家、区域、产业等不同层级科技发展需求而设立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7]。战略对接后则为组织内部的协同,目前学校整体目标与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学院)、科研人员目标存在错位现象,整体绩效导向与科研人员追求的绩效导向缺乏科学传导机制,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学院)与科研人员目标、绩效未能实现一体化构建[8]。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以企业作为主体考虑战略协同的重要性,且多局限于以企业为主体的外部协同,主要是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战略协同,尚缺乏以高校为主体的对外部协同及高校内部(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科研人员)战略协同的研究。
(二)思路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改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在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必然受到多重目标、多利益相关体等因素的制约,现实状况下战略、行动和绩效层面皆存在诸多问题,内在驱动力不足,需要通过战略协同使利益相关者拥有协同一致的目标并协同行动与绩效评价,从而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潜能。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基于战略→行动→绩效主线,提出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分析思路(图1),即在战略协同、行动部署到绩效评价的循环过程中,有效挖掘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障碍,精准定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症结,营造“统筹—协调—活力—有序”的科研管理环境,打破各创新要素、各环节壁垒,从目标协同到改革落地的过程中,通过定位、目标、组织、任务、视域、管理、价值导向、文化多维度多方位协同实现战略协同治理达到绩效最优,推动外部性问题内部化解决,形成自发性优化闭环式管理机制,切实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图1 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思路分析
(三)模型构建
通过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思路分析,探索出以战略牵引行动、以改革提升绩效、以绩效引导战略,优化高校科研管理改革创新,进而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模型(图2)。高校在主动对接政府、企业战略的同时,强化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学院)、科研人员的内部协同,由战略协同牵引行动部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以简政放权、强化激励、高效服务、有效监督管理好、服务好学校科研事业。以绩效为导向,优化科研项目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审体系。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对战略及行动实行引导、监管。在战略协同、行动部署、绩效评价循环基础上,不断优化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图2 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模型
1.战略协同:下好科研一盘棋
战略对接前,高校主动聚焦科学前沿创新,洞悉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交流,立足于现实情况,统筹学科建设、实验平台及科研团队等多项资源,强化优势,发展特色,构建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实现外部协同;战略对接后,学校、管理部门、二级单位(学院)和科研人员四方找准定位,加强内部协作,打造“统一领导、协同合作、宽松有序”的科研管理环境(图3)。在学校领导层的引导下,多部门联动,通过简政放权、强化激励等多项路径,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避科研人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建立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信息沟通渠道,打通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实现由外而内、从上而下、双向互动的战略协同。
图3 战略协同下的科研管理环境
2.行动部署:打好政策组合拳
首先,夯实科研“放管服”落地工作,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各部门广泛调研和充分研讨,征求一线科研人员意见,结合学校实际起草相关文件,领导集体决策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做到政策全覆盖、关键点无遗漏。其次,打破固化管理模式与思路,坚定“简政放权、以人为本、强化激励、释放活力”的改革方向,出台政策措施,做好有效衔接,发挥整体效能。另外,完善项目和经费监督检查机制。项目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并根据需要将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或(并)向主管部门报告,保障项目执行良好[1]。经费监督遵循“以信任为基础,规矩在先,科学抽查、违规必究”的工作原则,对高校科研经费核算风险点进行自查,确保经费合理规范使用。最后,建设智慧校园、强化科研财务助理队伍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提高服务质量,为高校科研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3.绩效评价:用好考核指挥棒
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审体系。建立质量导向、突出贡献的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反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绩效和经济社会效益。完善职称评审体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分类评价机制,严把科研人员政治关、品行关,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并重,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全面覆盖各类人才和各项实际贡献的评价机制。形成一套贯穿战略→行动→绩效主线,凸显科技创新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再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对战略及行动实行引导、监督、调整、优化。
二、新政下深化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改革的思考建议
(一)强化“战略—绩效”与“绩效—战略”双链循环,推动改革持续深化
作为主体的高校,其战略布局及行动部署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及内部自身现实限制而具有个体差异性、实时变化性和交流互动性等特点,其科研管理机制改革也需持续深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内部现实因素有:资源条件、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等。因此,按照“有效协同提绩效、科学绩效促协同”的思路脉络,高校需充分发挥战略协同的统领规划及绩效评价的价值导向作用,在高校科研管理循环优化机制中,通过战略协同整合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和优势成果等资源,完善组织架构、转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模式、重构评价体系,以战略协同带动绩效提升;通过项目绩效评价与职称评审机制的反馈找准科研管理改革中的问题症结,为调整战略、部署行动的广度与深度提供方向与参考,用绩效评价引导战略协同,在“战略—绩效”与“绩效—战略”双链循环下不断优化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打造“以人为本,活力有序”的科研生态环境,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高校应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完善职称评审体系、加大薪酬激励力度等方面着力,优化科研生态环境。高校层级架构一直以来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各职能部门管理呈分散化、碎片化,科研人员缺乏沟通渠道,话语权较低。高校需重建权责分工明晰、监督管理有效、系统完整协调的职能协作组织,并建立一线科研人员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充分听取科研人员建议,深度挖掘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内在动机和需求,建立以“人才为根本”、合作协同的新型科研管理文化。
职称评审体系及激励机制是关系到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反映一个学校的价值导向,是科研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以破“五唯”为契机,建立把师德师风放首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互促,全面覆盖各类人才,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的职称评审体系,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加大薪酬激励力度,通过绩效工资分配可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及中青年骨干倾斜,丰富年薪制、协议工资等分配方式,提高间接经费项目负责人可支配比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提升其获得感及认同感。
(三)构建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促动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升
新政下,科研项目管理从强调过程管控向强化绩效导向全面转变,高校应在繁琐、过时的科研管理机制障碍上做减法,在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强化激励措施、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加法。按科研规律,可将科研项目周期分为启动立项阶段、执行在研阶段、成果产出阶段、结题验收阶段四个阶段,尊重每个阶段的规律特性、抓住每个阶段提高效能的关键点,靶向发力,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的政策引导和资源供给,构建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图4),提高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另外,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动态监管及实时预警机制。识别、评估科研管理中的风险点,抓住关键控制点,将风险发生控制在源头。
图4 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四)建设一体化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科研管理服务效率再上新台阶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助推器。高校应将信息一体化建设上升到学校战略发展层面,由领导层统筹,科研、财务、人事和资产等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以科研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为核心,逐步有序拓展,推进全方位信息数据汇交共享,实现“一站办理、智能互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科研人员精准管理科研项目,学校及部门分析决策与监督检查提供数据支撑。
(五)搭建政府—高校、高校—高校交流互动平台,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改革进程
新政出台后,各级地方会根据中央精神及地方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政策。高校应与地方主管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渠道,将地方政策可拓展与创新的事项、各地方部门政策之间协调不畅的事项,以及政策与实际衔接中的堵点、难点等进行深入思考与归纳总结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加强政府—高校的交流互动。
高校在纵向思维上不仅要立足现在总结过去,更要审视未来,强化优势、补足短板、挖掘机会、规避风险;在横向思维上要实时关注兄弟高校及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政策做法,加强交流学习,把握科研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谋篇布局、推进落实,推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等系列文件的出台是深化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又一重要举措,显示了国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决心与信心。现阶段,高校依然存在着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内外协同性不够、推进力度不足、管理模式及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创新性等问题。科研管理机制改革是一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不断深化的工程,要求高校站在战略层面全局性统筹各项资源,营造“统筹—协调—活力—有序”的科研管理环境,重塑突出创新质量与贡献的综合评价体系。
新政下,高校应由临时性“任务驱动型”管理模式全面转变为常态化“战略—绩效促动型”管理模式,挖掘内在改革动力,释放蕴藏创新潜能,不断优化完善科研管理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整体治理效能,切实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