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民间艺术发展现状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2-12-08张咪任向红沈文彤刘霞伏晓晓
张咪,任向红,沈文彤,刘霞,伏晓晓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甘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丰富的非遗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充分挖掘这些古朴原真的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项目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开发,有利于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非遗项目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旅游的深度结合。这不仅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甘肃非遗民间艺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古朴原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貌复杂多样。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部分居民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交通条件依然很差,加之地处偏远,各类信息相对处于封闭状态,使得甘肃非遗文化资源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在表演形式上大多还保持着它的原生态性。甘肃省奇特的地域文化,在同一类别的非遗项目中形成了不同区域各自不同的特色。比如,同是花儿,洮岷花儿较之河州花儿就存在较大差异,多区域性和多民族色彩使得甘肃非遗资源形式多样,且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10 个大类中都有分布。
1.2 发展趋势大致良好
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民族构成等因素,使其成为天然的文化资源大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非遗资源更是受到了全社会普遍重视。目前,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呈良好态势。
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认识方面,已从原有的把非遗资源当作旧风俗的落后思想观念转变为视其为先人流传下来的珍贵财富。随着政府主导、传承人口传心授、学者指导、媒体宣传等方式为各地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传承保护与挖掘方面,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形成了社会合力,许多项目更是有企业家自发性地参与进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地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或多或少取得了明显效果和实绩,不仅使一些濒危项目走出困境,而且带动了当地非遗的整体保护与传承。在价值转化方面,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使一些有条件的非遗项目成为文化产业,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在文旅融合方面,非遗保护工程和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互相融合发展,且通过节庆活动、艺术展演等形式加以传播宣传。
2 文旅融合下甘肃非遗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
2.1 游客感知——“游客体验欠佳”
非遗民间艺术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作业特征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在农耕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探索,多数项目同时兼具生产生活和娱乐审美两个方面的功能[1]。正是由于这两种功能的存在,才使得民间艺术具有了传承价值。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非遗民间艺术的传承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将其导入文旅项目开发体系中,并无法为游客带来原有的艺术体验,使得游客的兴趣感知需求不断降低,对传承发展造成现实性影响。
以剪纸类项目为例,这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多数地区都有广泛传承,在青少年教材和特色课程中也占有一定比重,使得游客对这种艺术形式有较为明显的感知,这为艺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多数地区的剪纸艺术在形式上没有根本性差异,也使得游客在艺术欣赏方面丧失应有的兴趣,给项目推广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2 传承培养——“缺乏传承艺人”
传承艺人缺失是我国多数地区非遗民间艺术项目在新时期发展面临的客观问题,甘肃地区部分项目传承发展中,同样面临这方面困难。这一问题的产生,具有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部分非遗项目对学习者、传承者的艺术天赋具有较高要求。以音乐类、表演类的曲子戏、华锐藏族民歌等项目为例,其在体态、嗓音等方面,都具有较为特殊的要求,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时间较长,使得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其次是现代青年群体成长环境中,所接触的流行文化形式更加多元化,对现代歌舞表演的兴趣更加浓厚,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到非遗项目学习中来。再次是多数表演类非遗项目主要是靠口传心教的方面进行传承,缺乏对应的纸质资料,使得传承过程中出现丢失或消失现象。尤其是对于部分民歌项目,需要用民族方言进行传唱,曲谱与歌词的保存都处于空白状态,更是直接造成项目无法传承下来。最后是新时代年轻群体更多是走出家乡,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生活,缺乏学习环境,极少有机会参与民族活动,对民族活动也缺乏应有的兴趣,无法承担起民间艺术传承的重任。
2.3 舞台演绎——“视觉感不强”
甘肃非遗民间艺术体系中,舞台表演类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中,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感,对民间艺术发展起着极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巴郎鼓舞为例,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具有广泛传承,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在巴郎伴奏下,显示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但是这些非遗民间艺术在新时期传承发展中,都有着不同方面的缺陷,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习惯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传承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舞台式的表演,使得这些艺术形式丧失了应有的视觉冲击感,无法对游客产生视觉和心理层面的冲击力。尤其是对外地游客而言,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背景知识体系缺乏,更无法理解舞台演绎的内涵,使得民间艺术推广面临现实困境。
2.4 文旅融合——“形式单一”
在民族文化传承力度不断加大,各个投入水平都不断提升背景下,非遗民间艺术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融合,也成为相关项目开发的基本形式。但是在具体发展中,开发形式较为单一,各个地区开发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民间艺术开发传承的重要影响因素。特色小镇建设资本力量介入过强、项目设计缺乏民族特色、 民间艺术项目开发文化特色体现与旅游感官需求平衡不足、 文化内涵特征不够明显、 商业氛围过于浓厚等都是项目建设运营存在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非遗民间艺术只在形式上得以传承,并没有实现文化内涵层面的继承,失去了民间艺术传承项目建设的现实意义,并对项目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加剧了民间艺术传承断代的问题[2]。
3 甘肃非遗民间艺术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3.1 积极探索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3.1.1 关注游客诉求,提高游客感知
传统生产生活体系中,非遗民间艺术本身所承担的经济效益诉求是居于次要地位,民间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存在。基于文旅视野角度认识非遗民间艺术,需要重构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体系,拓展经济价值挖掘空间,在吸引游客关注度、提升游客感知水平的同时,实现民间艺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以游客诉求实现和感知水平提升为基本导向的。因此在项目传承发展中,首先要深入游客群体进行调查,了解广大游客群体对非遗民间艺术的观赏需求、 服务购买需求等,针对该地游客和外地游客在认知层面的差异,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对民间艺术进行开发和包装。其次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正确认识民间艺术包装的现实要求。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既要能够满足新时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朝向舞台化方向发展的基本要求,又要尽量保留表演活动的原生态特征,在实现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实现项目保护与文化旅游项目经济诉求的融合。最后是要尊重游客群体感知能力,坚决避免以“开发利用”为旗号出现的假“非遗”现象,确保民间艺术发展的本质,切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实现民间艺术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
3.1.2 借力校园平台,扩大传承传播范围
非遗民间艺术传承队伍缺失,传播范围受限已经成为新时期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民间艺术形式特征,借助校园平台扩大传承传播范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路径。借助校园平台推动非遗民间艺术传承传播,首先需要对非遗民间艺术项目进行科学界定。甘肃省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文化厅为主体,审议通过549 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人,68 人为国家级项目代表传承人,并通过对应的宣传和保护,提升社会公众群体对非遗民间艺术的认知[3]。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以地方特色的非遗民间项目为支撑,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成立相关社团组织,强化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申报非遗文化遗产课题。在高等教育层面,以兰州市为例,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主体,在相关高校举办一系列校园活动,通过聘任研究院、 开展学术沙龙活动等形式,增加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增加非遗艺术的知晓度,引导高校以多元形式培养高素质非遗传承人。
3.1.3 借力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舞台演绎水平
提升舞台演绎水平是新形势下非遗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对非遗民间艺术的收集、 整理,多元化拓展舞台演绎形式,对各类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舞台灯光艺术等方面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民间艺术传承提供了新型机遇。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民间艺术传播体系,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群体认识民间艺术,欣赏民间艺术[4]。多元传播形式使得非遗传播更加便利,但以此也改变了非遗的存在形态,如何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保持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本色,是相关从业者需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内容。
3.2 积极创新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3.2.1 跨界型融合发展模式
非遗与文旅融合的跨界发展,是实现非遗民间艺术传承和项目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新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不同非遗项目运行特征,可以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原则性要求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跨界发展。例如对于剪纸、雕漆、洮砚、民族服饰等具有实体形式的非遗民间艺术,可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搭建“非遗+零售”“非遗+直播带货”等平台,在拓展项目市场空间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产品价值,为项目传承奠定经济基础。对于部分简单的表演性项目,可以与酒店、民宿等形成跨界,打造非遗主题酒店或民宿项目,更好地提升对外宣传水平[5]。对于部分具有体育性质的民间艺术形式,则可以融入至体育赛事中,促进跨界产业融合。
3.2.2 体验型融合发展模式
体验式融合发展是当前非遗民间艺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不同的体验形式能够在满足游客文化、心理和休闲需求的同时,多元拓展民间艺术传承路径。虽然在传统的文旅项目运行模式中,也有让游客参与工艺品体验制作的形式,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游客的参与度有所不足,心理体验水平较低,所能够达到的融合成效明显不足。在文旅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体验式融合发展模式也应当实现自身发展创新。例如,在活动开发方面,可以构建设计者与旅游者共同参与的开发主体,将旅游者由传统的消费者角色转变为全程参与设计、 消费与体验的综合性角色,以此更好的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以甘肃省部分非遗民间艺术与体验式旅游项目的融合发展为例,在体验式文旅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遵循如下路径实施: 一是明确项目建设的体验主题,依照民间艺术自身文化属性,可以分为手工技艺类、民俗节庆类及文艺赏析类等,以此对项目进行细分,体现出项目自身特征,避免项目开发同质化。二是对产品谱系进行合理编排,要能够根据项目开发的类型属性、知名度及自身特色,编排出完整的、合理的产品谱系,实现产品的系列延伸。三是要为游客提供多元、多角度参与机会,尤其是对于口传心授类的民间艺术形式,要能够对传承方式进行优化,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四是完善体验服务体系建设,在满足不同游客群体旅游偏好基础上,增加消费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总结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强化与游客的沟通互动,实现体验服务的动态化调整。在不断优化体验模式基础上,实现文旅项目的创新发展,为非遗民间艺术传播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3.2.3 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
文旅视野背景下,甘肃非遗民间艺术的高水平融合,必须朝向创新型融合方向发展,为推动融合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向,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融合发展中,体现出对非遗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的尊重,要能够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各个方面的诉求,而不是单纯注重经济利益方面。二是要满足游客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实现项目开发的定制化服务,在推动文化遗产朝向旅游资源转变基础上,多元开发非遗产品的形式创新,赋予项目整体更高的内涵价值,满足新时期游客群体的个性服务需求[6]。三是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群体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非遗民间艺术的传承中来,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西方文化侵蚀的抵抗力,为文旅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要利用模式创新实现非遗民间艺术的广泛传播,避免对非遗项目进行过度包装,尤其要注重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本主导,避免非遗民间艺术传承逐渐丧失艺术个性,减少民间艺术的脆弱性,使非遗民间艺术发展面临更优环境。
4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出台的有关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的政策文件,一个核心关键点都是强调非遗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特别是文旅融合以来,非遗具有推进文旅融合的优越条件,成为各地争相发力的“美丽经济”,对推动文旅融合的意义重大。该文为甘肃非遗民间艺术传承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方面探索了更为优化的传承发展路径。对于政府管理层面、相关研究机构及企业层面来说,都应当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强化非遗民间艺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为非遗民间艺术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