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以民族意识特征为视角

2022-12-08董博文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董博文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一、民族意识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民族意识的一般特征,则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意识所普遍具有的特点和特性,它从深层上规定着民族意识的变迁方向,进而作用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关于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根据唯物辩证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及其特征的形成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

(一)民族意识的拒斥性特征及其形成

民族意识的拒斥性,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并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民族的抗拒、抵触和排斥的心理倾向,其根源在于民族差异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反感”是不同种族在彼此接触时所产生的“最初和正常的反应”①(德)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5.。这一判断,在西方民族社会学论域得到延续,“几乎所有的理论家都将冲突视为族群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即便不是永久特征”②(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M].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92.,而反感无疑是冲突的重要缘由之一。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谈到的民族情绪,就是民族拒斥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往往给民族之间的交往以至整个社会的整合带来消极甚至十分不利的影响。而民族意识的拒斥性特征,直接来源很可能是人们遇到他族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心理机制。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人类原始祖先为了有效应对生存和繁衍问题,逐渐形成了各种适应性的心理机制。这些心理机制通过遗传影响着其后代的社会行为,使“个体无需经历观察积累阶段就能直接使用祖先的经验结论,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适应性问题”③朱甜蜜,孙黎明,熊哲宏.进化心理学:心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心理研究,2012(02):10-19.。进一步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难免出现判断错误,但不同错误的进化成本不同,“而人们倾向于选择进化成本低的心理适应器,正是这些适应器使人类产生了许多认知偏向”④同③.。在族际互动场景中,远古时期的人们估计他族意向时,可能会出现两类错误:Ⅰ类错误是认为他族有主观敌意或客观危害,但实际上没有,其成本是错过与他族交往的机会,其对处在生产落后、种群规模有限、主要依赖自给自足条件下的本族来说,损失并不大;Ⅱ类错误则是认为他族没有主观敌意或客观危害,但实际上有,其成本则是受到他族侵害以至危及本族的存亡。而据学者考证,在远古时期人们由于犯Ⅱ类错误而招致巨大损害的事例并不鲜见⑤董志强.我们为何偏好公平:一个演化视角的解释[J].经济研究,2011(08):65-77.。这样一来,由于Ⅰ类错误成本较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会倾向于选择保留排斥他族的心理适应器,经过遗传作用成为人们对待他族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不过,进化心理学并非是遗传决定论,而是认为,“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的产物”,心理适应器“在个体身上的发展也离不开环境的刺激”⑥同③.。而不同民族,倘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冲突,拒斥性心理机制可能很容易就被激活并发挥作用。

(二)民族意识的凝聚性特征及其形成

纵观人类历史,族际互动不是只有冲突和对抗,实际上更有交往交流交融。这意味着,民族意识不仅具有拒斥性特征,它还有显著的凝聚性特征。当然,民族意识的凝聚性首先表现为同一民族内部的向心力,即内向型凝聚性;以此为基础,不同民族之间在交往互动中还会产生相互的凝聚力,即外向型凝聚性。

1.内向型凝聚性的形成。民族意识的内向型凝聚性,根源于同一民族成员之间的共同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构成,其直接来源则很可能是人们遇到同族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心理机制——同族凝聚性心理机制。在同族互动场景中,远古时期的人们估计同族成员意向时,可能会出现两类错误:Ⅰ类错误认为可以信任与依赖,而实际上并非如此;Ⅱ类错误认为不可信任与依赖,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蒙昧时期,基于血缘、地缘等因素,同族成员实际上是个体面临困境时最可能获得的依靠,所以犯Ⅰ类错误的成本往往远小于Ⅱ类错误。根据进化心理学,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自然倾向于选择保留信任和依赖同族之人的适应性心理模块,也就是对同族的内向型凝聚性心理机制。当然,与对他族的拒斥性心理机制相似,人们通过遗传而承继的同族凝聚性心理机制,也需要持续地被现实环境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所激发和强化,从而使同族凝聚性不断地从可能走向现实,不断地推进和巩固同族成员相互之间的团结。

2.外向型凝聚性的形成。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也就是不同民族相互之间的凝聚性,是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动力,其来源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也就是各民族相互需要、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的方面。当一个民族面临仅靠其自身的团结协作难以化解的挑战时,凝结他族力量进行合作往往成为一种现实而必要的心理倾向与主观选择,这就是对他族的外向型凝聚性心理倾向。实际上,外向型凝聚性的形成有着广泛基础。我国古代的中原民族和边疆民族之间,基于经济、政治、文化需求展开的彼此交往、相互凝聚即是其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民族意识的拒斥性和内向型凝聚性,很可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遗传的适应性心理模块,而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其生成根源往往在于人们基于现实需求所作的理性选择。这就导致了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其基础常常不够稳固,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转化升华。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之策:正确对待民族差异性以克服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

从民族意识特征来看,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根源于民族差异性,往往是制约民族关系发展、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首要因素。如果有强烈的拒斥性民族意识,各民族不仅难以相互交往,更不可能形成彼此间的共同体意识。从民族关系演进过程来看,我国古代曾出现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贵中华,贱夷狄”的观点,使民族之间出现隔阂。近代以来,民族的隔阂与拒斥仍不同程度存在,并以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为主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民族主义开始有新的表现。必须看到,拒斥性的民族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非常不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础和前提在于克服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而本质是要正确对待民族差异性。

I’d like to congratulate all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today.(我想要恭喜今天在这儿的所有学生。)who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

(一)以包容性理念对待民族差异性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民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理念发挥重大作用,是我国正确对待民族差异性、克服拒斥性民族意识的独特文化优势。从孔子的民族观来看,他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理念实际上是孔子仁学思想在民族关系领域的体现,表达了中原文化和中原民族凝聚和团结他族的价值追求。虽然儒家思想存在“夷狄之辨”取向,但这并非血缘、种族之辨,而是文化之辨,华夷之别的本质是文化的不同,不同民族完全能够以文化为纽带相互联结,甚至是相互转化,这就是儒家民族观提倡的是华夷相通、华夷一体,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①(唐)韩愈.韩愈集[M].严昌,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0:147.即是此意。这些理念推动着中原民族和边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者,在推进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使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并且要通过消除阶级压迫来真正实现民族平等。这一方面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又超越于传统文化理念的阶级属性,为推动传统包容性理念向现代转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民族平等指明了方向。由此,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中华文化包容性理念贯穿到党的民族政策中,贯穿到追求民族平等的实践中,真正使我国克服各民族意识拒斥性的历史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制定的好政策,“是要真正实行的”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例如,进藏解放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老百姓的房子,就是下大雨,不让进就不进,不让住就不住”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再如,对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提出“改革或不改革,都由本民族自己来决定,别人是无权干涉,也不会干涉的”③怎样宣传过渡时期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任务[N].人民日报,1954-04-17(01).。这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包容性的“和异”,即在尊重和包容民族差异性的基础上,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整体性关系不断强化,持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以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对待民族差异性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集中体现就是发展差距问题。实际上如果民族之间存在过大发展差距,处于先发展地位的民族容易产生优越感和歧视心理,处于后发展地位的民族则容易产生“相对被剥夺感”,都会强化拒斥性的民族意识,不利于民族团结。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高度清醒,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通过制定各种扶助政策,特别是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来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其他制度安排,构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此为基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包括政治参与扶助体系、贸易和农牧业扶助体系、教育和医疗卫生扶助体系等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缩小发展差距的政策举措,取得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继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竞争性参与机制的不断确立,面临竞争力不足、区位边远、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少数民族,需要在发展中获得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扶持与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④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这是党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在新时代实现更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认识到,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不是为了援助而援助,而是要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此,要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面向处于后发展地位的少数民族的弥补性机制,更好做到“授人以渔”。如构建以“一带一路”倡议和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为支撑的区位弥补机制,以持续有效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基础的能力弥补机制,以各类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就业弥补机制等,从而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好帮助少数民族在市场环境中提升竞争力,促进各民族实现均衡发展。

(三)以法治原则对待民族差异性

我国各民族虽然存在发展上的差距、文化上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国公民,都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民族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时,容易出现犹豫、甚至想息事宁人而不能很好把握法律尺度的情况;一些民族成员甚至希望凭借民族身份,在相关案事件中获得法律之外的“特殊优待”。这些现象一旦出现,不仅会让以民族身份获得“优待”的人滋生特权思想和特殊意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拒斥性民族意识,也会让其他民族的成员产生抱怨、抵触甚至反感,降低了法律的公信力,也加深了民族隔阂。

因此,对待民族差异性,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否则,各民族差异性会越来越深,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会越来越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8-29(1).只有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才能真正尊重和包容民族差异性,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需要注意的是,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与坚持法治原则,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差别化区域政策,是为了更好解决历史形成的民族发展差距问题,从而为实现实质意义的各民族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夯实基础。法治原则,则是确认各民族成员的基本权利义务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不因任何民族身份而有区别,这是实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的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坚持法治原则,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不仅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反而会加深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只有把法治原则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举:不断增进民族共同性以厚植各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

各民族意识既有“拒斥性”特征,也有“外向型凝聚性”特征。前者的现实依据是民族差异性,而后者的现实基础是民族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尊重和包容民族差异性,克服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为前提。以此为基础,还要不断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进而厚植各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不断巩固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各民族不断增进共同性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互动日益增多。这是增进民族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机遇。

(一)以空间嵌入增进民族共同性

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是彼此进行交往交流的场所和重要条件。只有在活动空间上相互嵌入,各民族才有可能更多的相互了解和彼此认同。而在各种活动空间中,居住格局往往能直接影响和体现民族交往水平。据一些学者的调研情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地区不同民族的居住和交往空间曾出现一定程度的“分隔”态势。①高芳,董西彩,李媛.乌鲁木齐市维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8-15;李洁.当前新疆南疆地区城市维汉民族关系解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2(01):66-72.必须看到,如果空间上的阻隔持续演化,不仅民族差异性因素会日益深化,而且民族共同性因素会渐被抑制,进而各民族意识中希望团结彼此的凝聚性力量就会受到削弱。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冲破各民族交往空间的“分隔”,通过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空间结构、社区结构和居住格局,通过缩小“空间距离”来拉近“心理距离”,引领不同民族在共同的生活生产场域中增强共同性因素、培养凝聚性心理。当然,构建相互嵌入式的民族空间结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避免以简单的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嵌入来替代规划引领、心理引导,在规划设计和空间布局中体现对民族差异性的尊重和包容,彰显各民族之间文化相通、利益相连、民心相依的共同性因素,也要以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等为支撑促进各民族均衡发展,厚植各民族交往互动的现实基础,真正让各民族成员愿意相互嵌入、主动相互嵌入,让不同民族在相互嵌入的空间结构中有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不同民族在相互嵌入的空间中共同性因素就会自然地持续地增多,彼此的凝聚力就会自然地持续地巩固。

(二)以文化嵌入增进民族共同性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中华文化包含着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嵌入的过程。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汉文化源流受到边疆民族影响的典型代表,而北魏孝文帝则是坚定推动鲜卑族学习汉文化。可以说从古至今,各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相互学习和吸收,尤其是在多民族聚居区更是如此。因此,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嵌入而生成的共同文化、共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性的重要基础和体现,也是各民族意识外向型凝聚性生成和巩固的纽带。

以文化嵌入增进民族共同性,就是要使各民族文化更好地嵌入到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人们更多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了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结,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凝聚力。要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种传播平台,以新闻报道、文艺演出、影视作品等为载体,以国家和地方专项资金为引导,大力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和推介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更多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培养更多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让少数民族文化作品、文化人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此同时,要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呈现,让各民族都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不断增强包容性,更好认同共有的中华文化身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

(三)以经济嵌入增进民族共同性

纵观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起着根本作用。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边境互市,都见证了民族间的经济互动和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通过兴建工业企业、迁入内地企业,兴修水利、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发放农业贷款、生产补助金、专项补助费和无偿农具等多种方式,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迅速改善。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支持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弱化,而内地和沿海地区由于区位优势等多种原因在改革中发展提速,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尤其是,在改革中一些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对就业吸纳不足,经济增长没有能够带动就业的同步提升,影响各民族之间经济联系的持续深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推动各民族相互间的经济嵌入,以经济嵌入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性与凝聚力。首先,要更加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简单追求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升,而是要更加注重以发展带动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要因地制宜,根据资源禀赋等条件鼓励当地发展有自生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各族群众有更多机会实现就业、分享发展成果。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众更多到内地就业发展。民族地区可以根据内地各类企业用工需求,有序组织少数民族劳动力实现就业转移。同时,要注意克服就业歧视问题。为此,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接,共同做好流入地企业和居民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培训和心理疏导帮助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更好适应内地工作生活环境,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

随着空间嵌入、文化嵌入和经济嵌入的持续发展,民族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景也将更多地从工作场景、商业场景向生活场景、社会场景发展,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将逐渐从同事、邻居发展为朋友等内涵更丰富的社会关系,推动民族之间的社会嵌入、心理嵌入不断深化。而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将使各民族的共同性因素不断增加,各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将不断地巩固。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之道:从各民族意识外向型凝聚性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向型凝聚性升华

根据民族意识的特征分析,各民族意识中对他族的拒斥性心理机制,很可能属于遗传性心理模块,在环境中一旦被激活,其作用的发挥就是基本、持久而深层的;各民族意识中对他族的外向型凝聚性心理倾向,则往往是基于现实考量而作出的理性选择,而环境的瞬息万变,又决定其基础往往是脆弱的。这样,通过抑制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增强外向型凝聚性以发展民族关系,其基础或许难以牢固持久。因此,推动民族关系发展行稳致远,根本在于使各民族之间能够对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既涵容彼此又超越彼此的民族共同体产生认同。当这一共同体意识生成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过程中,或许就不再是首先表现出对他族的外向型凝聚性,而是倾向于主要展现对同族的内向型凝聚性;此时,对他族的拒斥性心理虽然仍然潜在,但却可以不被激活,或虽被激活,但却在民族心理结构中处于次要地位,从而使民族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各民族在互动交往中不断进行着融合,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是多民族在互动交往中融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如华夏民族集团向汉族的发展。二是一个民族在互动交往中融入了另一民族。如历史上,一些边疆民族在进入中原地区后,逐渐地融入了汉族;而汉族的一些成员在进入边疆地区后,也逐渐融合于边疆民族。①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1-19.与这些历史融合过程相伴生的是,我国各民族相互之间逐渐产生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共同体身份认同。这一认同既承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又逐步涵化出同属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特别是在遭遇外敌紧迫威胁时,这一认同往往能够顽强地表现出来,并成为各民族实现更高水平交往交流交融的坚实根基。如历史上,当沙俄策动外蒙分裂之时,内蒙古西部王公坚定地通电声明:“蒙古疆域与中国腹地唇齿相依,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②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179.此时,汉蒙虽有不同,但已生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相互认同——彼此同属中华民族,并在危机时刻充分展现。这意味着,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使各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升华为同属中华民族的内向型凝聚性,推动民族关系实现了质的发展,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迈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指向

民族意识源于民族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指向是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费孝通认为,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③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4-12.,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他还认为,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实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④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4-12.。对于中华民族是否已经是一个民族实体,其他学者有不同观点,认为承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对中华民族整体性及其内部构成关系的认可,并不等于对中华民族实体属性已经形成的认可”⑤李贽,王冬丽.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兼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要求[J].广西民族研究,2019(02):1-9.,而中华民族实体正在形成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实体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科学概括和表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存在、自觉存在和自为存在三个阶段⑥李贽,王冬丽.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兼论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要求[J].广西民族研究,2019(02):1-9.,其发展指向是中华民族实体的最终生成和持续巩固。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实体是贯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中华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程的主观反映、精神动力和思想根基。

(三)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向型凝聚性升华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的自然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的自觉建构过程。从民族意识特征来看,各民族意识具有的外向型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内向型凝聚性,更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强大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发生成和自觉认同过程,使各民族意识外向型凝聚性不断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向型凝聚性升华。

1.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发生成向自觉认同升华,关键是通过开展持续的、广泛的、常态化的宣传教育,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好地展现给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实和发展方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核心是要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一是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更好纳入干部教育和党员教育。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而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将有力带动人民群众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要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摆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以及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突出位置,使党员领导干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践行者和促进者。二是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更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宣传教育。要以“细流滴灌式”的宣传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深处。

2.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发生成向自觉认同升华的重要依归,其根脉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本着力点是促进中华文化认同。一是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只有语言相通,文化才能相通,人与人的心灵才能相通。要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二是要保护和激活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不朽篇章,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各民族人民学习、重温和铭记共同历史记忆。三是要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共同的行为规范,“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①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N].人民日报,2018-03-06(0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四是要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前进道路上,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向着伟大理想去奋斗。

3.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②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方向。一是所有改革发展都要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民族工作关乎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从区域来看,不仅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而且各地区的改革发展都关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领域来看,不仅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工作,而且全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都要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从职责分工来看,不仅民族工作部门,而且各个工作部门都要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所有改革发展都要正确把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路径。一方面,每项改革发展工作都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另一方面,不同的改革发展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科学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凝聚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丰富工作形式、内容和载体。三是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意义。民族地区是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阵地。“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①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N].人民日报,2021-08-25(03).。民族地区在改革发展中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问题,“要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②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N].人民日报,2021-08-25(03).,在改善民生中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推动中华民族整体性凝聚力的不断升华。

五、结束语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以包容性理念、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和法治原则对待民族差异性,从而有效克服各民族意识的拒斥性,是各民族开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增进民族共同性,从而厚植各民族意识的外向型凝聚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意识外向型凝聚性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向型凝聚性升华,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这一升华过程,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演进的自然过程,即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不断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转化,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的自觉建构过程,以使中华民族各成员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好地认识各族人民是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联结不断升华和发展。前进道路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