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年代》与《理想照耀中国》:党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融合传播之路

2022-12-08张恒

电影评介 2022年9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影视剧影视

张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1]。在当代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影视艺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其所呈现的具象的视听语言和通俗的表达方式,成为人们更容易接受、认同的美学,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媒介广泛深入地融合,受众与影视剧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构,形成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多屏联动跨界影视消费形态,图文、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在不同平台上聚合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基于此,本文以党史主题影视剧的叙事策略和传播创新研究作为重点,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和时代群像单元剧《理想照耀中国》为切入点,从影视作品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探析党史影视剧如何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与用户需求,以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及更有效的传播。

一、媒介融合下党史影视的传播现状和表现

(一)媒介融合中党史影视的传播特征

当今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无处不在,党史题材影视剧传播的范围、形式、主体、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媒介融合的多元性丰富了党史的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电视不再是影视剧传播的唯一介质。借助互联网平台,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传播,改变了以往观众被动观看的局面,网页平台、手机客户端的出现扩充了影视剧的传播形式,也使得影视剧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传播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二是媒介融合的多样性提升了党史文化的传播质量。互联网让原本分散的电影银幕、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同媒介的内容,以数据形式聚合在一起,对内实现了各种资源的重组,对外则具备良好的、连续的延展。比如,观众可以直接利用影视剧的台词、音效、画面以及情节等元素,与党史文化相融合演绎故事、挖掘影视作品的意义内涵,甚至重组制作成新的“跨媒介文本”。三是媒介融合的互动性扩大了党史影视的受众范围。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各类媒介平台为使用者提供视频制作、上传下载等服务,为社会公众创造了视频二次创作和分享的空间,实现了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扩大了受众群体。如哔哩哔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增加了普通民众的观看机会,让党史文化在闲暇时间也能持续传播;观众通过百度贴吧、豆瓣、知乎等网络社区参与讨论,能够调动观众的收视热情,形成良好的影视剧互动交流氛围。

(二)媒介融合环境中党史影视的传播机遇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党史记忆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料,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党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传播效力。一方面媒介融合使党史影视剧能够制作传播,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使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受众群体,在多渠道、多体验中了解党史文化,以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强化党史认知;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媒体平台、不同传播渠道融合而产生的“跨媒体叙事”模式,使得党史文化故事可以通过电影、电视以及动漫、游戏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跨平台联动与交互式传播,形成与观众需求相互协调的沟通方式,巧妙地与青年观众进行对话,推动精神的力量得到更大范围的分享。此外,当代民众受到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对于信息接收沉浸于“快餐式阅读”“碎片化浏览”。因此,要实现党史影视的有效传播,必须熟知并契合当代网民的接受心理与行为偏好,创新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传播手段,以多个主题协作进行宣传,实现传播的乘数效应。

二、党史影像的历史再现和时代共鸣

(一)主体化视角书写历史影像

在大众审美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影视表达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内涵。以历史正剧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在诞生、成长、壮大进程中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反映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面貌,彰显党的伟大精神[2],是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价值。可以说,文学影视中的党史和党史中的影视,被看作是实现党史影视剧国家价值、信仰体系的精神路径和密钥探寻。

党史题材影视剧是严肃的历史影像书写,在影视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党史题材影视剧既要重视宏大革命史的呈现,也要坚持微观革命史的书写,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书写更加动人的红色记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广泛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中,《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影视作品都聚焦在党探索救中国的出路,以直观的视听方式演绎出深刻的历史和生动的现实。“真实性”是这批党史题材作品的底色,“思想性”是这批党史题材作品的灵魂。以《觉醒年代》为例,其以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紧抓历史时间节点,生动地、全景式地再现了1915年至1921年间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客观回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也填补了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的叙述空白。

(二)个体化叙事传递精神内核

与以往的影视剧相比,近年来党史题材影视剧的叙事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多地将宏大叙事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用个体生命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和微观叙事,让影视故事饱含温度和情感,从而巧妙地将主流价值观、重大主题进行了多元化和深度的诠释,同当下主流观众进行对话和思辨,并转化为便于理解的符号和话题体系。单元剧《理想照耀中国》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聚焦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四个发展时期,在浩瀚的历史背景中攫取小人物及其故事,用40组鲜活人物和闪光故事,呈现出百年历程的重大历史瞬间,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百年党史画卷。例如在首集《真理的味道》中,主人公陈望道错把墨汁当红糖,让“真理的味道”在中国加速传播;《我是小方》中记者方大曾在战火中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磊磊的勋章》里,因为国家需要,曾经满怀冠军梦想的磊磊最终选择进入国家女子柔道队当陪练,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年华;《一家人》中英雄妹妹杜富佳毅然奔赴抗疫前线,生动地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抗疫精神。在百年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个体最终汇聚起庞大的发展力量。《理想照耀中国》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微观叙事,把小个体与大时代相结合,从不同维度展示了各个群体改变国家命运的强烈愿望和迫切感受,进而通过具象化的人物形象上展现抽象的理想信念,把观众的“个人认同”转移到“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

(三)多视角观照引发时代共鸣

党史题材电视剧中的精品力作,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最具“中国特色”、最能体现“四个自信”,同时也是创作难度最高、创新意识最强的品类。纵观当下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不论是《觉醒年代》还是《理想照耀中国》,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频现“催更”“破圈”并“吸粉”无数,在于它们打破了公众对主旋律影视剧的认知壁垒,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同时强化了剧情的故事性,通过青春、爱国、担当等关键词架起“精神楷模”与当代人时空对话的桥梁,从而激荡起观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

《觉醒年代》中的大事都是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都有据可依,甚至一个字幕都斟酌讲究:“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但也有一些细节是虚构的,如陈独秀宏论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陶然亭煮酒会友,“南陈北李”海河边宣誓建党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间寻找戏剧性,让影视作品更加具有艺术张力。同样,剧中的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都是不少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素材,也是公众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是在剧集中,人物形象明显更加饱满、生动。如爱吃花生米、炸酱面和老北京涮肉的美食爱好者陈独秀,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也难掩家长作风与专制等毛病;学贯中西、温和务实的胡适同样也有空谈、缺乏勇气的一面。人物塑造从概念化和标签化转向思想深度和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圆形人物。《理想照耀中国》更是充分发挥了媒介的记忆功能,从小切片和微历史的独特视角,在故事发展中提炼升华时代精神。例如张爵谦能够守护党的材料20多年,是因为坚信儿子张人亚所说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实现”;工程师林鸣从儿童时期对桥梁建设心驰神往,坚守理想并付诸实践,最终带领团队完成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奇迹。电视剧中的画面感,借助其高超、逼真的情境表现力和故事编排能力,把对精神的理解、对史实的敬意都灌注到了剧情之中,瞬间激活了观众的集体记忆,成功地用历史故事联通了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三、党史影视的创意宣传和裂变传播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同“屏”共振

随着移动传播扩散到全社会,它重构了媒介化传播的社会生态。[3]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的深度融合,使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多种形式参与讨论,既能实时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又能进行群体互动,寻找情感共鸣。屏幕上的历史画卷与弹幕评论相互映衬,使蕴藏在历史故事中的主流价值得到春风化雨般的表达,构成了党史传播的独特景观。

“情感化”是时代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在传播过程中要以真情实感为基础和纽带,在逻辑架构和认知模式上创新,进而影响传播受众,达到同“屏”共振。在《觉醒年代》中,《新青年》的创刊、《狂人日记》的完稿以及地下党员的慷慨赴死,都直接激发了各年龄段观众对国家宏大历史、艰难开局的珍视和敬畏。剧末的戏份里,1919年陈独秀送两个儿子到法国留学,以平行蒙太奇镜头切换到兄弟俩先后遍体鳞伤地走向刑场时的回眸一笑,即将远渡重洋时意气风发的面孔,即将慷慨赴死时大义凛然的面孔,眼神纯净,笑容灿烂……这是网友提及频次最高的片段之一。众多网友在自我审视中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发出了“那一年你和我一样的年纪”的感慨。甚至被剧情深深震撼的观众由历史故事联想到了现实生活,在网络上写下了“《觉醒年代》的续集在哪里?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盛世如你所愿”等评论。通过正向评论,人们对于党史影像的心理认同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观众在讨论中形成了情感上的共振,有助于党史故事与受众心理产生同频共振的效应,展现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二)多媒介联动下的舆论加持

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曾提出:媒体虽然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却能决定人们想什么。也就是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左右人们的看法和意见。[4]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觉醒年代》和《理想照耀中国》给人们的最初印象是建党100周年献礼剧。它们的成功“出圈”除了受众的追捧外,更在于创新传播形式与媒介联动,持续提升主流价值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融媒体语境中的有效传播。《理想照耀中国》因为采用了系列短剧的形式,以每集不足30分钟的形式适配媒介矩阵进行传播,由点到面的表达能够彼此联动、呼应主题,深度融入互联网的传播语境。在《雪国的篝火》一节热播后,摄制组在长白山艰难拍摄的片段便在网络上发布;《天河》一节的播出,重现了红旗渠设计师吴祖太的人物剪影,等等。这些联动让观众在大屏与小屏的切换中,多渠道提升“情绪唤醒的体验感”,更深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同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采用老带新的演员配置,充分运用好粉丝基础雄厚的青年演员,借助互联网粉丝社群形成强大的宣传势头,扩大传播范围。在影视剧热播过程中,粉丝以弹幕评论、微博转发、抖音点赞等方式支持“爱豆”,也主动了解偶像所诠释的人物故事,通过青年明星激活“粉丝”群体形成了链接青少年观众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通路。

(三)社群化传播里的价值传输

媒介抵达之处,即为艺术所能企及的边界。[5]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电影以一种现代生活与革命历史对话的方式,凸显了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回望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美学价值。媒介技术的扩展进一步实现了代际文化的“破圈”。不论是《觉醒年代》还是《理想照耀中国》,均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联动宣传,同时在抖音、B站等平台开通了官方账号进行“二次创作传播”,从内容到营销及时触达观众。大量与《觉醒年代》有关的文字、视频、表情包,乃至动漫人物画的出现。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些作品在以新媒体为主的多元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使党史内容以更加立体多元的方式抵达受众的内心。[6]观众在网络平台围绕剧集进行二次创作,不仅对那段历史的背景信息、人物前史等进行考证与补充,并且延伸了作品的意涵。从影视接收者变为视频创作者,传播效果深入观众的行为层面,真理的力量由此得到更多的分享,人们也通过参与表达延续着对历史的共同创造。

就传播形式而言,网络平台同样显现出一定的交互性和创意性策略。《觉醒年代》利用剧中大量包含国家、青年等发人深思的台词,提炼出剧情中的高频词汇从而输出各种维度话题,长期高居社交媒体平台的话题榜。诸如“陈独秀之子陈乔年履历表首度公开”“陈独秀孙女讲述陈延年陈乔年牺牲过程”“李大钊之孙最想对爷爷说的话”“李大钊行刑时的绞刑台”等网络话题,为青年人的爱国情绪找到恰当的出口,伴随着影视剧中铿锵澎湃的台词,将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浸入受众的血液中。

结语

影视作品是讲好党的故事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承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媒介。以《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为代表的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成功,是党和国家对历史回顾、价值传递的新载体,充分反映了当下受众群体审美倾向的新趋势。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史主题影视作品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下,在进行党史题材影视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真实性、创作艺术性以及系统思想性的统一,聚焦时代内涵把党史文化转为荧屏故事,真正履行党史题材影视作品作为主旋律作品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影视剧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